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十八 消渴门

  消中Qp6中华典藏网

  (附论)夫消中病者。由渴少而饮食多也。一名内消。此由脾脏积热。故使消谷也。亦有服五石之药。热结于肾内。石性归肾。肾得石则实。实则生热。热则消水。故小便少也。又脏腑虚冷。Qp6中华典藏网

  气虚Qp6中华典藏网

  方Qp6中华典藏网

  肉苁蓉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虚极。小便无度。Qp6中华典藏网

  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二两)泽泻熟地(焙)五味子巴戟天(去心)地骨皮人参栝骨磁石(每服三Qp6中华典藏网

  牡蛎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心神烦热。肌肉干瘦。小便赤黄。脚膝无力。吃Qp6中华典藏网

  食不生肌肤。Qp6中华典藏网

  牡蛎(三分烧为末)朱砂(半两细研)龙齿(三分)芦荟(三分)黄连(二两去须)铁粉((三分炒令黄候。煎大Qp6中华典藏网

  天门冬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初得消中。食已如饥。手足烦热。背膊疼闷。小Qp6中华典藏网

  便稠浊。Qp6中华典藏网

  天门冬(去心焙二两半)鸡内金(三具微炒)桑螵蛸(十枚炙)土瓜皮(干者)肉苁蓉(酒蛎(各二丸。Qp6中华典藏网

  煎粟Qp6中华典藏网

  牡蛎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食已即饥。手足烦热。背膊疼闷。小便稠浊Qp6中华典藏网

  。Qp6中华典藏网

  牡蛎(研)赤石脂(研)栝蒌根(各一两)黄连(去须三两)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干一两)皮毛酒浸炙)炼蜜丸如梧Qp6中华典藏网

  附子猪肚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三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多因外伤瘅热。内积忧思。喜啖咸食及面。Qp6中华典藏网

  致Qp6中华典藏网

  脾胃干燥。Qp6中华典藏网

  附子(炮去皮脐)槟榔(不焙各一两)鳖甲(醋炙两半)当归知母木香(炮)川楝(锉壳(麸炒去同Qp6中华典藏网

  猪肾荠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千金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日夜尿七八升者。Qp6中华典藏网

  猪肾(一具)大豆(一升)荠石膏(各二两)人参茯神(一作茯苓)磁石(棉裹)知去滓下药。煮取三升。分三服。渴即饮之。下焦热者。夜辄合一剂。病势渐歇即止。Qp6中华典藏网

  铅霜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久不瘥。令人干瘦少力。心神烦乱。眠卧不安。Qp6中华典藏网

  铅霜(三分细研)金箔(细研)银箔(细研)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黄连(半两)子芩(瓜根(半Qp6中华典藏网

  黄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渴不止。小便赤黄。脚膝少力。纵食不生肌肤。Qp6中华典藏网

  黄(一两切)牡蛎(三两烧为粉)栝蒌根(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一两去两)薯蓣(半两以清粥饮Qp6中华典藏网

  荠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济生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强中为病。茎长兴盛。不交精液自出。消渴之后。多Qp6中华典藏网

  作痈疽。多荠大豆(去皮)茯神(去木)磁石(研极细)玄参栝蒌根地骨皮(去末)石斛末。用猪肾一少Qp6中华典藏网

  荠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内消所食物。皆作小便。兼治强中。Qp6中华典藏网

  荠大豆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切)磁石(捣如米粒)葛根(锉)石膏(碎)黄芩(煎至一Qp6中华典藏网

  茯神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直指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烦热消谷。小便数。Qp6中华典藏网

  人参(去芦)茯神(去木)生干地黄(去土)黄连(净)麦门冬(去心)枳壳(去瓤)牡蛎为末。Qp6中华典藏网

  炼蜜Qp6中华典藏网

  肉苁蓉散治渴多者。不问食。宜煮散服。Qp6中华典藏网

  桑根白皮薏苡仁五味子(各六两)通草紫苏茎叶(各四分)复盆子枸杞子(各八分)每贴用水一Qp6中华典藏网

  石子荠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三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强中。多因耽嗜色欲。及快意饮食。或服丹石。Qp6中华典藏网

  真气既脱。药Qp6中华典藏网

  于下焦。三消之中荠石膏(各三两)人参茯神栝蒌根磁石(碎)知母干葛黄芩甘草(各大豆。入Qp6中华典藏网

  黄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千金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虚劳少气。小便数。Qp6中华典藏网

  黄芍药生姜桂心当归甘草(各二两)大枣(二十枚)黄芩干地黄麦门冬(Qp6中华典藏网

  水银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食饮无度。小便日夜频数。转加羸瘦。Qp6中华典藏网

  水银(一两)银箔(二百片与水银共研)铁粉(别研)牡蛎(各三两)栝蒌根麦门冬(别研三味和Qp6中华典藏网

  白术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直指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谷消中善饥。Qp6中华典藏网

  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炙)藿香叶(去土各一两)白干葛(二两)木香(半两)北五不拘时服肌阳强Qp6中华典藏网

  知母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消中。久不瘥。Qp6中华典藏网

  知母(焙)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犀角(镑)铅霜鸡(炙)土瓜根(各半两)白茯大。每服十Qp6中华典藏网

  荠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烦热。吃食旋消。四肢瘦弱。Qp6中华典藏网

  荠(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葛根(一两)石膏(二两)黄芩栝蒌根知母甘草不Qp6中华典藏网

  黄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烦闷。热渴不止。Qp6中华典藏网

  黄(一两锉)麦门冬(一两去心)芦根(一两)栝蒌根(一两)紫苏茎叶(一两)生干地四钱。以水一Qp6中华典藏网

  铅霜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渴饮水不多。心神烦乱。四肢燥热少眠。宜服Qp6中华典藏网

  。Qp6中华典藏网

  铅霜(三分细研)栝蒌根(一两半)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石膏(三分细研)知母(三分)研了药令匀。炼Qp6中华典藏网

