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附录1 人体所需主要营养素表
附录2 病员食物宜忌
1.高血压
高血压病员宜吃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豆芽、水果、瓜类、海藻、海带、紫菜等,有预防血管硬化作用,可经常吃。植物油类,如芝麻、花生、玉米油等有防止胆固醇增高的作用,可用以代替动物油类。芹菜、菊花脑、枸杞头、马兰头、荸荠等有降压作用,可经常吃。草决明子,有降压、降胆固醇功用,可煎汤代茶喝。
蔬食疗法 (1) ,饮水疗法 (2) ,亦均相宜。
禁忌:伴有心脏或肾脏疾患者,应控制钠盐(食盐),采用低盐饮食,禁忌酒类。肥胖体质者应控制食量,最好每餐只吃六七成饱。
高血压病员特别禁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一些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概况如下:
含量最高:蛋黄、猪脑、牛脑、羊肝、鳗鱼。
含量较高:全鸡蛋、鱼肝油、猪肝、猪腰、牛腰、蛤蜊。
含量中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牛心、牛油、羊油、猪肚、猪油、甲鱼、青鱼、桂鱼、草鱼、虾、蟹。
2.心脏病
心脏病患者,应注意选择有增强心脏功能和减轻心脏负担的食物。
在增强心脏功能方面,最适宜的食物是山楂,可用鲜山楂生吃或煮食,亦可用干山楂(中药)、糖渍山楂煮汤或煮粥吃。这对各类心脏病或高血压都适宜。此外,覆盆子、金樱子、悬钩子、鲜草莓等蔷薇科植物的果实亦可食。在每日临睡前吃点鲜萝卜或胡萝卜,或饮萝卜汁半杯也有帮助。
木天蓼果实,生吃或盐渍、蜜饯食,对于心悸,心跳,气急均有帮助。
黄精根或玉竹根都是缓和性强心剂,每天9~12克,加糖煮食。对各类心脏病都有好处。
减轻心脏负担方面,包括少吃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促使兴奋的辛辣刺激食物以及浓茶、酒类等也应少吃。肥胖病人应少吃细粮、肉类及含糖分高的食物,必要时要减食。不拘有无水肿,最好都应低盐饮食。
3.肝脏病
早期肝脏病患者,可吃乳类、蛋类、各种鱼肉以及豆制品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此外还可多食蔗糖、葡萄糖、果酱、蜂蜜等高热量的食物。慢性或中期以后的肝病病员,宜多吃野菜、鲜蔬菜、豆腐、果酱、清淡的鱼类以及糖粥等。
中医学认为黄疸型肝炎属湿热范畴,脾虚湿阻,容易胀气,根据这种情况,肝炎病人也应多吃蔬菜、豆腐、番茄及瓜果等各种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忌食豆瓣、山芋、土豆等易致胀气的食物。
肝病一般都忌食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是酒类,伴有浮肿或腹水时,应低盐饮食。
4.胆囊炎和胆石症
胆囊炎、胆石症都会出现胆汁输出不利,妨碍脂肪的消化。宜吃青菜、萝卜,萝卜有利胆作用,并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生吃或煮熟作菜均可。此外宜食野菜、番茄、瓜类等蔬菜。新鲜水果亦应常吃。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最好采用蔬食疗法。此外,草决明子每日10克,煎汤代茶可以利大小便,应经常喝。如大便秘结,每天可用18~30克草决明子,既能润大便,又有降胆固醇功效。
胆囊病患者应严格控制油脂摄入量。禁忌高胆固醇食物。食物烹调宜清炖,忌油炸、煎炒,可采用少量植物油,勿用刺激性或浓烈的调味品,忌胀气食物,以清淡而容易消化的软食为主。
5.高脂血症(包括高胆固醇)
泽泻,每日6~9克,煎汤代茶喝。草决明子,每日15~30克,煎汤喝。望江南种子,每日10~12克,或何首乌,每日12克,煎服。此外,葛根、葛粉、荸荠、椿叶芽、菊花脑、牛蒡根、刺蓟菜、鼠麹草、枸杞头、白茅根、芦根、茭白、紫云英、苜蓿等亦可适量选用。但应注意适量代茶为宜,切勿大量滥服。
