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
作者:戴延年
《吴语》一卷,戴延年撰。延年字寿恺,号药坪,清苏州府长洲县人。善度曲,工古文词。《皇清书史》卷二十八又称其「工书法」。一生多旅于外,乾隆三十七年前旅居北京,四十九年自粤西还,五十二年又自北京旅居武昌,晚居吴江。与蒋培、杨复吉、朱㚏等交往。沈楙惠《搏沙录》跋曰:「药坪先生,茂苑名流,客游燕粤,缟紵最广。晚岁戢影枫江,回首故交,渺焉天末,杜陵落月之怀,玉局寒灯之忆,胥于此录寄之。至文笔之风流隽永,如啖侧生果,色香味俱绝。先生其移我情矣。」其以诗文鸣世,由此可见一斑。著有《搏沙录》、《吴语》、《秋灯丛话》、《饮石轩诗》、《丛桂山房诗》、《问花词钞》。杨复吉《吴语》跋有曰:「《吴语》二十馀条,辛亥出都时皋以赠馀者,久藏箧衍。今手为校录编次,聊寄暮云春树之感云尔。」又《秋灯丛话》跋曰:「药坪别馀二十年矣,今夏自粤西旋里,侨居松陵,空谷闻跫,得快读别后等身著作,《丛话》亦其一也。忆乙未岁校录濒行所赠《吴话》,不胜暮云春树之感。兹得数心晨夕欣赏慰藉,奚似『何当共翦西窗烛,卸忆巴山夜雨时』,玉溪生良非欺我。」可见本书撰于乾隆三十七年前,四十年经杨复吉校订,收入《昭代丛书》丁集,道光二十四年沈楙惠刊印,后又收入《古红梅阁丛钞》、《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六帙。今据《昭代丛书》本标点
戴延年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杭州志(文献篇)
《杭州志》由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共12卷、39篇,约计900万字,由中华书局出版。《杭州志》为一部内容翔实,体例完备,通古贯今的鸿篇巨著,是人们了解杭州、建设杭州的可靠的地情书。此为文献篇,记载了杭州的散文,诗词曲,歌谣,楹联,碑刻等。
乘轺录
地理杂志。北宋路振 (957—1014)撰。一卷。路振字子发,永州祁阳(今湖南祁阳西)人(一作湘潭人)。淳化进士,官州通判、知州、太常丞。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二月,知制诰路振充契丹国主生辰国信使,率团使辽,次年正月返宋,归撰此文以献朝廷。本篇记载了使团越宋辽边境后沿途地名及地理概况,凡跋涉20天,宿辽20驿馆,才至辽中京大定府(治今辽宁建平西北)。
句道兴搜神记
志怪小说集。《敦煌零拾》本。各卷所存除去重复者,辑得三十五则。题“句道兴撰”,其人生平不详。东晋干宝撰有《搜神记》三十卷,专述神怪灵异故事,保存了不少神话和民间传说,系古代志怪小说之代表作。《搜神记》今通行二十卷本、八卷本,均后人从《法苑珠林》、《太平广记》中辑集。句本中有十二条见于二十卷本,有十五条见于八卷本,内容情节大致相同,而文字详略稍异。论者或以为句本系自干宝书摘译之俗文小说,或谓句书为干宝书之续作,或认为句本乃干宝书之选编。
王文恪公笔记
王文恪公笔记,一卷,明王鏊撰。王鏊,字济之,江苏苏州人。成化十一年廷试第三名,授编修。正德时官至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事迹详明史卷一八一本传。此书明纪录汇编本作守溪笔记,明今献汇言本作守溪长语。
空同子瞽说
一卷。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字平仲,金华(今属浙江省)人。共28篇。瞽说者,盲人之说也,谦词。空同子乃作者别号,后李梦阳亦号空同子,当区别。是书仿诸子文体,多托物寓意之词。本宋苏辙之后裔,因苏辙之子苏迟守婺州,而举家迁往婺州。苏伯衡博洽群籍,精于古文辞。元末贡于乡,洪武初征入礼贤馆,后为国子监学正,以荐擢翰林院编修,乞省亲归。宋濂以翰林承旨致仕,荐苏伯衡以自代,以疾辞。后聘主会试,为处州教授。以表笺忤旨逮治,卒于狱中。著有《空同子瞽说》、《苏平仲集》等。此书仿诸子文体,采用托物寓意的方法,表述自己的见解。收入《苏伯衡文集》 十六卷中。
天王太子辟罗经
一卷,失译人名。天王之太子名辟罗,由天飞来诣佛所,佛为说善恶应报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