  茯神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危氏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烦热。小便数。Qp6中华典藏网

  茯神(一两)地骨皮黄(锉)知母(各半两)牡蛎(一两烧为粉)栝蒌根(三分)黄连杵。丸梧桐Qp6中华典藏网

  黄连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小便数。Qp6中华典藏网

  黄连(五两去须)栝蒌根白龙骨(碎)苦参牡蛎(研)山茱萸土瓜根(切)葳蕤(各服。Qp6中华典藏网

  泽泻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热渴不止。小便数。四肢无力。Qp6中华典藏网

  泽泻(一两)麦门冬(二两去心焙)车前子(半两)黄连(三分去须)牡蛎(一两烧粉)桑炼和捣三二百杵。丸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蚕蛹汤下三十丸。Qp6中华典藏网

  黄芩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脾胃热极。消谷引食。化为小便。Qp6中华典藏网

  黄芩(去黑心)麦门冬(去心焙)栝蒌根栀子仁石膏(碎)淡竹叶(各一两)上咀Qp6中华典藏网

  地骨皮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虚羸。烦热口苦。眠卧不安。Qp6中华典藏网

  地骨皮(二两)栝蒌根(一两)石膏(二两)黄连(一两)甘草(二两炙微赤)上为散。每Qp6中华典藏网

  顺气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济生拔萃)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者。热在胃而能饮食。小便黄赤。以此下之。Qp6中华典藏网

  不可多利。微浓朴(一两制)大黄(四钱)枳实(二钱)上锉水煎五钱。食远服。Qp6中华典藏网

  姜粉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危氏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多因外伤脾热。。内积忧思。喜啖咸食。至脾胃Qp6中华典藏网

  干燥。饮食倍生姜(研粉控汁)轻粉上搜匀。每服二钱。长流水调下。齿浮是效。投猪肚丸补。Qp6中华典藏网

  黄柏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Qp6中华典藏网

  黄柏(二两去粗皮)黄连(半斤)上为末。用酥拌和。捣三百杵。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Qp6中华典藏网

  猪肚黄连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直指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久消渴。变为消中者。饮食到胃。实时消化。小Qp6中华典藏网

  便多而色白。Qp6中华典藏网

  猪肚(一枚洗去脂膜不切破)黄连(五两捣罗为末)上以大麻子仁二合烂研。水四升调如杏以木臼捣可丸。如梧桐子大。曝干。每服三十丸。温水下。不拘时。Qp6中华典藏网

  神效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渴不止。心神烦热。皮肤干燥。宜服此。Qp6中华典藏网

  浮萍草(三两干者)土瓜根(一两半)上为散。每服二钱。以牛乳汁调下。不计时候。Qp6中华典藏网

  菟丝子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指南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精血枯竭。肌肉消瘦发渴。Qp6中华典藏网

  菟丝子(洗净酒浸炒干)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米饮吞下。为末调服亦得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日夜尿七八升者。Qp6中华典藏网

  (出千金方)鹿角(炙)上为末。以酒服五分匕。日二。渐加至方寸匕。Qp6中华典藏网

  又方Qp6中华典藏网

  (出千金方)沤麻上捣汁服一升佳。Qp6中华典藏网

  猪肚丸治强中消渴。服石子荠汤。瘥退。可服此补养。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日夜尿七八升。Qp6中华典藏网

  (出千金方)用葵根如五升盆大两束。(外台云五十斤)以水五斗。煮取三斗。宿不食。平旦一服三升。Qp6中华典藏网

  苁蓉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指南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Qp6中华典藏网

  苁蓉五味子山茱萸(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盐酒饮下Qp6中华典藏网

  栝蒌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内消肌肤羸瘦。或转筋。小便利甚。Qp6中华典藏网

  栝蒌根黄连(去须)防己(锉)铅丹(研各一两半)上为散。与铅丹和匀。每服二钱。Qp6中华典藏网

  用Qp6中华典藏网

  黄连猪肚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危氏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强中渴。服栝蒌根散。荠汤后。便可服此。亦Qp6中华典藏网

  能补养。Qp6中华典藏网

  猪肚(一枚治如食法)黄连(去须)小麦(炒各五两)天花粉茯神(去木各四两)麦门冬如不能Qp6中华典藏网

  茱萸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十便良方)Qp6中华典藏网

  其人素渴引饮。一旦不渴。小便日夜数十行。气乏肉Qp6中华典藏网

  消。谓之消中苁蓉五味子山茱萸干山药上件药等分。捣罗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桐子大。Qp6中华典藏网

  止渴润燥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鲍氏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大便秘涩燥硬。兼喜温饮。阴头退缩。舌白Qp6中华典藏网

  。唇口干燥。Qp6中华典藏网

  升麻(一钱半)柴胡(七分)甘草(二分)黄柏(一钱酒浸)知母(一钱)石膏(七分)杏根(三钱)荆二碗。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忌辛热物。Qp6中华典藏网

  清凉饮子Qp6中华典藏网

  (一名生津甘露汤出试效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中能食而瘦。口干舌干。大便燥Qp6中华典藏网

  结。小便频数羌活(一钱)柴胡(一钱)升麻(四钱)防风(五分)当归身(六分)生甘草(五钱)炙甘钱五分)黄柏(一钱)黄食后服。Qp6中华典藏网

  甘草石膏汤Qp6中华典藏网

  (一名清神补气汤出试效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病全愈。再添舌白滑微肿。咽Qp6中华典藏网

