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氏中藏經 卷下

療諸病藥方六十八〔1〕道60u中华典藏网

萬應圓60u中华典藏网

甘遂三兩 芫花三〔2〕兩 大㦸三〔3〕兩 大黄三兩〔4〕 三稜三兩 巴豆二兩,和皮〔5〕 乾漆二兩,炒 蓬朮〔6〕二兩 當歸五〔7〕兩 桑皮二兩 硼〔8〕砂三两 澤瀉八〔9〕两 山梔仁二檳榔一〔10〕两 木通一兩 雷丸一兩 訶子一兩 黑牽牛五〔11〕兩 五靈脂五兩 皂角七定,去皮弦60u中华典藏网

右件二十味,剉碎,洗淨。入米醋二斗〔12〕,浸三日。入銀〔13〕器或石〔14〕器内慢火熬,令醋盡。焙乾焦,再炒爲黄色,存性。入後藥:60u中华典藏网

木香一兩  丁香一兩  肉桂一兩,去皮  肉豆蔻〔15〕一兩 白朮一〔16〕两 黄芪一〔17〕两 没藥一两 附子一两皮臍〔18〕  茯苓一〔19〕兩 赤芍藥一〔20〕兩 川芎二两 牡丹皮二〔21〕兩 白牽牛二兩 乾薑二兩 陳皮二兩 芸薹二兩炒 地黄〔22〕三兩 鱉甲三兩,醋炙青皮三兩 南星二兩,漿水煑軟,切,焙60u中华典藏网

右二十味,通前共四十味,同杵,羅爲末,醋煮,麵糊60u中华典藏网

賜進士及第授通奉大夫署山東布政使督糧道孫星衍校60u中华典藏网

爲圓,如緑豆大。用度謹具如左。合時須在一淨室中,先嚴潔齋心,滌慮焚香,精誠懇諸方聖者以助藥力,尤效速也。60u中华典藏网

結胸傷寒,用油漿水下七圓,當逐下惡物。如人行二十里未動再服〔23〕。多年積結、殗食、癥塊,臨卧水下三圓至五圓。每夜服之,病即止。如記得因傷物作積,即隨所傷物下七圓。小兒、姙婦、老人勿服。 水氣,通身腫黄者,茯苓湯下五圓,日二服,水消爲度。如要消酒、進食,生薑湯下一圓。食後腹中一切痛,醋湯下七圓。膈氣噎病,丁香湯下三圓。夜一服。 因傷成〔24〕勞,鱉甲湯下七〔25〕圓。日三服。漸安,減服。 小腸痃癖氣,茴香湯下三圓。大小便不通,蜜湯下五圓。未通,加至七圓。 九種心痛,茱萸湯下五圓。立止。 尸注走痛,木瓜湯下三圓。脚氣,石楠湯下五圓。每日食前服。 卒死氣未絶,小便化七圓,灌之立活。產後血不行,當歸酒下三圓。血暈、血迷、血蠱、血痢、血脹、血刺、血塊、血積、血癥、血瘕,並用當歸酒下二圓。逐日服。 難産、横倒,榆白皮湯下二圓。胞衣不下,燒稱鎚通紅,以酒淬之,帶熱下二圓。惟孕婦患不可服,産急難,方可服之。脾瀉血痢,乾薑湯下一圓。赤白痢,甘草乾薑湯下一圓。赤痢,甘草湯下一圓。白痢,乾薑湯下一圓。胃冷吐逆,並反胃吐食,丁香湯下二圓。卒心腹痛不可忍者,熱醋鹽湯下三圓。如常,服一圓。臨卧,茶清下。五爛〔26〕疾,牛乳下一圓。每日二服。 如發瘧時,童子小便,酒下十圓。化開灌之,吐利即愈,其效如神。60u中华典藏网

〔1〕八 原無,據此後實有藥方數目補。60u中华典藏网

〔2〕三 趙本作“二”。60u中华典藏网

〔3〕三 趙本、醫統本作“二”。60u中华典藏网

〔4〕兩 醫統本、寬保本此下有“煨”字。60u中华典藏网

〔5〕和皮 醫統本作“去皮”。義長。60u中华典藏网

〔6〕蓬朮 孫本作“蓬木”,“木”字乃形近之,據趙本改。又,醫統本、寬保本作“蓬莪茂”。60u中华典藏网

〔7〕五 趙本作“三”。60u中华典藏网

〔8〕硼 趙本作“碙”;寬保本作“硇”。60u中华典藏网

〔9〕八 趙本、醫統本作“二”。60u中华典藏网

〔10〕一 趙本作“二”。60u中华典藏网

〔11〕五 趙本作“三”。60u中华典藏网

〔12〕斗 醫統本、寬保本作“升”。60u中华典藏网

〔13〕銀 趙本作“金”。60u中华典藏网

〔14〕石 趙本作“銀”。60u中华典藏网

〔15〕蔻 孫本無,據醫統本、寬保本補。60u中华典藏网

〔16〕一 趙本作“二”。60u中华典藏网

〔17〕一 趙本作“四”。60u中华典藏网

〔18〕皮臍 趙本此下有“人參三兩”。60u中华典藏网

〔19〕茯苓 醫統本、寬保本作“赤茯苓”。60u中华典藏网

〔20〕一 趙本作“二”。60u中华典藏网

〔21〕二 趙本作“一”。60u中华典藏网

〔22〕地黄 醫統本、寬保本作“熟地黄酒浸一宿”。60u中华典藏网

〔23〕再服 孫本原作小字注文,據文義改排爲正文。60u中华典藏网

〔24〕成 孫本作“盛”,據趙本改。60u中华典藏网

〔25〕七 趙本作“二”。60u中华典藏网

〔26〕爛 趙本作“癎”,疑是。60u中华典藏网

療萬病六神丹60u中华典藏网

雄黄一兩,研 礬石一兩,燒 巴豆一兩,去皮 附子一兩,炮 藜蘆三兩 朱砂二兩〔1〕。一兩别研,一兩爲衣〔2〕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煉蜜爲圓如小豆大,一等作黍米大。男子百疾,以飲服二圓。小兒量度與〔3〕小者服。得利即差。60u中华典藏网

