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

桂枝 人参 白术 白茯苓(各半两) 泽泻 甘草 石膏 寒水石(各一两) 滑石(二两)r0j中华典藏网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或新汲水、姜汤下亦可。一方有木香、藿香、葛根各半两。r0j中华典藏网

诃子(炮,去核) 甘草(炙) 浓朴(姜制) 干姜(炮) 神曲(炒) 草果(去壳) 良姜(炒) 茯苓 麦芽(炒) 陈皮(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候发不可忍时,用水煎,入盐少许服之。r0j中华典藏网

霍香 白术 浓朴 陈皮 茯苓 半夏 紫苏 桔梗 白芷 香薷 黄连 扁豆(各一钱) 大腹皮 甘草(各半钱) 水二钟,姜五片,葱白三根,煎至一钟,不拘时服。r0j中华典藏网

人参 麦门冬(去心) 茯苓(去皮) 桔梗 栝蒌根 葛根 泽泻 甘草(各五钱,炙) 又为细末,每服三钱,不拘时,蜜汤调下。r0j中华典藏网

草果 乌梅 甘草 砂仁(各四两) 干葛(二两) 每服五钱,姜五片同煎,以水浸极冷,旋旋服之,无时。r0j中华典藏网

茯苓(八两) 泽泻(四两) 甘草(炙) 桂心(各二两) 白术(三两) 每服四钱,姜三片同煎,食前服。一方有小麦五两。r0j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去心) 白茯苓(去皮) 半夏(汤泡七次) 橘皮 白术(各一钱半) 人参 小麦 甘草(炙,各一钱) 水二钟,姜五片,乌梅少许,同煎至一钟,不拘时服。r0j中华典藏网

黄连(去须,微炒) 黄柏(微炒) 浓朴(去皮,生姜汁涂,炙令香,以上各七钱半) 当归(微炒) 干姜(炮)r0j中华典藏网

木香(不见火) 地榆(各半两) 阿胶(捣碎,炒黄燥,一两) 上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粥饮下。r0j中华典藏网

当归 桂心 续断(各三两) 生地 炮姜(各四两) 蒲黄 阿胶(炒) 炙草(各二两) 共为末,每服三钱,水煎,温服三服。r0j中华典藏网

赤石脂(四两) 升麻 白术(各一两半) 乌梅(去核,炒干) 干姜(炮制,各一两) 陈廪米(微炒)r0j中华典藏网

栀子仁(各半两) 上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空心温服。r0j中华典藏网

半夏(汤泡) 浓朴 白芍药 茯苓(各二钱) 桂心 紫苏 橘红 人参(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钟,姜七片,红枣一枚,煎一钟服。r0j中华典藏网

桂枝(二两半) 芍药(二两) 甘草(一两) 胶饧(半升)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 木瓜 柴胡(各五钱) 每服一两,水三盏,煎一盏半,去渣,下胶饧两匙服。r0j中华典藏网

吴茱萸 木瓜 食盐(各半两) 上同炒令焦,先用瓷瓶盛水三升,煮令百沸,入药煎至二升以下,倾一盏,冷热随病患服之。r0j中华典藏网

(此张子和方。刘河间则合五苓、六一,而加石膏、寒水石,内滑石四两,二石各二两,白术、茯苓、泽泻各一两,余各五钱。r0j中华典藏网

肉桂 藿香 人参(各半两) 木香(二钱半) 白茯苓(去皮) 白术 甘草(炙) 泽泻 葛根石膏 寒水石(各一两) 滑石(二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白汤、冷水任调下。r0j中华典藏网

(一方加犀角)r0j中华典藏网

生地黄 熟地黄 天冬 麦冬 石斛 茵陈 黄芩 枳壳 枇杷叶 甘草 等分,每服五钱。r0j中华典藏网

黄 (炙,四分) 桑白皮(五分) 人参 炙甘草 白茯(各二分) 五味子(二十粒) 白术(三分)r0j中华典藏网

地骨皮 麦冬 陈皮(各二分) 青皮(一分) 水煎,大温服,早饭后。忌多言语、劳役。r0j中华典藏网

浓朴(去皮,生姜汁涂,炙令香) 枳壳(去穣,麸炒) 高良姜 槟榔 朴硝(各七钱半) 大黄(炒,二两) 上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一盏,温服。r0j中华典藏网

丁香(七粒) 菖蒲根(半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半两) 盐(一合) 上锉碎,用童便一盏半,煎一盏,分二次温服。r0j中华典藏网

冬葵子 滑石 香薷 木瓜(各二钱) 日四五服。r0j中华典藏网

沸汤 井水 各半钟,和服。r0j中华典藏网

r0j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