宋楚望

- 姓名:宋楚望
- 别名:字荆州,号恒齐
- 性别:男
- 朝代:湖北当阳人
- 出生地:湖北当阳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宋楚望,字荆州,号恒齐,湖北当阳人,雍正十一年(1733)中进士,授句容知县,勤农育士,政声很好。他在此创办了华阳书院。调任丹徒知县,值岁饥,他散赈救贫,遍历穷乡。他还在镇江城南创鹤林书院。调太仓直隶州,筑海塘六十余里。当时扬州水道长久湮塞,疏治无功,宋楚望请疏旧海口,使下流宣畅,朝廷按此办理,使上游之水自达于海,解决了水道梗塞问题。宋楚望对治水很用心,著有《太镇海塘纪略》一书,辑录了当时兴工的奏稿、谕札、公檄、禀贴、告示等,并附有沿海工图。
乾隆十九年(1754)调任常州知府,“爱民重士,扩充书院经费”。他捐出自己的俸禄,“以兴复龙城书院为已任”。龙城书院是明隆庆六年(1572)常州知府施观民所创。万历初,张居正秉国时,下令“尽毁天下书院”,龙城书院被迫停办。万历三十一年(1603),常州知府欧阳东凤在龙城书院旧址建先贤祠讲学,以避书院之名。天启年间,魏忠贤擅政,又下令禁办书院。常州知府曾樱多次上表坚称“龙城系课文之所,非讲学之地”,“故独得不毁”。后倭寇侵犯东南沿海地区,书院一度改为兵备道署。直至清代,书院几经兴废(见钱维城《龙城书院记》)。宋楚望当常州知府后,决心兴复龙城书院。地方士绅见状,也纷纷出资捐助。宋楚望亲任督工,仅两个月便完成了修建工程。据《常郡艺文志》记载,龙城书院之再次兴建,造就了大批有识之士,清代著名诗人黄仲则、洪亮吉等均就学于此。
宋楚望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任松江知府,升徐淮兵备道。休致后卒于家。他所著《人离分途》、《戒淫》等,“人争颂之”。他还辑有《公门果报录》、《官箴书集成》等。
宋楚望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崇相集选录
本书(一册一四四面八六、四○○字)不分卷,董应举撰。应举字崇相,福建闽县人;明万历戊戌(二十六年)进士,历官至工部侍郎兼户部。其在任官期间,并曾两度回里:一在万历四十年代前期,以告归;一在祟祯之初,落职闲住。前一时期,适在日人村山等安侵略台湾前后;后一时期,乃值郑芝龙受抚及其任剿「海寇」之时。先后在籍,御倭、剿寇均与其事。所著「崇相集」,先于万历四十年上有「严海禁疏」,其后并有筹倭、防寇各议以及与沈有容、黄承玄、韩仲雍、南居益、熊文灿诸当事论时事书,均为明代闽海与台湾有关之难得史料。本书计选文五五篇,就中以一严海禁疏」、「筹倭管见」、「黄中丞(承玄)勘功揭」、「中丞黄公(同前人)倭功始末」及「与熊抚台(文灿)书」等篇,特具史料仍值。书末,并搜选茅瑞征「皇明象胥录」「日本」、「琉球」、「和兰」、朱国祯一涌幢小品」「东涌侦倭」、「明神宗实录」「巡按福建监察御史李凌云奏」、张燮「东西洋考」「逸事考」(一则)、昊伟业「绥寇纪略补遗」「漳泉海寇」、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彭湖屿」、 「琉球」、陈仁锡「皇明世法录」等。
外科心法
外科著作。明薛己撰。七卷。己有《内科摘要》已著录。薛氏博览群书,善取众家之长,是书在广集诸家医论基础上,于嘉靖七年(1528)撰成。卷一至卷二集各家外科医论。卷三至卷六为治疗外科诸证医案,及外科针灸之法。卷七为各卷所用方药,并附验方。薛氏博采各家医论,不拘泥于成方、成法,有独到见解。书中所载医案,条分缕析,辨证准确,方药允当。有明嘉靖七年(1528)新书堂刻本,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贻经堂镌本(附外科选要)。
读易日钞