〔1〕兩 趙本作“斤”。60u中华典藏网

〔2〕一兩别研,一兩爲衣 趙本作“以砂鋪器底,將藥隔開,微火炙之,三日配藥,爲末,帶黄即换”。60u中华典藏网

〔3〕與(yǔ宇)給予。《周禮·春官·大卜》:“三日與”注:“與,謂予人物也。”60u中华典藏网

安息香圓60u中华典藏网

治傳屍,肺痿,骨蒸,鬼疰,卒心腹疼,霍亂吐瀉,時氣,瘴瘧,五利,血閉,痃癖,丁腫,驚邪諸疾。60u中华典藏网

安息香 木香 麝香 犀角 沉香 丁香 檀香 香附子  訶子 朱砂 白朮 蓽撥已上各一兩 乳香 龍腦 蘇合香已上各半兩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煉蜜成劑,杵一千下,圓如桐子大,新汲水化下四圓。老幼皆一圓。以絳囊子盛一圓,彈子大,懸衣,辟邪毒魍魎甚妙。合時,忌雞、犬、婦人見之。60u中华典藏网

明月丹60u中华典藏网

治傳尸勞。60u中华典藏网

雄黄半兩 兎糞二兩 輕粉一兩〔1〕 木香半兩 天靈蓋一兩,炙 鱉甲一箇,大者去裙襴〔2〕,醋炙焦黄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醇酒一大升,大黄一〔3〕兩,熬膏,入前藥末,爲圓如彈子大,朱砂爲衣。如是傳尸勞,肌瘦面黄,嘔吐血,咳嗽不定者是也。先燒安息香,令烟起,吸之不嗽者,非傳尸也,不可用此藥。若吸烟入口,咳嗽不能禁止者,乃傳尸也,宜用此藥。五更初,勿令人知,以童子小便與醇酒共一盞,化一圓服之。如人行二十里,上〔4〕吐出蟲,其狀若燈心而細,長及寸,或如爛李,又如蝦蟆,狀各不同。如未効,次日再服,以應爲度。仍須初得,血氣未盡、精神未亂者可用之。60u中华典藏网

〔1〕兩 醫統本、寬保本作“分”。60u中华典藏网

〔2〕襴 孫本作“爛”,形近之,據趙本改。60u中华典藏网

〔3〕一 醫統本、寬保本作“半”。60u中华典藏网

〔4〕上 醫統本、寬保本作“當”。義長。60u中华典藏网

地黄煎60u中华典藏网

解勞,生肌肉,進食,活血養氣〔1〕。60u中华典藏网

生地黄汁五升 生杏仁〔2〕汁一〔3〕升 薄荷汁一〔4〕升 生藕汁一〔5〕升 鵝梨汁一升 法酒二升 白蜜四两 生薑汁一〔6〕升60u中华典藏网

已上,同於銀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却入後藥:60u中华典藏网

柴胡四〔7〕两 去蘆,焙 木香四〔8〕两 人參〔9〕二〔10〕两 白茯苓二〔11〕兩 山藥二〔11〕兩 柏子仁二〔11〕兩 遠志二〔11〕兩,去心 白朮二〔11〕兩 桔梗二〔12〕兩 枳實〔13〕二兩,麩炒 秦艽三〔14〕兩,去蘆 麝香二錢〔15〕,另研 熟地黄四兩60u中华典藏网

右末,入前藥膏中和,再入臼中,杵二三千下,圓如桐子大。每服食藥,用甘草湯下二十圓。食後,日三服。安,即住服。60u中华典藏网

〔1〕氣 醫統本、寬保本作“心”,義長。60u中华典藏网

〔2〕杏仁 趙本作“人參”,可參。60u中华典藏网

〔3〕〔4〕〔5〕〔6〕一 醫統本、寬保本作“五”。60u中华典藏网

〔7〕四 醫統本、寬保本作“三”。60u中华典藏网

〔8〕四 趙本作“三”,醫統本、寬保本作“二”。60u中华典藏网

〔9〕人參 趙本作“沙參”。60u中华典藏网

〔10〕二 醫統本、寬保本作“一”。60u中华典藏网

〔11〕二 醫統本、寬保本作“一”。60u中华典藏网

〔12〕二 醫統本、寬保本作“四”。60u中华典藏网

〔13〕枳實 醫統本、寬保本作“枳殻”。60u中华典藏网

〔14〕三 醫統本、寬保本作“二”。60u中华典藏网

〔15〕二錢 醫統本、寬保本作“半兩”。60u中华典藏网

起蒸中央湯60u中华典藏网

黄連五兩60u中华典藏网

右㕮咀〔1〕,以醇酒二斗,同熬成膏。每夜以好酒化下彈子大一圓,汗出爲度。仍服補藥麝臍圓。60u中华典藏网

〔1〕㕮咀(fǔ jǔ斧舉) 咬碎(或切碎)藥物之法,《别録·合藥分劑法則》:“㕮咀,古之制也。古人無刀切片,以口咬細令如麻豆,爲粗(渣)藥煎之,使藥水易清,飲於腸中則易升易散。今人以刀剉如麻豆大,此㕮咀之易成也。”60u中华典藏网

