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
耳门第七十四
耳中卒痛: 磨刀铁浆,滴入即愈。《活人心统》
聤耳出水: 成疮,蚯蚓粪为末,敷之并吹入。《千金方》
耳疮唇疮: 东壁土,和胡粉敷之。《救急方》
聤耳出汁: 棉裹伏龙肝末塞之,日三易。《圣济总录》
聤耳脓血: 月下灰吹满耳,深入无苦即自出。《肘后方》
耳出臭脓: 雄黄、雌黄、硫黄各等分,为末,吹之。《圣济总录》
热甚耳聋: 烧铁投酒中饮之,仍以磁石塞耳,日易,夜去之。《千金方》
底耳肿痛: 汁水不绝,轻粉一钱、麝香一分,为末,掺之。《简便方》
聤耳出汁: 炉甘石、矾石各二钱,胭脂半钱、麝香少许,为末,缴净吹之。《普济方》
底耳有脓: 海浮石一两、没药一钱、麝香一字,为末,缴净吹之。《普济方》
聤耳出汁: 枯矾一两、铅丹炒一钱,为末,日吹之。《圣济总录》
牙齿蠹黑: 乃肾虚也,胡桐泪一两,丹砂半两,麝香一分,为末擦之。《圣济总录》
龋齿腐朽: 棘针二百枚,即枣树刺朽落地者,水三升,煮一升,含漱。或烧沥日涂之,后敷雄黄末即愈。《外台秘要》
风虫牙痛: 针刺桃仁,灯上烧烟出,吹灭安痛齿上,咬之不过五六次愈。《卫生家宝方》
牙疳宣露: 脓血臭气者,胡桐泪一两,枸杞根一升,每用五钱煎水热漱。又方:胡桐泪、葶苈各等分研擦。《圣惠方》
风虫牙痛不可忍者: 《梅师方》用熏陆香嚼咽其汁,立瘥。《朱氏集验方》用乳香豆许,安孔中,烧烟 筋 络化立止。又方:乳香、川椒各一钱,为末,化蜡和作丸,塞孔中。《直指方》用乳香、巴豆各等分研,和蜡丸塞之。《圣惠方》用乳香、枯矾各等分,蜡丸塞之一粒,患处咬定涎出吐去,立愈。《普济方》用胡椒一钱半,以杨脂拌打四十丸,擦之追涎。
牙痛不止: 白姜炮,川椒各等分,为末,擦之。《御药院方》
年久牙疼: 枫香蜡为末,以香炉内灰和匀,每旦揩擦。《世医得效方》
龋齿黑臭: 鸡舌香煮汁含之。《外台秘要》
食榴损齿: 石榴黑皮炙黄研末,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日空腹服三丸,白汤下,日二服。《普济方》
风虫牙痛: 《圣济总录》用川椒红末,水和白面丸皂子大,烧热咬之数度愈。一方:花椒四钱,牙皂七节,醋一碗煎漱之。
风牙宣露: 发歇口气,鸡舌香、射干各一两,麝香一分,为末日擦。《圣济总录》
齿 肿痛: 柏枝烧热注孔中,须臾虫缘枝出。《圣惠方》
牙齿肿痛: 肥珠子即无患子一两,大黄、香附各一两,青盐半两,泥固定,煅研,日用擦牙。《普济方》
风虫牙痛: 海桐皮煎水漱之。《圣惠方》
牙痛: 地花椒、川芎尖各等分,为末擦之。《海上方》
牙齿虫痛: 生银杏,每食后嚼一二个良。《永类钤方》
腋下狐臭: 石绿三钱,轻粉一钱,浓醋调涂,五次断根。《集玄方》
腋下狐臭: 矾石绢袋盛之,常粉腋下,甚妙。许尧臣方。
腋下阴湿: 凡腋下、阴下湿臭,或作疮。青木香以好醋浸,夹于腋下、阴下。为末敷之。《外台秘要》
腋下狐气: 绿矾半生半煅,为末,入少轻粉,以半钱浴后姜汁调搽,候十分热痛乃止。《直指方》
腋下狐臭: 马齿苋杵,以蜜和作团,纸裹泥固半寸厚,日干,烧过研末。每以少许和蜜作饼,先以生布揩之,以药夹胁下,令极痛,久忍,然后以手巾勒两臂。日用一次,以瘥为度。《千金方》
