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子金丹大要卷之十

  紫霄绛宫上阳子观吾陈致虚撰h0m中华典藏网

  积功h0m中华典藏网

  道德经转语h0m中华典藏网

  道可道章第一h0m中华典藏网

  众妙应须无以观,更将有向窍门看。h0m中华典藏网

  可名物母明明说,两颗胡珠转玉盘。h0m中华典藏网

  天下皆知章第二h0m中华典藏网

  美中有丧恶难成,前后相随高下形。h0m中华典藏网

  直到无为方了了,不言之教始分明。h0m中华典藏网

  木尚贤章第三h0m中华典藏网

  弱志须先以骨强,虚心实腹要当阳。h0m中华典藏网

  共君说段炉中事,一朵铅花子细详。h0m中华典藏网

  道冲而用之章第四h0m中华典藏网

  象帝之先万物宗,解纷锉锐阐高风。h0m中华典藏网

  苍颜老子垂双手,湛似渊兮道乃冲。h0m中华典藏网

  天地不仁章第五h0m中华典藏网

  不仁乃是大仁人,刍狗民生物化淳。h0m中华典藏网

  崇钥之中能不屈,当知愈出愈精神。h0m中华典藏网

  谷神不死章第六h0m中华典藏网

  谷神无始立天根,上圣强名玄牝门。h0m中华典藏网

  点破世人生死窟,神仙只此定乾坤。h0m中华典藏网

  天长地久章第七h0m中华典藏网

  圣人妙处岂无私,能外其身谁得知。h0m中华典藏网

  顺则凡兮逆则圣,由来於此定根基。h0m中华典藏网

  上善若水章第八h0m中华典藏网

  众人所恶上贤明,动善其时故下争。h0m中华典藏网

  一点灵光君未识,却将水火煮空铛。h0m中华典藏网

  持而盈之章第九h0m中华典藏网

  满堂金玉要长存,火候工夫细细论。h0m中华典藏网

  筌在得鱼蹄在兔,塞其兑则闭其门。h0m中华典藏网

  载营魄章第十h0m中华典藏网

  专气致柔生畜之,积功累行保婴儿。h0m中华典藏网

  一斤直要十六两,莫向人前更好奇。h0m中华典藏网

  三十辐章第十一h0m中华典藏网

  我毂能离三十辐,闲寻无处偷安轴。h0m中华典藏网

  得便饶也落便饶,君子唯当慎其独。h0m中华典藏网

  五色章第十二h0m中华典藏网

  十字街头认色声,双眸炯炯却无睛。h0m中华典藏网

  圣人去彼宁取此,下士闻之疑转生。h0m中华典藏网

  宠辱章第十三h0m中华典藏网

  大患秪为吾有身,分明得失总皆惊。h0m中华典藏网

  没身方是出身处,大患从来亦强名。h0m中华典藏网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h0m中华典藏网

  不闻不见曰希夷,此事如何容易知。h0m中华典藏网

  乍睹西南一点月,纯阳疾走报锺离。h0m中华典藏网

  古之善为士者章第十五h0m中华典藏网

  豫涉川兮犹畏邻,此中微妙且同尘。h0m中华典藏网

  玄通未许凡人识,谁向亨衢问要津。 h0m中华典藏网

  致虚极章第十六h0m中华典藏网

  芸芸物物各归根,若也知常地自温。h0m中华典藏网

  昨夜溪头春水涨,朝来不见水流痕。h0m中华典藏网

  太上章第十七h0m中华典藏网

  上士勤行中士亲,只唯下士笑嚬嚬。h0m中华典藏网

  曾知老子怀胎久,始浴金盆发似银。h0m中华典藏网

  大道废章第十八h0m中华典藏网

  六亲不和慈孝生,颠倒乾坤正令行。h0m中华典藏网

  今日凤凰台上客,十年窗下读书声。h0m中华典藏网

  绝圣弃智章第十九h0m中华典藏网

  古人弃智定乾坤,说破死生骨董门。h0m中华典藏网

  不是个中滋味的,自戕自贼自炮燔。h0m中华典藏网

  绝学无忧章第二十h0m中华典藏网

  察察昭昭我若昏,水头清处好寻源。h0m中华典藏网

  不知求食於谁母,便把西江一口吞。h0m中华典藏网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h0m中华典藏网

