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灵宝大炼内旨行持机要
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间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此书言「壶中造化」之法,即灵宝道士炼度己身罪魂,使超升上天之法术。其法先礼拜诵经,然后引炁直人丹田,聚九炁之光而结一婴儿,状同己身。婴儿上升脑部泥丸宫,化为宝珠(又称黍米珠)。其次存思三十三天万圣千真浮空而来,皆人宝珠之中。元始天尊放眉间白毫相光,下照酆都九幽诸狱,使诸狱化为净土。然后存思十万飞天神王迳人诸狱(即两肾以下幽明之所),赦宥诸罪魂。然后存思赤龙(舌头)拨动华池神水(口水),咽入水府天河,诸罪魂入浴河内,暖然如春。最后存想脊骨为升天大法桥,有金童玉女引导诸亡魂升桥上至朱陵火府。诸亡魂经过火炼,由火龙载飞,直至玉清境,朝拜元始,致身宝光中。至此,修行者「冥心寂然,物我兼忘」。此灵宝炼度之法为内丹修炼法。
灵宝净明院真师密诰
灵宝净明院真师密诰,撰人不详。盖为宋元净明道道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内称本篇为「天枢院录事罗照先」所奉真师密诰。其内容有三:一为真师批准净明院周演教真公等人九祖六亲之仙职;二为祖师降旨传付后学灭邪符咒;三为祖师降旨传付神仙辟谷服柏叶方。全篇似为道士扶乩所得神仙秘诰。
无耻奴
社会小说,十卷四十回。苏同著。初集三卷十二回,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海开明书店初版;二集三卷十二回,清宣统元年(1909)上海开明书店初版;三集四卷十六回, 出版年份不详。标“历史小说”。《无耻奴》写的是江苏省常州府才子、乾隆年间探花江谦的曾孙江念祖,少年灵慧,心计过人。因家道中落,贫厄困顿,便携曾祖年侄、都察院副御史刘省吾的荐信,来到台湾道吴子明处谋差。由抚辕文案而洋务委员,以逢迎谄媚,极见信任,几至言听计从,无所不应。吴子明委其订造兵轮,不料到期交来却是客轮,江念祖早已从中贪污银子十万两。本拟治罪斩首,只因追回了全部赃款,并有同乡津海关道宣兰生为其说情,权且放条生路。江念祖表面感激,内中却认作有意嘲笑,于是怀恨在心。由宣兰生推荐,再到军门甄士贵处当文案,用能言善辩,将“良策”贡献,竟至于全军覆没,一败涂地。随又害了宣兰生的胞弟宣桂生,报了前仇,携巨款潜回故里。不久来到上海,混了个洋务局帮办的美差。既得上海道徐葆珊的器重,又姘上了沪地名妓陈彩林,借威风,扯旗篷,招摇撞骗,无所不为。想巴结洋大人,竟将陈彩林充作女儿,嫁给上海副领事安弼士,凭空做起笃定泰山来。无奈好景不长,靠山既倒塌,丑行亦泄露,只得厚脸再求宣兰生。转荐为两江厘捐局总巡使,江念祖又借巡查之机,大敲竹杠,勒索白银二万两。为人揭发。方才被迫退出赃款,再次回到故乡。先是讹诈了端明寺静波方丈二百两金子,继而当上了信厚洋行的买办,后来又借同乡余季瑞托买洋房,敲了四、五万两银子。终于洋行事发,江念祖赔上全部金银,落了个两手空空,一无所有。
啸虹生诗钞
《啸虹生诗钞》四卷以及《啸虹生诗续钞》三卷,选录了邱菽园1890—1917年间所创作的诗词共201题451首,多数为“历年所为佚游及艳体诗”,绮艳悱恻,用典精巧。这些带有旧文人习气的诗词,展示了邱菽园传奇人生的一个侧面,从中可全面了解他的真实生活、社会交游和文学成就。本书所收之诗,多属西昆体,因而注释采取注、笺结合的方式,包括题解、诗本事和人物典章、历史典故等。
双溪集
明诗别集。杭淮(字东卿,号双溪)著。是集为杭洵所编,于嘉靖年间刊刻行世。前有嘉靖十四年(1535)王慎中序及林东海跋,题名《杭双溪先生诗集》,凡8卷。此刻本朱彝尊曾收藏,而且《四库全书》著录的底本正是朱彝尊收藏本,并交代了朱氏用过此本的情况:“卷未有彝尊手题两行,称康熙辛己九月 十九日,竹坨老人读一过,选入诗综十四首。各诗内亦多圈点甲乙之处,盖其辑明诗综时所评骘。今诗综本内所录淮诗篇数,并与自纪相同。中如《打牛坪》诗第 三联,原本作‘碧嶂自云生’,而彝尊改作‘蔓草自春生’。《王思槐过访》诗第三联,原本作‘野竹过墙初挺秀’,而彝尊改作‘挺拔’,亦间有所点定,皆较原本为善。”但随便更改他人之作、实不足为训。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评其诗说:“双溪诗极其遒炼,如茧丝抽自梭肠,似涩而有条理。五言尤擅场,可亚少谷。”《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其诗格清体健,在弘治、正德之际,不高谈古调,亦不沿袭陈言,颇谐中道。”陈田《明诗纪事》同样指出:“东卿诗,不事叫嚣,自饶古格。在七子派中,与大复、昌穀为近。”
我的自传
梁漱溟,20世纪中国最具独立风骨的思想家、社会实践者。主要作品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本书是梁漱溟最完整的自传。讲述了他一生知行合一,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为目标,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的过程。一是人生问题,也就是人为什么活着。二是社会问题,也可以说是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梁漱溟认为,世界上的人生观分三种。“逐求”的人生观肯定人生和欲望,它的低层次是满足物欲,高层次发展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和现代西方哲学。“厌离”的人生观既否定人生也否定欲望,最彻底的就是佛家思想。而“郑重”的人生观是肯定人生,抑制欲望。代表就是儒家思想,其中的精义是“自觉的、尽力量的去生活”。梁漱溟早年的思想历程,受到了父亲梁济的影响,在这三种人生观中完整地游历了一遍之后,最后选择了信奉儒家思想,以积极入世的思想投入现实社会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