  喉咽唾觉痛。Qp6中华典藏网

  升麻(一钱半)柴胡(七分)桃仁(一钱)当归(一钱)知母(一钱)甘草(五分)石膏(红花(少许)二盏。煎至Qp6中华典藏网

  治强中Qp6中华典藏网

  (出郑氏家传渴浊方)Qp6中华典藏网

  茎长兴。不交精自出。渴而面赤黑羸。脚酸疼Qp6中华典藏网

  。Qp6中华典藏网

  茯神(去木皮半两泔水煮)栝蒌根(二钱)远志(去心半两小麦炒)上咀。用葛根及盐Qp6中华典藏网

  Qp6中华典藏网

  消肾Qp6中华典藏网

  (附论)夫消肾者。是肾脏虚惫。膀胱冷损。脾胃气衰。客邪热毒转炽。纵然食物。不生肌肤。Qp6中华典藏网

  腿胫消细。骨节酸疼。小便滑数。故曰消肾也。凡人平生放恣者。Qp6中华典藏网

  至年长肾气虚弱。百病即生。又年少惧不能房。多服石散而取极情。遂致过度。真气既尽。Qp6中华典藏网

  石气孤立。惟有虚耗。唇口干燥。精液自泄。或小便白浊。大便干不利。所食之物。皆作小便。肾气消损。故名消肾也。Qp6中华典藏网

  方Qp6中华典藏网

  干地黄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肾烦渴。小便数多。味如饴糖。脚弱阴萎。唇干Qp6中华典藏网

  眼涩。身体乏干熟地黄(二两)五味子(五钱)黄(三分锉)枸杞(三分)肉苁蓉(三分酒浸一宿刮去心)菟丝(一两螵蛸(半两微炒)头)附子(半两泡入石英研令匀。Qp6中华典藏网

  肉苁蓉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肾小便滑数。四肢羸瘦。脚膝乏力。Qp6中华典藏网

  肉苁蓉(一两酒浸一宿刮去粗皮炙干)熟干地黄(一两五钱)麦门冬(二两去心焙)泽泻(两)磁石(一两(一两烧醋淬三次研如和捣三五百杵Qp6中华典藏网

  肾沥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肾肾气虚损。发渴小便数。腰膝痛。Qp6中华典藏网

  鸡(一两微炙)远志(一两去心)人参(一两去芦头)黄(一两锉)桑螵蛸(一骨(一两)甘草(半两微捣碎水淘焙赤锉)白茯苓(一两)一个。切去脂膜。先以水一大盏煮肾至再服。Qp6中华典藏网

  鹿茸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肾气虚羸瘦。四肢无力。小便色白。滑数不禁。不Qp6中华典藏网

  思饮食。心神鹿茸(二两去毛涂酪炙微黄)人参(二两去芦头)泽泻(三分)赤石脂(三分)石斛(三分分锉)白芍两)龙骨(三分子大。Qp6中华典藏网

  每日空Qp6中华典藏网

  补损肾沥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千金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肾气不足。消渴小便多。腰痛。Qp6中华典藏网

  羊肾(一具)远志人参泽泻桂心当归茯苓龙骨干地黄黄芩甘草芎二斗五升。Qp6中华典藏网

  先Qp6中华典藏网

  人参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宣明论)白术泽泻栝蒌桔梗栀子连翘(各半两)葛根黄芩大黄薄荷白茯苓(以上入缩砂仁三钱。Qp6中华典藏网

  金银箔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肾口干眼涩阴萎。手足烦疼。小便多。Qp6中华典藏网

  金箔银箔(各一百片细研)泽泻(一两半)肉苁蓉(酒浸一宿焙干各二两半)白茯苓(去各一两半)栝蒌根(二两)丹砂(细研二两)麦门冬(焙去心三两半)上除别研外。捣罗为末。Qp6中华典藏网

  再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煎枣米饮下。不拘时候。Qp6中华典藏网

  鹿茸丸Qp6中华典藏网

  (一名黄丸出危氏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失志伤肾。肾虚消渴。小便无度。心神虚Qp6中华典藏网

  烦。四肢羸瘦鹿茸(三分去毛切炙)麦门冬(二两去心)熟地黄黄(麸炒)苁蓉(酒浸)山茱萸破(三分)上Qp6中华典藏网

  古瓦汤治消肾消中。饮水无度。小便频数。Qp6中华典藏网

  干葛天花粉鸡(净洗焙干)人参(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大钱。用多年古瓦椎碎煎汤调下。不拘时候服。Qp6中华典藏网

  阿胶汤治消肾小便数。Qp6中华典藏网

  阿胶(炙燥)干姜(炮各一两)远志(去心四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人参(各一两)甘草温服。Qp6中华典藏网

  栝蒌根丸治消肾小便数。Qp6中华典藏网

  栝蒌根(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连(一两去须)泽泻(一两)赤石脂(半两)熟干入研了药Qp6中华典藏网

