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薛己
  • 姓名:薛己
  • 别名:字新甫,号立斋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苏吴县人
  • 出生日期:1487
  • 逝世日期:1559年
  • 民族族群:

薛己(1487~1559年),明代医学家。字新甫,号立斋,江苏吴县人。为薛铠之子,少承家学,亦精于医。正德年间(1506~1521年)被选入太医院为御医,继擢南京院判,嘉靖时进为院使。薛己治学极为刻苦,《保婴撮要》林懋序说,他曾偶见薛立斋在家中“蓬头执卷,抽绎寻思”地研究医学。薛己论著很多,自著者如《外科枢要》、《内科摘要》、《女科撮要》、《疠疡机要》、《正体类要》、《口齿类要》、《保婴金镜录》等。另有校订旧本、附以己说者,如校注陈自明的《妇人良方》、《外科精要》,王纶的《明医杂著》,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陈文中的《小儿痘疹方论》,杜本的《伤寒金镜录》,以及其父薛铠的《保婴撮要》等。上述医书大部收入《薛氏医案》中,各书显著特点是附有医案,以临床验证来说明理、法、方、药的依据。同时,薛己在论述方面,既熟悉前代医家各科治疗理论。而又不拘泥成方成法,具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如宋以来外科痈疽有托里内消之说,薛己则提出需要辨证治疗,指出:“夫痈疽疮疖,皆由气血壅滞而生也,当推其虚实表里而早治之。可以内消,此即托里之意也;若毒气已结,勿泥此内消之法,当辨脓之有无深浅……”,分别治疗。对于宋以来外科所谓“五善七恶”,见四恶则属不治的说法,薛己也表示异议,指出:“不可因其恶而不治”,“法当纯补胃气”。另外,薛己还主张治病务求本源,以为张仲景八味丸与钱乙六味丸为直补真阳、真阴要剂,对后世温补学说有一定影响。清《四库全书总目·薛氏医案》曾评称:“赵献可作《医贯》。执其(指薛己)成法,遂以八味、六味通治各病,甚至以六味丸治伤寒之渴,胶柱鼓瑟,流弊遂多。徐大椿因并集矢于薛氏,其实非己本旨,不得以李斯之故,归罪荀卿也”,可见对薛氏论述有较为中肯的评价。

猜你喜欢的书

家庭的故事

现代短篇小说集。郑振铎著。上海远东图书公司1928年12月初版。内收《自序》1篇,《猫》、《风波》、《书之幸运》、《淡漠》、《失去的兔》、《压岁钱》、《五老爹》、《王榆》、《三姑与三姑丈》、《春兰与秋菊》、《九叔》、《三年》、《五叔春荆》、《病室》等短篇小说14篇。1929年11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增补本,增收《元荫嫂的墓前》、《赵太太》等短篇小说2篇。本集所收的作品,绝大多数为作者旅居巴黎时所写成。它们透过对旧式家庭的描绘,或抒写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生活的情趣与悲苦,或记述了旧家庭的兴衰际遇,或表现了封建婚姻制度下的悲欢离合。《风波》和《书之幸运》是姐妹篇。作品记述了仲清与宛眉夫妇间的龃龉。其中《风波》描写妻子宛眉沉溺于打牌,经常深夜才回家。丈夫因此感到非常孤独。虽几经规劝,妻子却依然如故;丈夫只得生活在叹息之中。《五老爹》通过“我”的回忆,描写一个落第秀才穷愁潦倒的一生。五老爹早年曾投考秀才,但不幸落第。此后他始终未能找到职业,只得寄人篱下,最后“穷得连衣服都当光”,不久便郁郁而死。《三年》是本集中较有影响的一篇。它描述了封建迷信对妇女的戕害。十七嫂在年幼时曾被算命先生判有“克父”之命。嫁到夫家后适逢家道兴盛,便受到婆婆的百般疼爱。不久公公病故,儿子又不幸夭亡。于是她被视为“灾星”,最后遭到丈夫的遗弃。这些作品虽然是写家庭的琐事,却仍不乏某种典型性,正如作者所述,这些故事“并不是我自己的回忆录”,也“不是旧事的纪实”,“我写的是旧家庭的‘积影’,其中的人物也都是‘积影’”(《自序》)。本书在结集过程中,曾得到叶圣陶、老舍等的帮助。

