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賸

作者:丹波元简
医賸

日本丹波元简著,系编者于日本天明八年(1788)时笔记,刊行于日本宽政七年(1795)。三卷附录一卷,上卷载神农尝药、先天后天、三阴三阳等四十四条;中卷载病分左右、草子、吹霎、病从口鼻入等八十二条;下卷载紫色、鹘突、药用后窍等三十六条。附录有募原考、铜人图经考、屠苏考、梅雨考、冬虫夏草考、吸毒石考六条。现存日本宽政七年聿修堂刻本、日本文化六年(1809)东都青云堂刻本等,另见《聿修堂医书》《皇汉医学丛书》,通行本为清光绪十年(1884)杨守敬汇印聿修堂医学丛书本。

猜你喜欢的书

南岛志

南岛志

《南岛志》日本国最早研究琉球的著作。新井白石(1657—1725)著。共凡二卷10章:分为卷上、卷下两册。·卷上: ⑴地里,⑵世系;·卷下: ⑶官职,⑷宫室,⑸冠服,⑹礼刑,⑺文艺,⑻风俗,⑼食货,⑽物产。

二酉缀遗

二酉缀遗

《二酉缀遗》主要采掇古籍中奇闻怪事。《二酉缀遗》,以及《九流绪论》、《四部正讹》、《庄岳委谈》等部分,对古代小说作了多方面的考论。如对小说地位的高度重视,对小说"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等艺术特点的认识,精辟独到。胡应麟还摆脱传统的目录著作将小说笼统地纳入子、史两类的作法,对小说作了系统的分类,将小说进一步分成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六类,在当时确为一大进步。在小说分类的基础上,胡氏还对各类小说的历史发展作了考源工作,且在考察小说的演变史时,注意到了小说与时代的关系等问题。

新庵译屑

新庵译屑

《新庵译屑》,九十题九十四篇。署“上海新庵主人译述”。光绪三十四年八月(1908年9月),吴趼人应周桂笙(即新庵主人)之请,为之编辑并作序。并将周桂笙原为《知新室新译丛》所写《弁言》置于卷首。但当时并未以单行本出版。吴趼人去世后,周桂笙大约又增加了若干篇目,计得九十题九十四篇,与其所著《新庵随笔》合编为一册,合称《新庵笔记》,其中卷一、卷二为《新庵译屑》上、下,卷三、卷四为《新庵随笔》上、下,并增任堇《序》一篇,于1914年8月由上海古今图书局出版。 《新庵译屑》所收作品来自四个部分: (一)《知新室新译丛》,共计二十篇,全部入选《新庵译屑》。 (二)《新庵译萃》,共计六十七篇,入选《新庵译屑》者五十九篇。 (三)《自由结婚》,同题四篇,均入选《新庵译屑》。 (四)散作十题十一篇,除《俭德》一篇选自《新庵随笔》外,未见在报刊上发表,可能是周桂笙新增译作。 在《新庵译屑》九十题九十四篇译作中,吴趼人加评者三十二篇。此外,原《新庵译萃》中有一篇《欧洲糖市》,也附吴趼人的评语,而《新庵译屑》漏收,今为之补入。如此,《新庵译屑》总计为九十一题九十五篇,其中吴趼人加评者三十三篇。

玉堂闲话

玉堂闲话

轶事小说集。五代王仁裕撰。《宋史·艺文志》著录3卷,现存残本。《类说》本、重编《说郛》本均不全。《太平广记》收录150余条。《玉堂闲话》多记唐五代民间传说及遗事,内容驳杂,良莠不齐。《村妇》揭露唐代藩镇的黑暗,歌颂村妇的反抗精神和机智勇敢。《邹仆妻》、《王宰》、《歌者妇》等记录了贞节刚烈、义勇双全的妇女们的事迹。《刘崇龟》、《发冢盗》等则写公案故事,暴露吏治的黑暗。《灌园女婴》、《市马》等记录了民间趣间。或描写生活的一个侧面,或寄寓对世态人情的讥讽,新鲜奇特,饶有趣味。也有许多篇幅记录了大量的荒诞不经、因果报应之类的传闻,言不足信,艺术上也无可取之处。《玉堂闲话》中不少作品是记录当时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从中可以窥见唐代后期的社会风貌和风俗人情。且这部分作品叙事曲折有致,悬念丛生,出人意外,如叙述一秀才靠智谋在角抵中胜一武夫的《振武角抵人》。该书善于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刻画人物性格,如《颜真卿》、《裴度》等篇。书中大部分篇章语言平易晓畅,读来平白如话,极富艺术魅力。

船子和尚拨棹歌

船子和尚拨棹歌

唐代诗人船子和尚著,无法忍寺首座坦禅师刻本,正集2卷,续集2卷,收船子和尚渔父歌词29首,以及历代僧俗和咏等。船子即德诚,遂宁(今四川省内)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中唐时期。《五灯会元》卷五说他“节操高邈,度量不群”,得法于药山惟俨禅师,隐居于秀州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吴江畔,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以接四方往来行人。《船子和尚拨棹歌》写垂钓非常形象精彩,如“三十年来坐钓台,钩头往往得黄能。金鳞不遇空劳力,收取丝纶归去来”;“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三十年来海上游,水清鱼现不吞钩。钓竿斫尽重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有一鱼兮伟莫裁,混融包纳信奇哉。能变化,吐风雷,下线何曾钓得来。”出家人戒杀生,和尚钓鱼只不过是借以说禅而已。如“千尺丝纶直下垂”这首诗,写的是垂钓的情景和过程。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漂着一叶扁舟,当丝纶垂下的时候,水面漾起层层波纹。其时其景,给人一种幽清寂静,身心俱忘之感。千尺丝纶,以见求之深;万波随动,以见动之广;夜静水寒,以见心之诚。鱼既不食,于是满载明月而归。诗中表述的清静虚空的心境,更是禅宗所提倡的。《船子和尚拨棹歌》都是吟咏渔人生活的,有禅理,有禅趣,寓以佛家玄理但无空泛的禅语,不仅意境优美,又能巧妙地说明禅宗的一种心得。

春秋左氏古经说义疏

春秋左氏古经说义疏

是书又名《左氏古经説》、《春秋左氏古经説疏证》,是廖平于经学“二变”时改《左传》爲“今学”后的著作。成于光绪三十四年(一九〇八),同年由成都府中学堂刊刻。全书十二卷,以鲁十二公爲次序,各爲一卷。廖平初治《左传》,分爲两端,其从《汉书·艺文志》中的《左氏微》得到啓发,将《左氏春秋》分爲义例的“説”和记事的“传”,沿着先“説”后“传”的次序,依次著成了《左氏古经説读本》、《左氏古经説汉义补证》(又名《春秋古经左氏説汉义补证》)、《左传汉义证》、《左传汉义补证》,而《春秋左氏古经説义疏》经、传同载,与《左氏古经説汉义补证》、《左传汉义证》之经、传别行不同,是廖氏集其《左氏》学诸成果而成之作。原书每卷下标有“井研廖氏学”。全书旨在阐发经义,广引二传、《礼记》、《论语》、《国语》、《史记》等以相印证,博采贾、服、许、班等汉儒师説,以匡杜説之失。其间采杜説较刘文淇爲严,多推传例、师説以补古注所无。主要版本有光绪三十四年(一九〇八)成都中学堂刻本、民国八年(一九一九)重刻本、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四川存古书局《六译馆丛书》重印成都中学堂刻本。兹据成都中学堂刊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