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梦瑶

何梦瑶
  • 姓名:何梦瑶
  • 别名:字赞调,一字报之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广东南海(今广州)人
  • 出生日期:1693
  • 逝世日期:1764
  • 民族族群:

何梦瑶(1693-1764),清诗人。字赞调,一字报之,号西池,晚号研农。广东南海(今广州)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官辽阳知州。荐举博学鸿词,辞不赴。学问博雅,撰述甚富,凡天文、术数、乐律、算法、医学无不究心。惠士奇督学广东,曾延其入幕,为“惠门八子”之一。少即好诗,与罗天尺、苏珥结南香诗社。晚年与杭世骏交契,相与酬唱。生平论诗,推崇李白,以为独擅千古。所为诗“炼不伤气,清不入佻,南海诗人之薮,而梦瑶为之魁”(《清史列传》)。著有《菊芳园诗文钞》、《算迪》、《皇极经世易知》、《琴学纂要》、《何氏医碥》,编有《肇庆府志》、《岑溪县志》。


博学多才,以诗闻名,尤专精于医学。官至奉天辽阳知州。在思恩(今属广西环江)任官时,当地疫病流行。曾广施方药,服者往往痊愈。后因官不得志,辞官行医。撰有著名医书《医碥》。碥,是上马上车的踏脚石,他借碥石为习医的阶梯,故以《医碥》为书名,全书以杂病证治为主要内容,略述脏腑、经络、阴阳、水火、寒热、补泻等概说,分述内科染病证治,综合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各家学说,对病症进行分析,通俗易懂、条理清晰,掺入很多个人见解,并附有多种方药。是一部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医学入门书籍。他生于张景岳温补学盛行之际,亲眼看到庸医盲目崇张而产生的弊病,指出:“温补之说,藉口春夏,不识归根复命,四时皆生之理。苟明亢害承制,以克为生,则大黄、朴硝即回阳上品。故药之补泻,初无定名,惟视病之寒热,以为去取,今不问何症,概从温补,何异惩热而趋火坑,不亦惑乎?有以医有庸有黠,庸医不知温补之能杀人,以为平稳而用之;黠医知温补之能杀人,而人不怨,以为可以藏拙而用之”。既对张仲景之说提出批评,也指出时弊,强调医生应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而不该以迎合病人心理为目的。另著有医书《神效脚气秘方》、《神效追痨仙方》、《神效妇科良方》、《神效痘科良方》六种,取名《何梦瑶医方全书》,还著有《伤寒论近言》七卷。他一生富于著述,旁通百家。著有《赓和录》二卷,《菊芳园诗文钞》( 一作《菊方园诗文抄》)、《庄子故》、《皇极经世易知录》等书。还曾删订《算法统宋》以及编辑梅定九、朱吟石两家著作,继而摘抄《数理精蕴》共十二卷,成《算法迪》一书,又有《三角辑要》一卷。等等。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清史列传》卷七一、《国朝耆献类征》卷二三○。

何梦瑶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倪文贞集

倪文贞集

诗文集。明倪元璐撰。十七卷,续编三卷,奏疏十二卷,讲编四卷,诗集四卷。元璐字玉汝,号鸿宝,上虞(今属浙江)人。天启进士。曾官编修,国子祭酒,兵部侍郎,户部尚书。李自成陷京师,自缢死。谥文正。清谥文贞。其书画俱工,工画山水石竹,行草尤为超妙。为明末著名画家。有《儿易内外仪》等。其画《疏林竹石图》最为有名。元璐官翰林时,门人刻其作《代言选》六卷,文震孟序之。崇祯九年(1636),以国子监祭酒归里,裒辑其作名曰《鸿宝应本》,陈子龙序之。崇祯十五、十六年,为户部尚书,闲取旧刻重为刊定,付其子藏之。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其玄孙安世重新编次刊行,是为此本。是集约二十五万五千字。卷首有文震孟、黄道周、陈子龙、会鼎序,正文含制诰四卷,拟碑一卷,序三卷,墓志铭二卷,行状、志状、行述三卷,传、记跋、题引三卷,赞铭一卷,以上为正编;续编三卷,均为书牍;奏疏十二卷,卷首有宋玫、文玉甫序;讲编四卷,含经筵一编, 日讲三编;诗集四卷,收古、近体诗二百余首。其奏疏有《首论国是疏》、《寇祸陈言疏》等,皆详明剀切,多涉军政大事,关兴亡治乱之策;其余制诰、序、传等则文章典雅;其诗《落花》、《高秋雁影》等,与王世贞等七子风格相近。然散佚颇多,许多名诗佳句均未收入此集。有《四库全书》本。