補藥麝臍〔1〕圓60u中华典藏网

麝臍〔2〕一枚,燒灰 地黄洗 地骨皮 山藥 柴胡各一兩 白朮二兩〔3〕 活鱉一箇,重二斤者佳60u中华典藏网

右將鱉入醇酒一方〔4〕,煮令爛熟,研細;入汁,再熬膏;入末,圓如桐子大。酒服二十圓,日二、夜一。蒸,謂骨蒸也。氣血相摶,久而瘦弱,遂成勞傷、肉消、毛落、妄〔5〕血、喘咳者,是也。宜以前法治之。60u中华典藏网

〔1〕麝臍 即麝香殼。爲麝香腺囊取出之後,剩下之臍部皮脂所結之殼。60u中华典藏网

〔2〕臍 孫本無,據方名補。60u中华典藏网

〔3〕二兩 孫本脱,據趙本補。60u中华典藏网

〔4〕方 疑爲“升”字之。60u中华典藏网

〔5〕妄 疑爲“亡”字之。60u中华典藏网

太上延年萬勝追魂散〔1〕60u中华典藏网

人參去蘆〔2〕 柴胡去苗〔3〕 杏仁去皮尖〔4〕 天靈蓋炙,各一兩 蜀椒一分〔5〕 桃柳心一小握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童子小便一升,末一兩,垍〔6〕瓶中煎,令熟。空心,日午各進一服。經五日効。60u中华典藏网

〔1〕追魂散 寬保本此下有“治勞瘦垂死方”六字。60u中华典藏网

〔2〕去蘆 趙本此下有“四兩”二字。60u中华典藏网

〔3〕去苗 趙本此下有“二兩”二字。60u中华典藏网

〔4〕去皮尖 趙本此下有“一兩”二字。60u中华典藏网

〔5〕一分 趙本作“二分”。寬保本此下有“去目微炒出汗”六字。60u中华典藏网

〔6〕垍(jì寄)《六書故》:“今人以垍爲陶器。”60u中华典藏网

醉仙丹60u中华典藏网

主偏枯不遂,皮膚不仁。60u中华典藏网

麻黄一升〔1〕,去節,水煮,去沫,焙乾,作末 南星七箇,大者〔2〕大〔3〕附子三箇,黑者〔4〕 地龍七條,去土60u中华典藏网

右除麻黄外,先末之。次將麻黄末,用醇酒一方〔5〕熬成膏,入末〔6〕,圓如彈子大。每服〔7〕食後、臨睡,酒化一圓,汗出爲度。偏枯不遂,皮膚不仁者〔8〕,皆由五臟氣虚,風寒暑濕之邪蓄積於中,久而不散,乃成疾焉。以前法主之。60u中华典藏网

〔1〕升 趙本作“斤”,醫統本作“兩”。60u中华典藏网

〔2〕大者 醫統本、寬保本作“炮去皮”。60u中华典藏网

〔3〕大 醫統本、寬保本作“黑”。60u中华典藏网

〔4〕黑者 醫統本、寬保本作“去皮”。60u中华典藏网

〔5〕方 醫統本、寬保本作“升”,疑是。60u中华典藏网

〔6〕入末 醫統本、寬保本作“入前末”。義長。60u中华典藏网

〔7〕服 醫統本、寬保本作“日”。60u中华典藏网

〔8〕者 孫本無。據醫統本、寬保本補。60u中华典藏网

靈烏丹60u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冷疾、疼痛、麻痺、風氣。60u中华典藏网

川烏一斤。河水浸七日,换水浸。去皮尖,切片,乾之 牛膝二兩。60u中华典藏网

酒浸,焙 何首烏四兩。製如川烏法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煉蜜圓如桐子大,朱砂爲衣。空心,酒下七圓,漸加至十圓。病已即止。60u中华典藏网

扁鵲玉壺丹60u中华典藏网

駐顔補煖,祛萬痛〔1〕。60u中华典藏网

硫黄一斤。以桑灰淋濃汁五斗,煮硫黄令伏,以火煆之,研如粉。掘一地坑子,深二寸許,投水在裏,候水清,取調硫黄末,稀稠得所。磁器中煎乾。用一箇,上傅以砂,砂上鋪紙,下以火煆熱,即取硫黄滴其上,自然色如玉矣〔2〕。60u中华典藏网

右以新炊飲爲圓,如麻子大。空心、食前,酒下十圓。60u中华典藏网

〔1〕痛 疑爲“病”字之誤。60u中华典藏网

〔2〕硫黄……自然色如玉矣 趙本此方組成大異,録之如左:60u中华典藏网

硫黄一斤。桑皮灰三石五斗,淋汁煮七次,汁盡爲度。人參一斤,去蘆,煎汁,製黄,候黄如粉白,再入參汁。朱砂五斤,碾細,入内。上鋪紙,下以微火炙之。候熱,將黄和水,不乾不濕,滴紙上,半煮,香,即白如粉。將參汁煮黄,以汁盡爲度,曬乾爲末。60u中华典藏网

葛玄真人百補構〔1〕精圓60u中华典藏网

熟地黄四兩〔2〕 山藥二兩 五味子六兩 蓯蓉三〔3〕兩,酒浸一宿 牛膝二〔4〕兩,酒浸〔5〕60u中华典藏网

山茱萸一兩 澤瀉一兩 茯苓一〔6〕兩,去皮 遠志一兩,去心 巴㦸天一兩,去心 赤石脂一兩 石膏一兩〔7〕 柏子仁一兩〔8〕,炒 杜仲三兩,去皮,剉碎,慢火炒,令絲斷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煉蜜圓如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二十圓。男子婦人皆可服。60u中华典藏网

