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病

大意jh0中华典藏网

肺脏位高体脆。性恶寒。又畏热。鼻为肺窍。若心肺有病。则气息不利。(丹溪)jh0中华典藏网

内因jh0中华典藏网

人身水升火降。荣卫调和。则鼻司呼吸。往来不息。苟或寒伤皮毛。则鼻塞不利。火郁清道。则香臭不知。(入门)jh0中华典藏网

外候jh0中华典藏网

有新久之别。新者偶感风寒。鼻塞便发。乃肺伏火邪。郁甚则喜热恶寒。故略感冒而亦发。又有不待外感。jh0中华典藏网

时常鼻塞干燥者。乃肺有痰火也。(入门)jh0中华典藏网

鼻涕外候jh0中华典藏网

鼻乃清气出入之道。塞则气壅热郁。清浊混乱。为鼽为渊。鼽者鼻流清涕。热微。渊者鼻流清涕。热重。间有属寒者。必涕清不臭。但觉腥秽。宜辛温填补。禁用凉剂。但郁热者多。脑寒者少。须审别施治。(汇补)jh0中华典藏网

鼻 外候jh0中华典藏网

好饮热酒。血热入肺。复被风寒外郁。则血凝于内。赤见于外而为鼻 之候。得热愈红。得冷则紫。或有不好饮而病此者。乃肺风血热也。(丹溪)jh0中华典藏网

鼻酸外候jh0中华典藏网

鼻内酸痛。壅塞不利。由肺气空虚。火邪内攻。有制于肺也。(绳墨)又有气虚人每遇严寒。感寒鼻酸。此气虚而易于招寒。内火不得泄越。相搏作酸。常服辛辣物则暂止者。以辛能发散故也。(汇补)jh0中华典藏网

鼻痛外候jh0中华典藏网

因风邪入鼻。与正气相搏。或痰火冲肺。或胃火上攻。俱令鼻梁作痛。(绳墨)jh0中华典藏网

鼻痔外候jh0中华典藏网

胃中食积热痰。流注肺中。令浊气凝结而生 肉。(丹溪)其形如枣。塞滞鼻中。气息不利。香臭不知。甚者又名鼻 。(入门)jh0中华典藏网

脉法jh0中华典藏网

左寸浮缓。为伤风鼻塞。右寸浮洪。为肺火鼻 。jh0中华典藏网

鼻病治标jh0中华典藏网

鼻病。除伤风发散之外。皆由火热所致。俱用清金降火之法。(绳墨)jh0中华典藏网

鼻病治本jh0中华典藏网

凡鼽渊疮痔久不愈者。非心血亏。则肾水少。养血则阴生而火自降。补肾则水升而金自清。又鼻塞久不愈者。亦有内伤肺胃。清气不能上升。非尽外感也。(入门)jh0中华典藏网

用药jh0中华典藏网

主以防风汤。外风。加羌活、荆芥、薄荷、细辛、辛夷、白芷。内火。加山栀、连翘、花粉、桔梗、元参、桑皮。jh0中华典藏网

内外兼病。用双解散。内热过盛。用凉膈散。清气不升。补中益气汤。肾真不朝。六味丸。jh0中华典藏网

【附:脑砂】jh0中华典藏网

胆移热于脑。鼻流浊涕。或时出黄水。甚者脑亦作痛。俗名脑砂。此是虫食脑中。jh0中华典藏网

用丝瓜藤近根五尺。烧灰存性。为末。酒调服。外用白牛尾毛、橙叶。焙干各等分为末。吹鼻内。若虚寒者。jh0中华典藏网

川乌散主之。jh0中华典藏网

鼻病选方jh0中华典藏网

防风汤 统治鼻病在标者。jh0中华典藏网

防风 川芎 黄芩 桔梗 甘草 大力子防风通圣散治表清热。用此以双解。(见火症)jh0中华典藏网

凉膈散 清火导热。jh0中华典藏网

栀子 连翘 薄荷 黄芩 甘草 赤芍大黄 芒硝地黄煎 滋阴清火。用此以养真。jh0中华典藏网

地黄汁(二合) 麦冬汁(三合) 生姜汁(一合) 川芎(二钱)jh0中华典藏网

加盐花煎膏。jh0中华典藏网

加味四物汤 治鼻 。jh0中华典藏网

四物汤加陈皮、红花、酒芩、苍耳。加好酒数滴。调入五灵脂末服之。jh0中华典藏网

快捷方式方jh0中华典藏网

用凌霄花、山栀等分为末。每茶调服二钱。日再服。夜卧用凌霄花、朴硝为末。酒调涂。或凌霄花末和密陀僧。用唾调敷。又方。用狗头骨烧灰。加 砂少许为末。吹入鼻中。 肉自化。又用地栗粉入冰片少许点入。jh0中华典藏网

清肺散(秘方) 治鼻中作痒。清晨打嚏。至午方住。明日亦然。屡效。jh0中华典藏网

桑白皮 枯黄芩(各一钱酒炒) 生甘草(三分) 辛夷花(一钱) 苦桔梗(一钱) 凤凰壳(一个 临吃调)jh0中华典藏网

水二钟。加灯心十二茎。煎服。jh0中华典藏网

jh0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