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文
作者:刘一明猜你喜欢的书
编珠
现存最早的古类书。隋杜公瞻奉隋炀帝之命编录。此书原有四卷,现存一、二两卷。一度失传,至清康熙时,史学家高士奇偶然在废纸堆内发现,但仅存一、二两卷。后来高士奇把《编珠》按原目补为四卷,又续编了两卷,于是成为《编珠》四卷、《续编珠》二卷。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经徐乾学作序,三十七年高士奇重加增删、作序刊行于世,至今所见就是这个刊本。六卷中只有前二卷是杜氏原书,而前二卷每一门类的后面,都有高氏的补充,注以“以下补入”的字样。《编珠》原目分十四个部类,现存者一二卷的五个部类,引书据统计为194种。由于此书出现较晚而引起真伪问题的争议,被屡遭怀疑,认为不是先唐著作,其所引的古籍,清代辑佚、校勘学者几乎没有利用。但经学者专家考证,认为伪造之说是错误的。清代大内确有此书残本前二卷,且确为杜公瞻原作,卷帙虽少,而征引古籍文字,还多出于现存隋、唐、北宋类书之外。因此,它在校勘、辑佚工作中是较有价值的。
春在堂随笔
笔记。清人俞樾(1821—1907)撰。十卷。樾有《春在堂全书》已著录。是书为平素所作笔记整理编纂而成。约十二万五千字。内容丰富。大体按撰 写年代编次,各卷不分类目。内容有对经史诸 子、文字音韵的考证,对古今诗文的评议,有当 时社会的掌故遗闻与作者的交游经历,有浙东 风景名胜的游览纪实与风俗人情的考察直录, 亦有师友门人之间的酬唱文字以及集外诗词。 记宋翔凤以经师而工诗,记孙衣言师黄山谷与 作者论诗不合而赠诗奉寄,记《聊斋志异》版本 卷次等,均可供治文学史者参考。卷一谓其因 中进士时试帖诗首句“花落春仍在”为曾国藩 所赏,故题所居曰“春在堂”以为纪念,书名本 此。后附《小浮梅闲话》一卷,多考证戏曲、小说 的本事。有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在堂全 书》本,1984年江苏人民出版社据以排印出 版。
西昆酬唱集
诗歌总集。北宋杨亿编。2卷。该集为馆阁诸臣于景德二年(1005)至大中祥符元年(1008)参加编纂《册府元龟》时唱和之作结集。“西昆”之名取自道家传说,盖昆仑山之西有玉山,乃西王母居处,其上为藏书之所,“先王之所谓册府”,故以之切合秘阁及所修之书。参与唱和者17人:杨亿、刘筠、钱惟演、李宗谔、陈越、李维、刘骘、丁谓、刁衎、任随、张詠、钱惟济、舒雅、晁迥、崔遵度、薛映、刘秉,个别人虽未参与秘阁编纂,但因唱和关系其作品也被收入。杨、刘、钱三人为唱和主力,其诗作占总数的五分之四以上。集分上下两卷,共收250首,均为律诗。诗的主题侧重于文学侍臣的宫中生活,不外游赏宴从、流连光景,其中以咏物、咏史之作居多,也有若干托物寓志、借古讽今、颇具讽喻意义的作品,如讽刺真宗神道设教、迷信仙道即是。在诗歌艺术上,西昆派诗人意在扭转宋初以来诗风的浅陋平庸,其诗学遗产也为此后宋型诗的确立提供了有益经验,故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后欧、梅既出,诗格一变,亿等之派遂微。然其组织工致,锻炼新警之处,终不可磨灭。”此书宋元刻本已不见于世。《四部丛刊初编》本据明嘉靖玩珠堂刊本影印,舛讹较多。清初毛奇龄得旧本于江宁,徐乾学为之刊刻,因刻版不精,故印行较少。康熙四十七年(1708)长洲(今苏州)朱俊升重加镌刻,《四库全书》即据以著录。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王仲荦所撰《西昆酬唱集注》,1986年齐鲁书社出版郑再时的《西昆酬唱集笺注》,颇便使用。
郑天挺明史讲义
本讲义根据郑天挺上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为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南开大学讲授明史所积累之卡片资料整理而成,集中反映了郑天挺对明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以及边疆史地、民族关系的研究成果,同时体现了郑天挺对历史教学的深入思考,内容十分丰富,兼具资料性与可读性,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作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全套共计二十四册)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美国万佛城宣化禅师讲述,1971年6月13日开讲,1979年9月9日讲完。讲一遍用了八年多时间。值‘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开印之际,拜读了宣公上人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浅释’,这是讲解唐代清凉国师所撰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的注释。是修学华严经的入门指导书。若是明白了这篇注释的内容,则对华严经大旨就能基本了解。今将此本增补在全经浅释内,以利修学。故此次出版的浅释全套共是二十四册(原书是二十三册)特此说明。
佛说鬼问目连经白话文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述说诸饿鬼问恶报业因于目连,目连乃一一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