  薯蓣丸治消肾小便滑数。四肢少力。羸瘦困乏。不思饮食。Qp6中华典藏网

  薯蓣(一两)鸡(一两微炒)丹皮(半两)黄(半两锉)栝蒌根(半两)白龙骨(半心(半两)杵。丸如梧Qp6中华典藏网

  枸杞子丸治消肾大渴困乏。小便滑数。Qp6中华典藏网

  枸杞子菟丝子(酒浸研焙)白茯苓黄(炙)牡蛎粉牛膝干地黄(洗)麦门冬(炒)上为Qp6中华典藏网

  宣补丸Qp6中华典藏网

  (一名茯神丸)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肾多渴。小便数。Qp6中华典藏网

  黄(锉)栝蒌根麦门冬(去心焙)甘草(炙)人参白茯苓(去黑皮锉)黄连(去须)四两)菟丝子和为剂。Qp6中华典藏网

  枸杞子丸治消肾久渴不瘥。困乏小便滑数。心神虚烦。Qp6中华典藏网

  枸杞子白茯苓黄(锉各一两)鸡(一两半微炙)栝蒌根(三分)泽泻牡丹山前子(各三Qp6中华典藏网

  平补丸治消肾不渴。肌肉瘦削。小便涩数而沥。如欲渗之状。Qp6中华典藏网

  菟丝子(酒浸研焙)山茱萸(酒浸焙)当归益智仁(各半两)川楝肉牛膝葫芦巴(炒)为末。糯米Qp6中华典藏网

  熟干地黄散治消肾小便滑数。口干心烦。皮肤干燥。腿膝消细。渐至无力。Qp6中华典藏网

  熟干地黄鸡(微炙)黄(锉)白茯苓(各一两)麦门冬(去心)桑螵蛸(微炙)枸两)上为散Qp6中华典藏网

  白茯苓丸治消肾。因消中之后。胃热入肾。消烁肾脂。令肾枯燥。遂致此疾。即Qp6中华典藏网

  两脚白茯苓复盆子黄连人参(去芦头)栝蒌根熟干地黄萆玄参(各一两)鸡桐子大。Qp6中华典藏网

  黄丸治消肾肾虚。小便滑数。腿膝消细无力渐瘦。服此方。Qp6中华典藏网

  黄(三分锉)龙骨(三分)肉苁蓉(三分酒浸一宿刮去粗皮炙令干)泽泻(三分)五味子螵蛸(半每于食Qp6中华典藏网

  牡蛎丸治消肾小便滑数。虚极羸瘦。Qp6中华典藏网

  牡蛎(烧)土瓜根人参(去芦头各一两)甘草(炙微赤锉)桂心(各半两)白茯苓(一两为末。Qp6中华典藏网

  炼蜜和Qp6中华典藏网

  黄丸治消肾肾虚。小便滑数。Qp6中华典藏网

  人参(三分)鹿茸(酒浸去毛一两)黄(三分锉)栝蒌根(一两)桑螵蛸(一两)杜仲(末一两Qp6中华典藏网

  地黄汤治消肾脚胫瘦细。小便数或赤。脏腑虚冷者。宜服此。Qp6中华典藏网

  熟干地黄(锉)麦门冬(去心焙各三两)甘草(炙半两)干姜(炒一两)蒺藜子(炒去角半去滓温Qp6中华典藏网

  山茱萸丸治消肾。自腰以下。瘦弱无力。小便数或不禁。Qp6中华典藏网

  山茱萸(一两)黄(细锉一两半)杜仲(去粗皮炙锉一两半)桂心(去粗皮一两半)牛膝炼蜜为丸Qp6中华典藏网

  黄饮治消肾干渴小便多。羸瘦少力。Qp6中华典藏网

  黄(锉)杜仲(去粗皮锉炙)山茱萸人参知母(切焙各二两)龙骨(碎二两)上件Qp6中华典藏网

  阿胶汤治虚热小便利而多。服石散人。虚热当风取冷。患香港脚喜发动。兼消渴。Qp6中华典藏网

  肾脉细阿胶(二挺)麻子(一升)干姜(一两)远志(四两)上咀。水七升。煮取二升半。Qp6中华典藏网

  去Qp6中华典藏网

  羊乳丸治岭南。山瘴风热毒瓦斯。入肾中。变寒热。脚弱。虚满而渴。Qp6中华典藏网

  黄连(不限多少)生栝蒌根汁羊乳汁上用二件和黄连末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饮服三药若止。或成痈疽水出Qp6中华典藏网

  胡桃丸治消肾。亦云内消。多因快情纵欲。极意房中。年少惧不能房。多服丹石Qp6中华典藏网

  。及Qp6中华典藏网

  利而不甚渴。Qp6中华典藏网

  白茯苓胡桃肉(汤浸去薄皮研)附子(大者一枚去皮脐切作片生姜汁一盏蛤粉同煮焙干)Qp6中华典藏网

  参附汤治消肾饮水无度。腿膝瘦细。小便白浊。Qp6中华典藏网

  人参附子(炮裂去皮脐)青黛(各半两)上咀。每服二钱。水一盏。楮叶一片切。Qp6中华典藏网

  煎Qp6中华典藏网

  罂粟汤治肾渴。解五石毒。Qp6中华典藏网

  罂粟子上煮稀粥。入蜜饮之。一方无蜜。Qp6中华典藏网

  茴香汤治肾消病在下焦。初证小便如膏油之状。Qp6中华典藏网

  茴香(炒)苦楝(炒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一盏。食前调服。Qp6中华典藏网

  救活丸治肾虚消渴难治者。Qp6中华典藏网

  天花粉大黑豆(炒)上等分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黑豆百粒汤下。Qp6中华典藏网

  茯苓汤治三焦气不通宣。膈壅停水。下不至肾。肾消。肌肉化为小便。Qp6中华典藏网

  赤茯苓(去黑皮)泽泻麦门冬(去心焙)杜仲(去粗皮炙各二两)桑白皮(锉三两)桂心枣三枚此药Qp6中华典藏网

  黄丸Qp6中华典藏网

  (一名鹿茸丸)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肾心神虚烦。小便无度。四肢羸瘦。不思饮食。Qp6中华典藏网

  唇干口燥。脚Qp6中华典藏网

  五味饮Qp6中华典藏网

  (出郑氏家传浊渴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肾水不足。心火自用。口舌焦干。多渴面赤Qp6中华典藏网

  。羸瘦劳伤肾经。Qp6中华典藏网

  五味子(糯米炒)白茯苓(各半两去皮用天花粉煮)沉香(二钱不见火)上咀。Qp6中华典藏网

  用糯禾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肾小便数。Qp6中华典藏网

  颗头雌黄(一两半细研如粉味辛甘大寒有毒)干姜(半两味辛大热)上二味。先将干姜切碎丸。Qp6中华典藏网

  Qp6中华典藏网

  消渴烦躁Qp6中华典藏网

  (附论)夫消渴烦躁者。由肾气虚弱。心脏极热所致也。肾主于水。心主于火。肾水枯竭。则不能伏留躁Qp6中华典藏网

  方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汤Qp6中华典藏网

  (一名黄散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发热。心神烦躁。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去心焙)黄连(去须)桑根白皮(锉各一两)石膏(二两)知母(焙)栝蒌根(各两)上咀Qp6中华典藏网

