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爻歌注
姑苏玉峰无瑕子钱道华注
汉终唐国飘蓬客。所以敲爻不可测。纵横逆顺没遮拦。静则无为动是色。
师姓吕。名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祖居西京河南府。蒲城县。永县镇。招贤里。仕宧人氏。今曰蒲州蒲城县是也。师生于有唐天宝。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时降生。年长二十不娶。举进士第。后遇钟离正阳帝君。授与大道。修炼已成。遂作此敲爻歌云。汉终唐国飘蓬客也。敲者推敲。言行不直。则可敲之。爻者卦爻。乃阴阳交炼。动静往来杀机之理。世人愚迷不知。难测度也。纵横逆顺者。谓或纵或横。逆修顺修。在吾之掌握。主张皆得自由。逆者。七返还丹。后起法也。顺者。得药之道。龙虎大丹。前收法也。没遮拦者。炼己纯熟。无所拘束。亦无或疏失也。静则无为者。乃入定时。内药内丹。凝神定意。万缘不挂。一心内守丹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只候身中一阳初动。心肾相交。身内夫妻。情性相合。如在太虚之中。是以千圣觅他踪不见。全身隐在太虚中也。及其出定。心肾各还本位。自觉心中两三点清泉。落入黄庭。古云。阴阳交媾罢。一点落黄庭。动是色者。乃阴阳逆顺之理。防危虑险。知进退。识浮沉。明主客。两无疏失也。动不纷扰。静不枯寂。修丹之要。此为首务。故先言之。
也饮酒。也食肉。守定胭花断淫欲。行禅唱咏胭粉词。持戒酒肉常充腹。
真修行人。不贵斋口。却贵斋心。斋口者。断酒肉也。斋心者。断淫欲也。若乃心性性命上明白。断除淫欲。不犯禁戒。何用戒酒肉乎。故祖师云。也饮酒也食肉也。胭花为淫欲之所。况守定乎。惟修道之士虽日睹美丽在前。而此心不乱。况修炼还丹。自有婴姹夫妻配合之欢。岂复贪胭花浊垢。故圣师一心内炼。于色尘永断。而清净心体。在欲而无欲。居尘而不染尘。权依离垢地。当证法王身也。行禅唱咏胭粉词者。禅为清静之行。胭粉淫秽之词。两不相侔。而行禅唱咏者。经云。火中生莲华。是可为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故仙师行禅唱咏。色相都忘。抑且要世人识知。自己主义拏得定。脚跟站得稳。不妨和光混俗也。潜行默运。严持命根。谨守戒性。无使疏失。何在戒酒肉乎。
若是大修行人。达此金液大还丹之理。仙又生仙之法。其道可能大彻大悟。重立丹鼎。以金为堤防。故云三万神龙护水晶也。亦要明其时刻。专心守等。此金生水一十五两。金生多少之理。参同契十四章甚明。知此饮刀圭详细之道也。
黑铅过。采清真。一阵交锋定太平。三车搬运珍珠宝。送归宝藏自通灵。
若知此十五两金。生多少水。必要明真道理。待其黑铅已过。水源至清。内有真金生二分水。乃真可用。以法取之。固济橐籥。交锋须要定其太平。亦必用三乘三品大丹。为之三车。搬运入于中宫宝藏。万神听命。不神而神自然应也。
天神佑。地祇迎。混合乾坤日月精。虎啸一声龙出窟。鸾飞凤舞出金城。
天神佑。谓我之真汞求真铅也。地祇迎。谓彼之真铅。求我之真汞。二意和同。方可混合交媾阴阳。但要知彼虎啸真铅将至之时。速令青龙出窟。用飞灵剑以取之。鸾凤之气。入我土釜金城之内。而成丹。