腋下狐气: 用桔枸树凿孔,取汁一二碗,用青木香、东桃、西柳、七姓妇人乳,一处煎一二沸,就热,于五月五日鸡叫时洗了,将水放在十字路口,速回勿顾,即愈。只是他人先遇者,必带去也。桔枸树即梨枣树也。胡濙《卫生易简方》
腋下狐臭: 夜明砂末,豉汁调涂。
腋下狐臭: 牛脂和胡粉涂之,三度永瘥。姚氏方。
腋下狐臭: 槲叶三升,切,水煮浓汁洗毕,即以苦瓠壳烟熏,之后,用辛夷、细辛、杜衡末醋浸一夜,敷之。《千金方》
腋气狐臭: 《乾坤生意》用田螺一个,水养,俟厣开,挑巴豆仁一个在内,取置杯内,夏一夜,冬七夜,自然成水。常取搽之,久久绝根。又方:大田螺一个,入麝香三分在内,埋露地七七日,取出。看患洗拭,以墨涂上,再洗。看有墨处是患窍,以螺汁点之,三五次即愈。
腋下狐臭: 大蜘蛛一枚,以黄泥入少赤石脂末,及盐少许和匀,裹蛛,煅之为末,入轻粉一字,醋调成膏。临卧敷腋下,明早登厕,必泄下黑汁也。《三因方》
腋下狐臭: 鸡子两枚,煮熟去壳,热夹,待冷,弃之三岔路口,勿回顾。如此三次效。《肘后方》
腋下狐臭: 用蝙蝠一个,以赤石脂末半两涂遍,黄泥包固,晒干,煅存性。以田螺水调涂腋下,待毒气上冲,急服下药,行一二次,妙。《乾坤秘韫》
腋下狐气: 用自己唾擦腋下数过,以指甲去其垢,用热水洗手数遍,如此十余日则愈。
腋下狐臭: 自己小便,乘热洗两腋下,日洗数次,久则自愈。《集简方》
丹毒第八十四
身面赤疵: 常以银揩令热,久久自消。《千金翼方》
火焰丹毒: 银朱调鸡子清,涂之。《李楼怪病奇方》
赤瘤丹毒: 无名异末,葱汁调涂,立消。《简便方》
火焰丹毒: 醋和石灰,涂之,或同青靛涂。《摘玄方》
丹毒肿痒: 阳起石煅研,新水调涂。《儒门事亲》
诸丹热毒: 土朱、青黛各二钱,滑石、荆芥各一钱,为末。每服一钱半,蜜水调下,仍外敷之。《直指方》土朱,即代赭石。
火焰丹毒: 水调芒硝末涂之。《梅师方》
老小火丹: 黄芩末,水调涂之。《梅师方》
缠蛇丹毒: 马兰、甘草擂醋搽之。《济急方》
火焰丹肿: 老鸦眼睛草叶,入醋细研敷之,能消赤肿。苏颂《图经本草》
五色丹毒: 蒴藋叶,捣敷之。《千金方》
火丹赤肿: 遍身者,大黄磨水,频刷之。《急救方》
五色丹毒: 苎根煮浓汁,日三浴之。《外台秘要》
赤游丹毒: 麻仁捣末,水和敷之。《千金方》
五色丹毒: 无常,及发足踝者,杵蒜厚敷,频易。葛氏方。
热游丹肿: 瓜蒌子仁末二大两,酽醋调涂。杨氏《产乳集验方》
身面丹肿: 如蛇状者,以雨滴阶上苔痕水花,涂蛇头上,即愈。《世医得效方》
缠蛇丹毒: 糯米粉和盐,嚼涂之。《济急方》
赤游风丹: 渐渐肿大,五味子焙研,热酒顿服一钱,自消,神效。《保幼大全》
手指赤色: 随月生死,以生薤一把,苦酒煮熟,捣烂涂之,愈乃止。《肘后方》
丹毒如火: 赤小豆末,和鸡子白,时时涂之不已,逐手即消。《小品方》
风热丹毒: 浮萍捣汁,遍涂之。《子母秘录》
赤游火丹: 新生荷叶,捣烂,入盐涂之。《摘玄方》
热毒丹疮: 《千金方》用慎火草捣汁拭之,日夜拭一二十遍。一方:入苦酒捣泥涂之。汤氏产乳治烟火丹毒,从两股两胁起,赤如火,景天草、珍珠末各一两,捣如泥,涂之,干则易。
丹从脐起: 槟榔末,醋调敷之。《本事方》
赤游风肿: 忽然肿痒,不治则杀人。用野葡萄根捣如泥,涂之即消。《通变要法》
五色丹毒: 蜜和干姜末敷之。《肘后方》
野火丹毒: 自两足起,乳香末,羊脂调涂。《幼幼新书》
五色丹毒: 俗名游肿,犯者多死,不可轻视,以榆白皮末、鸡子白和,涂之。《千金方》
