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

- 姓名:朱橚
- 别名:周定王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361年10月8日
- 逝世日期:1425年9月2日
- 民族族群:
朱橚[sù](1361年10月8日-1425年9月2日)明代植物学、药物学家。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橚由吴王改封为周王,就藩开封(今河南开封)。文帝即位后被贬为庶人,流放云南,成为削藩计划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成祖朱棣登基后,朱橚于永乐元年(1403年)复其爵位,重返开封周王府。以后虽有政治抱负,但终未施展,无大建树,而在植物学、医药学方面却做出了出色贡献。朱橚鉴于明初灾荒连年、民不聊生的状况,关心民众生活,热心植物研究,以帮助百姓解救饥荒为己任,在广泛搜集植物及进行种植实验的基础上,于1406年完成《救荒本草》一书。全书分上下两卷,记载植物414种,每种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其中来自历代本草的有138种,新增276种。该书对植物形态描述精细,抓住花、果、籽等分类特征,对有毒植物的食用加工处理方法也有记载,有的已采用了现代植物化学中吸附分离的方法。《救荒本草》是中国现存第一部以救荒为主的植物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也受到国外学者的重视。在医药学方面,朱橚在其幕僚协助下,于永乐四年(1406年)编成《普济方》一书,共462卷,其中1960论、2175类、778法、61739方、239图。该书广泛搜集明以前医籍及有关著作,保存了不少名医著述,资料翔实丰富,全书达950万字,为中国古代收载药方最多的一部方书。不但有明永乐版本流传后世,近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都出版了新版本。朱橚还撰有《元宫词》百章,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猜你喜欢的书
喻林
类书。一百二十卷,一本八十卷。摘抄本《喻林一叶》,二十四卷。明徐元太撰。成书于万历中。徐元太字汝贤,宣城(今属安徽)人。嘉靖年间进士,累迁吏部主事,顺天府尹等。官至刑部尚书。徐元太阅读经、史、子、集及释、道诸书、把书中的譬语喻言,随手抄录,历经二十余年之功方类编成书。取“汇喻为林”之意,故名曰:《喻林》。全书分造化、人事、君道、君述、德行、文章、学业、政治、性理、物宜等十个门类。每门又分若干子目,一共五百八十余类。譬喻是一种修辞格,文献中最为常见。《诗·大雅·抑》即有“取譬不远”之句。《淮南子·要略》谓:“已知大略而不知譬喻,则无以推明事。”战国时合纵连横,纵横家最善此道。然自古未有人将此类材料汇为一书者。作者取经史子集以及道佛诸书凡涉譬喻之语,加以编次,历二十年而成。此书“汇喻为林”,以类相从,历代所无,为类书创例。《子史精华》言语部有比喻门,当受此书影响。全书分十门,五百八十四类。即:造化门二十二类,人事门二百七十一类,君道门五十四类,臣术门三十七类,德行门三十一类,文章门三十五类,学业门二十四类,政治门五十七类,性理门二十七门,物宜门二十六类。其中人事门达五十八卷,几及全书之半。其类目自出心裁,与其他类书不一。如造化门有天道、形气、流行、生克、消息、有无、倚状、相须、相禅、至大、至神、至虚等类;人事门有言行、好恶、争让、毁誉、忧乐、智慧、婚媾、藏修等类。佛经譬喻最多,故所引之书,独多佛经。
国学讲义
《国学讲义》是一部收录了太炎先生1913年~1396年间,于北平、上海、苏州三地开展的国学讲演纪要,内容涉及国学概论、国学派别、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等内容,充分梳理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发展传承脉络。其中,书中收录的先生关于对白话与文言之关系、读经史儒之利弊等问题的探讨文字,更将对生活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的我们,对重读经典的我们,有深深地启发。
太上大通经注
太上大通经注,元李道纯撰。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经文分三章,言天道、心性及悟道修心之旨。注者解释经题曰:「太上谓无上可上,大通谓无所不通,经渭登真之径路,众所通行之道也。」注文简明,阐发全真道明心见性之说。
秤星灵台秘要经
秤星灵台秘要经,撰人不详。据卷首序文,作者应为唐昭宗乾宁(894-897)年间人。《通志‧艺文略》道家类着录窦子通撰「灵台秘宝符书一卷」;《宋史‧艺文志》杂家类着录扶风隐者撰「通幽子灵台隐秘宝符一卷」,疑即此书。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此书言禳灾算命之术,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前半篇首先论述五行生克,并载各种禳解法术,如禳灾星法。禳火法、禳土法、禳木法、禳暗曜法等。后半篇星命历算法术,有歌诀二首。其一《洞微限歌》,根据人生所禀星命推算吉凶祸福。其二《洞微大数休咎歌》,根据生辰五行推算命运。
死水微澜
长篇小说。李劼人著。 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初版,1955年经作者修订后由作家出版社再版。它是作家连续性的“大河小说”的第一部(公开出版的还有《暴风雨前》、《大波》),也是最成功的一部。小说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1901年义和团失败为历史背景,以四川成都城外一个小乡镇——天回镇为中心舞台,描写了社会上两种恶势力的争斗和消长,展现了广阔的历史生活画面。“哥老会”本码头的大管家罗歪嘴,指使婊子刘三金迷住土粮户顾天成,骗他上赌台输个精光。顾蓄意报复,趁正月闹灯宵之日动手侮辱罗的姘妇邓么 姑,挑起了殴斗,反被痛打。顾回家大病一场。因报仇心切,便借教会势力与罗作对。不料,北京兴起了义和团,顾吓得无处安身。但很快,洋人占了上风,顾趁势出主意,官府出兵抓罗歪嘴,罗逃走,邓么姑被打成重伤。顾向邓求婚,邓竟然也应允了。 小说形象地揭示出:原先只有封建势力横行的“死水”般的清末社会,之所以有“微澜”泛动,源于帝国主义的侵入、教会势力的增大。作品以罗、顾冲突为中心,展现了大量的对特定时代、特定地区各阶层人物的性情、行为、语言和心理状态的刻画。 作品对地方风俗习惯、人际关系、饮食服饰乃至城镇建筑等都有十分精细逼真的描写,表现出高度的写实技能,具有较高的历史认识价值。 作品问世不久,郭沫若即以《中国左拉之待望》为题,称赞《死水微澜》是“一位健全的写实主义者”的“伟大的作品”,是“小说的近代史”。
三教出兴颂注
三教出兴颂注,一卷,宋宗晓注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