6.肾脏病
急性肾炎可吃糖粥、藕粉、蔬菜、水果、果酱、蜂蜜,应吃低盐或无盐及低蛋白的食物。
慢性肾炎,亦应吃低盐食物,血浆蛋白低于正常时,可适当选食高蛋白食物,如鲫鱼、鲤鱼、黑鱼、豆腐、豆浆等。如体内非蛋白氮增高,有尿毒症倾向时,应吃低蛋白食物,但可喝鱼汤,不吃鱼肉,因鱼蛋白质70%在肉里,且鱼汤也有利尿作用。慢性肾炎患者还可吃蔬菜和水果。如果尿量少可吃冬瓜、丝瓜、西瓜、葫芦、竹笋、萝卜、青菜、赤豆、黑豆等。伴有高血压者,可吃藕、玉米、荠菜。并发血尿、尿镜检红细胞多者,可吃刺儿菜、荠菜、马兰头等野菜。
忌食生大蒜、葱、韭、辣椒等辛辣刺激食物,禁忌烟、酒。
7.胃病
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弛缓下垂等各种胃病患者的适宜食物不尽相同,应区别对待。
急性胃炎,包括俗称“伤食”者,在发作期间应该禁食,或适量给予流质饮食,如菜汤、水果汁等,症状缓解后,往往有饥饿感,此时仍应严格控制,如饮食不慎,很易引起反复发作,易变成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宜食易消化并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可将糯米、标准米、标准面、馒头、玉米粉等煮成糊。豆制品、野菜、鲜果亦均可食。如胃酸缺少者,可吃些糖醋拌食的豆制品和蔬菜等。慢性胃病(包括慢性胃炎、溃疡病或胃下垂患者)可用猪肚疗法。即用猪肚(猪胃)一个,内装小茴香30克、生姜15克(绢包),放砂锅内加水,文火煮烂,去药渣,加调味品后,分次适量食之,但要细嚼慢咽。
胃下垂,中医学认为是气虚下陷,主张补中益气,故宜食易消化而富含营养的食品,包括糯米粥、蛋、奶、瘦肉、鱼类、家禽、猪肝、蔬菜等。酵母类食物尤为相宜。但要少量多餐,汤水不宜多喝。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应少量多餐。糯米粥为较宜的主食,粗粮磨粉煮成糊。菜蔬包括豆制品、野菜、青菜。也可用马铃薯、芋艿、山药磨粉蒸煮成糊,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用藕根、野菱、薏米仁,文火久煮,饮其浓稠之汁,应小量而持久服用,且有防治胃癌之功。
胃病患者应避免生冷食物,除慢性胃炎的胃酸缺乏症可略食酸性食物外,一般禁食辛辣酸性、刺激性及生冷不消化的食物。
8.慢性肠炎
慢性肠炎,包括慢性细菌性痢疾、肠结核以及神经性结肠炎等,可用下列食物:韭菜、葱、蒜等,切细煮粥。苹果去核,连皮细切,煮烂食之。山药、莲子、芡实、菱肉、藕、蕨麻、百合等煮食或磨粉蒸食。
慢性细菌性痢疾及肠结核的患者,宜常吃大蒜头,可每次用大蒜头1~2个,煨熟吃或去皮捣烂、加糖拌和生吃。或吃糖醋大蒜亦好。
9.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食物,应由医生根据病员的病情、体重和工作情况,制订一份蛋白、脂肪、糖类均占适当比例的食单,指定分量进食,进行食物控制。如果按照医生的规定数量进食,病员仍感饥饿,可吃些蔬菜、瘦肉、豆制品等。
此外,还可采用适当的食物疗法。如:菊芋块根或牛蒡根,煮食或腌渍做菜吃。胡萝卜、萝卜、藕、花生、玉米、海藻、南瓜、山药、百合、贝蛤、蚬类,分别煮食或煨汤喝。猪胰脏每次半条至一条,煮食,间日或2~3天吃一次。野菜如楤木叶芽(吻头)、五加叶芽、香椿头等亦可吃,还可用紫杉叶或连钱草煮水代茶饮服。
10.肺结核病
肺结核病,低热,体力消耗大,又需增加抵抗力,故必须注意补充营养。在病员能接受并能消化吸收的条件下,应尽量吃些高热量、高蛋白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肉类、动物内脏,还有鳗鲡、龟、鳖、泥鳅、小鱼、小虾、排骨等含钙较高的食物和各种蔬菜、鲜果、豆浆、豆腐皮、百合、山药、薏米仁等。
郑重推荐吃点糙米饭(糯米、粳米都好),因谷类的营养成分绝大部分含于米皮内。先把糙米清水浸一夜,要压紧锅盖,文火煮熟、焖透,细嚼缓咽,不但营养好,而且含纤维,能增进胃肠活力,具有积极意义。
禁忌烟、酒、辛辣刺激物。在咳嗽咯血时,葱、韭、大蒜也要禁忌,煮熟的大蒜可以吃,但应少量。
