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神传

作者:草衣意恂
茶神传

描写朝鲜族祖先种茶、采茶及饮茶方法及其理论的茶书,草衣著,成书于1830年。该书认为,茶树只有种植于与其树质相和的土壤,并给予一定的滋养,才能长得叶繁枝茂;采茶时,特别是采春茶时,只有遵循一定的章法,才能采得一些不易采到的茶芽;

草衣意恂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黑死馆杀人事件

黑死馆杀人事件

《黑死馆杀人事件》,作者小栗虫太郎。该书讲述了一个神秘、充满谜团的降矢木家族发生过几起令人不解的命案,该书与《脑髓地狱》、《献给虚无的供物》、《匣中失乐》并称日本推理四大奇书。降矢木,一个神秘、充满谜团的家族,居住在神奈川县一栋满溢妖异氛围、被称为“黑死馆”的西式城堡中。该家族多年前便发生过几起令人不解的命案,最后皆不了了之。这次,悲剧再度发生,黑死馆中的丹尼伯格夫人不幸遇害,尸体竟然还绽放出圣洁光芒,恰似被一层光雾包裹。然而,这只是开始……难道凶手真的是水、风、火、土四只精灵?

五总志

五总志

一卷。北宋末南宋初吴炯 (生卒年不详)撰。吴炯生平事迹不详。唯 《宋中兴百官题名记》载,绍兴十三年 (1143)七月,吴炯为枢密院编修官,八月,改任浙西提举。其余仕履不可考。此书卷首有吴炯自序,题建炎庚戎(1130)避地无诸城,书于萧寺之道山亭。自序称,建炎三年(1130)成此书,以“龟生五总灵而知事”,故书名“五总”。杂记文坛琐事,评论诗文。其论诗推重黄庭坚以为于诗人有开辟之功,故可视为江西诗派。引述故事,得失互见。

医学举要

医学举要

内科著作。清徐玉台撰。六卷。玉台名镛,南汇(今属上海市)人,清代医家。撰有《儒门游艺》等。本书成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卷一六经合论,论述桂枝汤、麻黄汤、青龙汤、泻心汤、五苓散等方剂应用。卷二时邪合论,论述四时感症、时疫、霍乱等病。卷三杂证合论,论述偏枯、咳嗽、反胃等内科杂证。卷四治法合论,论述脏腑经络病的治则。卷五古今方补注,对苍术白虎汤、玉女煎等三十二方加以注解。卷六玉台医案,介绍常见病的治验。本书内容丰富,论证析理多采张仲景、李东垣等历代名家之说,并有徐氏卓见,所附医案且能发人深省,足资临床参考。有《中国医学大成》本,一九五八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析疑指迷论

析疑指迷论

析疑指迷论,元朝道士逍遥子牛道淳撰。约成书于大德三年(1299)。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卷首有元贞二年(1296年)作者自序、大德二年(1298)刘道真跋及大德三年(1299年)王道亨序。书分为〈析疑〉、〈指迷〉二篇,采问答体。前篇论心性道物,如回答甚么是「全真」、「心性」、「性命」、「体用」、「命基」、「五行」、「道物」、「止念」、「万法圆通」、「安心之法」、「造化机」、「学则有序」、「道本无修」、「金丹」等问题。后篇论性命内丹,讲道本无问、道不可传、得意忘言、顿悟渐悟、明心悟性、养命之理、炼丹之要、炼丹之法等问题。其要旨为指示全真性命之理、修行之序,以破学人之疑迷,故名「析疑指迷」。作者认为人之心性「元无一物,等同太虚,本来清静」,为万法之本,名之曰「全真」。心性以虚寂为体,觉照为用,体即用,用即体,「体用俱忘,全真而已」。明心见性之要,在于一念起时,顿然回光,返本还元,内丹之道亦以修心为上,「若一念不生,即脱生死」。又称修道者若宁心于虚极之乡,息虑于无为之域,心寂然不动,则精自秘而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全书发挥全真道性命之说,乃元代丹书中较为重要者。

通鉴续编

通鉴续编

明陈桱撰。二十四卷。陈桱以《资治通鉴》和《通鉴纲目》皆终于五代,而周威烈王以前,虽有金履祥《通鉴前编》,亦断自陶唐,因著此书。首述盘古至高辛氏,以补金氏《通鉴前编》所未备,为第一卷。次采契丹在唐及五代时事,以记其得国之故,为第二卷。其余二十二卷皆为宋事,起自太祖,迄于昰、昺二王,以续《资治通鉴》,故以“续编”命名。后世学者对之颇多评论,毁誉不一。然自朱熹《通鉴纲目》以后,继而作者,实始于陈桱,其后王宗沐、薛应旂等虽各有增修,而才识亦无以相胜。

南北朝杂记

南北朝杂记

该书杂记南北朝和隋唐间人物的言行趣事,重在孝行、才略、口辩等方面,可补正史及《资治通鉴》之不足,具有一定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