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学大成

作者:万民英
星学大成

古代星命术书。明万民英撰。三十卷。分门别类编取旧时星学家言:其一曰星曜图列;其二曰观星节要、官度主用十二位论;其三曰诸家限例、琴堂虚实;其四曰耶律秘诀;其五至其七曰仙城望斗、三辰通载;其八曰总龟紫府珍藏星经杂著;其九曰碧玉真经、邓史乔拗;其十曰光矞渊微、星曜格局。是古代星命术的集大成之作。收入《四库全书》。

万民英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1919年首版,最初作者署名为埃米尔·辛克莱,作品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其受人欢迎的盛况唯有上个世纪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能够与之媲美。人们竞相探问辛克莱到底是谁,连托马斯·曼也写信向出版商询问作者情况。但这位作者一直隐匿着,直到两年后作品17刷时,才确切地属上黑塞的名字。《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是黑塞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此次特别增补好莱坞人气文艺男星詹姆斯·弗兰科最新导言。弗兰科说:我所追求的是一种自我理想映照的生活,在趋向这个目标的旅程之中,阅读《德米安》是重要的一步。一个青年的蜕变自阅读《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起,青年德米安将引领你度过自身蜕变的斗争。一部以它极为精确的描写击中时代神经的作品。整整一代青年,均满怀感激而且如痴如醉地被他吸引。全球青年口耳相传,黑塞是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

杭俗遗风

杭俗遗风

风俗志。清范祖述撰。一卷。于同治二年(1863)撰成是书,专记道光至咸丰以来俗情掌故。约三万七千字。分时序、乐善、声色、婚姻、寿诞、丧事、排场、俦品、女工、饮食、驰名、备考十二类。时序类记其四季风俗、婚姻、寿诞、丧事,排场诸类记婚嫁、生日、作茔安葬、搭彩等三十余事,为民俗学研究提供丰富史料。声色类载杭城四大戏班,南词、花调、木人戏、花鼓词及著名艺人,是研究戏曲发展史重要资料。女工类记妇女所事职业,如磨纸、糊锭、办线、收生等,详叙其操作,工具及生意状况。饮食类专载各味食店及四时点心。全书内容广泛,所记均为作者亲见,详实可据,与后出《杭俗怡情碎锦》相接,备载杭城近代掌故。抄本见藏台湾,前有林真序及自序,后附吴凤藻撰祖述墓志铭及自跋。 另有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申报馆丛书》续集本等。

人物志

人物志

三国魏刘劭著。为中国现存的第一部专门论述考察才性、选拔人才的理论著作。认为人的才性决定于所秉赋的“元一阴阳之性”,因其“体五行而著形”,故“荀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九征》)。主张从人的外部表现与内在心理的统一中识鉴人物,“心质亮直,其仪劲固”,“心质平理,其仪安闲”,“夫容之动作发乎心气”(同上)。并由此提出人的道德性情决定于人的生理条件,“骨直气清,则休名生焉”(《八观》)。还讲:“人之质量,中和最贵”本书共3卷12篇,是一部人才学著作,其中涉及到了道德与才能的关系,包含有大量的伦理思想。在选拔人才时,本书主张除考虑人的外貌言行外,还要明察其内在的德才、性情和气度。还专辟《八观篇》,提出了“观其所由,以辩依似”、“观其所短,以知所长”、“观其聪明,以知所达”等8条

毛诗写官记

毛诗写官记

清毛奇龄(1623—1716)撰。四卷。奇龄有《西河全集》已著录。自序谓“依汝南太守听写官言诗,忆而录之”,实则托名假设问答而已, 自记其说诗之语凡一百八十八条。因其好为异说,时有过于偏执。李塨所作序目云:“尝以诗义质之先生。先生曰:‘予所传诸诗,有未能改者数端,如以《十亩之间》为淫奔,以《鸱鸮》 为避居于东,……凡此皆惑也’。”盖所记多为早年之见,后对书中讹误有所察觉,唯已雕版,不及修改。有《西河合集》本。

论语学案

论语学案

明哲学家刘宗周阐发其理学思想的重要著作,凡十卷。此书为刘宗周讲义之纪录,用语体白话直抒胸臆,故“其论不无纯驳”(《四库全书总目》)。此书主要内容有四:一是以慎独为讲学之宗。《为政以德》章中说:“君子学以慎独,直从声嗅外定根基。一切言动、事为、庆赏、刑成无不日见于天下,而问其所从出之地凝然不动些子,只有一个渊然之象,为天下立皇极而已。”《朝闻道》章中又说:“闻道者,尽性焉已矣”,“然其要只是一念慎独。此一念圆满,决之一朝不为易,须之千古万世不为难,学者省之。”二是重义利之辨。《可以托六尺之孤》章中说:“古人济大事,全靠脚根定,只不从身家名位上起念便是,凡可夺处皆是此等作崇也”,“故君子非有才之难,而诚之难。”《士见危致命》章中又说:“学问只有生死一关为究竟地,寻常只有义利一关最难破解。”三是反对悟“空”。宗周笃信阳明之学,但对王学未流堕入禅学则深加鍼砭,主张“孝”、“悌”即为人性之“良知”、“良能”。他在《其为人也孝弟》章中说:“孝弟是后天最初一脉,为万化之所从出,故学以务本者本此。然孝弟之有本,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者是也,是为良知,是为良能。于此而反求其本,其为天命之性乎!”四是提出性即义理,而非气质。在《性相近》章中他指出:“愚谓气质还他是气质,如何扯着性!性是就气质中指点义理者,非气质即为性也。”有《四库全书》本。

海东高僧传

海东高僧传

残本二卷。高丽僧觉训撰于一二一五年。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内容记载有关朝鲜高僧之事迹。全篇之组织不详,现存本唯最初之二卷,卷一标‘流通一之一’、卷二标‘流通一之二’。卷一首附流通篇总叙(论曰),次为同卷之目次,共列举顺道、亡名、义渊、昙始、摩罗难陀、阿道(附载黑胡子、元表、玄彰传)、法空、法云等诸师之名,次揭出诸师之传。卷二初列举觉德(附载明观)、智明(附载昙育)、圆光、安含(附载胡僧、汉僧、昙和、安和)、阿离耶跋摩、慧业、慧轮、玄恪(附载玄照、亡名二人)、玄游(附载僧哲)、玄大等诸师之名,次记载以上诸师之传。各传末尾多附‘赞曰’。可知其编制系模仿我国梁高僧传之形式。又卷二末阿离耶跋摩以下诸人系转载唐代义净之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为朝鲜最古之官撰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