11.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根据中医学,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扶正固本。因此,可适当吃一些热量较高、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可吃一些鱼类,如鳗鲡、泥鳅、鳖等,以及海菜类,如海带、海蜇、紫菜等。此外如百合、山药、芡实、萝卜、荸荠、新鲜蔬菜亦均适宜。咳喘者可用糖渍丝瓜作菜食,痰多者可用荸荠、海蜇煎汤喝。禁忌酒、烟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12.妇女怀孕期
妇女怀孕后半期,胎儿生长骨骼,需要供给钙质,宜多吃些含钙食物,如豆浆、豆腐、鸡蛋、土豆、白菜、胡萝卜等。如有小鱼、小虾,最好油炸连皮带骨吃,还要注意大便通畅,吃些鲜菜、豆芽、瓜果、蜂蜜等。怀孕期便秘易发生痔疮,可用草决明子少量3~6克,泡水代茶,较为适宜。
13.小儿麻疹期
麻疹以早透、早发为佳。故首应注意护理,饮食宜清淡,宜食容易消化而富含营养的流质、半流质,如豆浆、藕粉、赤豆或绿豆煮粥,青菜、豆腐、萝卜、竹笋、芫荽煮汤做菜。此外,鲜鲫鱼或鲜虾炖汤喝,最易使麻疹透发。荸荠或芦根煮水代茶,亦均有帮助麻疹早发、早回,防止麻疹并发症的作用。忌食生冷酸辣及油脂食物。
14.痔疮便秘
痔疮便秘患者,为了使大便通畅,防止大便干结,应多食粗粮、糙米(九五米),青菜、芹菜等含纤维多的蔬菜。每日早晚空腹吃柿子或柿饼1~2个,并可常用草决明子10~12克煮水代茶。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注释】
(1) 蔬食疗法:即常用各种蔬菜、瓜果做食物,也可常食杂粮。这样瓜、菜代食,可以降低血脂,调整体液酸碱平衡,促进代谢,对高脂血症,血管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肥胖病、糖尿病均有益,尤适宜于胆结石、胆囊炎,阻塞性黄疸,顽固便秘等。
(2) 饮水疗法:即每日早起喝生水(泉水或自来水)或凉开水4~5杯,约1000毫升左右,1小时后再进早餐。空腹饮水,可促进胃部收缩和肠蠕动,促进代谢,起清洁肠胃、净化血液的作用,对急慢性胃炎、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便秘、痔疮等均有效。但胃溃疡反复出血、严重肾脏病、肾功能差、胃下垂、肾下垂、妇女怀孕后期忌用。
附录3 抗癌食物与中药
癌的种类很多,原因极为复杂,许多癌症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但癌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在世界各国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生命。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探索,希望找到新的有效的防治途径。
目前治疗癌症有外科手术、放射线、化学药物和免疫等疗法,它们虽然都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各有缺点,手术切除易发生转移,放疗、化疗易影响正常细胞,使白细胞数下降,近来医家主张结合免疫疗法。此外,实践表明,使用中医中药和食物疗法,与提高免疫能力有一定关系,能使肿瘤病人全身情况改善,症状减轻,延长寿命,也有少数病人的肿瘤得到控制而显著缩小,但由于目前尚未能完全掌握规律,还需要中西医密切结合,更好地进行研究。
国外学者在寻找抗癌新药中,也已经越来越注意到自然物质和植物药,因为植物药副作用小,疗效也较好。有些中药经动物实验证明,具有抑制动物体内癌细胞的生长、加强机体免疫机制、增长抵抗力等方面的功效,看来颇有苗头。现摘其要者简介如下:有菱、薏苡仁、猢狲眼、香蕈、猴头蕈、竹蕈、箬竹、大蒜、山豆根、莼菜、紫草、杏仁等。
菱
Trapa bispinosa Roxb.
