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管照神局

作者:宋齐邱
玉管照神局

三卷。旧题南唐宋齐邱撰。宋齐邱,字超回,后改子嵩。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曾任殿直军判官、右司员外郎、同平章事等职,李璟封为楚国公。后获罪被废,自经而死。宋齐邱生当乱世,十分喜好术数,养星相卜占之士数十人,予以厚待。此书可能即其门客所撰,而托宋齐邱之名。此书专论相法,《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编为三卷。卷上为吕洞宾赋、千金赋、陈抟先生风鉴、陈抟袖里金、陈抟相歌、洞玄经杂断歌、神垕杨先生神部论、西岳先生截相法、胡僧论玉管相书总要诀、通仙录、杂论、论五应五谷等十二篇。卷中首载形分十相图,次为五官杂论、腹背之相、掌法并掌纹图、脚掌纹图等。卷下分体骨、形气、五色、论言谈、五事观相等五篇,并有杂论数条。此书论相,颇为系统,有总论,有分论,有图说,有歌赋。所相有形有神,既相五官,又看身形,既论气色,又分四时。此书认为:“照神之法,说相之宗,看青黄赤白黑而定吉凶,察金木水火士而知贵贱。是故以头为主,以眼为权。头则五行之首,眼则形相之先。”此书还特详掌法,载各种掌纹图七十二幅,每种纹形先说所主,再以诗四句加以解说。此书系相法着作中较早的一部,流传较广,为历代相士所取法。书中保存了丰富的相法资料,可供研究我国相法发展参考。有清《四库全书》辑《永乐大典》本。

宋齐邱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画山水赋

画山水赋

《画山水赋》一卷、附《笔法记》一卷,旧本题唐荆浩撰。案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曰,荆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人。五季多故,隐於太行之洪谷,自号洪谷子。著《山水诀》一卷。汤垕《画鉴》亦曰荆浩山水为唐末之冠,作《山水诀》,为范宽辈之祖。则此书本名《山水诀》。此本载詹景凤王氏《画苑补益》中,独题曰《画山水赋》。考荀卿以後,赋体数更,而自汉及唐,未有无韵之格。此篇虽用骈辞,而中间或数句有韵,数句无韵,仍如散体,强题曰赋,未见其然。又以浩为豫章人,题曰豫章先生。益诞妄无稽矣。别有《笔法记》一卷,载王氏《画苑》中,标题之下注曰一名《画山水录》。案《唐书·艺文志》载荆浩《笔法记》一卷,陈振孙《书录解题》则作《山水受笔法》一卷,沁水荆浩浩然撰。今检记中称石鼓岩前遇一叟,讲授笔法。则陈氏所记乃其本名,《唐志》所载乃省文呼之,王氏《画苑》所注又後人改名也。二书文皆拙涩,中间忽作雅词,忽参鄙语,似艺术家粗知文义而不知文格者依托为之,非其本书,以相传既久,其论亦颇有可采者,姑录存之,备画家一说云尔。

皇明恩命世录

皇明恩命世录

皇明恩命世录,编者不详。从内容看,当为明朝正一道道士编辑。九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辑录明朝九位皇帝御制的赞文、诰敕及圣旨,皆与道教有关。九位皇帝即明太祖、成祖、宣宗、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从本书中可见明代皇室对正一道之赏赐、册封、免除徭役、资助建醮祭祀等情况,可谓恩宠备加。此书对研究明代正一道有重要史料价值。

吕氏家塾读诗记[标点本]

吕氏家塾读诗记[标点本]

诗经注本。三十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著有《东莱集》等。此书是宋代汉学家的《诗经》代表著作,它坚守序、传、笺、疏,按序说诗。在诗篇正文之前,首列《诗序》。各章之后,分列诸家之说,自毛苌以后,凡引四十四家。书中所称“朱氏曰”者,即所采朱熹早期的见解,其后朱熹疑序,自变前说,吕祖谦则仍坚守毛、郑,成为宋代汉学的最后壁垒。陈振孙称其博采诸家,存其名氏,先列训诂,后陈文义,剪裁贯穿,如出一手,有所发明,则别出之。按汉学诗经学,在《毛诗正义》颁行以后,似已告一段落,宋代汉学家虽然作些零碎修补,少有重大发明。此书语言浅显,条理清晰,可以看作宋代汉学《诗经》注释的普及读本。书中名物训诂,较为详悉,于此尚有参考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宋代诗经学史的重要资料。《吕氏家塾读诗记》有明嘉靖刻本、清嘉庆中听彝堂刊本、《四库全书》本、《经苑》本、《墨海金壶》本、《金华丛书》本、收入《丛书集成初编》和《百部丛书集成》。丛书本以《墨海金壶》本为佳。

菩萨戒品释

菩萨戒品释

《菩萨戒品释》即印度无著菩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戒品》的第四十卷至四十二卷首,是宗喀巴大师在1399年针对当时藏区佛教界部分修习大乘佛法但不守戒律的人所造,全论分为五卷,由三部分组成:总明持戒、广辨戒相、总结劝学,其中广辨戒相是其主体,系统阐述了菩萨戒由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组成的缘由、殊胜、受持的条件及三者的关系。点明菩萨戒相是由四种重戒和四十三条轻戒组成,这与梵网经戒的四重戒四十八轻戒不同。宗喀巴大师在《菩萨戒品释》开篇便以偈颂的形式表明菩萨学处和菩萨律仪是三世诸佛必须要走的必经之路,他认为: “先如教授发菩提心,是为佛子诸行所依。次若不以受菩萨学,受律为先学菩萨学,无时能趣无上菩提。故此即是三世菩萨惟一大道。”

金刚经部旨

金刚经部旨

金刚经部旨,二卷,清灵耀撰,有科文。

大般涅槃经玄义

大般涅槃经玄义

凡二卷。略称涅槃经玄义。灌顶(561~632)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乃涅槃经最重要之解说书。卷首为序论,将涅槃分为别释与通释两类解释之,而以法身、般若、解脱等三德说明涅槃经;又将涅槃经分为释名、释体、释宗、释用、释教等五科段。此种‘名、体、宗、用、教’之分科法,本为智顗独特之见解,灌顶即继承其师,以之为本而立论。其后,智圆亦根据天台宗之立场解释涅槃经,而有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四卷之作,是为本书之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