  柴胡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上焦虚热。心中烦躁。Qp6中华典藏网

  柴胡(去苗)葛根(锉)芦根(锉)地骨皮百合(干者)知母(切焙)葳蕤桑根白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入生地黄半分。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Qp6中华典藏网

  兼气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心烦躁。Qp6中华典藏网

  栝蒌石膏(研)甘草(炙各半两)柑子皮(二两)上为散。食后煮大麦饮。服方寸匕。Qp6中华典藏网

  日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小便多。烦躁不得眠。Qp6中华典藏网

  麦冬(一两)土瓜根(二两)小麦(二两)竹叶(一把)上用水七升。煮取三升半。再服。Qp6中华典藏网

  生地黄饮子Qp6中华典藏网

  (一名地黄饮子出危氏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咽干。面赤烦躁。Qp6中华典藏网

  人参(去芦)生干地黄(洗)熟地黄(洗)黄(蜜炒)天门冬(去心)枇杷叶(去毛焙)锉散。Qp6中华典藏网

  每服三血。润宿热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心燥烦热。不得眠卧。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二两去心)川升麻(一两)黄连(去须一两)柴胡(去苗一两)茯苓(一两)黄芩微赤)上为散Qp6中华典藏网

  翠碧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烦渴不止。咽干燥热昏闷。Qp6中华典藏网

  青黛(研)麦门冬(去心焙)葛根(锉一两半)半夏(汤洗去滑七次切焙三两)人参知母为末。面糊为Qp6中华典藏网

  桑白皮汤治消渴。及心脏燥热。饮水无度。Qp6中华典藏网

  桑白皮(锉)人参知母(切焙)麦门冬(去心焙)地骨皮(去土)枇杷叶(去毛微炙)黄盏半。Qp6中华典藏网

  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服。日再。Qp6中华典藏网

  地骨皮散治消渴。体热烦燥。宜服此。Qp6中华典藏网

  地骨皮(一两)栝蒌根(一两)芦根(一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麦门冬(一两半去心)入生姜半分。Qp6中华典藏网

  黄连散治消渴烦躁饮水不止。Qp6中华典藏网

  黄连(去须一两)栝蒌根(一两半)麦门冬(一两去心)知母(二分)人参(半两去芦头)地入生姜半分。淡Qp6中华典藏网

  知母散治消渴。心热烦躁。口干颊赤。Qp6中华典藏网

  知母麦门冬(去心各一两)黄芩川升麻犀角屑葛根(锉)甘草(炙微赤锉各三分)至六分。去Qp6中华典藏网

  栝蒌丸治消渴烦躁。小便不利。Qp6中华典藏网

  栝蒌根(二两)麦门冬(二两去心焙)知母(一两)人参(三分去芦头)黄芩(半两)苦参服三十丸。Qp6中华典藏网

  梅苏丸治消渴。膈热烦躁。生津液。Qp6中华典藏网

  白梅肉紫苏叶乌梅肉(各半两)人参(一钱)麦门冬(去心三两)百药煎(三两)甘草(每服一丸Qp6中华典藏网

  知母饮治消渴心脾实。燥热多渴。化为小便。Qp6中华典藏网

  知母(切焙)生姜根(各三两)土瓜根(二两)黄芩(去黑心)甘草(炙各一两半)龙骨(二合。Qp6中华典藏网

  食后分为三服。温酒下。Qp6中华典藏网

  黄汤治消渴。心中烦躁。Qp6中华典藏网

  黄(锉三两)白茅根(三两)麦门冬(去心微焙三两)石膏(八两)白茯苓(去黑皮三两)一盏。Qp6中华典藏网

  去Qp6中华典藏网

  芦根散治消渴烦躁体热。不能食。Qp6中华典藏网

  芦根(锉)赤茯苓麦门冬(去心各一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黄芩(二两)桑根白皮(三二十七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散治消渴烦躁。羸瘦乏力。不思饮食。宜服此。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栝蒌根(一两)黄芩(二两)牡蛎(一两烧为末)黄连(一两去叶汤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饮治消渴热盛。烦躁恍惚。Qp6中华典藏网

  生麦门冬(去心三两)甘竹沥(三合)小麦(二合)生地黄(三两)知母(一两半)芦根(Qp6中华典藏网

  芦根汤治消渴。心脾中热。烦躁不止。下焦虚冷。小便多。羸瘦。Qp6中华典藏网

  芦根(一斤)黄(锉)栝蒌根牡蛎(各一两)知母(二两)生麦门冬(去心六两)上Qp6中华典藏网

  冬瓜饮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烦热。饮水不止。宜服此。Qp6中华典藏网

  大冬瓜(一枚剖开去头子)黄连(一斤去须)甘草(二两炙微赤锉)童子小便(一升)地黄以黄土泥生Qp6中华典藏网

  黄连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心胸烦躁。Qp6中华典藏网

  黄连(去须)栝蒌根甘草(炙锉)栀子仁(微炒各一两半)香豉(炒黄二两半)上为末。Qp6中华典藏网

  人参白术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医方大成)Qp6中华典藏网

  治燥温相搏。玄府致密。烦心忪悸。发渴。饮食Qp6中华典藏网

  减Qp6中华典藏网

  少。不生肌人参(三钱)白术(七钱)薄荷(半两)缩砂仁(三钱)生地黄茯苓(去皮)甘草(各半盏。煎至六分。Qp6中华典藏网

  人参饮治消渴胸膈烦闷。燥渴。饮水无度。Qp6中华典藏网

  人参(一两)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各半两)麦门冬(去心一分)上咀。Qp6中华典藏网

  水五盏。Qp6中华典藏网

  黄连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烦热闷乱。宜服。Qp6中华典藏网

  黄连(二两去须)苦参(一斤)麝香(一钱)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Qp6中华典藏网