菱,有家菱、野菱之分。菱茎、菱果均可作食用和药用,野菱更佳。
带壳的菱煎服可治胃癌:菱角5~10个(野菱约10~15个),切碎,带壳放瓦罐内,加水,文火煮成如藕粉糊状,频频饮服。笔者曾用于慢性胃溃疡并有胃癌嫌疑的,服后,食欲增进,症状改善。又有某年逾七十的老妇人,患幽门癌,食物不能通过,朝食暮吐,骨瘦如柴,大便如羊矢,卧床不起,奄奄一息。予以菱角,薏米仁,加入代赭旋覆花汤中煎服,获得意外效果,患者饮食渐进,能起床行动,继续存活将近一年。
菱蒂(柄)治疣:民间经验用新鲜菱柄(蒂)治疗皮肤疣赘,磨擦患部,每日数次,或捣烂外敷,疣自脱落。
菱的抗癌有效成分目前尚未明确,菱柄治疣赘,是民间习用有效的事实。疣与癌病理有些相同,菱的抗癌作用是否与此有关,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果实和菱草作为预防癌症、抗癌食物,烹调形式有多种:菱肉捣切加水煮作稀糊,或加米煮粥,也可加糖做糕饼,适量持续服用。菱茎和叶柄炒熟作菜蔬,或采鲜草沸水烫后晒干,或腌藏作干菜。癌症病人经常食用,有一定的营养支持和抗癌作用。
颇有兴味的一则民间验方,即薏米仁、菱、紫藤、诃子,各20克,每日1剂,煎水服,疗程1~2个月,用以治胃癌,行之有效。日本千叶大学医学部第二外科中山恒明氏作了临床观察,试用于食道癌与胃癌患者计572例,其中230例给予此药口服,另342例作对照。结果用药组中,明显有效者49例(21.3%),食欲增进者35例;体重增加者23例;腹痛消失者12例,且无副作用。关于复发率,食道癌服用此药者16例中,复发率为31%;不用此药者47例中复发率为64%。胃癌服药的119例中,复发率为20%;不用此药者154例中,复发率为37%。这说明此药对预防复发有一定效果。
笔者试治一丁姓妇女,年54岁,于1975年发现为直肠癌(位于肛门上7公分),剖腹检查因扩散波及肝脏而未予切除,缝合后仅做人工肛门,使大便改道(本人不知,以为已切除),回家后,家人束手无策,只好多方打听土单方,患者的丈夫王君,由其友人耿医师函嘱来找余,余介绍此方试之,剂量调整为:菱10只,薏米仁12克,鲜紫藤条(切片)12克,诃子6克。
每日1剂,煎水服。服后饭量增加,精神很好,坚持服此药,现已两年余。最近随访,称:饭量增加超过健康时期的饭量,除较消瘦外,余和常人无异样。王君同事吴某之母,73岁,患膀胱癌,手术后,病情严重,饮食不进。经介绍连服此方药10天后,食欲大增,能吃开水泡馒头两只,病情好转,但因中途停药,症情复发。后再服此药,病情渐趋好转,现仍继续服药。该方的疗效是客观存在,但其作用机制如何,值得进一步研究。
薏 苡 仁
Coix lacryma-jobi L.
