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延年

戴延年
  • 姓名:戴延年
  • 别名:字寿恺,号药坪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戴延年。字寿恺,号药坪,清苏州府长洲县人。善度曲,工古文词。《皇清书史》卷二十八又称其“工书法”。一生多旅于外,乾隆三十七年前旅居北京,四十九年自粤西还,五十二年又自北京旅居武昌,晚居吴江。与蒋培、杨复吉、朱(上大下廾)等交往。沈楙惠《搏沙录》跋曰:“药坪先生,茂苑名流,客游燕粤,缟纻最广。晚岁戢影枫江,回首故交,渺焉天末,杜陵落月之怀,玉局寒灯之忆,胥于此录寄之。至文笔之风流隽永,如啖侧生果,色香味俱绝。先生其移我情矣。”其以诗文鸣世,由此可见一斑。着有《搏沙录》、《吴语》、《秋灯丛话》、《饮石轩诗》、《丛桂山房诗》、《问花词钞》。杨复吉《吴语》跋有曰:“《吴语》二十余条,辛亥出都时皋以赠余者,久藏箧衍。今手为校录编次,聊寄暮云春树之感云尔。”又《秋灯丛话》跋曰:“药坪别余二十年矣,今夏自粤西旋里,侨居松陵,空谷闻跫,得快读别后等身著作,《丛话》亦其一也。忆乙未岁校录濒行所赠《吴话》,不胜暮云春树之感。兹得数心晨夕欣赏慰藉,奚似‘何当共翦西窗烛,卸忆巴山夜雨时’,玉溪生良非欺我。”可见本书撰于乾隆三十七年前,四十年经杨复吉校订,收入《昭代丛书》丁集,道光二十四年沈楙惠刊印,后又收入《古红梅阁丛钞》、《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六帙。今据《昭代丛书》本标点排印。

戴延年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榘庵集

榘庵集

元代诗文别集。15卷。同恕撰。同恕原有文集30卷,元顺帝至正初年由陕西行台御史观音保等刊行于江淮,但入明之后,原本就亡佚不存。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同恕诗文若干篇,重编为《榘庵集》15卷。本集卷首为苏天爵序。卷1为表、笺、策问,卷2为序,卷3为记,卷4为书、跋,卷5为说、铭、行状、墓表,卷6为碑铭、志铭,卷7—9为志铭,卷10为颂、赞、祈文、祭文,卷11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卷12—13为七言律诗,卷14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卷15为七言绝句、词。卷末附有门人贾仁撰《榘庵先生行状》,孛术鲁翀撰《同公神道碑》等有关资料。同恕诗学陆游,通达明白,但往往失之浅近。他的文章有可与金、元正史互相参订之处。《永乐大典》所收的同恕文章,有祈禳青词,在《四库全书》编者重订《榘庵集》时,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一概删去。尽管同恕在元朝文名颇大,但由于《榘庵集》久佚,所以以往论者往往未能对他的文学成就作出客观的评价。

花影集

花影集

明代文言传奇小说集。四卷二十篇。陶辅作于弘治初年,初刻于嘉靖初年,今存万历丙戌崔岂立重刊本。写刻,无图。卷首有张孟敬《花影集序》及作者《花影集引》,对本书各篇旨趣,以及作者情况、创作精神介绍甚详。据云,作者壮年时曾得《剪灯新话》、 《剪灯余话》、《效颦集》三书而读之, 感到“虽三家造理之不同,而各有所见,然皆吐心葩结精蕴,香色混眩,鬼幻百出,非浅学者所能至也。予不自揣,遂较三家得失之端,约繁补略,共为二十篇

四气摄生图

四气摄生图

四气摄生图,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晚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灵图类。卷首有序,作者自云幼年慕道,「今则采摄方书,搜罗秘诀」,编成此书,号为《四季摄生图》。书中讲述摄生理论及方法。认为人禀元气而成形,「形气相须,全在修养」。摄养有方则寿,恣情纵欲,饮食不节则百病横生。又称人之五脏六腑与四季、五方、五行相应,各有图像和神名,并各具饮食禁忌及沐浴修斋之法。若脏腑有疾,则可以呵、嘘、呬、吹、呼、嘻等六气吐纳法治之。又称人不畏威则大威至,摄生若无畏,则心乱形躁,神散而气昏。本书所述摄生理论和方法,多采自唐人所作《黄庭遁甲缘身经》、《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幼真先生服内元炁诀》、《孙真人枕中方》等书。

沙门岛张生煮海

沙门岛张生煮海

元杂剧剧本。简名《张生煮海》。李好古撰。剧本的情节是:书生张羽寓居石佛寺,清夜抚琴,东海龙王的三女儿琼莲闻琴声赶来,人神相爱,愿结为夫妻。他们约定中秋节相会,至期,琼莲受龙王阻隔不能赴约,张羽遇一仙姑,得其所赠银锅等3件镇海宝物,便在沙门岛用银锅等煮沸海水,制服龙王,迫使龙王答应婚事,张羽与琼莲得以团圆。第四折琼莲的唱词“愿普天下旷夫怨女,便休教间隔;至诚的,一个个皆如所欲”,点明了全剧的主题。这个美丽的神话,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剧中神(龙王)对人(张羽)的屈服,一方面表现了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美好幻想,一方面也是对封建统治者的蔑视和嘲弄。剧本的语言华赡,文采斑斓。龙女出行、月夜听琴、仙姑看海、张羽煮海,都是极精彩的片断。该剧和尚仲贤的《柳毅传书》可并称为元代神话剧的“双璧”。清初,李渔的传奇《蜃中楼》,就是根据《张生煮海》和《柳毅传书》改编的。此后,更被许多剧种改编上演,历久不衰,显示了不朽的生命力

禅宗正脉

禅宗正脉

凡十卷。明代如卺集。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六册。本书系节略宋代普济所编之五灯会元而成。因五灯会元卷册浩繁难读,机缘峻险,如壁立万仞,致上根之人咋舌,下根之人无所措,故唯取其显明简直,编成此书,俾使人人皆得易解。

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四卷,赵宋施护译。与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皆大宝积经第三十八大乘方便会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