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齐邱

宋齐邱
  • 姓名:宋齐邱
  • 别名:字超回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庐陵(今吉安)
  • 出生日期:885
  • 逝世日期:958
  • 民族族群:

宋齐邱(885~958),字超回,后改子嵩。万载怀旧乡(今高城乡)缅村人,先世居庐陵(今吉安),黄巢起义,其父宋讷与钟传同起草野。后钟传节度洪州,以讷为副使,宋讷卒于洪州任所,宋齐邱因以为故里。宋齐邱很小就失去父亲。他喜欢学习,善于写文章,兼学机变权诈之术。后来豫章(今南昌)大乱,宋齐邱跟随大家一齐向东逃难。当时,李昪为金陵刺史,正招揽四方人才,宋齐邱因此便去依投李昪。李昪与宋齐邱一见面,就把宋齐邱作宾客对待。贞明四年(918)正好碰上朱瑾杀徐知训一事,李昪率军渡江平乱,并采用了宋齐邱的计谋,修复政理,使贤士亲附,百姓安定。李昪准备重用宋齐邱,但徐温却厌恶宋齐邱,所以只给了宋齐邱一个殿直军判官的职位。宋齐邱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做了10多年没有被提拔。直到徐温死后才得以提拔,拜为左司员外郎,并累迁谏议大夫,兵部侍郎,在府中参与商议机密大事。后来,宋齐邱由于父亲改葬,告假返回豫章,遂入九华山并请求退隐不仕,吴主睿帝杨溥多次召他不至。李璟为大将军时,派人去请他为官,任中书侍郎,又升任左仆射平章事。李昪受吴禅,立国南唐,宋齐邱升任司徒,知尚书省。不久他因病解职,出授洪州节度使。南唐烈祖李昪病重时,下诏召宋齐邱回京受命。元宗李璟继位后,仍然令为他相,加太傅。不久他被派出为浙西节度使。宋齐邱自负是有功旧臣,不能低三下气,但又有鸟尽弓藏的感觉。因而宋齐邱上表请求归九华山旧居,元宗赐他号为九华先生,封青阳县公。保大六年(948)宋齐邱复起镇守洪州。保大九年(951)复诏还拜为太师。保大十三年(955)由于周师围寿春,宋齐邱又被召入都城计事,保大十四年(957),诸将败于正阳,举国震恐。枢密陈觉与镇南节度使李征古对李璟说宋齐邱是造国手,今患难,应殷请委以国事,李璟不悦。保大十五年(957),李璟派遣使者钟谟、李德明奉表称臣于周,保大十六年(958),使者返回,向李璟报告枢密陈觉奸诈,李璟大怒,将陈觉流放饶州并杀之。宋齐邱以前与陈觉交厚,也被放还九华山,并绝粮7日而死。卒年73岁。著有《化书》10卷,《理训》10卷。

宋齐邱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漂泊的记录

短篇小说集。胡也频著,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旧中国一切愚昧、落后、野蛮、残杀的社会生活图画。这些作品的可贵在于尖锐地提出并揭露了畸形社会中的严重问题,为旧中国的畸形面作了真实的写照。有反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于中国人民的残酷的剥削和血腥的镇压的;有揭露封建宗法制度对于人们思想的毒害的;有揭露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下“国民性”的堕落的;还有从病态人物的变态心理去写出社会的畸形的等等。

满洲源流考

又称《钦定满洲源流考》。区域志。清阿桂(1717—1797)等修,麟喜等纂。二十卷。桂字广廷、文成,号云岩,初为满洲正蓝旗人。后改隶正白旗,姓章佳氏。 乾隆举人。官武英殿大学士、副都统、礼部尚书。曾领修《盛京通志》。麟喜,满洲人,历任内阅侍读,官至知府。奉旨主纂,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成书。约十万字。书前冠有乾隆谕敕,从历史和地理两方面考察和说明满族发祥的历史源流。全书分部族、疆域、山川、国俗四门。书成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系根据清入关前东北地区的史地古籍,结合满族起源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写成。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反映了清代满族的社会状况。清代以来有殿版及多种坛刻本流传。1988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孙文良、陆玉华的标点本。内容分为部族、疆域、山川、国俗等类,考证了满族的源流发展。

胎息经

全称《高上玉皇胎息经》。不着撰人。一篇。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参校版本:《云夏七签》,该书春六十收有此经注本。道家功理功法类古典名著。《胎息经》作者已无可考,传本署为 “幻真先生注”,但注释颇不合经文原旨。全书文字简洁,共只八十三字,但论述精到,别具理法,不落古来丹道窠臼。文中首论胎息,次述神气,倡导虚无无念,自然常住。主张“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只有“心不动念”,神气相依,合而为一,勤而行之,才能益寿延年。

建炎进退志

四卷,南宋初年名相李纲撰。该书主要记载作者于宋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前后仅七十五日的宰相经历,尤详于其时南宋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以及对金军防御做战的筹划等。本整理本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琼琚佩语

《琼琚佩语》的作者是清初时期的参政大臣魏裔介,魏裔介是清顺治三年的进士,曾官拜吏部尚书、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入保和殿大学士,魏裔介入阁处理国家大事之时年仅四十余岁,当时须发皆黑,所以得以“乌头宰相”之美称。魏裔介为满汉融合有非常大的贡献,等到时局稳定之后选择急流勇退,在其晚年辞官回家潜心著书,《琼琚佩语》便是在此时期写作而成。书中有许多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其处事立身的金玉良言,在后世影响深远,其处世至学思想对后人亦帮助颇大。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

十五卷。清代自融撰,性磊补辑。此书意在续宋惠洪《禅林僧宝传》,收自宋建炎元年(1127)至清顺治四年(1647)521年间的著名禅僧传记,共94篇(其中二人合传、三人合传各一篇)、97人。传记的排列不依宗派法系,而是依年代先后排列,始于佛灯珣禅师,终于忠州吹万真禅师,为南宋至明末的禅宗史传。卷首有林友王、崔秉镜的序,以及自融的自序。卷末有清康熙三年(1664)性磊的后叙,以及康熙二十四年(1685)的重刻记。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