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般汤煎

  桂浆djg中华典藏网

  生津止渴,益气和中,去湿逐饮。djg中华典藏网

  生姜(三斤,取汁) 熟水(二斗) 赤茯苓(三两,去皮,为末) 桂(三两,去皮,为末) 曲末(半斤) 杏仁(一百个,汤洗,去皮、尖,生研为泥) 大麦 (半两,为末) 白沙蜜(三斤,炼净。)djg中华典藏网

  右用前药,蜜水拌和匀,入磁罐内,油纸封口数重,泥固济,冰窖内放三日方熟。绵滤冰浸,暑月饮之。djg中华典藏网

  桂沉浆djg中华典藏网

  去湿逐饮,生津止渴,顺气。djg中华典藏网

  紫苏叶(一两,锉) 沉香(三钱,锉) 乌梅(一两,取肉) 沙糖(六两)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四味,用水五六碗,熬至三碗,滤去滓,入桂浆一升,合和作浆饮之。djg中华典藏网

  荔枝膏djg中华典藏网

  生津止渴,去烦。djg中华典藏网

  乌梅(半斤,取肉) 桂(一十两,去皮,锉) 沙糖(二十六两) 麝香(半钱,研)生姜汁(五两) 熟蜜(一十四两)djg中华典藏网

  右用水一斗五升,熬至一半,滤去滓,下沙糖、生姜汁,再熬去滓,澄定少时,入麝香搅匀,澄清如常,任意服。djg中华典藏网

  梅子丸djg中华典藏网

  生津止渴,解化酒毒,去湿。djg中华典藏网

  乌梅(一两半,取肉) 白梅(一两半,取肉) 干木瓜(一两半) 紫苏叶(一两半)甘草(一两,炙) 檀香(二钱) 麝香(一钱,研)djg中华典藏网

  右为末,入麝香和匀,沙糖为丸如弹大。每服一丸,噙化。djg中华典藏网

  五味子汤djg中华典藏网

  代葡萄酒饮。 生津止渴,暖精益气。djg中华典藏网

  北五味(一斤,净肉) 紫苏叶(六两) 人参(四两,去芦,锉) 沙糖(二斤)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用水二斗,熬至一斗,滤去滓,澄清,任意服之。djg中华典藏网

  人参汤djg中华典藏网

  代酒饮。 顺气、开胸膈,止渴生津。djg中华典藏网

  新罗参(四两,去芦,锉) 橘皮(一两,去白) 紫苏叶(二两) 沙糖(一斤)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用水二斗,熬至一斗,去滓,澄清,任意饮之。djg中华典藏网

  仙术汤djg中华典藏网

  去一切不正之气,温脾胃,进饮食,辟瘟疫,除寒湿。djg中华典藏网

  苍术(一斤,米泔浸三日,竹刀子切片,焙干,为末) 茴香(二两,炒,为末) 甘草(二两,炒,为末) 白面(一斤,炒) 干枣(二升,焙干,为末) 盐(四两,炒)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一同和匀。每日空心白汤点服。djg中华典藏网

  杏霜汤djg中华典藏网

  调顺肺气,利胸膈,治咳嗽。djg中华典藏网

  粟米(五升,炒,为面) 杏仁(二升,去皮、尖,麸炒,研) 盐(三两,炒)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拌匀。每日空心白汤调一钱。入酥少许尤佳。djg中华典藏网

  山药汤djg中华典藏网

  补虚益气,温中润肺。djg中华典藏网

  山药(一斤、煮熟) 粟米(半升,炒,为面) 杏仁(二斤,炒令过熟,去皮、尖,切如米)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每日空心白汤调二钱,入酥油少许,山药任意。djg中华典藏网

  四和汤djg中华典藏网

  治腹内冷痛,脾胃不和。djg中华典藏网

  白面(一斤,炒) 芝麻(一斤,炒) 茴香(二两,炒) 盐(一两,炒)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并为末。每日空心白汤点服。djg中华典藏网

  枣姜汤djg中华典藏网

  和脾胃,进饮食。djg中华典藏网

  生姜(一斤,切作片) 枣(三升,去核,炒) 甘草(二两,炒) 盐(二两,炒)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为末,一处拌匀。每日空心白汤点服。djg中华典藏网

  茴香汤djg中华典藏网

  治元藏虚弱,脐腹冷痛。djg中华典藏网

  茴香(一斤,炒) 川楝子(半斤) 陈皮(半斤,去白) 甘草(四两,炒) 盐(半斤,炒)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为细末,相和匀。每日空心白汤点服。djg中华典藏网