薏苡仁,为常用中药,富于营养,故可食用。宋朝的《广济方》有薏苡仁饭、薏苡仁粥的记载。取薏苡仁为末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可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并可治筋脉拘挛。
薏苡仁亦有抗癌作用,其抗癌有效成分为薏苡仁酯、薏苡仁内酯。
薏苡仁酯的药理作用:有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的作用。动物试验证明,薏苡仁煎剂对癌细胞亦有抑制作用。据报道,薏苡仁浸膏对吉田肉瘤有效。治疗子宫颈癌,有获得治愈的病例。有一例曾拒绝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服薏苡仁煎剂6个月而愈。本品内服治疗多发性赘疣也有效。
薏苡仁作为防治癌症的食物,可以单味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复合应用(参见“菱”项)。单味用每日15~30克,适用于手术后,以防止转移,亦可与放疗、化疗并用,既作补充营养,又有防治之功。
真 菌 类
Eumycetes
真菌类,如香蕈、蘑菇、黑白木耳、猢狲眼、猴头蕈、云芝、猪苓、茯苓等,大都含有多糖。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证明,多糖对实验动物有抗肿瘤作用。
1.猢狲眼 Fomes igniarius Cooke.
一名树舌,他的种类颇多,生于各种树干腐朽处,有槐蕈、桑黄、柘黄、皂荚树蕈、天花蕈(生于杨树上)。此类树蕈民间习用经验颇多。本草记载:桑黄主治女子漏下赤白,血积癥瘕,积聚阴中痛。唐·苏恭说:槐蕈主治下血心痛,妇人阴中疮痛。笔者曾见民间用槐树蕈治子宫颈癌,一老妇带漏赤白恶臭,用槐树蕈磨粉调红糖服,居然治愈。亦有用皂荚树蕈治乳癌,有用杨树蕈治胃痛呕吐反胃。这些树蕈似有类同效用。
无独有偶,日本千叶大学医学部藤平健氏报道,采用猢狲眼属树蕈治疗癌症,取得一定疗效。第一例,50岁,男,胃癌手术后转移到幽门及其他脏器,食物不能通过,再次手术做食管与肠管缝合,并用化疗,都认为希望不大,因而同意兼用民间药猢狲眼,结果奇迹似的食欲增进,三四个月后,面色体力均好转,开始还并用化疗,后来出院回家,除每日10克猢狲眼,加上中药随证施治,不用化疗,情况良好,一年多来未见再发。第二例,43岁,男,慢性胃溃疡,胃痛呕吐,皮肤污黄,胃肠拍片检查发现有癌变,已不适宜手术,经采用樱树和梅树上寄生的硬蕈合大建中汤加减,服药一周,症状显著减轻,体力恢复,两个月后拍片复查,癌变被排除,此后患者面色好转,恶液质状况明显减轻,乃至消退。第三例,患者是医师,是作者的好朋友,也是热心研究汉方医学与民间药的同道,七年前患胃癌,经过两次手术,仍有转移现象,因体弱不能进行化疗,采用民间药猢狲眼属树蕈,不断服用,效果良好,精神体力大为增进,五年以后几乎恢复了健康。他在自己家中,培养猢狲眼菌丝体,提取多糖类,自制抗癌剂备用。(《ガン制压事典》1976年)
2.香蕈 Lentinus edodes(Berk.)Sing
属担子菌的伞菌目,寄生于枯树干上,也可人工栽培,种类繁多,味美可食,营养丰富。吴瑞著《日用本草》云:本品甘、平、无毒,治风破血,益气不饥。民间用治反胃病、胃痛不能食。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在寻找抗癌药过程中,发现担子菌为天然多糖类物质的一个极为丰富的来源。日本抗癌药的研究工作者认为香蕈是一种最有理论根据的抗癌药,经分析香蕈的浸出液含有两种抗癌物质均属多糖类,用鼹鼠实验证明有抑制癌细胞作用。
3.猴头蕈 Hericium erinaceus(Bull.)Pers.
属担子菌的多孔蕈目,多生于阔叶树干上,可食,味鲜美。现江苏和上海做了大量研究和观察工作,认为本品含有多糖及多肽类物质,临床上对胃溃疡、慢性胃炎、胃癌及食管癌有一定作用。已用原蕈培养菌丝体制成浸膏片剂,试治了111例胃肠道癌症及114例胃溃疡,获得满意效果,无副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4.竹蕈 Shiraia bambusicola Henn.