〔1〕構 孫本原作“高宗廟諱”,今恢復本字。60u中华典藏网

〔2〕兩 醫統本、寬保本此下有“酒浸一宿切焙乾秤”八字。60u中华典藏网

〔3〕三 醫統本、寬保本作“二”。60u中华典藏网

〔4〕二 趙本作“三”。60u中华典藏网

〔5〕酒浸 醫統本、寬保本作“去蘆剉寸酒浸一宿焙乾”。60u中华典藏网

〔6〕一 趙本作“二”。60u中华典藏网

〔7〕兩 醫統本、寬保本此下有“火燒令赤出火毒”七字。60u中华典藏网

〔8〕兩 醫統本、寬保本此下有“微炒另硏”。60u中华典藏网

澀精金鎖丹60u中华典藏网

韭子一升,酒浸三宿,濾出焙乾,杵爲末〔1〕60u中华典藏网

右用酒糊爲圓,如桐子大,硃砂爲衣。空心、酒下二十圓。60u中华典藏网

〔1〕末 趙本此下有“料豆半斗酒浸”。60u中华典藏网

療百疾延壽酒60u中华典藏网

黄精四斤 天門冬三斤 松葉六斤 蒼朮四斤 枸杞子五升〔1〕60u中华典藏网

右以水三碩〔2〕,煮一日,取汁,如釀法成。空心,任意飲之。60u中华典藏网

〔1〕黄精……五升 升,醫統本、寬保本作“斤”。趙本此方組成大異,録之如左:60u中华典藏网

枸杞四斤 天門冬三斤 松葉六斤60u中华典藏网

〔2〕碩(shí石) 借作“石”(dàn擔)。《説苑·辨物》:“十斗爲石”。60u中华典藏网

交藤圓60u中华典藏网

駐顔長算〔1〕,祛百疾。60u中华典藏网

交藤根一斤,紫色者。河水浸七日,竹刀刮去皮,曬乾〔2〕 茯苓五兩 牛膝二兩〔3〕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煉蜜,搜成劑,杵一萬下,圓如桐子大,紙袋盛之。酒下三十圓,空心服。久服延壽,忌〔4〕猪羊肉〔5〕。60u中华典藏网

〔1〕長算 長命,長壽。算,壽數。《廣韻·换第二十九》:“算,計歷數者也。”引伸爲壽命之數。60u中华典藏网

〔2〕交藤根……曬乾 \醫統本、寬保本作“何首烏即交藤根也用一斤赤白者”。60u中华典藏网

〔3〕牛膝二兩 趙本無。60u中华典藏网

〔4〕忌 醫統本、寬保本此下有“食”字,疑是。60u中华典藏网

〔5〕肉 醫統本、寬保本作“血”。60u中华典藏网

天仙圓60u中华典藏网

補男子婦人虚乏。60u中华典藏网

天仙子 五靈脂各五兩60u中华典藏网

右炒,令焦黑色,杵末,以酒糊爲圓如緑豆大。食前,酒服十五圓。60u中华典藏网

按:趙本無五靈脂,且天仙子爲十兩,其藥性苦温,有大毒,無補虚之功用,與主治有悖,臨證當慎用。60u中华典藏网

左慈真人陸本無此上四字,作善養。千金地黄煎60u中华典藏网

生地黄一秤,取汁,於石器中熬成膏,入熟乾地黄末,看硬軟劑,杵〔1〕千下60u中华典藏网

右圓如桐子大,每服二十圓,空心服,久服斷慾,神仙不死。60u中华典藏网

〔1〕於石器中……杵千下 醫統本、寬保本作“熬入熟地黄末,酒圓,下二十圓”。60u中华典藏网

取積聚方60u中华典藏网

輕粉 粉霜 朱砂各半兩 巴豆霜二錢半〔1〕60u中华典藏网

右同硏匀,煉蜜作劑,旋圓如麻子大。生薑湯下三圓。量虚實加減〔2〕。60u中华典藏网

〔1〕巴豆霜二錢半 趙本無。60u中华典藏网

〔2〕加減 趙本此下有“服之”二字。60u中华典藏网

治癥方60u中华典藏网

大黄濕紙裹,煨 三稜濕紙裹,煨熱,剉 硼〔1〕砂硏 乾漆炒,令烟盡 巴豆去皮,出油60u中华典藏网

已上各一兩,爲末,醋一方〔2〕,熬成膏,入後藥:木香 丁香 枳實〔3〕麩炒,去穰〔4〕 桂心各一兩〔5〕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入前項膏子和成劑,杵千下,爲圓如緑豆大。飲服三五圓,食後服〔6〕。60u中华典藏网

