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大丹要旨

作者:佚名
修炼大丹要旨

修炼大丹要旨,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辑录数种炼丹法诀。上卷首为〈外丹要诀〉。谓铅与硫加热后可得真铅,亦称白虎;再加朱砂同研,加热后可得真汞,亦称青龙,是为丹母,可以养炼成丹。例如书中所载「火龙玄珠大丹」,即以所采龙虎四两研细,依法炼成玄珠,再用玄珠养汞成银、养汞成金。炼至十转成丹,服之可成仙,或点汞成宝。又有「金丹法」,即将丹头与金炼作黄粉,与煮过朱砂同研火煅,候金朱真死,再细研入缸,火养成宝。其次又叙述养炼粉霜成白雪神符之方法,有神雪丹转四皓丹、四皓丹转四宝神雪丹、四宝神雪丹转神符白雪丹、神符白雪丹转轻红粉丹、神符自雪丹养灵砂为紫河车丹,以及养成神粉转雌雄为金英丹、金雄丹等。下卷载〈混元九转金丹诀〉,其丹法分九转。即养砂成丹宝、丹宝砂成寒林玉树、寒林变玉笋、玉笋匮养小丹、小丹养黄芽、黄芽匮养金蚕、金蚕匮养金芽成庚宝,庚宝铸金鼎、金鼎养金丹。据称此丹「解将凡骨变仙骨,能使贫家作富家」,即服丹者可成仙,亦可用丹点化金银。

猜你喜欢的书

服尔德传

服尔德传

《服尔德传》即为伏尔泰传,是法国著名传记作家和小说家所著。本书是知名翻译家傅雷翻译的作品。本书叙述了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生平主要事迹、戏剧创作和哲学思想。服尔德,今译伏尔泰(1694-1778),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服尔德传》是传记作家莫罗阿(今译莫洛亚)众多传记中的一个。莫罗阿的文学成就,特别表现在他的传记创作上。他写的传记,人物生动,情节有趣,富有小说情趣。而他在传记的写法上,可以说是有革新之功,其作品被誉为法国文苑里最好的几部传记,其中就包括《服尔德传》。

医医病书

医医病书

医论。清吴瑭撰。二卷。瑭有《温病条辨》已著录。是书系为医流俗之弊并补《温病条辨》一书所不及而撰。成书于道光十一年(1831),展转传抄,,至一九一九年刊行。载论凡七十六则,约万余言。其中医非上智不能、以明理为要、博而不精、多读无用等论,论述医德、医术及医者之弊病;中风、痿痹、午后发热、虚劳、吐血等论,论述内科杂病诊治;无论三阴皆以胃气为要、治内伤须辨明阴阳三焦论、看病须察兼证等论,论述治疗原则与方法;肝郁用逍遥散、柴胡治痨病等,论述药物性能与治疗法则。结合个人经验心得,论述理论与临床实践中的部分重要问题。阐发经旨,批评偏弊,观点鲜明,可供研究吴氏学术思想参考。后经曹炳章重编,分为二卷,归类为学医总论、病理各论、证治要论、用药统论,并有所增补。有一九一五年、一九五一年绍兴育新书局石印本。

道门经法相承次序

道门经法相承次序

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原不题撰人,书中载唐天皇(唐高宗)问道于中岳潘尊师(潘师正),当系唐代上清派道士所作。南宋《秘目》着录此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三卷,收入太平部。此书内容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上卷一至八页)概述道教及道门经法肇起原由,并解释三天、三洞 、三君、十二部经、三乘、三界、四等、六度行、六根、四大、五荫、三业、五苦、三涂等名同术语乏义,第二部分(上卷九页——下卷二页)是唐高宗与潘师正关于道教绎法之问答记录档,解答的问题有存三守一、发际九宫、六合寓、道教阶梯证果、天尊名号阶级、天尊十身、诸天圣真名号居处、诸真位业品级、三十六天名号、日月星宿之神、玄中大法师十号等等。第三部分(下卷二至十七页)为道教法术名词解释,所释名词有二乘、一念、二景、二气……等等,约百余条。第四部分(下卷十七至二十页)摘录《海空智藏经》,解释有关修持心性观慧之名词术语,如「三阶」、「十心」、「十行」、「十回」、「十转」、「十种障」等等。全书所释道教经法名义约一百四十余条,实为一部解释道教义理之小辞书。

文子

文子

先秦道家著作。曾被疑为伪书,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村西汉墓中发现有竹书《文子》,部分内容与今本相同,从而证明它确为先秦古籍。其作者旧题周辛计然,一说是老子弟子,字文子;一说为越国范蠡师。从今本内容看,当是战国末年道家门徒为阐扬老子而作。书中提到的孔子、平王、文子问老子等,当系作者虚拟。今本12篇,皆有标题,每篇由若干段组成。每段先举“老子曰”,然后是作者的发挥,体例与《韩非子·解老》相近。所引老子言,有的见于今本《老子》,多数不知出处,未必皆属老子。全书思想以道家为主,而又杂取儒墨名法,故被称为“驳书”。汉初《淮南子》曾大量引用,唐代与《老子》并重,改名为《通玄真经》。其文章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洋洋洒洒,间或有韵。其中《上德》篇是格言谚语专辑。今传片本有唐人徐灵府(默希子)《通玄真经注》12卷,元人杜道坚《文子缵义》12卷。

慧觉衣禅师语录

慧觉衣禅师语录

卷一收住长庆府长安山崇因禅寺语录、住湖山治平禅寺语录、住太公山石宝禅守语录、住江津县圆通禅寺语录;卷二收住云浮山珠林洪福寺语录、住巴县青岩宝莲院语录、复住治平禅寺语录、小参、机缘;卷二收法语、诸颂、诸赞、印偈、行状碑、法派、佛事、众偈。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五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其他译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其他译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 cchedikā prajñā pāramitā 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简称《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最早也流传最广的译本。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经》的释论有:憨山大师的《金刚决疑》;天亲菩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