  眼前众甫即区中,杳杳冥冥内外通。h0m中华典藏网

  明了地天交泰卦,区中进步作仙访。h0m中华典藏网

  曲则全章第二十二h0m中华典藏网

  枉则直兮洼则盈,不矜不伐乃功成。h0m中华典藏网

  昨宵梦裹闻雷雨,今日江头春水生。h0m中华典藏网

  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h0m中华典藏网

  得与失兮两不羞,形容到了了无俦。h0m中华典藏网

  真人之德配天地,只在环中匪外求。h0m中华典藏网

  埪者不立章第二十四h0m中华典藏网

  群仙已笑露堂堂,跨者不行子细详。h0m中华典藏网

  一着错时看跌倒,赚人锦袋绣香囊。h0m中华典藏网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h0m中华典藏网

  有物混成天下母,字之曰道安窠臼。h0m中华典藏网

  乾专坤翕证无为,智者乐兮仁者寿。h0m中华典藏网

  重为轻根章第二十六h0m中华典藏网

  奈何万乘乃轻身,孰是疏兮孰是亲。h0m中华典藏网

  宝在眼前凡不识,往教密密论君臣。h0m中华典藏网

  善行章第二十七h0m中华典藏网

  知名非实要知情,窍妙之真号袭明。h0m中华典藏网

  不道善行无辙迹,石中流水岂闻声。h0m中华典藏网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h0m中华典藏网

  雄雌黑白坎和离?知则总为天下溪。h0m中华典藏网

  眼下十成须认取,由来散朴复婴儿。h0m中华典藏网

  将欲章第二十九h0m中华典藏网

  神器从来是假名,此名只许上贤听。h0m中华典藏网

  不过渡口寻舟子,枉诵玄玄道德经。h0m中华典藏网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h0m中华典藏网

  果而不道露锋芒,却与凡人作祸殃。h0m中华典藏网

  迸烈岂容君眨眼,山中仙子浴金光。h0m中华典藏网

  夫佳兵者章第三十一h0m中华典藏网

  居贵左兮兵贵右,非人此道莫轻授。h0m中华典藏网

  有时恬淡乐无为,上天之载无声臭。h0m中华典藏网

  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h0m中华典藏网

  我相众生寿者相,权实照用一时放。h0m中华典藏网

  不通凡圣拟议乖,天地合而甘露降。h0m中华典藏网

  知人者知章第三十三h0m中华典藏网

  智与明兮自胜强,乾坤阖辟要相当。h0m中华典藏网

  若能守片闲田地,不是寻常孟八郎。h0m中华典藏网

  大道泛兮章第三十四h0m中华典藏网

  大道泛兮不可名,可名非道碍尘生。h0m中华典藏网

  平时不向西江望,踏破芒鞋未是行。h0m中华典藏网

  执大象章第三十五h0m中华典藏网

  出口淡乎其无味,能者用之不可既。h0m中华典藏网

  逢人好语说三分,过客欣闻乐与饵。h0m中华典藏网

  将欲歙之章第三十六h0m中华典藏网

  利器如何可示人,不妨勇猛奋精神。h0m中华典藏网

  参玄参到微明的,现出金刚不坏身。h0m中华典藏网

  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h0m中华典藏网

  朝朝只念观世音,识得观音辨踵音。h0m中华典藏网

  若也始终无悔吝,这回方是道人心。h0m中华典藏网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h0m中华典藏网

  仁之与德不多程,为与无为前后行。h0m中华典藏网

  待问有为何所似,夜来月在脚跟明。h0m中华典藏网

  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h0m中华典藏网

  一者名为不二门,得门入去便安身。h0m中华典藏网

  当年曾子一声唯,误了阎浮多少人。h0m中华典藏网

  反者道之动章第四十h0m中华典藏网

  全璧而归也注心,有生无处此机深。h0m中华典藏网

  与君评论曹溪水,一滴谁酬万两金。h0m中华典藏网

  上士闻道章第四十一h0m中华典藏网

  大象无形道隐名,形名总不向人呈。h0m中华典藏网

  如今闻者皆应笑,夫唯道善贷且成。h0m中华典藏网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h0m中华典藏网

