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

作者:刘基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

中医伤科,相传作者是刘基(刘伯温),该书起源与明朝初期的历史背景紧密相关。当时太祖高皇帝为平胡灭虏,战争频繁,士兵多有创伤。太祖遂花费大量钱粮,召集方外名人和奇医,寻求接骨出镞、内伤跌仆、金疮等各种医术和起死回生的妙诀,并将经验之法记录成册,藏于宫中,作为国家征伐战斗的备用。后来青田先生刘基与闻国家大事,得此禁藏之书于家中。主要记载了接骨、金疮等外伤病症的治疗方法和秘方。包含论跌治法、论斗殴穴道、脉诊、宜忌类等内容。详细阐述了各种跌打损伤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如不同部位骨折的处理、穴道受伤的救治等,还列举了众多药方,如行血归经散、顺气散、接骨夺命丹、接骨膏等。

猜你喜欢的书

高卢战记

高卢战记

古罗马战争史著作。凯撒(见“内战记”)著。有多种文字版本。中译本由任炳湘据莱比锡出版的托伊布纳尔丛书的拉丁文本译出,197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中译本约18万字,共8卷,前7卷由凯撒撰写,第8卷由别人续写。前7卷记述了公元前58—52年凯撒征服高卢的经过,基本上是每卷记述1年的战事。第1卷:高卢的地理和居民概况,公元前58年凯撒经过几个战役征服了高卢中部的厄尔维几人。第2卷:公元前57年凯撒征服高卢东北部的比尔及人。第3卷:公元前56年凯撒征服布列塔尼和诺曼底地区的文几内人和阿奎丹尼地区的高卢人。第4卷:日耳曼人的情况,公元前55年凯撒对高卢人特别是对日耳曼人的战争,第1次远征不列颠的情况。第5卷:不列颠概况,公元前54年凯撒第2次远征不列颠,又班师镇压高卢人的反抗。第6卷:高卢人和日耳曼人的概况,公元前53年凯撒对高卢人和日耳曼人的战争。第7卷:公元前52年凯撒镇压了高卢大起义,罗马为其胜利举行感恩祭。第8卷:公元前51—50年凯撒最终镇压了高卢人的反抗,回到意大利;他与元老院和庞培的斗争。如实地记载了公元前1世纪中叶高卢人、日耳曼人、不列颠人的政治、经济、风俗人情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西欧早期历史的第一手材料,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觞政

觞政

酒令。袁宏道撰。一卷。见《袁中郎集》卷四十八。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词曲·金瓶梅》条记载,撰成于1606年前。文中将《金瓶梅》与我国另一部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并称为“逸典”,予以很高评价。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公安 (今湖北公安县)人。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 “公安派”的创始者之一。在三袁中文学成就最大。除著有《觞政》外,还有《瓶花斋杂录》、《袁中郎集》等。

洞真黄书

洞真黄书

《女青鬼律》卷3、《太上洞渊神咒经》卷20均提到天师道的 《黄书》,知天师道《黄书》为六朝古籍。朱越利《 <黄书> 考》 (待刊)推测本经源于四世纪黄赤经,盖更名于东晋恭帝元熙二年 (420年)至梁武帝天监十七年(518年) 间,并有所改动。本经 称《黄书》为张道陵授,盖依托之辞。本经称《黄书》共八卷,本 经为第八卷。述祈禳斋醮之房中术。

铁汉

铁汉

这桩故事发生当口,正值深秋寒风砭骨之际。有一夜,天上一钩凄清的月色,和满空闪烁的寒星,笼罩着黄土高原上的金台观。观中几个香火道士,大约为了发生那桩流血故事的影响,已逃得一个不剩。观外一对巍然对峙的铁华表上,却挂着许多血淋淋的脑袋。如果仔细数它一下,挂着的脑袋,怕不下二三十颗。从脑袋滴下来的颈血,湿了华表下面一大片黄土。似乎砍下这许多脑袋,还没多少日子。距离两支华表几步以外,矗立着一块高脚木牌。牌上贴着官方告示,月色微茫,看不清告示的笔划,不外乎“聚众作乱、格杀勿论”等官话。

北山楼词话

北山楼词话

八卷,施蛰存著。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学界的大师,他一生的学术成就,涵盖甚广,举凡古典文学研究、文艺思潮的与现代文学、翻译,乃至金石碑版的研究等,都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与钦佩。本书辑录词学名家施蛰存历年撰写的独具创意的词学论文与他的词学研究名著《词学名词释义》、《花间新集》、《王修微集》等,对研究中国词学发展史与历代著名词人极有启示。

四书辨疑

四书辨疑

元陈天祥(字吉甫)撰。十五卷。是书旧刻不著明作者时代姓氏。书中称自宋氏迁江表,南北分隔,才百五六十年,经书文字已有不同,则元初人所撰。“苏天爵《安熙行状》云:‘国初有传朱子《四书集注》至北方者,滹南王公,雅以辨博,自负为说,非之。赵郡陈氏,独喜其说,增多至若干言,是书多引滹南王若虚说。殆宁晋陈天祥书也。’朱彝尊《经义考》云:‘《四书辨疑》,元人凡有四家。云峰胡氏,偃师陈氏,黄岩陈成甫氏、孟长文氏。成甫、长文并浙人,云峰一宗朱氏,其为偃师陈氏之书无疑。’所说当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书主于阙疑,而不贵穿凿。主张“解经义言简理直为贵,使正义不为游辞所乱,学者不为繁文所迷,然后经可通而道可明也”。所列计《大学》十四条,《论语》一百七十条,《孟子》一百七十五条,凡三百七十七条,皆剖析、辨难朱子《集注》。如《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辨曰:“果言善恶皆我师,则天下之人皆为师矣。何必专指三人,亦不须更言必有也。此乃言其只三人行,其间亦必有可为师法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者,非谓择其一人全善者从之,一人全恶者改之也。但就各人行事中,择其事之善处从之,其不善处改之,不求备于一人也。止当随其各有之善从而师之。”有《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