  空Qp6中华典藏网

  天门冬煎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烦躁。惊悸不安。Qp6中华典藏网

  生天门冬(去心半斤)白蜜(炼五合)上先将水五盏。煎天门冬至三盏。新汲水淘四五遍漉Qp6中华典藏网

  白矾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烦热。Qp6中华典藏网

  白矾(烧令汁尽)铅白霜(各一分)上细研令匀。炼蜜和丸。如芡实大。绵裹。含化咽津。Qp6中华典藏网

  葛根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烦热。心中狂乱。皮肤干燥。宜服。Qp6中华典藏网

  土葛根(去皮五斤细切木杵臼中烂捣研如泥净布捩聚一瓷碗)白蜜(两匙)上搅匀。Qp6中华典藏网

  不限早Qp6中华典藏网

  治膈上烦热多渴。通利九窍。Qp6中华典藏网

  (出肘后方)滑石(二两)上捣碎。水三大盏。煎取二盏。去滓下糯米二合。煮粥温食之。效。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心神烦躁。小便不利。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葵大叶上令净洗炸过。候葵黄色煮米饮浇作齑。或取汁。渴即饮之。以瘥为度。Qp6中华典藏网

  栝蒌根丸治消渴心烦燥闷。Qp6中华典藏网

  栝蒌根(一两)麦门冬(二两去心焙)甘草(三分炙微赤锉)黄连(三分去须)赤石脂(半不计时候。Qp6中华典藏网

  麝香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四肢烦热。口干心躁。宜服此。Qp6中华典藏网

  水蛇(一条活者剥去皮炙黄捣末)蜗牛(不限多少水浸五日取涎入脏粉煎令稠)麝香(一分Qp6中华典藏网

  茯苓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烦躁。心脏热引饮。Qp6中华典藏网

  四君子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御药院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烦热燥。Qp6中华典藏网

  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头)甘草(微炙)白术(各等分)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Qp6中华典藏网

  治发热恶心。大渴不止。口燥肌热。不欲近衣。其脉洪大。按之无力者。或无目痛Qp6中华典藏网

  鼻干者。Qp6中华典藏网

  黄(一两)当归(二两)上咀。水煎服。Qp6中华典藏网

  梅肉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杨氏家藏方)Qp6中华典藏网

  生津液。止燥渴。凉咽喉。Qp6中华典藏网

  百药煎(一两)乌梅肉(二两)朴硝(二两)缩砂仁(半两)香白芷(半两)薄荷叶(去土Qp6中华典藏网

  Qp6中华典藏网

  肺消Qp6中华典藏网

  (附论)内经谓心移寒于肺为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夫心病有传。传有顺逆。传其所生者顺。Qp6中华典藏网

  精。Qp6中华典藏网

  而移害Qp6中华典藏网

  方Qp6中华典藏网

  黄汤Qp6中华典藏网

  (一名菝汤)Qp6中华典藏网

  治肺消。饮水少溲多。Qp6中华典藏网

  黄土瓜根(各二两半)菝地骨皮五味子(各三两)人参石膏(碎)牡蛎(各日午、Qp6中华典藏网

  黄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宣明论)Qp6中华典藏网

  治肺消饮少溲多。补肺平心。Qp6中华典藏网

  黄(二两)五味子人参麦门冬(去心焙)桑根白皮(各二两)枸杞熟干地黄(焙各Qp6中华典藏网

  菟丝子散治肺消。饮少溲多。Qp6中华典藏网

  菟丝子(酒浸一宿捣烂焙干一两)蒲黄黄连(去须各二两半)硝石(研半两)肉苁蓉(酒空腹Qp6中华典藏网

  干姜甘草汤治肺消。Qp6中华典藏网

  干姜(炮四两)生干地黄(焙)麦门冬(去心焙)蒺藜子(炒)桂心(去粗皮)续断(各二服。Qp6中华典藏网

  空心Qp6中华典藏网

  Qp6中华典藏网

  膈消Qp6中华典藏网

  (附论)夫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盖心肺二脏。皆居膈上。心火既炽。易于铄金。二脏俱热。Qp6中华典藏网

  熏蒸Qp6中华典藏网

  方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饮Qp6中华典藏网

  (出济生拔萃)Qp6中华典藏网

  治膈消胸中烦渴。津液燥少。短气多渴。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去心焙)栝蒌根(一作实)知母甘草(炙)五味子生干地黄(焙)人参葛根去滓Qp6中华典藏网

  竹叶汤治膈消烦渴。津液燥少。Qp6中华典藏网

  竹叶(一握)麦门冬(去心焙)白茯苓(去黑皮)栝蒌根(炒)地骨皮生姜(各二两)甘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Qp6中华典藏网

  知母汤治膈消胸中烦渴。Qp6中华典藏网

  知母(焙)泽泻白茯苓(去黑皮)黄芩(去黑皮)生姜(切各二两)小麦(洗净八合)大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Qp6中华典藏网

  栝蒌汤治膈消多渴。Qp6中华典藏网

  栝蒌根(五两)麦门冬(去心焙)茅根(各一两)小麦(半升)石膏(研九两)上咀如Qp6中华典藏网

  黄饮Qp6中华典藏网

  (一名黄汤)Qp6中华典藏网

  治膈消。胸中烦渴。Qp6中华典藏网

  黄茯神(去木)栝蒌根麦门冬(去心焙)甘草(炙各三两)生干地黄(切焙四两)上Qp6中华典藏网

  人参石膏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济生拔萃)Qp6中华典藏网

  治膈消上焦燥渴。不欲多食。Qp6中华典藏网

  人参(半两)石膏(一两二钱)知母(七钱)甘草(四钱)上为粗末。每服五七钱。水煎食Qp6中华典藏网

  鸡内金丸Qp6中华典藏网

  (一名鸡丸)Qp6中华典藏网

  治膈消。Qp6中华典藏网

  鸡内金(洗曝干)栝蒌根(炒各五两)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温水下Qp6中华典藏网

