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病

大意q8Z中华典藏网

齿者。骨之余。髓之所养。故齿属肾。上下龈属阳明。凡动摇豁脱。或大痛或不痛。或出血或不出血。如欲脱之状者。皆属肾病。其虫疳龈肿。溃烂秽臭而不动者。皆属阳明。或兼诸经错杂之邪。(医贯)q8Z中华典藏网

内因q8Z中华典藏网

若阳明膏粱之变。湿热上攻。则牙床不清。而为肿为痛。或出血。或生虫而黑烂脱落。(玉纶)若肾虚作痛者。q8Z中华典藏网

遇劳即发。午后更甚。口渴面黧。倦怠遗精。此皆脾肾虚热之症。(医贯)q8Z中华典藏网

外候q8Z中华典藏网

精完则齿坚。肾衰则齿豁。虚热则齿动。髓溢则齿长。(入门)肾虚牙疼。其齿浮。血虚牙疼。其齿痒。火热牙疼。q8Z中华典藏网

其齿燥。虫蚀牙疼。其齿黑。风热牙疼。其齿肿。湿热牙疼。其齿木。(绳墨)又有风热相搏。吸风即痛者。寒气犯脑。头项连齿者。痰热毒气。注痛咳嗽者。血搏齿间。钻刺掣痛者。(入门)q8Z中华典藏网

齿痛寒热q8Z中华典藏网

足阳明胃之脉。贯络于齿上龈。手阳明太阳之脉。贯络于齿下龈。手阳明恶寒饮而喜热饮。足阳明恶热饮而喜冷冻饮料。故齿痛有恶寒恶热之不同。(正传)恶寒饮者。外吸风寒所致。恶热饮者。内生风热使然。(汇补)q8Z中华典藏网

脉法q8Z中华典藏网

尺脉虚大者肾虚。洪数者阴火。关脉浮弦者风热。洪滑者痰火。q8Z中华典藏网

治法q8Z中华典藏网

齿根宣露动摇者。肾元虚也。治宜滋肾。恶寒热而口臭者。阳明热也。治宜清胃。(正传)q8Z中华典藏网

用药q8Z中华典藏网

阳明经病。治以清胃散。加干葛、石膏、黄芩、连翘、花粉、山栀。如胃火盛。倍加石膏。大肠实。加大黄。挟痰。q8Z中华典藏网

加贝母。挟风。加防风。酒毒。加干葛。虫蚀。加槟榔。龈痒。加白芷。龈烂。加胆草。若劳倦而胃虚齿浮。补中益气汤。肾虚。地黄汤加元参、补骨脂。阳虚豁落。加续断、枸杞、茴香。阴虚浮动。加知、柏、地骨皮、生地。外用敷药绿袍散。或香盐散。q8Z中华典藏网

【附:走马牙疳】q8Z中华典藏网

牙床腐烂。一时脱落。因湿热毒气。蕴积既久。一时齐发。势莫可遏。患此病者。十难一治。惟初发之时。急服泻胃清火之药。外以疳药敷之。庶可保全。q8Z中华典藏网

【附:齿蚀】q8Z中华典藏网

凡饮食不洁。臭腐之气。淹积日久。由是热盛生风。风胜生虫。蛀食齿中。根有黑点。蚀尽一齿。又度其余。甚至疳 。皆其种类。宜清彻肠胃以治其本。擦牙诛虫以理其标。q8Z中华典藏网

齿病选方q8Z中华典藏网

清胃散 统治阳明经齿痛。q8Z中华典藏网

黄连 生地(各二分) 升麻 丹皮(各五分) 当归 芍药(各三分)q8Z中华典藏网

一方 用 生地 丹皮 山栀 知母 玄参 黄芩 石膏 升麻 干葛 甘草六味汤 统治少阴经齿痛。q8Z中华典藏网

补中益气汤(方见中风)q8Z中华典藏网

独活散 治风牙。吸风痛甚。走注不定。q8Z中华典藏网

独活 羌活 川芎 防风(各五分) 细辛 荆芥 薄荷 生地(各一钱)q8Z中华典藏网

每服三钱。水煎。q8Z中华典藏网

白芷散 治寒牙痛连脑户。动摇肉脱。q8Z中华典藏网

麻黄 草蔻(各一钱半) 黄 桂枝(各二钱半) 吴萸 白芷(各四分) 本(三分) 羌活(八分) 当归熟地(各五分) 升麻(一钱)q8Z中华典藏网

末之。以水漱口。用此擦齿。q8Z中华典藏网

化痰汤 治痰热毒气。攻注齿痛。q8Z中华典藏网

贝母 枳实 黄芩 黄连 花粉 桔梗 元参 升麻 甘草外用二陈汤。加细辛、姜黄、荜茇等分。煎汤浸舌取涎。q8Z中华典藏网

细辛散 治风蛀牙虫。q8Z中华典藏网

荆芥 细辛 砂仁 白芷 川椒 鹤虱 牙皂 荜茇为末。擦患处。q8Z中华典藏网

犀角地黄汤 治风热挟瘀血。搏结齿间。瘀而作痛。q8Z中华典藏网

犀角 丹皮 生地 白芍绿袍散黄柏(四两) 炙草(二两) 青黛(一两)q8Z中华典藏网

为末敷用。q8Z中华典藏网

地黄丸 固齿益肾。q8Z中华典藏网

白茯苓 人参 山茱萸(各四两) 枸杞(三两) 生地(五斤取汁) 蜜(一斤) 酥(少许)q8Z中华典藏网

以前四味。用好酒一斗。煎至三升。去渣。入地黄汁、蜜、酥。同煎至可丸。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q8Z中华典藏网

日三服。q8Z中华典藏网

外治法 因寒作痛。得热饮稍宽者。用干姜、荜茇、细辛作汤漱之。因火作痛。得寒饮稍停者。用石膏、朴硝、牙皂、荆芥作汤漱之。虫蚀作痛者。用苦参煎汤。日漱三升。痛已止。齿衄。用烧盐、金墨。研匀擦之。q8Z中华典藏网

牙寒痛。用胡椒、荜茇为君。细辛、石膏为佐。研末擦之。或用橄榄细嚼。即愈。q8Z中华典藏网

q8Z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