〔1〕硼 趙本作“碙”。醫統本、寬保本作“硇”。60u中华典藏网

〔2〕方 醫統本、寬保本作“升”。60u中华典藏网

〔3〕枳實 醫統本、寬保本作“枳殼”。60u中华典藏网

〔4〕麩炒去穰 醫統本、寬保本作“去穰,切,鹽炒黄”。60u中华典藏网

〔5〕一兩 醫統本、寬保本作“一兩半”。60u中华典藏网

〔6〕飲……服 寬保本作“米湯下三圓”。60u中华典藏网

通氣阿魏圓60u中华典藏网

治諸氣不通,胸背痛,結塞悶亂者,悉主之。60u中华典藏网

阿魏二兩 沉香一兩 桂心半兩 牽牛末二〔1〕兩60u中华典藏网

右先用醇酒一升,熬阿魏成膏,入藥末爲圓櫻桃大,朱砂爲衣。酒化一圓〔2〕。60u中华典藏网

〔1〕二 趙本作“一”。60u中华典藏网

〔2〕酒化一圓 寬保本作“一圓,酒化下。諸氣不通,胸背痛結,悶亂宜”。60u中华典藏网

治尸厥卒痛方60u中华典藏网

尸厥者,謂忽如醉狀,肢厥而不省人事也。卒痛者,謂心腹之間,或左右脇下,痛不可忍,俗謂鬼箭者是。60u中华典藏网

雄黄二兩,硏 朱砂二兩,硏60u中华典藏网

右二味,再同硏匀,用大蒜一頭,濕紙裹、煨,去紙,杵爲圓,櫻桃大。每服一圓,熱酒化下。60u中华典藏网

鬼哭丹60u中华典藏网

主腹中諸痛,氣血凝滯,飲食未消,陰陽痞隔,寒熱相乘,摶而爲痛,宜以此方主之。60u中华典藏网

川烏十四箇,生 朱砂一兩 乳香一分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以醋一盞,五靈脂末一兩,煮糊和圓如桐子大,朱砂爲衣。酒下七圓,男子温酒下,女人醋湯下。60u中华典藏网

治心痛〔1〕不可忍者60u中华典藏网

木香 蓬朮各一兩 乾漆一分,炒〔2〕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每服一錢,熱醋湯調下,入口立止。60u中华典藏网

〔1〕心痛 醫統本、寬保本作“心脾卒痛”。60u中华典藏网

〔2〕炒 醫統本、寬保本此下有“至烟盡”三字。60u中华典藏网

取長蟲兼治心痛方60u中华典藏网

大棗廿一箇,去核 緑礬一兩,作二十〔1〕一塊,子填棗中,麵裹燒紅,去麵 雷丸七箇 輕粉一錢 木香一錢 丁香一錢 水銀半兩。入鉛半兩,溶成砂子〔2〕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取牛肉二兩,車脂〔3〕一兩,與肉同剉,令爛。米醋一升煮肉,令成膏,入藥同熬,硬軟得所,入臼中,杵三二千下。圓如酸棗大。圓時先以緋〔4〕線一條,圓在藥中,留二尺許作系。如有長蟲者,五更初,油漿水吞下一圓,存線頭勿令吞盡。候少頃,心中痛,線動,即急拽線,令藥出,則和蟲出。若心氣痛不可忍者,熱醋湯化下一圓,立止。60u中华典藏网

〔1〕十 醫統本、寬保本作“錢”,疑是。60u中华典藏网

〔2〕水銀……砂子 趙本無。60u中华典藏网

〔3〕車脂 車軸滑油。《本草綱目·車脂》:“車轂脂、軸脂、轄脂、缸膏。時珍曰:轂即軸也,轄即缸也。乃裹軸頭之鐵,頻塗以油則滑而不澀。”60u中华典藏网

〔4〕緋(fēi飛) 大紅色。60u中华典藏网

治蟲毒方60u中华典藏网

水銀 蜜陀僧 黄丹 輕粉 大黄 丁香 訶子雄雀糞各一兩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每服二錢,用麵半兩,共水和成油餅食之。又法,作碁子,入漿水,煮熱〔1〕食之。60u中华典藏网

〔1〕熱 趙本作“熟”。疑是。60u中华典藏网

破棺丹60u中华典藏网

治陰厥,面目俱青,心下硬,四肢冷,脈細欲絶者。60u中华典藏网

硫黄一兩。無灰酒煮三日三夜。如耗,旋添暖酒。日足取出,硏爲末,丹砂一兩,硏匀細60u中华典藏网

右以酒煮糊爲圓,如雞頭〔1〕大。有此病者,先於淨室中,勿令人知,度病人長短,掘一地坑子,深一尺以來,用苜蓿〔2〕火燒,令坑子極熱,以醋五升沃,令氣出,内鋪衣被蓋坑,以酒化下一圓,與病人服之。後令病人卧坑内,蓋覆,少時汗出,即扶病者,令出無風處,蓋覆。令病人四肢温,心下軟,即漸去衣被,令通風。然後看虚實調補。60u中华典藏网

〔1〕雞頭 即芡實。《方言·三》:“芡,雞頭也,北燕謂之蔆,青徐淮泗之間謂之芡,南楚江湘之間謂之雞頭。”60u中华典藏网

〔2〕以來用苜蓿 醫統本、寬保本作“入粟稈”。60u中华典藏网

再生圓60u中华典藏网

起厥死猶暖者60u中华典藏网

巴豆一兩,去皮,硏 朱砂一兩,細硏 麝香半兩,硏 川烏尖十四箇,爲末 大黄一兩,炒,取末〔1〕60u中华典藏网

右件,再同硏匀,煉蜜和圓如桐子大。每服三圓,水化下,折齒灌之,立活。亦療關膈結胸,極効。60u中华典藏网

〔1〕川烏尖……取末 趙本無。60u中华典藏网

救生圓60u中华典藏网

治卒死。〔1〕60u中华典藏网

大黄四兩〔2〕 輕粉半兩 朱砂一兩〔3〕 雄黄一分 巴豆七箇。去皮,細硏,取霜〔4〕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以鯤〔5〕膽汁和圓,如雞頭大。童子小便化開一圓,斡〔6〕開口灌之。内大葱一寸許入鼻中,如人行五七里,當吐出涎,即活。60u中华典藏网