朱砂配。水银停。一派红霞列太清。铅池迸出金光现。汞火流朱入帝京。
珠砂配者。乃人身中积精成汞。汞久坚固以成朱砂。匹配真铅。以成丹头也。水银停者。以下弦水银之气。八两停匀。凑成一斤大药也。自此之后。身中造化。似红霞之四起。列布于太清之中。便得炉火真铅。逆流运上泥丸。如金光罩体。汞火流珠。下降金室黄房。为入帝京也。
龙虎媾。外持盈。走圣飞灵在宝瓶。一时辰内金丹就。上朝金阙紫云生。
彼虎我龙。二弦之气。交媾水火二气。争战持盈。造化神通。走圣飞灵。在乎我身之中。宝瓶之内。一时半霎。结就丹头。上朝于泥丸金阙紫府。重生真气。周流一身。无滞无碍也。
仙桃熟。摘取饵。万化来朝天地喜。斋戒等候一阳生。便进周天参同理。
仙桃熟者。九六玄关数足。金生水清之候。为仙桃己熟。宜下手入室。用工采取。入于土釜之内。万化来朝。身中造化。自然交媾。如夫妇欢喜也。若求此宝。必先立坛墠。格物存诚。斋戒等候。一阳将生。金生丽水。待其水源至清。便向此时下手。进参同之理。一时辰内。管取金丹成。一得永得。
参同理。炼金丹。水火薰蒸透百关。养胎十月神丹结。男子怀胎岂等闲。
参者。参天地造化之体。只彼我二物。铅汞二气相感之机也。同者。同类相成之用。合阴阳造化之功。深知此理。方知炼丹之作用。升降屯蒙二卦。水火薰蒸。百骸俱理。百关通透。温养内外火功。十月胎完气足。乃得男子生儿。丈夫有孕。岂是等闲之事。
内丹成。外丹就。内外相接和谐偶。结成一块紫金丸。变化飞腾天地久。
内丹成者。中宫土釜。养就神丹。外丹就者。又得外来金丹。两相结成。方始合成一九紫金赫赤金丹。又得火功相接。和谐配偶。结成圣胎。婴儿显相。变化飞腾。天长地久。得为真人。
丹入腹。非寻常。阴形剥尽化纯阳。飞升羽化三清客。名遂功成达上苍。
修炼功深。得丹入腹。内外相结。与庶俗不同。日复日新。阴形剥尽。变化纯阳之体。飞升羽化。为三清之客。但得功成道备。名达上苍。
三清客。驾琼舆。跨凤腾霄入太虚。似此逍遥多快乐。遨游三界最清奇。太虚之上修真士。朗朗圆成一物无。
三清客。指丹成道备之人而言。为修炼金液大还丹。成道之后。驾腾琼辇鸾鹤。而入太虚霄汉。遨游三界清闲自在。是为修真之士。朗朗圆成大道。并无一物牵挂也。
一物无。唯显道。五方透出真人猊。仙童仙女彩云迎。五明宫内传真诰。
一物无。谓得道之人。万缘俱空。境相不着。惟有真常之道。显然明白。身中五脏真气。各见本色。五方透出真人之猊。到此一步。功成道就。婴儿出见。身外有身。自有仙童仙女。迎至蓬莱三岛。五明宫内。传真正官诰。方始仙藉书名。
传真诰。话幽情。只是真铅炼汞精。声闻缘觉冰消散。外道修罗缩项惊。
成道之后。既得真诰。上传平日所行功法。真一之道。话烹铅炼汞之幽情。若是声闻缘觉。闻之如冰之消散。外道修罗。得闻男女同修之法。缩项而失惊。故云难信之法也。
点枯骨。立成形。信道天梯似掌平。九祖先灵得超脱。谁羡繁华富与荣。
人能得修真正之道。筑基牢固。得药得丹。便如点其枯骨。立得成全其形骸。为长生不死之真人。方信道圣人三寸上天之梯。人人俱有。只在目前。似掌之平也。得道之后。九玄七祖。皆得超脱。至于世间富贵荣华。不啻朝露。其谁羡之。
寻烈士。觅贤才。同安炉鼎化凡胎。若是悭财并惜宝。千万神仙不肯来。