  地黄煎Qp6中华典藏网

  (一名地黄丸)Qp6中华典藏网

  治膈消除热。Qp6中华典藏网

  栝蒌散Qp6中华典藏网

  (一名香墨散)Qp6中华典藏网

  治膈消。Qp6中华典藏网

  生津甘露饮Qp6中华典藏网

  (出卫生宝鉴)Qp6中华典藏网

  治膈消大渴。饮水无度。舌上赤涩。上下齿皆Qp6中华典藏网

  麻。Qp6中华典藏网

  舌根强硬肿痛Qp6中华典藏网

  色。胁下急痛。善Qp6中华典藏网

  。舌上赤裂。饮水无Qp6中华典藏网

  疡。以成不救之疾。抚效石膏(一两一钱)人参(二钱)生甘草(一钱)炙甘草(二钱)山栀子(二钱)荜澄茄(一翘(一钱)杏仁麻(二钱)姜分)兰香(后成中Qp6中华典藏网

  消渴之病。燥热之气胜也。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甘苦。以甘泻之。热则伤气。Qp6中华典藏网

  气伤则Qp6中华典藏网

  之源。以制阳Qp6中华典藏网

  门冬、全蝎、连翘Qp6中华典藏网

  、行阳明少阳二经。白豆Qp6中华典藏网

  而不下也。Qp6中华典藏网

  东垣先生尝谓余曰。洁古老人有云。能食而渴者。白虎倍加人参汤主之。大作汤剂多服。Qp6中华典藏网

  不Qp6中华典藏网

  Qp6中华典藏网

  消渴口舌干燥Qp6中华典藏网

  (附论)夫脾主口。心主舌。消渴口舌干燥者。邪热积于心脾。津液枯耗。不能上凑故也。其证饮Qp6中华典藏网

  方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干喜饮水。小便数。心烦闷。健忘怔Qp6中华典藏网

  忪。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去心焙)土瓜皮(锉)山茱萸鹿茸(酒浸炙去毛)牛膝(去苗锉)狗脊(碎锉胆草菟丝子(煮小麦Qp6中华典藏网

  犀角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舌干燥烦热。心神如狂。Qp6中华典藏网

  犀角屑(三分)铅霜(半两细研)麦门冬(二两去心焙)铁粉(一两细研)甘草(半两炒微两)玄参(半两)每于食后。煎Qp6中华典藏网

  升麻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舌干燥。四肢酸疼。日晡颊赤烦闷。Qp6中华典藏网

  升麻黄连(去须)龙胆黄芩(去黑心锉)犀角(镑)葳蕤知母(焙各一分)前胡(去芦子大。Qp6中华典藏网

  每服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舌干燥。心神烦热。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一两去心)地骨皮(三分)栝蒌根(三分)人参(半两去芦头)芦根(一两锉)黄为散。Qp6中华典藏网

  每Qp6中华典藏网

  人参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舌干燥烦热。Qp6中华典藏网

  人参(二分去芦头)地骨皮(一两)赤茯苓(三分)麦门冬(三两去心)甘草(二分炙微赤两)上为散。Qp6中华典藏网

  磁石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肾脏虚损。腰脚无力。口舌干燥。Qp6中华典藏网

  磁石(一两半捣如麻子粒大先以水淘去赤汁候干分为五贴每贴用绵裹入贴药内煎之)黄(锉榔(锉各半两)一方磁Qp6中华典藏网

  玉泉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直指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干。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去心焙)人参茯苓黄(半生半炙蜜)乌梅肉生甘草(各一两)栝蒌根干Qp6中华典藏网

  乌梅汤治消渴。膈热咽干。止烦渴。生津液。Qp6中华典藏网

  乌梅肉(炒二两)茜根(锉一两)黄芩(去黑皮一两)葛根(锉)人参白茯苓(去黑皮)Qp6中华典藏网

  止渴锉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直指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渴口干。Qp6中华典藏网

  枇杷叶(新布拭去毛炙)干葛根生姜(切片焙各一两)大乌梅(七个)大草果(二个去皮)Qp6中华典藏网

  人参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止虚烦。除口舌干燥。宜服此。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一两去心)人参(半两去芦头)黄(三分锉)赤茯苓(三分)甘草(半两炙微赤生姜半分。淡竹叶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舌干燥狂乱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三两去心焙)栝蒌根(三分)知母(三分)黄芩(三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如梧桐Qp6中华典藏网

  赤茯苓煎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心神烦乱。唇口焦干。咽喉不利。Qp6中华典藏网

  赤茯苓(九两为末)白蜜(半斤)淡竹沥(一小盏)生地黄汁(一小盏)上调搅令匀。Qp6中华典藏网

  以慢Qp6中华典藏网

  茅根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干。小便数。Qp6中华典藏网

  茅根(锉)芦根(锉)菝(细锉各三两)石膏(碎一两半)乌梅(去核半两炒)淡竹叶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干引饮。Qp6中华典藏网

  生麦门冬(去心一两半)栝蒌根(二两)茅根竹茹(各五两)小麦(三合)乌梅(去核七Qp6中华典藏网

  天竺黄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心神烦躁。口干舌涩。Qp6中华典藏网

  天竺(一两细研)黄连(半两去须)栀子(半两)川大黄(半两微炒)马牙硝(半两细研)Qp6中华典藏网

  茯苓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干唇焦。心脾脏热。唯欲饮水。Qp6中华典藏网

  白茯苓(去黑皮)麦门冬(去心焙各四两)石膏(五两)茅根(锉一升)上咀。每服四Qp6中华典藏网

  黄连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舌干燥。烦热不能饮食。宜服。Qp6中华典藏网

  黄连(二两去须)葛根(二两锉)麦门冬(一两去心)枇杷叶(二两拭去毛炙微黄)上为细温服Qp6中华典藏网

  铅霜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郑氏家传浊渴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干烦躁。饮水无度。Qp6中华典藏网

