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洞神五星赞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台湾采访册
地理杂志。清陈国瑛等撰。二册不分卷。国瑛等均属台湾搢绅,共谋宏扬乡邦,协力为修《台湾府志》而分途采访,采访者有陈国瑛,黄本渊、曾敦仁等17人。于道光九年(1829)至十年成册。约十二万字。按列星分野、气候占验、疆域山水、台湾府城龙局、沿革、山形、水势、火山考、罗水、嘉义县城、彰化县城、台邑街市、桥、淡防厅城、噶玛兰厅城、城池、火烧屿、鲫鱼潭、鹿耳门港、围溪、凤山县城、纪事、祥异、兵燹、大学士九卿议复公中堂福议奏等八十六项大小类目分撰。凡嘉庆十一年(1806)前二志资料,概不收录。祥异目记录大量地震、海上无名火、奇异潮汐、风暴等自然灾害。内容较为丰富,史料价值较高。原稿本有彩绘台湾图一幅,尤为珍贵。收清代人物简记二千余条,为他志所不及。有1959年《台湾文献丛刊》第五十五种本、1968年《台湾丛书》第一辑《台湾方志汇编》本。台北《国方志丛书》本,附有索引和插图。
杨家将演义
讲史小说。原名《北宋志传》。传为明人熊大木作。共五十回。内容多采取民间传说,集中描写杨家几代人抗击辽、夏的故事,歌颂他们世代忠良、英勇无敌、为国家建立了丰功伟绩。其中对杨门女将的描写最为生动。作品语言通俗朴素,生动活泼,但结构不够严谨,情节亦有不合理之处,后五回中的封建说教和迷信成分较多,是作品明显的缺点。
苍梧词
词集。清董元恺(?—1687)撰。一卷。元恺字舜民,江南武进(今属江苏)人。顺治举人。怀才不遇,复遭诖误,侘傺不自得。故激昂慷慨,悉寓于词。此集成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为作者去世前手订。前有陈维崧、尤侗、陈玉㻣三序。全集收词六百九十一首,为清初词坛高产作家。其小令清新隽永。感慨深沉,风格豪放,有个人身世之慨,又有南宋辛词遗风。作者写扬州,“御苑莺花,官河杨柳,无端一望深秋”,写黄河,“天下滔滔皆是也,浊浪自天而下。万里奔腾倒海, 昆仑中泻”;写凤凰山“堪伤。北寻南渡,黄沙漠漠,白塔茫茫。铁弩烟销,听潮声,犹咽钱塘。”充满古今兴亡之叹和一腔愤懑。在近七百首词中,虽词作题材多样,风格上杂糅历代名家影响,而豪放不羁为其主要特色,且多有警句佳篇,为清代词坛重要一家。有《清名家词》本。另有《广川词录》本,作十二卷。
骳稿
诗别集。宋利登著。一卷。收诗七十余首。有旧抄本,收入《南宋群贤小集》第六册。又有《汲古阁景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江湖群贤小集》、《宋人集丙编》诸本。
续印人传
篆刻家传记。清汪启淑撰。此书八卷,1750年撰写,1789年重订。著录活动于康熙、乾隆年间的篆刻家一百二十九人之生平事迹,叙述其从艺之成就。因大半与作者交往密切,记载详实,多为重要史料,末卷含方外人六名、女子二名。其作品多曾见于汪氏所辑之《飞鸿堂印谱》。本书原名《飞鸿堂印人传》,后为顾湘辑入《篆学琐著》时更名为“续印人传”。有影印本行世。
珩璜新论
《珩璜[héng huáng]新论》宋代笔记。传本或作1卷,或作4卷。孔平仲著。此书一名《孔氏杂说》,吴曾《能改斋漫录》引作《杂说》。原本卷末有淳熙七年(1180)吴兴沈诜《跋》,称渝川丁氏刊板,已名“珩璜论”,可见当时此书已有2名。四库采进诸本,刊本皆题《杂说》,抄本皆题《珩璜新论》。以考证旧闻为主,其间也有托古事以发议论的内容。可供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学者参考。今传各版本篇卷、内容略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