一名竹蓐或竹黄,属肉座菌科,寄生于竹枝上,蕈体粉红色或淡黄色,呈不规则瘤状,形似桑螵蛸。古时用以治胃痛,破老血,民间亦用以治胃癌、关节风痛等多种疾病。
箬 竹
Indocalamus tessellatus(Munro)Kengf.
箬竹,属禾本科植物,既为野生,亦可家种,在我国浙、皖、赣、川等省,分布很广。明朝李时珍说:“箬竹生南方,南人取叶作笠,制茶篓,包米粽。”本草记载,其具解毒消肿、止血治痈作用。日本民间有用叶煎水治恶疽肿毒。
箬竹的嫩叶可用于泡茶,其青笋可作菜蔬(笋干)或制罐头,可作抗癌食物。
箬竹叶,含有箬竹多糖体,被命名为“盼福林”(パンフォリン),有防腐抗癌作用。据日本、西德合作成立的抗癌研究会的研究报道,使用箬竹多糖体治疗晚期癌症388例,就其中食道癌等11种癌症116例中统计,经治以后,症状消失,健康生活达三年以上者就有17人,占14.66%(即食道癌8例中1例,胃癌54例中4例,胰腺癌5例中1例,肝癌6例中1例,上腭窦癌11例中2例,子宫颈癌9例中1例,卵巢癌5例中1例,乳腺癌7例中2例,甲状腺癌3例中2例,肾脏癌2例中1例,肉瘤6例中1例),这个数据是值得注意的。据研究认为,箬竹多糖的抗癌功效,可能是由于它对癌细胞分泌的毒性物质起解毒作用,并可防止肝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促进肝脏的酶的活性化,故对癌症特有的恶液质具有防治功效。(《ガン制压事典》1976)
大 蒜
Allium sativum L.
大蒜,是我国历史悠久的食用植物,营养丰富,并有强力抗菌消毒、防治多种疾病的作用。最近有人研究,发现大蒜中还含有一种新的氨基酸,叫做“亚力新”。给予小鼠口服,能使移植癌细胞的分裂增殖受到抑制,从而延长了试验接种动物的生命。现在英国的一些学者正在进行关于人类癌症的研究,认为大蒜抗癌大有希望。
美国密执安大学医学院的生物化学营养学家阿连·塞博士,曾用小鼠试验,证明大蒜不仅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还能增加机体免疫能力,防治多种顽固疾病,包括癌症。但是,人类食用大蒜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民族传统经验说明,大蒜对某些疾病确有疗效。因此,我们相信阿连·塞等人的研究,对于古代及民间食用大蒜的医疗价值,将会提供更多科学上的根据。
山 豆 根
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广豆根)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广豆根的根。主产于我国南部,为常用中药,《本草》记载:山豆根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常用中药。山豆根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并含黄酮类化合物紫檀素和ι-三叶豆欀苷、ι-欀槐素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小鼠肉瘤-180、艾氏腹水癌均呈抑制作用。紫檀素、ι-三叶豆欀苷、ι-欀槐素,亦有抗癌作用。山豆根水浸剂按60克/公斤剂量,给小鼠灌胃,对小鼠子宫癌的抑制率为37.4%。
据报道临床应用山豆根末3~6克,配合黄柏、黄芩、牡蛎,治疗晚期子宫颈癌,症状缓解较满意,有一例肿瘤缩小。(《哈尔滨中医》1962,(9),10)
贵阳医学院根据民间用山豆根治子宫颈癌的经验,试用于临床,认为对缩小肿块有一定疗效。
日本矢数道明氏报道,用山豆根粉1克,每日早晚各服一次,配合随症处方柴苓汤、桂枝茯苓丸等治疗脑肿瘤和脑瘤手术后后遗症等5
例,有明显效果。(《汉方の临床》1965.(2).8)。日本新田五一氏报道,用日本山豆根为主药,配黄芩、黄柏、牡蛎等辅药,对80例经确诊为癌症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每日口服山豆根粉1~6克,经80日以上的治疗,有不同程度好转者18例,其中两例子宫颈癌局部撒布药粉,效果最好,一例近于痊愈。(《日本东洋医学会志》10,(2),1,1960)
[按]日本山豆根拉丁名为EuchreslajaponicaBenth,和广豆根略为不同,我国台湾省和海南岛亦有分布,医疗功效大致与广豆根相近,但尚有防己科的蝙蝠葛之根及紫金牛科的朱砂根,这几种药在中药材中也作山豆根,必须加以区别。
莼 菜
Brasenia schreberi J.F.Gme L.