清张烈撰。八卷。《四库全书》本。此书说《易》,尊崇朱熹《周易本义》之解,主于因象设事,就事陈理。《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一以朱子《本义》为宗。谓《易》者象也,言有尽,象无穷。伏羲画为奇偶,再倍而三,因重而六,文、周逐卦系彖,逐画系爻,全是假物取象,不言理,不指事,而万事万理毕具。大旨在因象设事,就事陈理,犹说《易》家之不支蔓者。前有其子益孙、升孙《纪实》云:‘此稿已删润四十余过,至易簀前数日,尚合《蒙引》、《通典》、《存疑》诸书,考订知来、藏往二义,旋加改补。’云云。则其用力亦可谓勤矣。烈之没也,门人私谥曰‘志道先生’。杨允长作《私谥议》一篇,冠于此书之首。昔宋儒张载之没,门人欲为作私谥,司马光力言其非。当时手帖,犹载《张子全书》之首。古人以礼处人,不欲妄相尊重,干国家易名之典,其谨严如是。允长等未之闻乎?今录是书,而削除是《议》,用杜标榜之渐焉。”
铁树记
一名《晋代许旌阳得道擒妖》,全称《许仙铁树记》。明代白话中篇神怪小说。作者邓志谟,据《警世通言》中的《旌阳宫铁树镇妖》改写而成。今存原刊为万历三十一年萃庆堂余泗泉刊本,二卷十五回,有插图,题《新镌晋代许旌阳得道擒蛟铁树记》,又名《许仙铁树记》,后印本又改作《新订晋代许旌阳得道擒蛟全传》。此书实为道家许真君传说的集大成。叙许真人除孽龙的故事。一老君预知四百年后江西当出异人,派孝悌王下凡择人间德行纯全者传以道法。孝悌王传兰期,兰期传谌母,并嘱传吴猛、许逊。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
历代诗总集。四百八十六卷。清陈廷敬奉康熙皇帝旨编纂。陈廷敬(1639—1712)本名敬,奉旨改为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泽州(今山西晋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咏物诗为中国古典诗歌之重要门类,自上古即有咏物之作。此编“包罗诸品,荟藂群材”,上自天地日月宇宙之大,下及草木鸟兽鱼虫之微,无不囊括以尽。全书共分四百八十六类,又附见四十九类,起于上古,下至明末,收录历代咏物诗一万四千五百九十首,各代咏物之作,多会于此。如四库馆臣所言,书中所收“诸体咸备,庶汇毕陈,洋洋乎词苑之大观也。夫鸟兽草木,学诗者资其多识,孔门之训也”。“学者坐讽一篇,而周知万品,是以摛文而兼博物之功也。至于借题以托比,触目以起兴,美刺法戒,继轨风人,又不止《尔雅》之注虫鱼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知此书不仅使研究咏物诗者便于查考,而且对研究博物史者亦有参考价值。此编有康熙四十五年(1706)内务府刊本,极精美,此刻分装为六十四本,未分卷。乾隆间收入《四库全书》时分为四百八十六卷,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极玄集
诗总集。唐姚合编。原编一卷,南宋后析作二卷。录唐王维、祖咏及大历以下共二十一家诗一百首(今本实为九十九首),序称“此皆诗家射雕手也,合于众集中更选其极玄者”。所选多五律,尤以钱起、郎士元、耿湋、司空曙、皇甫冉数家居数量之首,显然偏于大历才子清隽一路诗风,故明胡震亨谓其“颇与高(仲武)合,大指并较殷(璠)殊”(《唐音癸签》)。但所录作品皆精当,唐韦庄称其“已尽精微”(《又玄集序》),《四库全书总目》亦言其“特有鉴裁”。二卷本诗人名下附小传,南宋以后人所加,各各标明其字、里贯、登科年及简要仕历,有为他书失载及互异者,所谓“总集之兼具小传,实自此始,亦足以资考证也”(《四库全书总目》)。今传一卷本,有明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较接近原貌。汲古阁刻本及嘉靖、万历间多种明刻本皆作二卷,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唐人选唐诗十种》据汲古阁刻本印行。另明邵重生有《极玄集参》二卷,万历刻本;清康熙间王士禛有《极玄集选》一卷,辑入其所编《十种唐诗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