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道经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编年史
古罗马的历史著作。塔西佗著。有多种文字版本,中译本由王以铸据英国洛布古典丛书1951年再版的英文本译出,198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记载了罗马帝国初期的历史。原书18卷(一说16卷),今存12卷,且有的卷不全。中文本约50万字。第1、2卷写奥古斯都的死和提贝里乌斯继位,军队的哗变和叛乱,日耳曼尼库斯镇压日耳曼人的“功勋”、凯旋、被派往东方和死亡。第3卷写阿格里披娜控告披索毒死其夫,提贝里乌斯推荐尼禄为皇储及其隐居,各地的动乱和战争。第4卷写谢雅努斯为非作歹,阿非利加战争,色雷斯暴动,弗里喜人叛乱,罗马大火。第5卷写提贝里乌斯指控阿格里披娜和尼禄,伪杜路苏斯骗局。第6卷写提贝里乌斯荒淫暴虐和死亡,卡帕多奇亚叛乱,罗马的案件、迫害、动乱和大火(第7至10卷失传)。第11卷写罗马与日耳曼人的战争,美撒里娜被杀,帕尔提亚人的骚动。第12卷写阿格里披娜专权,克劳狄被皇后毒死,尼禄继帝位,不列颠叛乱。第13—16卷写尼禄的放荡和为非作歹。本书对皇帝、廷臣和官吏的罪恶的揭露和鞭挞对后世欧洲文学和史学者有深远影响。作者治史态度严谨,书中史料来源广泛而可靠,或直接引自档案,或来自作者亲自调查,故本书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但本书在史料取舍上有片面性,如只写皇帝罪恶,不写其文治政绩;只推崇英雄人物,对群众则持鄙视态度。
黄庭内外玉景经解
题“朝散大夫赐绯鱼袋臣蒋慎修上进”。《通志》著录。盖宋时人。本解只残三章。述服气内守之道。
宴会
夏天的一个午间,一家狭窄的饭铺里有了一个小小的宴会。
那里是十三个互称为同志的革命党人,衣襟上备有相同的蓝色而长方的徽章,操着声调各别的官话,占据了两张方桌合并的座位,低小的房子的空气因着这几个人的来到,骤然变得格外炎热起来。从各人口里喷出来的纸烟的云雾流出低矮的门框,发散在另一间房子里,使那里正在流着汗吃饭的人也感觉到了格外的炎热。
玉簪记
传奇剧本。三十三出。明高濂撰。明万历年间初刻。该剧写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冲破封建礼教和道法清规的约束而相恋结合的故事。金兀术南侵,少女陈娇莲在逃难中与母失散,入金陵女贞观为道士,法名妙常。府尹张于湖赴任经过,曾向妙常挑逗,但为所拒。女贞观主潘法成之侄潘必正会试落第,亦来女贞观。陈、潘二人经过茶叙、琴挑、偷诗一番曲折后,终于私自结合。事为观主觉察,乃逼必正赴试。登程之日,妙常追至江边,雇船赶上,哭诉别情。后潘生登第得官,路出金陵,迎娶妙常归家团聚。
礼记纂言
三十六卷。元吴澄撰。澄字幼清,号草庐、江西崇仁人。南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入元,荐擢翰林应奉文字。泰定初年开经庭,澄为讲官,曾主修《英宗实录》,诏加为资善大夫,广招门徒,从学者数千百人,卒谥文正,为元代着名学者,着有《老子注》和诸经《纂言》等。据元代危素为澄所作《年谱》载,至顺三年(1332)澄年八十四,是年为抚州郡学,《礼记纂言》成;而虞集《行状》则称成于至顺四年,即澄卒之岁,其言颇不相合,可见此书为澄晚年之作。《礼记》,据《汉书·艺文志》载为《仪礼》附庸,原有一百三十一篇,后戴德取其八十五篇而成《大戴礼记》,其侄戴胜则删作四十九篇,是为《礼记》。《礼记纂言》每卷为一篇,其大旨以为《戴记》经文庞杂,故疑其多有错简,故每一篇中,其经文皆以类相从,使其上下意义连属贯通,而识其章句于左。其三十六篇次序也以类相从。共有《通礼》九篇、《丧礼》十一篇、《祭礼》四篇、《通论》十一篇,各有其标目。如《通礼》首篇为《曲礼》,而以《少仪》、《玉藻》等篇附后,与《礼记》原有体制大有不同。又如《大学》、《中庸》别为一书是为遵程朱之法;又以《投壶》、《奔丧》归入《仪礼》;并将《冠礼》、《昏礼》、《乡饮酒礼》、《射义》、《燕义》、《聘义》六篇单辑为《仪礼传》,多有诸如此类迥然与古制相异之法,确为其独到之处。其说解亦常发前儒之所未发,颇有新意。全书结构严整、次序井然,颇得时人誉言。虞集于吴氏《行状》称其始终先后,最为精密,先王之遗制,圣贤之格言,其仅存可靠者,统表而存之,各有所附。所评虽未免过誉之处,然作者不袭旧例,自创新制的方法确为《礼记》研究另辟了蹊径。有明正德间刻本、明嘉靖中新安黄氏刊本、崇祯中刊本、高安全书本。
大普贤陀罗尼经
开元附梁录
根本咒一,治病咒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