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齿类要

作者:薛己
口齿类要

《口齿类要》系口腔科书籍。1卷。明·薛己撰于1529年(嘉靖8年)。本书为我国现存的唯一口齿科专著。对于口齿疾病的叙述,先从口唇部,以茧唇开始,次及各型口疮,再述诸般齿痛,最后记载舌及喉部疾患,书末附有诸鲠、误吞诸物疗法以及药方六十多个。对每种疾病的叙述均附有症例报告,如茧唇11例中,死亡者为三例,并强调“若患者忽略,治者不察,妄用清热消毒药,或用药线结去,反为翻花败症矣”。看来薛己对于唇癌的症状,已有较为明确的认识。此外尚报导口疮13例,齿痛22例,舌证11例等。本书论证口齿疾病的疗法,主张从患者整体上进行,多用内服药物辨症施治,对牙齿疾病的局部疗法尚未有记载。本书流传刊本较多,多包括在《薛氏医按全书》之内,且有日本刊本。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于絮尔·弥罗埃

于絮尔·弥罗埃

《于絮尔·弥罗埃》写一富有的名医,告老还乡,领了一个女孩于絮尔作为老年的安慰。他的几房亲戚,贪婪成性,为了争夺遗产,窥伺刺探,不择手段,几乎把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作了牺牲品。作品还通过曲折离奇的情节,大大小小的冲突和矛盾,写出金钱支配社会、支配风俗、支配亲属关系,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序。

南游杂忆

南游杂忆

胡适著。1935年10月国民出版社初版。收《南游杂忆》一组5篇游记.

白话文学史

白话文学史

通俗文学研究著作。胡适著。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出版,岳麓书社1986年重印。胡适是“五四”时期文学革命运动发起人之一,在倡导白话文与白话文学方面起过积极作用。20年代初期他在教育部举办的第三届国语讲习所开设了“国语文学史”课程,此书即为他讲课时编写的讲义经修改后的一部分,只见上册,讲到第十六章“元稹白居易”止。据胡适自述,此书虽名为“白话文学史”,其实就是“中国文学史”,不过是把白话文学放到中国文学史的中心部分,而且是文学史上“一大段最热闹、最富于创造性、最可以代表时代的文学史”。其次,他把“白话文学”的范围放得很大,他认为“白”的标准有三:1.说得出,听得懂;2.不加粉饰;3.明白晓畅。因此,《史记》《汉书》中许多作品,大部分乐府歌辞,汉译佛书,相当一部分唐人诗歌均被纳入本书范围。他还提出“一切新文学的来源都在民间”的观点、在《白话文学史》中多次给以论述。本书属于“五四”时代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的资产阶级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国白话文学进行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并为“白话文学”运动提供了历史的依据,是中国现代学术名著之一。

节增三字经

节增三字经

《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存疑)先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同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时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成为历朝历代最重要的童蒙养正教材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三字经》的内容上,不同历史时期皆有所修改或增加。迄今为止所见的就有宋末元初的1068字本,明代的1092字本,明末的1122字本,清初的1140字本及1170字本等多个版本。并出现相关注解本、插图本。如明清时期就有《增补三字经》、《节增三字经》和《广三字经》等。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章太炎〈字炳麟〉先生的《三字经》增订本,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流传最广的版本。

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

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

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此经乃元始天尊演说。谓一切众生若犯有「十恶五逆」之罪,死后当入地狱受苦。若能广建道场,设斋行道,则可超度亡灵,不入地狱。书中有十殿阎王名号及二十四地狱之名。

皇明异典述

皇明异典述

《皇明异典述》明·王世贞撰。共八卷,记录了明朝政治的奇闻异事。夫国之有典也,则号令庆罚皆在焉。其曰典者何?志常也。曰异典者何?志非常也。诸创国者皆不为常者也。其业可大而法可久,习之则为常,是故曰典也。自古有天下之盛者,莫过唐、虞、三代。唐有天下,举亩{亩厶}之鳏民而委之政,既得政则绁天子之所,任岳牧侯伯而﹃之。既﹃之而复峻用其子,其后辄举祖宗之人民社稷而付之。商有天下,举五就之遁臣而委之政,既托孤而废其主,废而旋复焉,尊之曰阿衡,而待之以不臣。周借其国,付渭川之钓叟,使埒父称而师事之,又以其幼子托之於介弟,使据君位而朝诸侯。其殁也,又崇以天子之礼乐。典而异者孰并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