萧红散文集

萧红散文集

汇集了萧红的多部散文,精选了作者的著作:小黑狗、中秋节、烦扰的一日、夏夜、蹲在洋车上、镀金的学说、饿、祖父死了的时候、初冬、同命运的小鱼、索非亚的愁苦、春意挂上了树梢、册子、剧团、欧罗巴旅馆、孤独的生活等。

古印考略

古印考略

印学论著。清夏一驹著。一卷。夏一驹,字昂千, 号一斋, 又号凤凰山樵, 江苏江阴人。擅篆刻、精鉴赏、富收藏。此文成于雍正六年戊申(1728) 四月, 文简短而内蕴丰富, 专论秦、汉两代官、私印章之特征, 为其细致观察、苦心钻研、精意鉴赏之体会。后于乾隆三十八年癸巳 (1773) 其子夏犀、夏荦辑其旧藏钤拓为 《拾古印遗》 二册及四册本时, 附于其后。辑入 《海山仙馆丛书》、《篆学琐著》、《历代印学论文选》, 有文瑞楼影印本。

文心雕龙考异

文心雕龙考异

梁刘彦和文心雕龙乙书,自隋书经籍志初见着录后,原本久佚,唐写本残,元至正本仅见于何焯□语、及孙贻让礼札移中所引黄丕烈校本。明以后,有弘治嘉靖万历诸刻,传本始盛于世。至于何义门所谓据宋本校勘者,乃误于明钱功甫之一言,未足信也。盖钱氏自称所得阮华山宋刊,实为晚出,有依讬之嫌,与所称隐秀篇四百字,同属可疑。纪文达叶郋园均有论正,若是今世传本,唐钞残缺,元镌罕见,当以明刻较全而差古矣。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龙榆生编选。该书选录自陈子龙(608~1647)至吕碧城(1893~1943)近三百年(主要是有清一代)名家词66家498首。各家名作,多收此书。“本编体例,略依《唐宋名家词选》,各家并缀小传,间采诸家评语”(《凡例》),使读者受益良多。编者在《后记》(1948年作)中对近三百年词坛情况,有极精辟论述:“近三百年来,屡经剧变,文坛豪杰之士,所有幽忧愤悱缠绵芳洁之情,不能无所倚托,乃复取沈晦已久之词体,而相习用之,风气既开,兹学遂呈中兴之象。”在评述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词派(亦称浙派)和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之后,进一步指出:“然则词学中兴之业,实肇端于明季陈子龙、王夫之、屈大均诸氏,而极其致于晚清诸老,余波至于今日,犹未全绝。论近三百年词者,固当以意格为主,不得以其不复能被管弦而有所轩轾也。”这对读者从总体上把握清词的成就、特点及演变情况,是很有裨益的。但该书未收张煌言、林则徐、秋瑾、柳亚子等名家词作,是其不足。

实验主义

实验主义

胡适撰。全文七个部分:先后发表于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4期)、《新教育》(第1卷第3期)和《新中国》(第1卷第2号)。为中国最早系统介绍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著作,亦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哲学主张。“实验主义”是胡适对实用主义的译名。介绍了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皮尔斯、W.詹姆斯和杜威,阐述了实用主义的方法论、真理论和实在论。认为实用主义的“宗旨不过要寻一个方法来把我们所有的观念的意义弄得明白清楚”,这个方法就是求出观念“能发生何种实际的效果”。主张“有用即真理”。把实在比作任人打扮的姑娘,因为“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在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特别推崇杜威,称其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大革命家”,因为他用“经验”把哲学根本问题一齐抹煞,超越了唯心论和唯物论、理性派和经验派的争论。详细论述了杜威“经验就是生活”的哲学根本观念、“思想五步说”的方法论和“教育即是生活”的教育哲学。认为中国之所以需要实用主义,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人缺乏实用主义的“两个根本观念”,即“科学试验室的态度”和“历史的态度”。为研究胡适哲学思想的重要材料。收入《胡适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