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奁润色

作者:胡文焕
香奁润色

《香奁润色》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理、法、方、药较全面的妇人美容保健专书,全书共分13个部分,载方276首,美容方剂集中在头发部附眉、面部、瘢痣部、唇齿部、身体部、手足部六个部分,共124首方剂,通过历史法、文献法和对比法将其中使用的药物未在《中药大辞典》中查到其功效的22首方剂进行甄别,然后再对主治病症与使用方法明确,药物可查证的102首方剂进行组方与用药特点的研究。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金粉之谜

金粉之谜

故事是从一个姑娘在河边失踪和一个男人在一座鸽子楼前遭到枪杀展开的。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失踪的姑娘却突然悄悄地溜进亚森·罗平的寓所,于是这个大侦探就开始了一场错综复杂的、险峻的侦察活动,终于揭穿了十分奇妙的金粉之谜。此作充满了神秘色彩。枪杀活人的竟是死人!

广陵集

广陵集

三十卷。《拾遗》一卷。宋王令(1032—1059)撰。王令初,字钦美,后改逢元,广陵(今江苏扬州)人。王令才思奇异,其诗以韩愈为宗,而出入于卢仝、孟郊、李贺之间,词句磅礴,气势雄壮。刘克庄《后村诗话》曾称其《暑旱苦热》诗“骨力老苍,识度高远。”其诗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生活,表现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广陵集》三十卷是其子王说所编,其中诗赋十八卷,文十二卷,《拾遗》一卷,并附有墓志铭、事状及交游投赠追思之作。今有善本《广陵先生文集》二十卷,《拾遗》一卷,《附录》一卷四册,为旧钞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广陵集》三十卷、《拾遗》一卷亦有《四库全书》 本。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范中林医案整理小组编著。全书约10万字,收载医案69例,按六经顺序编排。即从太阳证病例开始,依次为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等六经证病例编排而成。每例医案列有概况、病史、初诊、辨证、复诊和按语等项内容。所选医案涉及内、外、妇、儿、眼诸科,均按六经进行辨治。该书反映范氏临床特点,无论伤寒杂病,主张抓住六经主证及其变化,掌握三阴三阳传变规律,辨明病在何经,即用其法其方;善于运用经方,随证化裁,方简药专,谨守仲景法度。并根据临床经验,对《伤寒论》有争议的问题提出己见。本书1984年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褚氏遗书

褚氏遗书

南齐褚澄撰。全书1卷。凡10篇:受形、本气、平脉、津液、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辨书、问子。是作者有关经验、理论、心得体会、验案等内容的归纳与总结。其中,受形、精血、问子3篇讨论了性医学、性保健。如“精血篇”指出:“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其精不出,内败小便,道涩而为淋;精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道牵疼,愈疼则愈欲大小便,愈便则愈疼。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10年,思男子合亦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误行,或渍而入骨,或变而为肿,或虽合而无子。合男子多则沥枯虚人,产乳众则血枯杀人。”后世在其启发下,总结出老人淋这一性医学所特有疾病的因机证治。同时,对男女性生活乖舛所产生病机也作了中肯分析,累为后所引用。“问子篇”云:“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完实而交合,则交而孕,孕而育,育而为子,坚壮强寿。”此观点与现代优生优育学思想一致,具有科学的内涵。本书之所以称为遗书,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唐末黄巢发冢,得石刻医书,弃之。僧人义湛抄录其文,复经他人刊刻于世,故名《褚氏遗书》。谢观谓此书为“唐末五代人所伪造”,待考。有1985年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弥沙塞羯磨本

弥沙塞羯磨本

一卷,唐爱同录。五部律所用僧中之羯磨法也。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十八卷,宋维净与法护共译。与大方等大集经海慧菩萨品第五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