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民英

- 姓名:万民英
- 别名:字汝豪,号育吾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521
- 逝世日期:1603
- 民族族群:
万民英(1521~1603)字汝豪,号育吾。祖籍江夏。明永乐年间(1403~1424),其祖父迁居易州(今易县)城内。万民英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进士,先后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巡按山海关、山东佥事、福建兵备参议。当时,倭寇屡犯福建,他奉命驻守泉州,克尽职守,带领士卒英勇善战,屡战屡捷。一次,倭寇进犯,万民英檄文号召被倭寇胁迫的人反戈一击,杀倭寇以赎罪立功,倭寇闻迅后退。接着倭寇又集10万之众设防对垒。他分兵进攻,并亲率精锐连续击破20多个营垒,将倭寇击破于八尺岭,由此,威名大振。曾与倭寇作战的当地武装黄元舜等纷纷前来投诚,有上万人。他将抗命不降的首领江玺、李五斩首,不降回家的也有数万,从此平息了泉州的战乱。
万民英性情耿直,向朝廷上 书报告边关事宜,往往杳无音信。因直言得罪了权贵,以至被人诬陷,因此对国事心灰意冷,后因母丧扶灵枢回故里,从此在易县隐居30多年。督府张崛想推荐他,他写信阻止。他在家每年都设粥棚,救济贫苦百姓。在家建家庙,收弟子切磋学问,他教的弟子李时新等20多人,都各有建树。
其著述有《易经会解》、《三命会通》、《星学大成》、《兰台妙选》、《荫符经》、《相字心经》,这些著作刊印后都流传于世。另有《道德经解》、《宗教易简录》、《言志漫稿》、《菊花谱》等著作收藏于家。
猜你喜欢的书
泰泉集
十卷。明黄佐 (1490—1566)撰。黄佐,字才伯,号泰泉,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佐学以程、朱为宗,惟理气之说,独持一论。学者称“泰泉先生”。及其他著述凡二百六十余卷。生平著作宏富,有《泰泉集》、《乐典》。佐文章衔华佩实,足以雄视一时,其诗谈吐冲和,颇见研练,古体微伤堆砌,律体与七言断句极得唐人格意。《泰泉集》初由黄佐门人李时行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刊刻,其稿乃黄佐官南京国子监祭酒时自定。凡十卷,前有屠应峻、林云同、薛应旂序。此外,万历年间,其嗣子在中、在素、在宏又重新编辑刊刻行世,署名《黄文裕公泰泉先生集》,凡六十卷。此集前载隆庆五年(1571年)制诰文,以及张璧、陈绍儒二序,后有其门人欧大任跋。现有明万历年间刻本及 《四库全书》本存世。
咸丰武定府志
三十八卷,首一卷。清李熙龄修,邹恒纂。李熙龄,江西南城人,咸丰八年(1858)任武定府知府。旧志自乾隆二十四年知府赫达色修后,已过百年未有续修了。且旧志因历时既久,版章残缺不全,漫漶过半,内容漏略讹误甚多。李熙龄莅任后,恐百年文献渐至湮没,与郡人谋为重纂。令各州县官绅,分任采访之责,整理文献,网罗旧闻,取旧志为蓝本,正其舛谬,补其缺略,增以近事,再三审订,历数月而书成。《武定府志》咸丰九年(1859)刻本。全书三十八卷首一卷,志目为:星野、沿革、疆域、形胜、风俗、物产、山川、城池、公署、乡都、市镇、学校、坛壝、古迹、驿递、田赋、兵制、祥异、封建、职官(文秩、武秩)、宦迹、选举、征辟、进士、举人、副贡、拔贡、文化官、武进士、武举人、武仕官、封赠、恩荫、人物、名医、忠节、循节、循吏、孝友、儒林、文苑、武功、列女、艺文、杂记。卷首有序,凡例、辨误和图考。此志不分纲目,只列门类,唯选举、人物、艺文等门下附以细目。其虽分卷多,而编次条理,叙述清晰。对旧志中的谬讹,订正甚多。新增门类,皆加注明。可称之处是卷首有辨误一篇,考据详博,使读者不为旧志之说所混淆。然其不足之处,即艺文志所占篇幅太多,所收太冗太滥。