上古仙师修炼。得真师口诀。真正之法。须要财法相助。方能成就。若自无财力。务要云游四海。遍寻真烈之士。英贤之才。两相付托。结为心友。重立誓盟。告闻天地。同安炉鼎。得药得丹。两相成就。此乃彼施财。我施法。财法二施。等无差别。若是贪财惜宝悭吝之人。纵有至人仙子。不肯相依相投。故云千万神仙不肯来。
修真士。不妄说。妄说一句天公折。万劫尘沙道不成。七窍眼睛皆迸血。
仙师慈悲心切。恐世人心迷。不肯信受奉行。发此大誓。苦劝后学。云我是修真之士。非比凡俗。不肯妄说一字一句。诳惑世人。若妄说一句。迷误后人。便遭天公谴责。万劫尘沙。不得成道。徥其恶疾。七窍眼睛皆迸出血。仙师发此大誓。度人之心切矣。学者可不警哉。
贫穷子。发誓切。待把凡流尽提接。同赴蓬莱仙会中。凡景熬煎无了歇。
仙师自称为贫穷之子。发誓大切。待把凡夫世人。尽皆提携接引。同入长生之路。俱赴蓬莱仙会之中。作神仙之种。如若不信。沉溺爱河。流入欲海。辗转轮回。在凡俗景中。火坑之内。煎熬无有了歇。
尘世短。更思量。洞里乾坤日月长。坚志苦心三二载。百千万劫寿无疆。
世间凡夫。不得真道。百岁绝无。七十者稀。都不免还他个死。既知在世不久。甘心待死。不肯回头向道。若是五更枕上。自家思量。上古神仙诸佛。也是人修得。急便承当。拜求明师口诀。修炼长生不死之仙方。依师指示。坚志苦心。下工修炼金液大还丹。功成道备。作为神仙。百千万劫。寿同天地之无疆也。
达圣道。显真常。虎兜刀兵更不伤。水火蛟龙无损害。拍手天宫笑一场。
世法无常。惟有求明师口诀。晓达圣道。修身炼己。得药得丹。温养火功。斯乃真常之道。及至脱胎神化。飞腾自在。得成真人。便如虎使其爪。兜使其角。贼使其刀剑。不能损其身。便如末劫水火蛟龙。亦不能害其体。那时飞升天宫。拍手笑一场也。
这些功。真奇妙。分付与人谁肯要。愚徒死恋色和财。所以神仙不肯照。
仙师所言。这些大道用功之法。真寂奇妙。争奈世人愚痴。讥笑讪谤。不足语道。便如两手明白分付与他。谁人肯承当。要学修炼。明道之人。万中无一。都是愚痴之徒。死恋财色。甘心待死。不肯回头学道。所以神仙不肯照顾。传授金丹大道。
真至道。不择人。岂论高低富与贫。且饶帝子共王孙。须去繁华锉锐分。
仙师言至真大道。岂有悭吝不传之事。人人有分个个有缘。亦无择人而授之理。然虽不问高低贫富。亦必要办一片至诚心来求。即如帝子王孙之富贵。若学道。也须屏去繁华世态。除去万缘杂念。虚衷苦志以相求。方可语以至道。茍非其人。决不轻传。
瞋不除。态不改。堕入轮回生死海。堆金积玉满山川。神仙冷笑应不采。
若是愚迷执着。不肯谦恭受益。瞋心不除。骄态不改。傲慢恣肆。没世堕入六道轮回生死海中。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便富比石崇。堆金积玉。乃世间凡宝。终有尽时。不是长生之至宝。神仙视之。亦惟有冷笑不采耳。
名非贵。道极尊。圣圣贤贤显子孙。腰金跨玉骑骄马。瞥见如同隙里尘。
世间名利。便官居极品。名振一时。非为大贵。唯有金丹大道。极尊极贵。圣贤相传。法子法孙。永远相授。至若尘世腰金跨玉。骑骄骏马。都是幻缘。道眼观之。瞥然如同壁缝日影之中。微尘相似。
隙里尘。石中火。何在留心为久计。苦苦煎熬唤不回。夺利争名如鼎沸。
隙里尘。即叠上句。石中火者。喻人一身如石中火。原非久长。特凡夫不悟。每日尘劳汩汩。终朝业识茫茫。入苦交煎。无有了期。是故仙师千经万论。劝谕修行。世人业重罪深。不肯回头。夺利争名。如汤锅之沸。甘受苦恼。乃死之徒。
如鼎沸。永沉沦。失道迷真业所根。有人平却心头棘。便把天机说与君。