医门棒喝

医论。清章楠撰。四卷。楠字虚谷,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博览群书,善取众家之长。研究《伤寒论》受方有执影响,在温病方则推崇叶天士、薛生白,对温病学有一定贡献。撰有《伤寒论本旨》等书。本书旨在“阐明医理,评论诸家之流弊,以警动世”,故名。成书于道光五年(1825)。据《郑堂读书志》载:“今观其书,自六气阴阳论,以迄性说,凡二十六篇,冠以条例九则……其体例颇与徐洄溪《医学源流论》相似,而综其大旨,总以叶天士《临证指南》为宗。”全书论述中医理论、诊法、内外科以及痘疹证治,并附有医案。另一刊本将上述内容作为初集,另以《伤寒论本旨》九卷作为二集,以讨论伤寒、温病以及汇方集解等。有道光十五年(1835)偁山书屋刻本,同治六年(1867)聚文堂刻本,一九二五年绍兴墨润堂书苑石印本。江静波《章虚谷和“医门棒喝”》(《浙江中医杂志》 1964.1.3)可供参考。

厘正按摩要术

推拿著作。清张筱衫辑。四卷。筱衫字醴泉,又字振鋆,别号惕厉子,宝应(今江苏扬州)人。著有《痧喉正义》、《鬻婴提要》等书。本书是在明周于蕃之《小儿推拿秘诀》一书基础上,结合自己二十年之临证经验,又广征博引有关文献,订紊乱,正谬讹,删繁芜,重新编辑,于光绪十四年(1888)成书。卷一,辨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的详细内容及胸腹部按诊等儿科诊断方法。卷二,立法。以手法外治为主,包括各种按摩手法。如按、摩、掐、揉、推、运、搓、摇八种手法,及汗、吐、下、针、灸等疗法,共二十八种。每种疗法又分若干细目。卷三,取穴。包括十四经脉经穴图说,儿科推拿的各种取穴及手法图说二十九个,图文并存,以利于学者按穴取用及具体操作。卷四,列证。包括惊风、疳疾、呕吐、泄泻等二十四种小儿常见病的治疗,除采用按摩疗法外,又配合内服、外敷等药物疗法。全书内容丰富,持论简要,于临床有较高参考价值。但将咒法、符录列于外治法是为不足。有光绪十五年丹徒张氏、江都韩氏原刻本,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述古斋医书原本影印本。

斋戒箓

《云笈七签》卷37录引。吉冈义丰《三洞奉道科诫仪范の成立について》认为本箓出自中唐。述诸斋。

八白易传[四库本]

明叶山撰。十六卷。《四库全书》本。此书广采历代史事及诸子杂说以证《易》,大旨与杨万里《诚斋易传》相类。全书只释六十四卦爻辞,而不涉及《彖传》、《系辞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屡易其稿,《自序》凡四。其初《序》略云:‘予十岁读《周易》,越十年能厌学究语,又十四年为嘉靖丁卯,又六年从鹿田精舍见杨诚斋《易传》,又九年为今壬子。’云云。

荷珠配

6场话剧,根据同名川剧改编。写于1961年,初载同年《剧本》12月号。1962年4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初版。收入19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3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2卷。剧本描写土财主金三官嫌贫爱富,设计逐出穷女婿赵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富有的黄员外黄龙衮。赵鹏幸得丫环荷珠和仆人赵旺相救,离开了金家。后得中状元。这时荷珠也遭害流落街头,为赵鹏发现迎入府中。赵旺和被黄员外骗光了家产的金三官父女也来到。赵鹏了解了以往被救真相,赶走了金家父女,决定娶荷珠为状元夫人。而荷珠却与赵旺“一对苦人情意投”,手挽手走了。剧本歌颂了劳动者正直善良、舍己救人的美德,抨击了嫌贫爱富、强取豪夺的卑劣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