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
作者:宋常星宋常星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茶之书
《茶之书》是冈仓天心写给爱茶人的启蒙读物。在开篇他就明确表明,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所以本书并不是简单地就茶论茶,而是从饮茶这一日常生活场景入手,描述了作为东方“生活艺术”之一的茶道,及其影响下的建筑设计、绘画风格、插花理念、行为礼仪,甚至于精神信仰。此外,由于作者不仅精通英语,而且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因此够能深入浅出地写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简名《鲁斋郎》。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末本。剧写权豪势要鲁斋郎强夺银匠李四之妻,李四拟告状而病倒街头,为六案孔目张珪所救。张初言助李,但得知被告系鲁斋郎时,大惊失色,力劝李四罢休,以免遭祸。后鲁见张妻美,复威胁张送妻至鲁宅。张畏其权势,只得屈从。鲁对李妻已厌,诈称己妹而送与张为妻。张携李妻归家,会李因儿女失散来张家寻找,与妻重逢。而张之儿女为寻母亦失踪。张于绝望中出家修道。龙图阁待制兼开封府尹包拯寻访民情,途中收养了李、张两家子女,闻鲁专夺人妻事,欲绳之以法,但又恐皇上袒护权豪,故于奏文中将“鲁斋郎”写作“鱼齐即”,御批下“斩”字后,复将“鱼齐即”添足而立予处决。李、张两家夫妻儿女皆得团圆。剧假借宋代清官包拯之名反映元朝现实,“智斩”正曲折地反映了元朝权豪势要享有法律特权。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本。
华严一乘成佛妙义
华严一乘成佛妙义,一卷,唐见登集,日本实圆题记,性空题记,尾题乘下有十玄二字。
冥报记辑书
《冥报记辑书》七卷,系日本人佐佐木宪德所辑,仍收于《卍续藏经》第一四九册,内容与《冥报记》性质相同,都是善恶因果报应的事迹,年代属于晋、宋与齐、唐之间。
历朝释氏资鉴
简称《释氏资鉴》。佛教史书。元至元十二年(1275)熙仲编集。十二卷。编年体。所述佛教史迹,上自周昭王二十三年释迦牟尼降生,下至元世祖至元初年(1264),共二千余年。所引资料,宋以前多采自宋本觉《释氏通鉴》等,宋、元部分多采自笔记杂撰。本书以“明佛祖之垂慈,彰王臣之皈仰”为要旨,故记载有关历代王臣皈仰佛教之事很多(包括王臣与禅僧的对答“唱酬”)。本书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诸佛心陀罗尼经
梵名Buddha -hr!daya-dha^ran!i^ 。全一卷。又称诸佛心经、诸佛心印经、诸佛陀罗尼经。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佛陀为诸菩萨说诸佛心陀罗尼,若至心持诵,得超脱百千劫之生死剧苦,乃至消除一切恶业、惊退一切魔军。另有宋代法天所译之诸佛心印陀罗尼经一卷,为同本异译,然将佛所说分为佛心印陀罗尼与一切诸佛心印陀罗尼二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