世间凡夫。贪恋世缘。奔奔碌碌。犹如鼎沸。未有休息。因此失道迷真。沉沦业海。乃是前生今世业报。罪根深重。难复天真。若是宿有仙骨道缘之人。一闻便悟。平却心头荆棘。坚心苦志。矢念靡移。务期道成。终无退悔。遇此等之人。便将天机造化。口诀细微。仔细传授。俾令修炼。证果天仙。了此生死大事。
命要传。性要悟。入圣超凡由汝做。三清路上少人行。畜类门前争入去。
仙师重明命基大事。非同小可。须要坚心至志。立誓刺血。告明上圣至士。皈心盟天而传。故命要师传。性要悟者。教学人直究本来。真参实证。灼见自性。透体光明。故性要自悟。如此性命双修。至于成功。入圣超凡。皆由此身自修自证。无奈世人不肯信受。回头修炼。只要贪求世间七情之欲。甘心堕落于异类中。不能出离。故云三清路上少行人。畜类门前争入去。
报贤良。休慕顾。性命机关堪守护。若还缺一不芳菲。执着波查应失路。
祖师重重分咐。告报贤良有德之士。休要顾世缘。恩妻爱子。贪利图名。惟有性命机关。堪当守护。不可疏虞。须知爱惜性命。而求超出生灭之苦。若只修一缺一。是为偏枯。而不得芳菲。开花结果。执着波查世缘。应失大道真正之门路也。
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
仙翁慈悯后学错路修行。不知正道之人。执着无为真空。休妻弃子。入山修道。枯坐灰心。盲修瞎炼。为是坐禅。此等愚人。乃是修行第一病。毒气深入。虽有良医妙药。救他不得。少不得还他一死。便如有一等铁脊梁汉。直到辟支地位。定有禅定千年。即出得阴神。难入圣位。不修金丹。难成正道也。按佛经。初果须陀洹。名预流果。已入圣位。至四果阿罗汉。经称能飞行变化。住寿命。动天地。若辟支佛乘。又在罗汉之上。特较菩萨乘为稍逊耳。谓之入圣域而未优。至于了悟真空心性之旨。则命在其中。即谓之大觉金仙。故紫阳张真人云。我得达摩六祖不传之秘。是以孚佑帝君。宣演八品三品诸经。深明三教合一之理。第恐世人只知修性不知修命。未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地位。故谆谆告戒之也。若尽诋佛法。只知修性。不知修命。何以帝君于参黄龙机悟后。所呈偈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也。后学于此。切勿错会。
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握家财无主柄。
有等学得仙师指示命宗口诀。着于边见。修炼命基坚固。祖性未悟。自己本来面目未见。恰似有鉴台而无明镜。不知性宗智慧。变化超脱。出神入定之道。虽然有寿而无智慧。如世之愚夫。空有万金之宝。其于营运之妙用。全无主张把柄也。
性命双修玄又玄。海底洪波驾法船。生擒活捉蛟龙首。始知匠手不虚传。
修行人。既经参悟。了明性体。复炼内药。了却命根。辐辏丹头。和合温养。内外火功。无亏无欠。无虞无险。无疏无失。如此双修。朝屯暮蒙。前收后起。两般作用。真玄之又玄。正如海底洪波。驾起法船。度脱三灾八难。九横五苦之厄。于海中生擒活捉青龙之头。到此真境界中。始知当初真师老匠之手段。不是虚传假相。茫无实济也。到此粉骨碎身。难报祖师深恩。后学宜遵。不可虚度光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