  铅霜(半两)青黛栝蒌根(各一两)龙脑(少许)上细末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Qp6中华典藏网

  生麦门冬汤治消渴。口干体瘦。Qp6中华典藏网

  枸杞根白皮(锉)生麦门冬(去心)小麦(各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Qp6中华典藏网

  枸杞汤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唇干舌燥。Qp6中华典藏网

  枸杞(锉二两)石膏(碎一两)小麦(一两五钱)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Qp6中华典藏网

  煎至七分Qp6中华典藏网

  地黄煎Qp6中华典藏网

  (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唇干舌燥。Qp6中华典藏网

  生地黄(细切三斤)生姜(细切半斤)生麦门冬(二斤去心)上一处于石臼中捣烂。生布绞Qp6中华典藏网

  冬瓜饮Qp6中华典藏网

  (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干。日夜饮水无度。浑身壮热。Qp6中华典藏网

  冬瓜(一枚重三斤去皮瓤分作十二片)麦门冬(去心二两)黄连(去心一两五钱)上二味Qp6中华典藏网

  栝蒌根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饮水不止。小便中如刺。舌干躁渴喜饮。Qp6中华典藏网

  栝蒌根(五两)黄连(去须一两)浮萍草(二两)上为末。用生地黄汁半盏。于石臼内。Qp6中华典藏网

  木汤Qp6中华典藏网

  地骨皮散Qp6中华典藏网

  (出千金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干燥。骨节烦热。Qp6中华典藏网

  地骨皮(一两)小麦(半两)生麦门冬(一两去心)上细锉和匀。每服半两。水一盏。Qp6中华典藏网

  煎至Qp6中华典藏网

  玉液膏Qp6中华典藏网

  (出本事方)Qp6中华典藏网

  生津液。Qp6中华典藏网

  紫苏(四两)桂(半两)甘草(二两炙)白梅肉(四两)上为末。捣白梅为丸。Qp6中华典藏网

  如芡实大。Qp6中华典藏网

  甘草汤Qp6中华典藏网

  (一名羊髓煎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舌干燥烦热。宜服此药。Qp6中华典藏网

  羊髓(三合)甘草(一两炙微赤锉)白蜜(二合)上先以水一大盏。煮甘草至七分。去滓Qp6中华典藏网

  猪胆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口中干燥。无津液而渴。Qp6中华典藏网

  雄猪胆(五枚)定粉(一两)上酒煮胆。候皮烂。即入粉研细。同煎和成丸。如芡实大。每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舌干燥。骨节烦热。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芭蕉根(生)上捣绞取汁。时饮一二合。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舌焦口干。饮水无度。小便数。Qp6中华典藏网

  (出肘后方)野鸡(一只)上用五味煮令极烂。取汁二升半以来。去肉取汁。渴即饮之。肉亦可食。Qp6中华典藏网

  一云Qp6中华典藏网

  和血益气汤Qp6中华典藏网

  (一名地黄饮子出试效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口干舌干。小便数。舌上赤苔。此Qp6中华典藏网

  药Qp6中华典藏网

  生津液。除干杏仁(六个)生甘草(三分以上二味治口干舌燥也)石膏(六分治小便数也)黄连(酒浸八分浸四分)己(酒浸五分)食后。Qp6中华典藏网

  昔Qp6中华典藏网

  酸枣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千金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口干燥。内消。Qp6中华典藏网

  酸枣仁(三升五合)酢安石榴子(干五合)覆盆子(三两)乌梅(十枚)葛根(三两)栝蒌末。蜜丸含化Qp6中华典藏网

  木瓜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十便良方)Qp6中华典藏网

  生津液。止渴。思饮食。Qp6中华典藏网

  百药煎(一两)乌梅(一钱)檀香(二钱)蒲黄(二钱)脑子(一分研)麝香(一分研)上Qp6中华典藏网

  地黄煎丸Qp6中华典藏网

  (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干燥。Qp6中华典藏网

  生地黄(取汁二升半)生栝蒌根(取汁三升半)羊脂(碎切半升)白蜜(一斤)黄连(一斤倾出。将Qp6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干燥。Qp6中华典藏网

  栝蒌汤Qp6中华典藏网

  (一名枸杞汤出圣济总录)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舌干焦。精神恍惚。Qp6中华典藏网

  加减肾气丸Qp6中华典藏网

  (出济生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肾水不足。心火上炎。口舌干燥。多渴引饮。肢Qp6中华典藏网

  体消瘦。Qp6中华典藏网

  山茱萸(取肉)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去木)熟地黄(酒蒸)五味子泽泻鹿角(镑)如梧桐子大。每服Qp6中华典藏网

  参苓饮子Qp6中华典藏网

  (出卫生宝鉴)Qp6中华典藏网

  治口干燥。生津液。思饮食。Qp6中华典藏网

  黄熟地黄白芍药五味子麦门冬(各三两去心)白茯苓(一分)甘草(半两)人参枣二枚。乌梅一Qp6中华典藏网

  萝卜煎Qp6中华典藏网

  (出圣惠方)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发动。饮水无限。口干渴。Qp6中华典藏网

  萝卜上烂捣绞汁二升。任性渴即饮之。一方。入粳米粥作吃。甚效。Qp6中华典藏网

  又方Qp6中华典藏网

  (海上名方)北五味子上浓煎汤饮之。Qp6中华典藏网

  又方Qp6中华典藏网

  (海上名方)菟丝子上煎汁任意服之。渴止为度。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干。Qp6中华典藏网

  (本草方)粟米上炊饮食之。良。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饮水。日夜不止。口干便数。(本草方)田中螺(五升)上以水一斗浸经宿。渴即饮之。每日一度易水。换生螺为妙。Qp6中华典藏网

  除烦闷口干渴。止怒令人喜。Qp6中华典藏网

  (本草方)莲藕上生研服之。Qp6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口干。Qp6中华典藏网

  (本草方)小麦上炊作饭。及煮粥食之。Qp6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