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茗壶系译注

作者:周高起
阳羡茗壶系译注

明代研究紫砂壶的专著。周高起撰。撰于崇祯十三年(1640)前后。1卷。除序言外分为创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别派,以品系人,列制壶家及其风格品鉴,并论及泥品和品茗用壶之宜。后附有周伯高、林茂之、俞仲茅诗。该书是研究宜兴紫砂茶具的重要著作。

周高起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幼科铁镜

幼科铁镜

儿科著作。六卷(又有二卷本)。清·夏鼎撰。刊于1695年。卷一主要论述小儿科医生应注意的事项和推拿疗法的具体应用;卷二论面部望诊及初生儿疾病;卷三为惊痫诸症;卷四麻疹、伤寒、疟、痢诸病;卷五为儿科其他杂症;卷六为儿科药性赋及主要药方。本书对儿科的推拿疗法颇为重视,并阐述了作者本人的经验与见解;对于指纹望诊和惊病的各种名目等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续词余丛话

续词余丛话

曲论。清杨恩寿撰。三卷。恩寿有《坦园六种曲》已著录。此书为《词余丛话》之续作,体例一如前书,仍分原律、原文、原事三卷。约二万二千字。“原事”卷所论,颇有灼见。如论戏中刻画美人,王实甫曾用“齐齐整整”一词,作者云:“夫以齐整赞美人,不过虎邱山泥美人耳。”又谓:“余谓善写美人之致者,唯《长生殿》耳。”见解未必公允,而结合重要作品进行具体、深细之分析评论,确为此书之长。有《坦园丛书》本,一九五九年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本。

简斋诗集

简斋诗集

诗集,陈与义撰,三十卷。《外集》一卷。有《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本;《武英殿聚珍板丛书》本。

四书经疑贯通

四书经疑贯通

元王充耘撰。八卷。黄虞稷谓其书已佚。此本为明范钦天一阁旧钞本,尚首尾完具。唯第二卷中脱一页,第八卷中脱一页。此书以《四书》同异参互比较,各设问答以明之。盖由于延祐科举经义之外,设有经疑,此与袁俊翁《四书疑节》书皆应付科举的程试之式。其问辨别疑,似颇有发明。如问:“《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与《论语》之博文约礼,《孟子》尽心知性存心养性,《中庸》言明善诚身,其旨同与?”答曰:“圣贤之学惟致知存养二者兼致其力而已!盖物理有所未明,则存养之功固无所施;践履有所不力,则所明又非己有。故圣贤设教,于知行不可以偏废焉!《论语》之博文约礼,即《大学》之格致诚正;《中庸》之明善诚身,即《孟子》之尽心知性存心养性也。”又如问:“樊迟问仁,子曰‘先难后获’。司马牛问仁,子曰‘为之难’。原宪问‘仁曰克伐怨欲不行焉’,夫子谓‘可为难,仁则不知’。何也?”答曰:“仁者固先难而后获,仁者固以为之难而言之词,要末可以难为仁也。知难自难,而仁自仁,则知所以用力于仁矣!”再如问:“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又曰‘观水有术,必先观其澜’。其旨同乎?”答曰:“夫子于川流而发明道之全体不息者以示人,孟子因徐子而取其有本一节以为说。至于观澜,则亦所以验其有本而已。皆未足以尽夫子之意也。”有《四库全书》本。

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

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

三十卷。宋北印土沙门施护等译。金刚界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一,大毗卢遮那如来在色究竟天王宫,与九十九俱胝大菩萨众俱。为坐菩提场一切义成菩萨,示现受用身。告以观察自心三摩地,是真实智忍。次说四大明,又以金刚大灌顶法而为灌顶,乃成正觉。诣须弥山顶金刚摩尼宝峰楼阁中,次第入诸三昧,出生金刚手,金刚钩,金刚弓,金刚喜,金刚藏,金刚光,金刚喜,金刚喜,金刚眼,金刚慧,金刚场,金刚语,金刚尾湿页,金刚慈友,金刚暴怒,金刚拳等诸大菩萨,阿閦如来,宝生如来,观自在王如来,不空成就如来。亦各说大明出金刚像,大毗卢遮那如来复入四三昧,出生四大明妃,四如来亦出四大明妃,大毗卢遮那如来复入四三昧,出生金刚钩,金刚索,金刚锁,金刚铃。四菩萨身,次以弹指相,普遍召集一切如来,以百八名。劝请称赞具德一切如来增上主宰自金刚萨埵无始无终大持金刚者,持金刚者闻劝请已,说金刚界大曼拿罗颂,次说弟子入坛法等。金刚秘密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二,金刚智法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三,金刚事业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四,现证三昧大仪轨分第五,降三世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六,谓降大自在天那罗延天等。忿怒秘密印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七,金刚部法智三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八,金刚部羯磨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九,大金刚部广大仪轨分第十,三世轮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一,一切金刚部金刚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二,一切金刚部法三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三,一切金刚部羯磨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四,调伏一切世间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五,莲华秘密印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六,智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七,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八,一切义成就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九,宝秘密印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二十,智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二十一,羯磨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二十二,一切如来真实摄一切仪轨随应方便广大教理分第二十三,一切如来真实摄诸部仪轨秘密法用广大教理分第二十四,一切如来真实摄一切仪轨最上秘密广大教理分第二十五,一切如来真实摄一切仪轨胜上教理分第二十六,金刚手菩萨说法仪竟,以百八名,称赞劝请一切如来。于是一切如来,及金刚手,降三世,观自在,虚空藏,金刚手,各说一颂。一切如来,及金刚手,皆从大毗卢遮那心入已,如理而住,尔时世尊从须弥山顶诣菩提场,执吉祥草,敷草而坐。乃至转处诸天所献微妙胜座,以百八名,赞叹金刚手菩萨。译师跋云,此经一部,梵本四千颂,译成三十卷。总二十六分,自第一分至第五分终,并大乘现证三昧摄。第六分至第十四分终,并金刚三昧摄。第十五分至十八分终,并法三昧摄。第十九分至第二十二分终,并羯磨三昧摄。自下四分,并诸部秘密教理所摄起。

大方便佛报恩经

大方便佛报恩经

亦称《佛报恩经》、《报恩经》。佛教经典。失译人名。七卷。本经通过释迦牟尼驳斥一外道指责释迦不报父母之恩,阐述了佛教对“恩”及“报恩”的观点。经中认为,在过去无量劫生死轮回的过程中,一切众生曾为如来的父母,如来亦曾为一切众生的父母。正是为了普度众生,即报一切父母之恩,如来才出家修行。本经行文华丽,收入了不少本生故事与佛传故事,既是卓越的佛教宣传品,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所述与中国传统孝道思想有关,故在中国民间有较大影响。历代大藏经均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