  冲气为和大化炉,与君说了莫疑狐。h0m中华典藏网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h0m中华典藏网

  天下至柔章第四十三h0m中华典藏网

  炼气凝神入至圣,紫阳留下悟真篇。h0m中华典藏网

  元来三教同门户,先要参皮可漏禅。h0m中华典藏网

  名与身章第四十四h0m中华典藏网

  此身不是四肢身,解向源头问要津。h0m中华典藏网

  现自十成非外物,裙钗之下有全人。h0m中华典藏网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h0m中华典藏网

  大成若缺直而屈,唯好观光於上国。h0m中华典藏网

  有时做个大闲人,清静之中无一物。h0m中华典藏网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h0m中华典藏网

  天下有道马不走,天下无道物不夭。h0m中华典藏网

  过犹不及岂忘言,到此一了一切了。h0m中华典藏网

  不出户章第四十七h0m中华典藏网

  目前一宝秘形山,何必长歌行路难。h0m中华典藏网

  踏破草鞋无觅处,投壶认箭落中间。h0m中华典藏网

  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h0m中华典藏网

  有为之道须落着,无为之道要着落。h0m中华典藏网

  莫向人前认色声,认色认声已误却。h0m中华典藏网

  圣人无常心章第四十九h0m中华典藏网

  百姓之心为我心,分明说了莫沈吟。h0m中华典藏网

  世人怎识和山鼓,一下能当几挺金。h0m中华典藏网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h0m中华典藏网

  出生入死无穷已,唯善摄生能不死。h0m中华典藏网

  知生知死却成人,须入虎穴得虎子。h0m中华典藏网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h0m中华典藏网

  道生德畜却无恩,须弥山上望昆仑。h0m中华典藏网

  若也另膛一只眼,便知落处道方尊。h0m中华典藏网

  天一有始章第五十二h0m中华典藏网

  知其子复守其母,不悟袭常空自走。h0m中华典藏网

  覆盆之下用其光,休向经中谈窍妙。h0m中华典藏网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h0m中华典藏网

  盗夸盗出自家珍,覆水难收费苦辛。h0m中华典藏网

  只为良田荒秽了,如何做得太平民。h0m中华典藏网

  善建者不拔章第五十四h0m中华典藏网

  观乡观国观天下,积德修身道有余。h0m中华典藏网

  善建亦知宜善抱,倚需得溥自安居。h0m中华典藏网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h0m中华典藏网

  赤子何知乌不攫,未知牝牡而□作。h0m中华典藏网

  益生使气要长存,岂但筋柔而固握。h0m中华典藏网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h0m中华典藏网

  闭门塞兑得嬴金,电掣星飞何处寻。h0m中华典藏网

  便遣那咤千手眼,不知佛殿有观音。h0m中华典藏网

  以正治国章第五十七h0m中华典藏网

  天下从教多忌讳,我唯忌个小儿名。h0m中华典藏网

  不知奇处用兵拙,眼下知之即太平。h0m中华典藏网

  其政闷闷章第五十八h0m中华典藏网

  直而不肆极希夷,百尺竿头未是危。h0m中华典藏网

  识得圣贤心地用,早应臭腐化神奇。h0m中华典藏网

  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h0m中华典藏网

  有国之母重积德,深根固蒂可长生。h0m中华典藏网

  五更早起无巴鼻,却是街头有夜行。h0m中华典藏网

  治大国章第六十h0m中华典藏网

  两不相伤故德归,鬼非不害自无欺。h0m中华典藏网

  抱琴有意过西院,弹者弥多听者稀。h0m中华典藏网

  大国者下流章第六十一h0m中华典藏网

  下流非是下流人,以静胜人要一真。h0m中华典藏网

  牝牡之交宜处下,唯应分付下流人。h0m中华典藏网

  道者万物之奥章第六十二h0m中华典藏网

  善人之宝万物奥,不善之人之所保。h0m中华典藏网

  人之不善何弃之,日月去兮进此道。h0m中华典藏网

  为无为章第六十三h0m中华典藏网

  早知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作於易。h0m中华典藏网

  我若不因师旨明,舌头那识味无味。h0m中华典藏网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h0m中华典藏网

