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诰

作者:颜延之
庭诰

中国南北朝时期家训文学代表作。颜延之在元嘉十一年(434)因触犯权臣刘谌等人而被免官,开始了自元嘉十一年至十七年的七年罢官闲居生涯,《庭诰》一文就作于这一期间,即《南史》本传提到的“延之闲居无事,为《庭诰》之文以训子弟”。 在颜延之《庭诰》之前,类似的家训作品有汉刘向《诫子书》、魏王肃《家诫》、魏嵇康《家诫》等。内容上,《庭诰》与前人家训无异,宣扬了儒家传统的孝悌、仁爱、勤学、谦虚、恭谨等思想,除此之外,也谈及了饮酒、交友、文笔论、诗论等较为细致的方面,更加入了佛、道理念。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认为“延年文莫长于《庭诰》,诗莫长于《五君》”,认为《庭诰》代表了颜延之文章的最高水平。而《庭诰》和《五君咏》均作于颜延之失意被贬之时,也是颜延之激愤心情的宣泄之作。《庭诰》另一主旨是训诫子弟,《宋书·颜延之传》记载颜延之训斥儿子颜竣:“恭敬撙节,福之基也,骄狠傲慢,祸之始也,况出粪土之中,而升云霞之上,傲不可长,其能久乎?”与《庭诰》中对子弟训诫的思想是一致的,可知这是颜延之对家族子弟一贯的教育理念。 今存《庭诰》有沈约《宋书·颜延之传》本,书中表明其收录“删繁存正”,据此,则《宋书》本《庭诰》应不全。明代张溥辑《颜延之集》有《庭诰》,入《汉魏六朝百三家

章节列表

升序↑

颜延之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兵法心要

兵法心要

简称《兵法心要》。内集二卷,外集三卷。明刘基(1311—1375)撰。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著名军事家。洪武间成书,七万余字。内集卷上含论将篇、将器、将材、将弊、将志、将善欲、立将篇、出师、将法、兵权、戒备、重刑、审因、战道、辨九地等五十五篇;卷下含阵法总说、行军体要、八阵法、天胜草教法、各营图式等四十一篇。外集卷上含决胜篇、六甲安营法、祭文总序等四十九篇;卷中含占天色篇、星变占等二十四篇;卷下含八到风歌、药医方六条等三十篇。内外篇各有附图。其精华全在内集,外集中多迷信色彩。有清咸丰三年(1853年)侯官林氏《水陆攻守战略秘书七种》铜活字本。

蝴蝶书生漫游记

蝴蝶书生漫游记

《蝴蝶书生漫游记》,[日]木村小舟撰,[日]茂原筑江译意,蛟川王本祥润辞。共九回,连载于上海《科学世界》1903年第1、3、5号,1904年第8、10号、11—12期合本。作者木村小舟(1881年—1955年),出生于日本岐阜县,儿童文学作家,曾任博文馆《少年世界》杂志编辑。《蝴蝶书生漫游记》提供了一个极开阔的想象空间,说明科技的发展如何激发和重构人们对日常生活和宇宙世界的想象。小说的主人公蝴蝶书生在八十老翁的带领下,上天入海,借助飞行器、潜行船、无线电、望远镜等科学工具四处漫游。新世界的形象正是在这种想象性的图景中徐徐展现出来。

哀秦二世赋

哀秦二世赋

辞赋名篇。西汉司马相如作。《史记》、《汉书》见载。《汉书·司马相如传》曰:“还过宜春宫,相如奏赋以哀二世行失。”颜师古注:“宜春本秦之离宫,胡亥于此为阎乐所杀,故感其处而哀之。”文章先写离宫及其周围之景观,接着抒发秦代灭亡的感慨,并以今日二世墓地芜秽不修,魂魄飘零无着作结。(《史记》所载,此后另加五句喟叹性文字。)此文表现了痛惋至深的感情,对秦二世“持身不谨”、“信谗不寤”作了尖锐批评,并由此总结了国亡宗灭的历史教训。文章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渲染山之深,水之曲,竹树之繁茂,以造成一种似被历史遗忘的氛围,自然带出下面直抒胸襟的文字。其直抒中兼具评议成分,简明深刻,富有庄重感。对后世咏史作品有一定影响。

大同平叛志

大同平叛志

明尹耕撰。耕,字子莘。代州(今代县)人。嘉靖进士,累官河南按察司兵备佥事。此志记嘉靖三年(1524)七月,巡抚都御史张文锦为防蒙古骑兵南下,在大同北修五城堡,听从贾鉴建议,不另募兵,而调大同兵二千戍守。镇兵多有家小,游堕已久,不愿吃苦,又惧张御下严急,于是郭鉴等聚兴杀张、贾,拥戴系狱总兵朱振为主。次年二月被朝廷平定。嘉靖十二年十月,镇兵因总兵李瑾执法严急,复拥朱振作乱,杀李瑾。次年正月,勾结蒙古入寇,户部郎中詹荣密结叛军拥戴之指挥马升,斩首恶者二十余人,迎巡抚都御史樊继祖入。全文四千余字。其版本有:①明刻本,《千顷堂书目》著录,已佚。②《名臣守攘事略》本,北图藏。

净心诫观法发真钞

净心诫观法发真钞

净心诫观法发真钞,三卷,唐道宣撰,宋元照序,宋允堪钞并序,日本慧光合,排科会本,道谏刊版回向,内题无法字。

灵岩寺和尚请来法门道具等目录

灵岩寺和尚请来法门道具等目录

灵岩寺和尚请来法门道具等目录,佛教目录,一卷,编号二一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