〔1〕救生圓治卒死 醫統本、寬保本作“起卒死救生丹”。且此下有“此方不可服”五字。而寬保本有眉批云“服上疑脱久字”。60u中华典藏网

〔2〕四兩 醫統本、寬保本作“半兩,濕紙裹煨”。60u中华典藏网

〔3〕兩 醫統本、寬保本作“分”。60u中华典藏网

〔4〕巴豆……細硏取霜 趙本無。醫統本、寬保本“細硏取霜”四字作“去油”。60u中华典藏网

〔5〕鯤 疑爲“鯽”字之誤。又,寬保本作“”,且有眉批云:“當作鯽”。疑是。60u中华典藏网

〔6〕斡(wò卧)旋轉。《廣雅·釋詁四》:“斡,轉也。”60u中华典藏网

治脾厥吐瀉霍亂60u中华典藏网

黑附子炮去皮臍,八破 乾薑炮〔1〕 甘草炙 肉荳各一兩。印本無此一味,有豉等分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水半升,末四〔2〕錢,印本作二錢。棗七箇,薑一分〔3〕,印本作一錢。同煎,去半〔4〕,温服,連進三服。60u中华典藏网

〔1〕乾薑炮 寬保本作“生薑”。60u中华典藏网

〔2〕四 醫統本、寬保本作“二”。60u中华典藏网

〔3〕薑一分 醫統本、寬保本作“生薑二片”。60u中华典藏网

〔4〕去半 醫統本、寬保本作“煎至一𧣴”。60u中华典藏网

三生散60u中华典藏网

起卒死,兼治陰盛四逆,吐瀉不止。60u中华典藏网

草烏七箇 厚朴一尺 甘草三寸,並生用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水一中盞,末一錢,棗七箇,煎七分服。重者灌之。60u中华典藏网

起卒死60u中华典藏网

葱根二兩 瓜蒂一分 丁香十四粒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吹一字入鼻中,男左女右,須臾自活。身冷强厥者,勿活。60u中华典藏网

浴腸湯60u中华典藏网

治陽厥發狂,將成疸。60u中华典藏网

大黄四兩,濕紙裹,煨 大青葉〔1〕 梔子仁〔2〕 甘草各一兩,炙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水五升,末四兩,煎減二升,内朴硝五合,再熬去一升,取汁二升,分四服。量虚實與之,大瀉爲度。如喜水,即以水澆之;畏水者,勿與喫,大忌。60u中华典藏网

〔1〕大青葉 醫統本、寬保本作“大青一兩”。60u中华典藏网

〔2〕梔子仁 醫統本、寬保本作“梔子二兩”。60u中华典藏网

破黄七神丹60u中华典藏网

朴硝二斤 朱砂五兩 大黄七兩〔1〕 甘遂二兩  山梔二兩  輕粉一兩  豉〔2〕半斤〔3〕以絹袋盛之60u中华典藏网

右七味,以水二斗,熬令水盡,除去甘遂、豉、梔子、大黄,只取朴硝、朱砂、輕粉爲末。以水浸豉汁,硏匀後,入末三味,同和。煮糯米糊爲圓,如彈子大。新水化一圓,吐瀉爲度。60u中华典藏网

〔1〕兩寬保本此下有“濕紙裹煨”四字。60u中华典藏网

〔2〕豉 醫統本、寬保本此上有“豆”字。60u中华典藏网

〔3〕斤 寬保本作“升”,疑是。60u中华典藏网

三黄圓60u中华典藏网

治三消,吐血,諸黄症〔1〕。60u中华典藏网

黄連三兩 黄芩二兩 大黄一兩〔2〕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煉蜜爲圓,如桐子大。食後,温水下十五圓,量虚實加減服〔3〕。60u中华典藏网

〔1〕症 寬保本作“疸”,疑是。60u中华典藏网

〔2〕兩 醫統本、寬保本此下有“濕紙裹煨”四字。60u中华典藏网

〔3〕量虚實加減服 醫統本、寬保本作“食後臨卧服”。可參。60u中华典藏网

通中延命玄冥煮硃砂法60u中华典藏网

治〔1〕尿血,開擁塞,解毒;治一切熱病、風氣、腳毒、蠱毒。60u中华典藏网

朱砂五兩 朴硝半秤,水煮七遍。每遍用水三〔2〕升,水盡爲度。取霜。再入水二升 蘇木二兩 大黄五兩 鬱金三兩 山梔二兩 人參二兩 桑皮二兩 甘草五兩〔3〕60u中华典藏网

右件同熬,水盡爲度。只用朱砂,去餘藥,杵末,煉蜜圓桐子大。每服二十圓,飲下。可疏諸毒,尤妙。60u中华典藏网

〔1〕治 孫本作“活”,形近之誤。據趙本改。60u中华典藏网

〔2〕三 趙本作“五”。60u中华典藏网

〔3〕甘草五兩 趙本無。60u中华典藏网

治暴熱毒、心肺煩而嘔血方60u中华典藏网

大黄二兩,爲末,以地黄汁拌匀,濕即焙乾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每服二錢,地黄汁調下,以利爲度。甘草湯亦得。60u中华典藏网

治吐血方60u中华典藏网

蛤粉四兩 朱砂一兩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新汲水調下五錢。未〔1〕已,再服;止,即已。60u中华典藏网

