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衣意恂

草衣意恂
  • 姓名:草衣意恂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朝鲜
  • 出生地:罗州三乡人
  • 出生日期:1788
  • 逝世日期:1866
  • 民族族群:

草衣意恂(1788~1866),俗名张意恂,字中孚,号草衣,罗州三乡人,即今全罗南道罗州郡三乡西小村庄。生于朝鲜正宗丙午(公元1788),同治四年(公元1788),圆寂于快年阁,即今海南大兴寺山内庵。草衣于二十五岁时顿生出家之念,乃投身南平云兴寺,剃染于替峰敏性,拈香于玩虎,受禅于金潭祖师。如冽水丁若镛,紫霞申缂,秋史金正喜等朝鲜后期有名的文人墨客、士大夫及思想家,都与草衣结缘,以茶教睦友谊,達立精神上的畎契。憎侣要参悟禅理,文士及思想家要极恬静的精神与文思,也就是说:赠茶在精神上的意义,超过茶本身的清味、真香和气温作用。因此草衣在韩国茶史所建立的成果将永垂不朽,子子孙孙将尊奉他为“茶圣"。著有《东茶颂》和《茶神传》,成为朝鲜茶道精神伟大的总结者,丁若镛的《东茶记》和草衣禅师的《东茶颂》是朝鲜茶道复兴的成果。


草衣意恂,是朝鲜后期韩国代表性的禅僧,号称诗、书、画三绝,为当代杰出的艺术 家。他不驻足于空虚的理论,而以通过实践和经验 的修行法达到得道的境地。在茶道方面,他亲自煮茶,并通过对品泉的经验探究了古人的传意。草衣 的茶风承袭了达磨以后赵州的沏茶风,其风味形成了蕴涵着长久历史的韩国文化特征与适合于自然环境的茶风趣,但是由草衣继承的茶风,是韩国自生的风味,还是他国流人者?迄今尚未发现足资证明的文献资料。不过韩国的文化在历史上与中国一直保 持密切关系,尤其是在唐代,有许多前往唐国的宗教 界人士、学者、商人将新的唐代文物带来韩国。因此可以猜想到,中国的名茶和茶风在这一时期很可能由好竒者或禅僧,很自然地传人韩国。加上韩国可种植茶树的地区有限,而气候及自然条件又适于栽植小叶种的茶树,由此也可猜想到必定引进了与韩国的自然条件类似的地方茶风。亊实上以野生状态 生长于古寺庙址的茶树,大都厲于小叶种,就是一个有力左证。其实在制茶的方法上,可以发现韩国所承袭的制茶和泡茶的方法,与中国高山地区古老的禅宗寺庙所使用的方法类似。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制做的茶的叶种和制茶法,就具有这种类似点,这也表明中国南方的古山地和韩国的自然条件类似。

草衣意恂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鸽翼

鸽翼

长篇小说。詹姆斯著。作于1902年。家境平凡的凯特·克罗依与记者莫顿·丹什是一对经济拮据的英国恋人,两人情投意合,却因囊中羞涩无法结婚。一次凯特偶然结识了富有的美国女继承人米莉·蒂尔,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米莉来到英国后,其巨大的财富吸引了形形色色之人来到她身边,有人真心诚意,有人图谋不轨,年轻的米莉见识到了古老欧洲的复杂人心。不久,米莉身患绝症,临终前得知了凯特的计划:她试图让莫顿接近米莉,骗取她的财产。最终米莉给莫顿留下一笔巨款后撒手人寰,凯特与莫顿是否能够如愿获得财富、过上向往的生活呢?

青阳集

青阳集

元代诗文别集。余阙撰。《青阳集》是元人诗文集中流传较广的一种,有4卷、5卷、6卷、9卷等几种版本。《四库全书》曾据编修励守谦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是4卷本。目前可见到的主要版本,是5卷本、9卷本两种。9卷本卷数虽多,但内容却略少于5卷本,而且编次较混乱。现存的9卷本《青阳集》(或题为《青阳山房集》)是由门人郭奎辑刊、后学张毅补遗,明正统十年(1445)由沅陵县丞高诚汇刊。黄丕烈认为,高诚汇刊本在诸本中最善。5卷本中清嘉庆八年(1803)张祥云校刊的最晚出,编次也较合理。正统十年高诚刊本主要内容是:卷首有正统十年高谷序,王汝玉撰《青阳先生文集附录序》,程国儒序,李祁序,附有程文撰《青阳山房记》。卷1为诗,卷2为碑,卷3为记,卷4为序,卷5为书,卷6为铭,卷7为墓表,卷8为杂著。卷1—8为门人郭奎辑。卷9为张毅续辑,收诗14首,文8篇。一些晚出的《青阳集》都在卷末附录有关资料,如《元史》本传、宋濂撰《余忠宣公传》、元至正十八年(1358)贾伯良撰《余忠宣公死节记》等。正统十年所刊9卷本《青阳山房集》曾被收入《四部丛刊续编》。清嘉庆八年张祥云校刊5卷本《青阳山房集》,卷首有张祥云序。卷1为诗,卷2为策、表、书,卷3为序,卷4为记,卷5为杂著,卷末也有1卷附录。

大清律例

大清律例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清朝初入关时,沿用明律,至顺治三年(1646)制定《大清律集解附例》,后经康熙、雍正两代屡次增订,乾隆时重修,对原有律令逐条考证,于乾隆五年(1740)编成《大清律例》。该法典从开始修律到最终完成历时近百年,是清朝具有代表性的法典。篇目分为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7篇,47卷,包括律436条,律后附有例1409条。

海东逸史

海东逸史

撰人不详。原题翁洲老民手稿。十八卷。纪传体。记南明鲁王政权事迹。前两卷为鲁监国纪,卷三为家人传,记监国诸妃,卷四至十三为诸臣列传,卷十四至十七为忠义传,卷十八为遗民传。称郑成功先后奉监国驻金门、澎湖,为他书所不载。约成书于清康熙年间。

布施经

布施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在给孤独园,说三十七种布施感果不同并为国王说布施及十善法。

宝雨经

宝雨经

凡十卷。又称显授不退转菩萨记。唐代达摩流支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初述佛授记东方月光天子,将为支那国女王,正法治化,乃至弥勒成佛时,复予授记。复有东方莲华眼佛世界止一切盖菩萨为利益、安乐、哀愍一切有情,问佛一百零一事,佛具以十法回答,若菩萨能成就十种法,即得施、戒、忍、精进、方便、般若等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