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

刘基
  • 姓名:刘基
  • 别名:字伯温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青田南田山武阳村(今属文成)人
  • 出生日期:1311
  • 逝世日期:1375
  • 民族族群:

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南田山武阳村(今属文成)人。 自幼聪颖,14岁赴括城(今丽水)入处州路郡庠,“从师受《春秋》经,人未见其执经诵读而默识无遗。习举业为文有奇气,决疑义皆出人意表。凡天文兵法诸书,过目洞识其要”(黄伯生《文成公行状》)。


元元统元年(1333)中进士,时年23岁。惠宗至元二年(1336)初登仕途,任江西瑞州路高安县丞。此后在元朝断续为官十余年,但一直沉于下僚,曾任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浙东元帅府都事、江浙行省都事、行枢密院经历等职,都是从七品、七品之类小官,且一再受抑受贬,四度罢职赋闲。48岁时愤而弃官,隐居家乡。


在其散文名篇《卖柑者言》中,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概括元末社会腐朽之实质。隐居家乡时,又作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内容极为丰富,涉及政治、经济、道德伦理、哲学、文学、农艺、医学、建筑等方方面面,从各个角度阐述“治世之道”,旨在“著书立言,以俟知者”,“以待王者之兴”。


至正二十年(1360),接受朱元璋邀请重新出山,赴金陵,向朱呈事务十八策,受器重,留中枢,参军机,成为朱元璋开创明朝之主要谋士。“太祖敬而信之,用其宏谋,西平江汉,东定吴会,天下之势固定矣。于是席卷中原,群雄归命,混一四海,大抵皆先生之策也。”(王景《翊运录序》)


明洪武初,先后授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明初很多法令典章,均参与制定。曾受命卜地拓建南京城,上《戊申大统历》,与李善长等制定《律令》,尤其是奏立《军卫法》,确立卫所制,不仅在军事史上有极高地位,也为明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建立功勋。


作为御史中丞,整肃纲纪,严惩贪枉,刚正不阿,因而得罪了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于洪武四年(1371)告老回家。回乡后,行止谨慎,惟弈棋饮酒吟诗自娱,口不言功,但仍遭胡惟庸等人构陷,诬其争夺有“王气”之墓地,为朱元璋所疑忌而被夺禄。六年七月,入朝“引咎自责”,留京不敢归。八年病重,才被朱元璋遣使护送回家,旋即病逝,享年65岁。著有《诚意伯文集》20卷传世。


猜你喜欢的书

五岳山人集

三十八卷。明黄省曾 (1490—1540)撰。黄省曾,字勉之,吴县 (今江苏吴县)人,嘉靖举人。尝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拜李梦阳为师,学习写作诗文。以任达跅弛终其身。著有 《五岳山人集》、《西详朝贡典录》。是集凡三十八卷。诗赋十八卷,杂文二十卷。前有王世贞序,称其“古今体诗都出自六六、三唐,于他文亦推许甚至。”又说:“勉之诗如假山,虽尔华整,大费人力”。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亦谓:“其诗品太庸俗,沙砾盈前,无金可采”。今观其集,两家之说均欠公允。其诗状物写景,时有雅思,如《游清凉山》:“旧刹欢新陟,凉台得暖攀。殿悬秋蔼树,江吐夕阳山。法食供游馔,林杯悦旅颜。无劳支遁马,碧草步人还。”即写得清新雅致,颇有新意。其抒怀之诗,也时见佳句。省曾亦善文。其文宗六朝,多对偶之句,辞采也较华美。除此本外,另有嘉靖年间刻本,凡三十八卷,存世。

养蒙金鉴

该书多为采摘古代名贤幼小刻苦研学终成名家的事迹,按历史序列汇而成集。顾名思义,“养蒙金鉴”即是培养学童启蒙的一面“宝镜”。

孕育玄机

《孕育玄机》,明代医家陶本学著于天启辛酉年(1621),经清代学者乾尧抄录存世。全书有上、中、下三卷,凡127篇。上卷11篇,论常见月经病的脉证方治;中卷述保胎,共有48篇,论怀孕原理、诊脉原理及不孕症的病机,并述四十种妊娠病定义、辨证论治方药;下卷辨生产与产后诸病,列为68篇,论临产、产后事宜,以及产后46种病证。该书综合了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证的诊治,医理清晰,辨证得当,论述有理有据,有法有方,并附有治验医案,至今仍不失为妇产科临床重要的参考书。本整理以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乾尧抄本为底本,以清代《陶氏贤奕书楼丛书》之《孕育元机》(简称丛书本)为主校本。

太上正一阅紫录仪

道教科仪。原经卷数不详。首残尾全。题“阅紫录仪三年一说”。抄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存八十八行。阅箓召神为道教法术之一,念诵呼唤“紫宫玉台”诸功曹使者、神兵神将之名,可祈求赦免罪过,卫护自身及家口大小。《正统道藏》未收。

吽迦陀野仪轨

吽迦陀野仪轨,三卷,唐金刚智译,日本佚名题记,俊然题记,传领相觉题记,编号一二五一。

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

一卷,唐不空译。佛在迦毗罗城,为长者说大神咒,治其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