〔1〕未 孫本作“末”,形近之誤。據趙本改。60u中华典藏网

治中暍死,心下猶暖,起死方60u中华典藏网

右令病者仰面卧,取温水,不住手澆淋臍中。次以童子小便,合生地黄汁灌之,自活。禁與冷水,只與温熟水飲之。60u中华典藏网

玉霜膏〔1〕60u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熱毒喉閉。60u中华典藏网

朴硝一斤〔2〕 牙硝半斤 硼砂四兩 礬石三兩〔3〕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火鎔成汁。築一地坑子,令實,傾入,盆覆一夕,取,杵爲末。入龍腦二兩,硏匀。新汲水半盞,合生蜜調一錢。小兒量與服〔4〕。60u中华典藏网

〔1〕膏 寬保本作“圓”。60u中华典藏网

〔2〕一斤 醫統本、寬保本作“半斤”。60u中华典藏网

〔3〕礬石三兩 寬保本作“白礬二兩”。60u中华典藏网

〔4〕量與服 醫統本、寬保本作“量虚實服”。義長。60u中华典藏网

百生方60u中华典藏网

救百物入咽喉、鯁欲死者。60u中华典藏网

茯苓去皮 貫衆 甘草60u中华典藏网

右件,各等分爲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一分〔1〕,立効。60u中华典藏网

〔1〕一分 趙本作“下”。醫統本、寬保本作“一錢”。60u中华典藏网

治喉閉、悶氣欲死者60u中华典藏网

右取乾漆,燒〔1〕令烟出,竹筒子吸烟,吞之,立効。60u中华典藏网

〔1〕燒 醫統本、寬保本作“炒”。60u中华典藏网

治漏胎胎損方60u中华典藏网

川芎 艾葉各一兩,炒 阿膠炒 白茯苓口口60u中华典藏网

右末之,糯米飲調下二錢匕,日七服。仍食糯米粥養之。60u中华典藏网

治婦人血崩方60u中华典藏网

枳殻一錢,麵炒 地黄二錢,燒醋淬十四次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醋湯調下一錢匕,連三服,効。60u中华典藏网

治婦人血閉方60u中华典藏网

乾漆二兩,燒 生地黄汁五升60u中华典藏网

右熬成膏,酒化棗大許,空心服。60u中华典藏网

三不鳴散60u中华典藏网

治小便不通及五淋。60u中华典藏网

取水邊、燈下、道邊螻蛄各一箇。三處取三箇,令相咬,取活者一箇,如後法,麝香酒,食空下。60u中华典藏网

右内於瓶中,封之,令相噬。取活者焙乾,餘皆〔1〕爲末。每服一錢匕,温酒調服,立通。餘皆二字恐誤。60u中华典藏网

〔1〕餘皆 疑衍。60u中华典藏网

甘草湯60u中华典藏网

解方藥毒60u中华典藏网

甘草一十二兩60u中华典藏网

右件剉碎,水二斗,煎至一斗,取清,温冷得所服〔1〕。仍盡量服。60u中华典藏网

〔1〕服 此下疑有脱文。60u中华典藏网

治溺死方60u中华典藏网

取石灰三石,露首培之,令厚一尺五寸。候氣出後,以苦葫蘆穰作末。如無,用瓜蒂。60u中华典藏网

右用熱茶調一錢,吐爲度。省事後,以糜粥自調之。60u中华典藏网

治縊死方60u中华典藏网

先令人抱起解繩,不得用刀斷。扶於通風處,高首卧。取葱根末,吹入兩鼻中,更令親人吹氣入口。候噴出涎,即以礬石末,取丁香煎湯,調一錢匕灌之。60u中华典藏网

槐子散60u中华典藏网

治久下血,亦治尿血。60u中华典藏网

槐角〔1〕中黑子一升,合槐花二升,同炒焦。60u中华典藏网

右件爲末,每服二錢,用水調下。空心、食前,各一服。病已,止。60u中华典藏网

〔1〕角 孫本作“用”,形近之誤,據趙本改。60u中华典藏网

治腸風下血60u中华典藏网

荆芥穗 地黄各二兩 甘草半兩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每服一錢,温酒調下。食後,日三、夜一。60u中华典藏网

治暴喘欲死方60u中华典藏网

大黄一〔1〕兩 牽牛二兩,炒60u中华典藏网

右件爲細末。每服二錢,蜜水調下,立愈。治上熱痰喘極効。若虚人、肺虚冷者,不可用。60u中华典藏网

〔1〕兩 醫統本、寬保本此下有“濕紙裹煨”四字。60u中华典藏网

大聖通神乳香膏60u中华典藏网

貼諸毒、瘡腫、發背、癰疽。60u中华典藏网

乳香一兩〔1〕 没藥一兩 血竭一兩 黄蠟一兩 黄丹二兩 木鱉二兩,去殼 烏魚骨二兩60u中华典藏网

海桐皮二兩 不灰木四兩 歷青四兩 五靈脂二兩 麝香二錢 膩粉五十箇子。此必有誤〔2〕60u中华典藏网

右並爲末,用好油四〔3〕兩,熬令熱〔4〕,下藥末熬,不住手攪之,令黑色,滴水成珠,即止。60u中华典藏网

〔1〕一 趙本作“二”。60u中华典藏网

〔2〕乳香……此必有誤 此必有誤四字當爲孫注。醫統本、寬保本“五十箇子此必有誤”作“三錢”。寬保本無“麝香二錢。今疑膩粉(即輕粉)二字有誤。趙本無“五靈脂二兩,麝香二錢,膩粉五十箇子,此必有”。60u中华典藏网

