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黄庭外景玉经

作者:佚名
太上黄庭外景玉经

王明《黄庭经考》认为《黄庭外景经》成于晋成帝咸和九年(334年)。述精气修炼,与《黄庭内景经》的指导思想相同,早期内丹术。

猜你喜欢的书

思维的本质

思维的本质

《思维的本质》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的代表作,胡适终生佩服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陶行知深受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观点的影响。杜威认为教育必须以反省思维为目的。杜威在书中运用了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详细阐述了我们进行思考时的不同过程。 《思维的本质》共三大篇,第一篇是关于思维训练的问题,主要说明什么是思维、反省思维的必要性、固有的知能与思维训练、学校的情境与思维训练。 第二篇加入逻辑的考量,进行完整反省思维行为的分析、系统性的推论与试证以及阐释了判断在思维中的地位等。 第三篇则是关于思维的训练,包括活动与思维训练、语言文字与思维训练、思维训练中的观察与知识、教课与思维训练等。

幔亭集

幔亭集

诗集。明徐熥撰。十五卷。熥字惟和。闽县(今属福建)人。万历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生平喜称郑善夫诗。卒年仅三十九岁,与善夫同。此集为其弟徐火勃所鐫。约十三万二千字。卷首有张献翼序。其诗平易自然,五言颇淡远可诵。谢肇淛、朱彝尊、王世懋等皆极推崇之。有《四库全书》本。

巨胜歌

巨胜歌

巨胜歌,五代宋初道士柳冲用撰。《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此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作者自称曾遇明师,获传要妙,「为巨胜歌十首,其间歌咏铅汞五行之妙」。歌词主要咏述内丹原理。作者在序文中贬斥烧炼朱砂水银以求长生为「不知道人也」。谓还丹之要在五行生克,龙虎配合。所谓坎离、龙虎、铅汞、日月、天地等炼丹家术语,皆为一气所生阴阳之异名。歌曰:「九鼎何所自,都因一炁生」;「乃知天地间,阴阳制枢辖」。又曰:「黄芽不是铅,二物生丹田,若求巨胜法,铅汞须自然」。「修真炼形须守一」;「妙法玄之又更玄」。

新与旧

新与旧

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1936年11月1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初版。收小说9篇:《萧萧》、《山道中》、《新与旧》、《菜园》、《烟斗》、《失业》、《知识》、《薄寒》、《自杀》。

瓯北集

瓯北集

诗别集。五十三卷。清赵翼撰。初刊于嘉庆年间。 《瓯北集》为赵翼自编,按年代编排,几乎包括了他的全部诗作,内容非常广泛。有表现对仕宦经历深感不满的,如《五十初度》;表现隐居著书思想的,如《书怀》、《闲居读书作》。由于赵翼的诗歌创作与他的学问和经历密切相关,作为一部对历史有精深研究的史学家的诗别集,《瓯北集》中以历史为题材的咏史诗占有显著地位,咏史诗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对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时十分精辟,如《漂母祠》《马嵬坡》等;对时俗、时政的不满或嘲讽,也是《瓯北集》的一个内容,如《寓斋独坐作》、《感事》等;采用诗的形式评论诗人、阐述对诗歌创作的意见,是《瓯北集》中一个较独特的内容,如《题元遗山》、《题稚存万里荷戈集》等;而注意反映灾荒苦难则是赵翼诗创作晚期的一个特点,如《逃荒叹》、《活移尸》;记录自己的行踪,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又是赵翼前期诗歌比重较大的内容。如《澜沧江》、《高黎贡山歌》;此外,《瓯北集》还有一些咏物抒情之作,以及歌功颂德之作。 赵翼作诗,特别强调诗的发展、进化。《瓯北集》给人的艺术特色是:明白通畅、朴实淳美,清丽雄放,用典工巧,打破束缚,冲口而出。但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由于议论太多,缺乏诗的形象和韵味;用典过多,诗句显得沉重板滞。 《瓯北集》现有嘉庆间湛贻堂刊本及光绪本。另有《瓯北诗钞》十七卷,按古今体诗分编,系据《瓯北集》删录,为嘉庆十七年(1812年)苏州刻本。

藏要

藏要

三辑,欧阳渐、吕澂编校。支那内学院于1929年出版第一辑,1935年出版第二辑。1985年,金陵刻经处将尚未完成的零本编为第三辑,与前两辑一起成套出版,十册。另有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和上海书店的影印本。《藏要》系支那内学院禀承杨文会编辑《大藏辑要》、进而对历代大藏经作整理考订的遗训,而进行的一项重大工程。原计划从全部藏经中精选要典,分为六辑,然后以之为基础彻底整理全藏。这一工作自1927年开始。编校采取刻校、译校、类校三周校勘方式,汉文本取南宋后思溪藏本为底本,勘以北宋福州及高丽新雕版,订正注明误文夺字。尽量搜罗国外校印的梵文、巴利文、藏文佛典及康藏各种刻本的藏文大藏经,对译文中错落晦涩之处,对照标注。并取有关义解之异籍参证,分清段落,剖析章句,阐明学说上的相关联系。对重要义理,用提要体裁写成叙,概括其大意,说明各书的传承和变化。最后仅编成三辑,共收书七十种,四百余卷,其中作出叙文者仅二十余种。第一辑收《大般若经第二分舍利子般若》等大乘经十种,小乘经一种(《杂阿含经缘起诵》),及《菩萨戒本》、《十诵比丘戒本》等戒律三种,《中论》等大小乘论十一种。第二辑收《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经》等大小乘经八种,《四分戒本》等律六种,《十二门论》等大小乘论十三种。第三辑收《大般若经第十六分》等经十一种,《清净毗尼方广经》等律二种,《十住毗婆沙论》等论十种。该书编校方法科学严谨,校勘精细,标点准确,甚便于阅读研究,堪称最佳的佛经校勘本、精选本。印行后获得国内外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