  破气汤djg中华典藏网

  治元藏虚弱,腹痛,胸膈闭闷。djg中华典藏网

  杏仁(一斤,去皮、尖,麸炒,别研) 茴香(四两,炒) 良姜(一两) 荜澄茄(二两) 陈皮(二两,去白) 桂花(半斤) 姜黄(一两) 木香(一两) 丁香(一两) 甘草(半斤) 盐(半斤)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为细末。空心白汤点服。djg中华典藏网

  白梅汤djg中华典藏网

  治中热,五心烦躁,霍乱呕吐,干渴,津液不通。djg中华典藏网

  白梅肉(一斤) 白檀(四两) 甘草(四两) 盐(半斤)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入生姜汁少许,白汤调下。djg中华典藏网

  木瓜汤djg中华典藏网

  治香港脚不仁,膝劳冷痹疼痛。djg中华典藏网

  木瓜(四个,蒸熟,去皮,研烂如泥) 白沙蜜(二斤,炼净)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二味,调和匀,入净磁器内盛之。空心白汤点服。djg中华典藏网

  橘皮醒酲汤djg中华典藏网

  治酒醉不解,呕噫吞酸。djg中华典藏网

  香橙皮(一斤,去白) 陈橘皮(一斤,去白) 檀香(四两) 葛花(半斤) 绿豆花(半斤)人参(二两,去芦) 白豆蔻仁(二两) 盐(六两,炒)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为细末。每日空心白汤点服。djg中华典藏网

  渴忒饼儿djg中华典藏网

  生津止渴,治嗽。djg中华典藏网

  渴忒(一两二钱) 新罗参(一两,去芦) 菖蒲(一钱,各为细末) 白纳八(三两,研,系沙糖)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将渴忒用葡萄酒化成膏,和上项药末,令匀为剂,印作饼。每用一饼,徐徐噙化。djg中华典藏网

  官桂渴忒饼儿djg中华典藏网

  生津,止寒嗽。djg中华典藏网

  官桂(二钱,为末) 渴忒(一两二钱) 新罗参(一两二钱,去芦,为末) 白纳八(三两,研)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将渴忒用玫瑰水化成膏,和药末为剂,用诃子油印作饼子。每用一饼,徐徐噙化。djg中华典藏网

  答必纳饼儿djg中华典藏网

  清头目,利咽膈,生津止渴,治嗽。djg中华典藏网

  答必纳(二钱为末,即草龙胆) 新罗参(一两二钱,去芦,为末) 白纳八(五两,研)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用赤赤哈纳(即北地酸角儿。)熬成膏,和药末为剂,印作饼儿,每用一饼,徐徐噙化。djg中华典藏网

  橙香饼儿djg中华典藏网

  宽中顺气,清利头目。djg中华典藏网

  新橙皮(一两,焙,去白) 沉香(五钱) 白檀(五钱) 缩砂(五钱) 白豆蔻仁(五钱) 荜澄茄(三钱) 南硼砂(三钱,别研) 龙脑(二钱,别研) 麝香(二钱,别研。)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为细末,甘草膏和剂印饼。每用一饼,徐徐噙化。djg中华典藏网

  牛髓膏子djg中华典藏网

  补精髓,壮筋骨,和血气,延年益寿。djg中华典藏网

  黄精膏(五两) 地黄膏(三两) 天门冬膏(一两) 牛骨头内取油(二两)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将黄精膏、地黄膏、天门冬膏与牛骨油一同不住手用银匙搅,令冷定和匀成膏。每日空心温酒调一匙头。djg中华典藏网

  木瓜煎djg中华典藏网

  木瓜(十个,去皮穣,取汁,熬水尽) 白沙糖(十斤,炼净)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一同再熬成煎。djg中华典藏网

  香圆煎djg中华典藏网

  香圆(二十个,去皮取肉) 白沙糖(十斤,炼净)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一同再熬成煎。djg中华典藏网

  株子煎djg中华典藏网

  株子(一百个,取净肉) 白沙糖(五斤,炼净)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同熬成煎。djg中华典藏网

  紫苏煎djg中华典藏网

  紫苏叶(五斤) 干木瓜(五斤) 白沙糖(十斤,炼净)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一同熬成煎。djg中华典藏网

