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作者:王力
高校文科古汉语教材。王力主编。1962年中华书局初版,1982年出版修订本。是根据1961年5月全国高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会议决定,以北京大学古代汉语讲义为基础,由若干高校教师共同编写的教科书。修订本4册,约100万字,包括14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3部分,既不同于一般的文言读本,也不同于文言语法和汉语史。全书共收作品257篇,常用词1 086个。文选和常用词用现代汉语普通话作注释,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异、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以及近义词的辨析。文选部分除注释词义外,还随文注释了一些语法现象。通论包括字典、词汇、音韵、语法、修辞、古书注释和句读、文体特点和古代汉语常识等学习古汉语的必备基本知识。本书总结了各高校古汉语教学经验,创造了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体例。后来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正是沿袭了这种编排体例。若干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古代汉语教材采用三结合的方式是科学的,效果是良好的。三结合的体例非常注重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它通过大量的古代典范作品的讲授和阅读,给学生以较多的感性认识,然后以通论和常用词分析使之条理化、规律化、系统化,引导学生较快地掌握古汉语必备的知识。另外本书的“通论”和“常用词”非
章节列表
升序↑- 内容简介
- 绪论
- 古汉语通论(一) 怎样查字典辞书
- 古汉语通论(二) 古今词义的异同
- 古汉语通论(三)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 古汉语通论(四)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 古汉语通论(五) 汉字的构造
- 古汉语通论(六)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 古汉语通论(七) 判断句,也字
- 古汉语通论(八) 叙述句,矣字,焉字
- 古汉语通论(九) 否定句,否定词
- 古汉语通论(十) 疑问句,疑问词
- 古汉语通论(十一) 词类的活用
- 古汉语通论(十二)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
- 古汉语通论(十三) 连词,介词
- 古汉语通论(十四) 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 古汉语通论(十五) 《诗经》的用韵
- 古汉语通论(十六)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 古汉语通论(十七) 古书的注解(上)
- 古汉语通论(十八) 古书的注解(下)
- 古汉语通论(十九) 古代文化常识(一)
- 古汉语通论(二十) 古代文化常识(二)
- 古汉语通论(二十一) 古代文化常识(三)
- 古汉语通论(二十二) 古代文化常识(四)
- 古汉语通论(二十三) 古文的文体及其特点
- 古汉语通论(二十四) 古书的句读
- 古汉语通论(二十五) 骈体文的构成(上)
- 古汉语通论(二十六) 骈体文的构成(下)
- 古汉语通论(二十七) 赋的构成
- 古汉语通论(二十八) 古汉语的修辞
- 古汉语通论(二十九) 诗律(上)
- 古汉语通论(三十) 诗律(下)
- 古汉语通论(三十一) 词律
- 古汉语通论(三十二) 曲律
- 第一单元文选 左传
- 第二单元文选 战国策
- 第三单元文选 论语
- 第四单元文选 孟子
- 第五单元文选 墨子
- 第六单元文选 诗经
- 第七单元文选 楚辞
- 第八单元文选 史记
- 第九单元文选 贾谊
- 第十单元文选 韩愈
- 第十一单元文选 沈约
- 第十二单元文选 贾谊
- 第十三单元 文选 两汉乐府民歌
- 唐宋五言古体诗
- 第十四单元 文选[词]
- 常用词(一) 60字
- 常用词(二) 62字
- 常用词(三) 65字
- 常用词(四) 65字
- 常用词(五) 63字
- 常用词(六) 66字
- 常用词(七)71字
- 常用词(八)93字
- 常用词(九) 91字
- 常用词(十) 95字
- 常用词(十一)89字
- 常用词(十二) 88字
- 常用词(十三)96字
- 常用词(十四) 82字
- 〔附录一〕 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表
- 〔附录二〕 汉字部首举例
- 〔附录三〕 上古韵部及常用字归部表
- 〔附录四〕 上古声母常用字归类表
- 〔附录五〕词谱
- 〔附录六〕曲 谱
- 〔附录七〕曲韵常用字表
- 〔附录八〕常用词音序检字总表
- 〔附录九〕常用词笔画检字总表
- 编后记
猜你喜欢的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联作家尼 ·阿 ·奥斯特洛夫 斯 基 ( 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Островский,1904—1936)著。中译本由梅益据纽约国际出版社1937年阿历斯·布朗的英译本转译,据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1949年《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本校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出版,1983年重印。奥斯特洛夫斯基出身于乌克兰的一个工人家庭。十月革命胜利后,积极投身于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24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曾任共青团的区委和地委书记。1927年全身瘫痪,开始以顽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1935年荣获苏联政府授予的列宁勋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脊椎硬化这种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创作的,1934年出版。小说描写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恢复国民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顽强斗争的可歌可泣的历程。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成功地塑造了在暴风雨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革命青年战士的典型——保尔·柯察金。小说以朴实无华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真实生动地叙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战斗成长的光辉历程,令人信服地证明:钢铁——共产主义的坚强战士是在同敌人和困难的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小说出版后,立即超越国界,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
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
宋代诗文别集。30卷。林希逸著。据《宋史·艺文志》载作者尚有《鬳斋前集》60卷,已散佚不存。本书为其门生林式之所编。作者为理学名家,文章大多以宣扬理学为宗旨;在《学记》中论及文艺,尚有部分可取的观点。诗歌多遣兴应酬之作,无重大题材;作者擅长山水画,一些描绘山水的作品中往往富于诗情画意。《溪上谣》一诗写道:“溪流自漱溪不喧,山鸟相呼山愈静。野鸡伏卵似养丹,睡鸭栖芦如入定。人生何必学臞仙,我行自乐如散圣。”表现出隐居遁世的志趣。在题画诗中,亦偶有佳作,如《题马和之觅句图》就颇具幽默之趣:“先生隐几奴煨火,斜插疏枝破瓦樽。鹤梦未回更几转,吟成应是月黄昏”。
幔亭集
诗集。明徐熥撰。十五卷。熥字惟和。闽县(今属福建)人。万历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生平喜称郑善夫诗。卒年仅三十九岁,与善夫同。此集为其弟徐火勃所鐫。约十三万二千字。卷首有张献翼序。其诗平易自然,五言颇淡远可诵。谢肇淛、朱彝尊、王世懋等皆极推崇之。有《四库全书》本。
清史论丛
张荫麟除史学外,在哲学、伦理学、 社会学、政治学、翻译等方面都有相当涉及,其涵盖面广,概括性强,识见高明, 富于现代批判精神。其学术作品有真挚感人的热情,有促进社会福利的张荫麟自承“尝有志于近世史”,投身清史研究甚早,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曾为研究生开设“清史专题研究”等课程,研究亦颇有成绩。本书主要收入张荫麟的清史研究论著,是张氏清史论文的首次汇总出版,既包括其正式的论文,也有论学函札与史料整理,以期展现其清史研究的全貌,呈现张荫麟丰富的学术世界。另附张尔田和温廷敬的商榷之文,以供参考。
禅林寺宗叡僧正目录
禅林寺宗叡僧正目录,一卷,佚名,编号二一七四B。
辩意长者子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沙门俱。菩萨万人。尔时世尊与无央数大众共会围绕说法。时舍卫城中有大长者子。名曰辩意。从五百长者子。各有五百侍从。来诣佛所。前以头面著地。为佛作礼卻坐一面。於时辩意长者子察众坐定。承佛威神从坐起正衣服。俨然而前为佛作礼。长跪叉手。白佛言:欲有所问。唯愿世尊慈愍敷演。世尊至真。三界无上道德神化。济度群萌普演权道令众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