莼菜,一名尊菜,产于我国南方湖泽中,南方人将其作菜蔬食,味美。《名医别录》记载:甘寒无毒,主治消渴,下气止呕。《大明本草》记载:解百毒蛊气并治恶疮。本品生于水中,叶背生有一种琼脂样黏液,其未露水面的嫩叶卷而未展黏液更多。民间用治呕吐反胃。
据日本汉方医界报道,本品治疗消化道癌,如胃癌、肠癌等有效(肝及肺癌无效),用其嫩叶煮熟拌以食醋,适量服用(初服可能有胃痛加重,后当渐减,半月后食欲恢复)。又据报道,一老人,胃癌,用本品配合随症处方半夏厚朴汤等,服药一个月,胸脘舒适,食欲大增。另一胃癌患者,经外科手术后服用此药,防止了转移和再发。(《汉方临床》1972)
鲜草捣敷乳癌、皮肤癌等亦有效。如作食用,应适量持续服用,有营养和抗癌功用,胃肠道癌症手术后用之尤为适宜。
紫 草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et Zucc.
紫草,属紫草科植物,产于新疆、西藏、甘肃等地。《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味苦寒无毒,可补中益气,利九窍。主治心腹邪气,五疳,恶疮肿胀满痛。
新疆紫草根含去氧紫草素,去水异紫草素,并含多糖类,有机酸。
日本黑木睦彦氏认为本品有强力解毒作用,并有抗癌效果,其所含多糖类能提高肝脏酶的活性,有促进肝脏解毒和代谢功能。适用于慢性皮肤疾患、乳癌、淋巴系癌等,可外用和口服。(《ガン制压事典》1976)
又据国内报道,对于绒毛膜上皮癌、肠癌、肺癌等经久不愈,陷于衰弱贫血者可应用下列处方:紫草根、黄芪、当归各10克,白芍、川芎各6克,金银花、大黄、升麻、甘草各5克,牡蛎16克(大便稀者去大黄),水煎服。
又方:紫草天冬汤:紫草根、天冬、生地、龙葵各10克,卷柏、沙参各6克,水煎,一日分2次服。据湖南常德卫校科研组报道,曾治愈肺癌一例。
杏 仁
Prunus armeniaca L.
杏,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杏子可供食用,杏仁为常用中药。主产于东北、华北各省。
据报道,有人将喜马拉雅山区某无癌症长寿村的含有杏仁的山区杂食和欧美文明细粮,分别长期饲养两组白鼠。结果发现前组动物无癌症,也无其他疾病,而后组动物出现癌症和各种疾病。后来又研究山区民族所用的含有杏仁的抗流感药,在这些工作中,偶然发现了杏仁抗癌的线索。药学博士库勒普斯(クレグス)等致力于杏仁的研究,于1950年提取到有效成分的结晶性粉末,于1952年确定了它的结构,并命名为维生素B17 。通过动物基础试验、毒性试验和他自己的静脉注射的人体试验,证实了其理论和实验是正确之后,就逐渐广泛使用于癌症病人。
维生素B17 的抗癌作用非常复杂,它并不是直接作用于癌细胞,而是间接地通过改变复杂的代谢过程,或通过增强白细胞吞食机能,从而达到破坏癌细胞的目的。它与其他抗癌药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并不损伤正常的细胞。
维生素B17 多含于蔷薇科植物的种子的胚仁中,以杏仁中的含量为最高,可达2.5%~3.0%,在桃、梅、樱中的含量也较高,在谷米和豆类胚芽中也有,但含量比杏仁差得远。此外,野菜中的伞形科芹菜、荷兰芹、鸭儿芹、石龙芮,野生的莓类果实以及当归、川芎等生药中
也有微量存在。(《汉方临床》25.(11)(12).1978)维生素B17 的研究,还是初级阶段,它的发现是抗癌药的新希望。但对杏仁仍不能盲目大量食用,以免引起中毒,请予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