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太虚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增删卜易
全书以断事情的吉凶成败为基础,理论由浅入深的阐述,对“屡验者存之,不验者删之”。特别是配合大量实占卦例来解说理论,为后世的研究,做了很好的范例性引导,这是其他所有六爻典籍无法比拟之处。此书可以说是六爻预测学的一部扛鼎之作。
芳兰轩集
诗别集。一作《徐照集》、《芳兰轩诗集》。宋徐照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二○著录,凡三卷。据《水心集》卷八《徐师垕广行家集定价三百》诗,照集有家刻单行本,此本或即《直斋》著录之本。宋时尚有《永嘉四灵诗》丛刻本,收照及徐玑、赵师秀、翁卷之诗。其本,明末钱谦益藏于绛霎楼,楼遭火,仅存前半部,后归汲古阁毛氏,已佚。其后以钞本流传。本集幸在残存的前半部中,凡甲、乙、丙三卷,总诗二百五十六篇。本集尚有另一流传系统。明潘是仁刻《宋元名家诗集》,收本集,凡诗一百零五首。顾修据潘本收入《南宋群贤小集》,又自《瀛奎律髓》等书补诗十二首,乐清郑氏本因之。1915年,冒广生《永嘉诗祠堂丛刻》本据《东瓯诗存》增诗一首,上海医学书局丁氏聚珍本因之。1928年,永嘉黄群校勘本集,收入敬乡楼丛书铅印本中。其本以影钞《永嘉四灵诗》为底本,卷末自顾氏本补《莫愁曲》、《三峡吟》、《李夫人》三首,共诗二百五十九首,照诗皆备于是。常见者有1985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排印之《永嘉四录诗集》本。
孔子诗论
上博楚简之一。收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完、残简共29支。由马承源整理并释读。全篇盖为孔子向弟子授诗之记录。马氏认为“可能当时社会对诗的认识和诗的运用,已有相当的偏差,所以在《诗论》中常强调主观的见解”。如多次出现“吾信之”、“吾悦之”、“吾美之”等。与《论语》中孔子论诗相比较,《论语》中只涉及《诗》与修身的关系,而竹简中出现关于《诗》与“情”的关系的讨论。《诗论》首简即提出:“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乐亡离情”说,点明了“情”在孔子《诗》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各篇诗的排序,与今本《毛诗》也不相同。就内容而言,仅涉及《周诗》。《诗论》作者,今有子夏、子羔以及孔子再传弟子几说。
大灯国师语录
凡三卷。全称龙宝开山特赐兴禅大灯高照正灯国师语录。又作大灯语录、大灯录。日本临济宗僧宗峰妙超(1282~1337)撰,性智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卷上、卷中辑录有大德寺语录、崇福寺语录、颂古、拈古、大灯国师行状等,卷下题名‘特赐兴禅大灯国师参详语要’二篇,内容包括雪窦语录中事、举古、勘辨、后录、雪峰和尚塔铭并序等。
净土简要录
净土简要录,一卷,明道衍编并序,大佑跋。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凡五卷。隋代智顗说,灌顶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系后秦鸠摩罗什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之注释书。初以五重玄义叙述经之大意,次为入文解释。据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载,智顗在陈末时宣讲仁王般若经二次。本书之注释方式与天台三大部等大致相同,以五重玄义、四释等解释经,唯释义缺乏生动,或为后人假托之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