本草衍义补遗
本草类著作。元朱震亨撰。一卷。震亨有《格致余论》已著录。朱氏医理精深,治验宏富,并对本草学颇有研究。认为寇宗奭《本草衍义》虽有可取之处,但亦有补遗必要,故撰是书。载药近二百种,其中有《本草衍义》未载药物四十五种,对本草学的发展有所贡献。如龟板一药,《本草衍义》失载,而是书详载“龟板大有其补阴之功,兼去瘀血、续筋骨、治劳倦、止血、治四肢无力等症。论述药物有独到见解,实补寇氏之不足。李时珍评赞:“比书盖因寇氏 《衍义》之义,而推衍之,近二百种,多有发明。”但以“兰草之为兰花,胡粉之为锡粉,未免泥于旧说”,实为白玉微瑕。有明嘉靖十五年(1536)刻本,《丹溪心法附余》本。
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忏
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忏,原不署撰人。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十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编首载元始天尊演说生死因缘,谓十方世界各有天堂净国,若有男女众人常礼十方应号天尊,即可现世获福,死后往生天堂乐土。其次各卷分别列举十方世界天堂乐国名称及其天尊、真人之名号,命众人依次归礼忏悔。又广说众生谤道毁经、不忠不孝、杀盗淫欲等种种罪恶报应,宣称众生之罪惟有忏悔,始可荡除。若为祖宗、父母或自身施舍资财,请师礼忏,则能去灾解冤,拔度先亡,利益见在。
圣朝鼎盛万年清
又名《万年清奇才新传》、《乾隆巡幸江南记》、《乾隆游江南》。章回小说。作者不详。八卷七十六回。叙清乾隆帝私访江南,收周日清为义子,结伴游历南京、镇江、苏州、松江、杭州等地。乾隆帝因有五宝衫护体,又得神人暗助,故每每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肃贪官、斩恶吏、除恶霸、去盗寇,所向无敌;同时察访民情、招贤纳勇。最后以高进忠等豪杰协助官府大破少林寺,乾隆回京,“四海胥安歌帝德”结尾。本书托史衍事,纯属虚构。作者笔下的乾隆既是无奸不察的“圣明”天子,又是除暴安良的侠客义士,这一方面表现出作者的忠君观念,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百姓的天真幻想。加之书中记述江南风土人情,又有浓厚的平话色彩,因而影响广泛,并成为戏剧和曲艺的重要题材。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将该书归入晚清侠义小说之列,以为“历康熙至乾隆百三十余年,威力广被,人民慑服,即士人亦无贰心”,“心悦诚服,乐为臣仆”,故产生此类作品。前四卷四十四回有光绪十九年(1893)上海英商五彩公司石印本、光绪二十二年上海书局石印本,八卷七十六回足本有民国间上海共和书局本、民国间广益书局石印本。近有1986年江西人民出版社排印本。
乐府群玉
散曲总集。全名《类聚名贤乐府群玉》。元无名氏编,任讷考证为元胡存善编,未有确证。五卷。成书于《阳春白雪》之后,《太平乐府》之前。专收小令,不载套数。体例以作家为序,故称“类聚名贤”。收元刘时中、任昱等知名作者二十一家、失名者二家之小令共六百二十七首。其中三百二十五首为是集独具。又元乔吉《惺惺道人乐府》、张可久《今乐府》二书失传已久,而赖是集全录原书得存。但其中亦有少数以调系人,造成体例不一之处。有明抄本、罗振玉心井庵抄本、吴梅校新过录本、任讷《散曲丛刊》校订本(附录“诸家传略”并据《乐府群珠》补录三家八十七首)、隋树森校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