火灶丹毒: 从两脚起,如火烧,五加根、叶烧灰五两,取煅铁家槽中水和,涂之。《杨氏产乳》
天灶丹毒: 赤从背起,柳木灰,水调涂之。《外台秘要》
丹毒浸淫: 走串皮中,名火丹。以蛴螬捣烂,涂之。《删繁方》
丹毒瘤肿: 用蜈蚣一条干者,白矾一皂子大,雷丸一个,百部二钱,研末,醋调敷之。
野火丹毒: 从背上两胁起者,僵蚕二七枚,和慎火草捣涂。《杨氏产乳》
五色丹毒: 鹿角烧末,猪脂和敷。《肘后方》
五色丹游: 多致杀人,蒲席烧灰,和鸡子白,涂之良。《千金翼方》
五色丹毒: 甑带烧灰,鸡子白和,涂之。《卫生易简方》
发丹如瘤: 生绵羊脑,同朴硝研,涂之。《瑞竹堂经验方》
赤丹如疥: 不治杀人,煎青羊脂摩之,数次愈。《集验方》
火丹隐疹: 以酪和盐煮热,摩之,即消。《千金翼方》
遍身赤丹: 羚羊角烧灰,鸡子清和,涂之,神效。《外台秘要》
五色丹毒: 黄龙汤饮二合,并涂之,良。《千金方》
赤游火丹: 母猪屎,水绞汁服,并敷之。《外台秘要》
赤白丹肿: 藏器曰:以水蛭十余枚,令咂病处,取皮皱肉白,为效。冬月无蛭,地中掘取,暖水养之令动。先净人皮肤,以竹筒盛蛭合之,须臾咬咂,血满自脱,更用饥者。
火焰丹毒: 栀子捣,和水涂之。《梅师方》
赤火丹毒: 《时珍发明》思邈曰:贞观七年三月,予在内江县饮多,至夜觉四体骨肉疼痛,至晓头痛,额角有丹如弹丸,肿痛,至午通肿,目不能开,经日几毙。予思本草芸苔治风游丹肿,遂取叶捣敷,随手即消,其验如神也。亦可捣汁服之。
风瘙第八十五
痱子瘙痒: 旧屋梁上刮赤白垩末,敷之。《普济方》
风疹瘙痒: 甚,不能忍者。赤土研末,空心温酒服一钱。《御药院方》
痱子瘙痒: 干壁土末敷之,随手愈。《普济方》
风瘙隐疹: 胡燕窠土,水和敷之。《千金方》
风瘙隐疹: 锈铁磨水涂之。《集简方》
赤斑瘭子: 身面卒得赤斑或瘭子,不治杀人,羖羊角烧灰,鸡子清合涂,甚妙。《肘后方》
暑月痱疮: 绿豆粉二两,滑石一两,和匀扑之。一方:加蛤粉二两。《简易方》
风疹遍身: 百计不愈,云母粉,清水调服二钱,良。《千金方》
一切风疹: 水煮芒硝汤拭之。《梅师方》
风痒如虫: 成炼雄黄、松脂各等分,研末,蜜丸梧子大,每饮下十丸,日三服,百日愈,忌酒、肉、盐、豉。《千金方》
卒发风疹: 醋浆和石灰涂之,随手灭。元希声侍郎秘方也。《外台秘要》
夏月痱疱: 石灰煅一两,蛤粉二两,甘草一两,盐扑之。《集玄方》
肾脏风毒: 及心肺积热,皮肤生疥癞,瘙痒时出黄水,及大风手足坏烂,一切风疾。苦参三十一两,荆芥穗一十六两,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下。《和剂局方》
热痱瘙痒: 升麻,煎汤饮,并洗之。《千金方》
遍身风疹: 痹痛不能忍,胸胫脐腹及近隐皆然者,亦多涎痰,夜不得睡。用苦参末一两,皂角二两,水一升,揉滤取汁,银石器熬成膏,和末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温水服,次日便愈。《本草衍义》
风瘙隐疹: 白术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千金方》
隐疹入心: 体肿舌强,车前子末,粉之,良。《千金方》
风气瘙痒: 用大薄荷、蝉蜕各等分,为末。每温酒调服一钱。《永类钤方》
一切风疹: 蒴藋煮汤,和少酒涂之,无不瘥。《千金方》
