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作者:周作人
文艺理论。周作人著。1932年9月北平人文书店出版。1932年春,周作人应沈兼士之邀,于辅仁大学作了数次关于新文学问题的讲演; 邓恭三做了详细记录,后经讲演者校阅,公开出版。本书共有五讲。第一讲是《关于文学之诸问题》,包括什么是文学,文学的范围,研究的对象,研究文学的预备知识,文学的起源,文学的用处等等。第二讲是《中国文学的变迁》,追溯了中国文学两种潮流的起伏、明末的新文学运动、公安派及其文学主张、竟陵派等等。第三讲和第四讲是《清代文学的反动》,介绍了八股文的来源、作法及其所激起的反动; 同时还说明了桐城派的思想、桐城派与新文学运动的关系、桐城派所激起的反动等。第五讲是《文学革命运动》,内容有“清末政治的变动所给予文学的影响——梁任公和文学改革的关系——白话作品的出现——《新青年》杂志的刊行和文学革命问题的提出——旧势力的恐怖和挣扎——文学革命运动和明末新文学运动根本精神之所以相同——用白话的理由”。周作人认为,“五四”新文学的源流来自明末的公安派、竟陵派。他说:“胡适之的‘八不主义’也即是公安派的所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和‘信腕信口,皆成律度’的主张的复活。所以,今次的文学运动,和明末的一次,其根本方向是相同的,其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续北山酒经
宋李保撰。保生平事迹不详,其《读朱翼中〈北山酒经〉》诗末署“朝奉郎行开封府刑曹掾”,小序称与朱“同僚”。此书即为续朱书而作,共记制曲酿酒46种。然今存《说郛》本有目无文。
方机
方书,日本吉益东洞著,成书于公元1751年 。收入《皇汉医学丛书》。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一卷。道教经书。又名《诸天灵书度命妙经》、《灵书经》等。作者不详。今人考其为古灵宝经之一,出于南朝刘宋前。主要描述道教长生不死、幸福无忧的理想国。经中讲大福堂国长乐舍、东极大浮黎国、南极赤明国、西极极乐国、北极无患国这五方极乐世界中,男女长寿,自然不死,无有哭尸之声,无有疾病,恒在福中,唯乐是欣,不闻国人有悲戚之声。经中又有《诸天灵书度命品章》,为东南西北四章,称其是四天帝王度命之妙品,四天上圣真人玉女常所歌诵,故四方正士遍得法音,自然道真,寿命长远,迳上天堂。收入《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又洞真部玉诀类有《诸天灵书度命妙经义疏》一卷,对此经之名及内容作了疏解。
新楼诗二十首
《新楼诗二十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包括《新楼》《海榴亭》《望海亭》等二十首七言律诗。
般若心经述义
般若心经述义,1卷,日本智光撰。编号二二零二。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佛教著述。隋智述,灌顶记。一卷。原书无序跋和撰时。是一部阐述“觉意三昧”行法的著作。分六篇:一、辨法相;二、释觉意三昧名;三、释觉意三昧方便行;四、释觉意三昧明心相;五、释觉意三昧入正门;六、释觉意三昧证相门。见载于明、清诸藏和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