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展望

作者:殷海光
中国文化的展望

中国殷海光著。台北文星书店1966年出版。“序”称:针对“近年来”中国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传统跟随”(即以承继“道统”和弘扬“历史精神文化”自任)等“心理迷雾”,旨在“论列中国近百余年来的社会文化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并“试行寻出中国社会文化今后可走的途径”。以“天朝模型的世界观”来概括视自身文化为一“自足的系统”的传统观念。不赞成将中国文化染上“道统”和“理学”的色彩。又以“变”与“不变”之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轴心,着重考察和评价了严复、谭嗣同、梁启超、吴虞、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倾向”,强调:“道德、自由、民主、科学”为中国应走的道路,提出中国知识分子今后的责任在“创建适合大家生存、发展的新文化”,从目的社会走向开放社会。1988年又收入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台湾学者文化研究丛书》。

殷海光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风劳臌膈四大证治

内科著作。清姜礼撰。不分卷。礼字天叙,江阴 (今属江苏) 华墅人。读书好学,于医尤精内科,善治疑难病,且有高尚医德。每遇贫患常赠药济之。著有 《证治汇理》 等。风劳臌膈历为疑难之证,姜氏总结前人有关治验,结合个人数十年临证经验撰成此书,刊于嘉庆元年(1796)。书中重点论述风、劳、臌、膈证治,同时对霍乱、呃逆、噫气、嘈杂、咳嗽、梦遗、小便癃闭诸疾也作简要介绍。所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内容详备,切于实用。如虚劳证治,论理以 《内经》 为宗,论治从 《难经》 之说,辨证遵仲景之法,并广引东垣、丹溪、嘉言、立斋之言,及绮石之“治劳三本”,生 生子之 “治劳三愆”等。内容丰富,为较好内科著作。对后世临床内科影响颇大,至今仍有参考价值。有一九五七——一九五九年江苏人民出版社铅印本。

虎雏

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列入“新中国文艺丛书”。上海新中国图书局1932年1月初版。收1931年所写短篇小说5篇。其中《三三》的情节是:天真美丽的乡村姑娘三三见有个下乡养病的城市少爷喜欢她,便产生了种种对城里人生活的想象和猜测;《虎雏》描写“我”把一个年轻聪明的小兵留在上海读书,他却在外面打死人并悄悄逃走的故事;《医生》描写一个疯子将一女尸从坟中挖出,逼着医生医治的故事;《黔小景》描写贵州一个荒僻小店的老板死去多日才被发现的情形。

衍极

五卷。书学论著。元郑杓撰,刘有定注。卷各一篇,凡五篇,俱取篇首二字为篇名,一为《至朴篇》,略述书学原始及古来能书人名;二为《书要篇》,述各种书体及辩碑帖真伪;推本六书,崇尚篆隶;三为《造书篇》,论书法之邪正,兼及字学诸书并古碑之美恶;四为《古学篇》,论题置铭石及评晋唐书家优劣;五为《天五篇》,论执笔法及诸碑帖全书。其文古奥艰涩,系统不精,持论过苛,评者颇有微辞,幸有刘有定评注。

全唐诗

诗总集。清彭定求等编。共九百卷。明人胡震亨编《唐音统籤》一千零三十三卷,清初季振宜编《唐诗》七百一十七卷,采集唐人别集,搜求遗佚,成为包含较广的唐诗总集。此书诗作按体排列,并删去《统籤》篇末《章咒》四卷,《偈颂》二十四卷。当时修纂,除以《统籤》、《唐诗》为底本外,并用内府所藏唐人诗集参校,“又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之所载,补苴所遗”,共收唐诗及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并附唐五代词。此书以胡、季二书为底本,校补而成。纂修始于康熙四十四年三月,成书于四十五年(1706)十月。共收唐诗及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并附唐五代词。计收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作者按时代先后排列,并系小传。书中间有校注,考订字句异同及篇章互见情况。

四书集义精要

注释书。宋末元初刘因撰。成书年代不详。全书28卷,为举卢孝孙《四书集义》精义而作。元代刘因(1747—1293)撰。刘因字梦古,一名骃,自号静修,元代理学家。雄州客城(今河北徐水东)人。不仕于元,隐居乡间,潜心学问。其理学思想宗朱子,但羼入了陆学。对于理学的传播及元代理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著有《四书集义精要》、《易系辞说》等。朱熹著《四书集注》外,又常与人问答有关四书的问题,不及订归于一。其后卢孝孙取《语类》、《文集》中论四书的材料,辑为《四书集义》,凡一百卷。读者很感繁冗,刘因于是择其精义,删其枝叶,编成此书。

横川行珙禅师语录

横川行珙禅师语录,二卷,元行珙说,本光等编,前有自序。南岳下第二十世,嗣灭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