  金橘煎djg中华典藏网

  金橘(五十个,去子取皮) 白沙糖(三斤)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一同熬成煎。djg中华典藏网

  樱桃煎djg中华典藏网

  樱桃(五十斤,取汁) 白沙糖(二十五斤)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同熬成煎。djg中华典藏网

  桃煎djg中华典藏网

  大桃(一百个,去皮,切片取汁) 白沙蜜(二十斤,炼净)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一同熬成煎。djg中华典藏网

  石榴浆djg中华典藏网

  石榴子(十斤,取汁) 白沙糖(十斤,炼净)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一同熬成煎。djg中华典藏网

  小石榴煎djg中华典藏网

  小石榴(二斗,蒸熟去子,研为泥) 白沙蜜(十斤,炼净)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一同熬成煎。djg中华典藏网

  五味子舍儿别djg中华典藏网

  新北五味(十斤,去子,水浸取汁) 白沙糖(八斤,炼净)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一同熬成煎。djg中华典藏网

  赤赤哈纳即酸刺djg中华典藏网

  赤赤哈纳(不以多少,水浸取汁)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用银石器内熬成膏。djg中华典藏网

  松子油djg中华典藏网

  松子(不以多少,去皮,捣研为泥)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水绞取汁熬成,取净清油绵滤净,再熬澄清。djg中华典藏网

  杏子油djg中华典藏网

  杏子(不以多少,连皮捣碎)djg中华典藏网

  上件,水煮熬,取浮油,绵滤净,再熬成油。djg中华典藏网

  酥油djg中华典藏网

  牛乳中取净凝,熬而为酥。djg中华典藏网

  醍醐油djg中华典藏网

  取上等酥油,约重千斤之上者,煎熬过滤净,用大磁瓮贮之,冬月取瓮中心不冻者,谓之醍醐。djg中华典藏网

  马思哥油djg中华典藏网

  取净牛奶子不住手用阿赤(即打油木器也。)打取浮凝者为马思哥油。今亦云白酥油。djg中华典藏网

  枸杞茶djg中华典藏网

  枸杞五斗,水淘洗净,去浮麦,焙干,用白布筒净,去蒂萼、黑色,选拣红熟者,先用雀舌茶展溲碾子,茶芽不用,次碾枸杞为细末。每日空心用□匙头,入酥油搅匀,温酒调下,白汤亦可。(忌与酪同食。)djg中华典藏网

  玉磨茶djg中华典藏网

  上等紫笋五十斤,筛筒净,苏门炒米五十斤,筛筒净,一同拌和匀,入玉磨内,磨之成茶。djg中华典藏网

  金字茶djg中华典藏网

  系江南湖州造进末茶。djg中华典藏网

  范殿帅茶djg中华典藏网

  系江浙庆元路造进茶芽,味色绝胜诸茶。djg中华典藏网

  紫笋雀舌茶djg中华典藏网

  选新嫩芽蒸过,为紫笋。有先春、次春、探春,味皆不及紫笋雀舌。djg中华典藏网

  女须儿djg中华典藏网

  (出直北地面,味温甘。)djg中华典藏网

  西番茶djg中华典藏网

  (出本土,味苦涩,煎用酥油。)djg中华典藏网

  川茶、藤茶、夸茶djg中华典藏网

  (皆出四川。)djg中华典藏网

  燕尾茶djg中华典藏网

  (出江浙、江西。)djg中华典藏网

  孩儿茶djg中华典藏网

  (出广南。)djg中华典藏网

  温桑茶djg中华典藏网

  (出黑峪。)djg中华典藏网

  凡诸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djg中华典藏网

  清茶djg中华典藏网

  先用水滚过滤净,下茶芽,少时煎成。djg中华典藏网

  炒茶djg中华典藏网

  用铁锅烧赤,以马思哥油、牛奶子、茶芽同炒成。djg中华典藏网

  兰膏djg中华典藏网

  玉磨末茶三匙头,面、酥油同搅成膏,沸汤点之。djg中华典藏网

  酥签djg中华典藏网

  金字末茶两匙头,入酥油同搅,沸汤点服。djg中华典藏网

  建汤djg中华典藏网

  玉磨末茶一匙,入碗内研匀,百沸汤点之。djg中华典藏网

  香茶djg中华典藏网

  白茶(一袋) 龙脑成片者(三钱) 百药煎(半钱) 麝香(二钱)djg中华典藏网

  同研细,用香粳米熬成粥,和成剂,印作饼。djg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