〔3〕四 醫統本、寬保本作“八”。60u中华典藏网

〔4〕熱 醫統本作“熟”,義長。60u中华典藏网

水澄膏60u中华典藏网

治病同前。60u中华典藏网

井泉石 白及各一兩 龍骨 黄蘗 鬱金各半兩 黄蜀葵花〔1〕一分60u中华典藏网

右六味,並爲末。每服二錢,新汲水一盞調藥,打,令匀,伺清澄,去浮水,攤在紙花上貼之。腫毒發背皆治。60u中华典藏网

〔1〕黄蜀葵花一分 趙本無。60u中华典藏网

更甦膏60u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不測惡瘡欲垂垂字恐。60u中华典藏网

南星一箇 半夏七箇 巴豆五箇,去殼 麝香半錢〔1〕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細末,取臘月猪脂就膏。令如不痛瘡,先以鍼刺破,候忍痛處,使以兒乳汁同調,貼之。60u中华典藏网

〔1〕麝香半錢 趙本無。60u中华典藏网

千金膏60u中华典藏网

貼一切惡瘡、癱癤。60u中华典藏网

定粉 南粉 膩粉 黄丹各一分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入麝香一錢,硏匀,油調得所,成膏,貼。60u中华典藏网

定命圓60u中华典藏网

治遠年、日近一切惡候漏瘡。此藥爲末,熔開蠟,就湯内爲條,如布鍼大,入内,雲母膏貼之。60u中华典藏网

雄黄 乳香各一分 巴豆二十一粒,去皮不去油60u中华典藏网

右硏如粉,入白麵三錢,水和圓如小豆,或小麥粒大,兩頭尖。量病淺深,内瘡中,上用乳香膏貼之,効。服雲母膏尤佳。60u中华典藏网

麝香圓60u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氣漏瘡〔1〕。60u中华典藏网

麝香一分〔2〕 乳香一分 巴豆十四粒,去皮〔3〕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入棗肉,和成劑,圓作鋌子。看瘡遠近任藥,以乳香膏貼之,以効爲度。60u中华典藏网

〔1〕治一切氣漏瘡 寬保本作“古秘方無巴豆,血竭止痛、破血、生肌肉、及血不止”(眉批注云:“巴豆下疑脱有字”)。可參。60u中华典藏网

〔2〕分 寬保本作“錢”。60u中华典藏网

〔3〕去皮 醫統本、寬保本此下有“去油”二字。60u中华典藏网

香鼠散60u中华典藏网

治漏瘡。60u中华典藏网

香鼠皮四十九箇,河中花背者是 龍骨半兩 蝙蝠二箇,用心肝 黄丹一分 麝香一錢 乳香一錢 没心草一兩,燒灰60u中华典藏网

右入垍合中,泥固濟。炭三斤,煅。火終,放冷,爲末。用葱漿水洗淨,以藥貼之,立効。60u中华典藏网

定痛生肌肉方60u中华典藏网

胭脂一分 血竭一兩 乳香一分 寒水石三兩,燒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先以温漿水洗過,拭乾,傅瘡,甚妙。60u中华典藏网

又定痛生肌肉方60u中华典藏网

南星一箇 乳香二錢 定粉半兩 龍骨半兩 不灰木一兩,燒過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先以温漿水洗瘡口,以軟帛拭乾,傅之。60u中华典藏网

治白丁增〔1〕寒、喘急,昏冒方60u中华典藏网

葶藶 大黄各一兩 桑白皮 茯苓各二兩 檳榔七箇 郁李仁 漢防己各三分60u中华典藏网

右件爲末。每服三錢,蜜水調下。以疏下惡物爲度。60u中华典藏网

〔1〕增 疑爲“憎”字之誤。60u中华典藏网

又取白丁方60u中华典藏网

鉛霜一分 膽礬 粉霜各一錢 蜈蚣一條60u中华典藏网

右件爲末。先刺令血出,内藥米心大,以醋麵餅封口,立愈。60u中华典藏网

治赤丁方60u中华典藏网

黄連 大黄各一兩60u中华典藏网

右件爲末,以生蜜和圓如桐子大。每服三十圓,温水下,以利爲度。60u中华典藏网

又取赤丁方60u中华典藏网

杏仁七箇,生用60u中华典藏网

右件嚼爛,漱之,令津滿口,吐出,綿濾汁。入輕粉少許,調匀,以雞羽掃之。60u中华典藏网

治黄丁方60u中华典藏网

巴豆七箇,去心膜 青州棗七箇,去核,安巴豆在棗内,以麵裹,煨通赤60u中华典藏网

右件爲末。以硼砂、醋作麵糊爲圓如緑豆大。每服五圓至十圓,米飲下,以利爲度。60u中华典藏网

又取黄丁方60u中华典藏网

陸本元控一行60u中华典藏网

黄蘗一〔1〕兩 鬱金半兩60u中华典藏网

右件爲細末,以雞子清調,雞羽掃上。60u中华典藏网

〔1〕一 趙本作“二”。60u中华典藏网

治黑丁方60u中华典藏网

兔絲子 菖蒲60u中华典藏网

右二味,等分爲末,酒浸,取汁掃丁上。更服腎氣圓補之。60u中华典藏网

治青丁方60u中华典藏网

穀精草 蟬殼各一兩 蒼朮五兩60u中华典藏网

右爲末。每服一錢,水調服,食前。仍以鍼刺丁出,用桑柴汁洗之,立効。60u中华典藏网

已上捌方,陸本在中卷四十論後,印〔1〕本無此方,今附下卷之末。〔1〕印 趙本作“庫”。60u中华典藏网

華氏中藏經卷下終60u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