  圣人心上起经纶,几事不密则害成。h0m中华典藏网

  能复众人之所过,月从西坠日东升。h0m中华典藏网

  古之善为道章第六十五h0m中华典藏网

  君子不以智治国,常知楷式是玄德。h0m中华典藏网

  千蹊百径要知归,若不知归名国贼。h0m中华典藏网

  江海所以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h0m中华典藏网

  圣人处下复何争,江海纳污仍太清。h0m中华典藏网

  点着当前正法眼,抬头暗室月分明。h0m中华典藏网

  天下皆谓章第六十七h0m中华典藏网

  慈俭本为天下先,若加精进契前贤。h0m中华典藏网

  始惟不肖终当肖,正是千钱一贯穿。h0m中华典藏网

  善为士章第六十八h0m中华典藏网

  善用人者为之下,善弯弓者为之射。h0m中华典藏网

  万丈悬崖撒手时,方名了了弓弦卸。h0m中华典藏网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h0m中华典藏网

  吾宝非金亦匪珍,若轻其敌丧其亲。h0m中华典藏网

  临深履薄如精进,作主先当会作宾。h0m中华典藏网

  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h0m中华典藏网

  知我者稀空碌碌,圣人被褐仍怀玉。h0m中华典藏网

  知之非艰行惟艰,千钱一贯为知足。h0m中华典藏网

  知不知章第七十一h0m中华典藏网

  大人之病病当心,不用乐医只用针。h0m中华典藏网

  针得血脓俱下了,脱除痨瘵似观音。h0m中华典藏网

  民不畏威章第七十二h0m中华典藏网

  自知已是已灵明,内养工夫熟且纯。h0m中华典藏网

  能自爱兮惟不厌,怡然理顺乐天真。h0m中华典藏网

  勇於敢章第七十三h0m中华典藏网

  善恶昭昭网不疏,伤人抵罪岂差殊。h0m中华典藏网

  种禾种粟不生豆,恬退无为是护躯。h0m中华典藏网

  民常不畏死章第七十四h0m中华典藏网

  不畏死兮却畏生,畏生之道在持盈。h0m中华典藏网

  八千兵散浑闲事,项羽头来落汉营。h0m中华典藏网

  民之饥章第七十五h0m中华典藏网

  无生之义最难言,人世轻生若骏奔。h0m中华典藏网

  趁得非生非死法,乾坤有限道长存。h0m中华典藏网

  人之生章第七十六h0m中华典藏网

  人死坚强木死枯,夫惟不死是长图。h0m中华典藏网

  五行颠倒人能用,有一物常死复苏。h0m中华典藏网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h0m中华典藏网

  不欲见贤岂不贤,只惟平地有神仙。h0m中华典藏网

  真人指我回澜诀,向道女娲解补天。h0m中华典藏网

  天下章第七十八h0m中华典藏网

  受国之垢实希奇,到此方知寿可跻。h0m中华典藏网

  一得归来宜永得,彼河筏子上天梯。h0m中华典藏网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h0m中华典藏网

  左契犹如般若舟,人能执此任西流。h0m中华典藏网

  故云有德长司契,天道无亲亲善柔。h0m中华典藏网

  小国寡民章第八十h0m中华典藏网

  小国寡民复古初,寿同日月没盈虚。h0m中华典藏网

  岂惟老死无来往,天地推迁我自如。h0m中华典藏网

  信言不美章第八十一h0m中华典藏网

  既以与人已愈多,圣人不积抱天和。h0m中华典藏网

  五千言是金丹髓,信则修之上大罗。h0m中华典藏网

  上阳子金丹大要卷之十竟h0m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