遍身风痒: 生疮疥,用茵陈煮浓汁洗之,立瘥。《千金方》
疮疹不快: 板蓝根一两,甘草一分,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取雄鸡冠血三二点,同温酒少许调下。《小儿药证直诀》
风热隐疹: 牛蒡子炒、浮萍各等分,以薄荷汤服二钱,日二服。初虞世《古今录验方》
赤游风疹: 芭蕉根捣烂,涂之。《肘后方》
风瘙隐疹: 身痒不止,用苍耳茎、叶、子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豆淋酒调下。《圣惠方》
风瘙隐疹及 :牛膝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
通身风痒: 凌霄花为末,酒服一钱。《医学正传》
虫疮瘙痒: 六月以前采野狼牙叶,以后用根,生 咀,以木叶裹之,火之,冷即止。杨炎《南行方》
婴孺风疹: 在皮肤不出,及疮毒。取慎火苗叶五大两,和盐三大两,同研绞汁。以热手摩涂,日再上之。《图经本草》
游风隐疹: 以楮叶擦动,用盐泥二两,百合半两,黄丹二钱,醋一分,唾四分,捣和,贴之。《摘玄方》
风疹入腹: 身体强,舌干硬,用蔓荆子三两,为末,每温酒服一钱。《圣惠方》
皮肤风疹: 枳实醋浸火炙,熨之,即消。《外台秘要》
风疮瘙痒: 滑肌散,治风邪客于肌中,浑身瘙痒,致生疮疥,及脾肺风毒攻冲,生疮干湿,日久不瘥,用剪草七两不见火,轻粉一钱,为末,掺之。干者,麻油调掺。《和剂局方》
风热隐疹: 浮萍蒸过焙干,牛蒡子酒煮,晒干,炒各一两,为末。每薄荷汤服一二钱,日二次。《古今录验方》
斑疹不快: 钩藤钩子、紫草茸各等分,为末。每服一字或半钱,温酒服。钱氏方。
老小风疹: 吴茱萸煎酒,拭之,良。《千金方》
预解疮疹: 时行疮疹正发,服此则可无患。茜根煎汁,入少酒饮之。《奇效良方》
风瘙隐疹: 赤小豆、荆芥穗各等分,为末,鸡子清调涂之。
风 痒痹: 茱萸一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温洗之,立止。孟诜《食疗本草》
白疹瘙痒: 遍身者,小枸橘细切,麦麸炒黄为末,每服二钱,酒浸少时,饮酒,初以枸橘煎汤洗患处。《救急方》
疥疮瘙痒: 油核桃一个,雄黄一钱,艾叶杵熟一钱,捣匀绵包,夜卧裹阴囊,立效,勿洗。《集简方》
风疹作痒: 枳壳三两,麸炒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六分,去滓,温服。仍以汁涂之。《经验方》
风痒隐疹: 心下迷闷,巴豆五十粒去皮,水七升,煮二升,以帛染拭之,随手愈。《千金翼方》
风气瘙痒及隐疹: 蜂房炙、蝉蜕各等分,为末,酒服一钱,日三服。《梅师方》用露蜂房煎汁二升,入芒硝敷之,日五次。
风瘙隐疹: 作痒成疮,用蚕沙一升,水二斗,煮取一斗二升,去滓,洗浴,避风。《圣惠方》
隐疹瘙痒: 白蜜不以多少,好酒调下,有效。
皮肤风痒: 蝉蜕、薄荷叶各等分,为末,酒服一钱,日三服。《集验方》
白游风肿: 螺蛳肉,入盐少许,捣泥贴之,神效。叶氏《摘玄方》
隐疹风疮: 白僵蚕焙研,酒服一钱,立瘥。《圣惠方》
赤斑如疮: 瘙痒甚,则杀人,羚羊角磨水,摩之数百遍,为妙。《肘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