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下 痈疡门

  (外科方症,至为繁多,不能尽录。兹量采数方,以备择用。若夫泻热解毒活血托里之剂,诸寒与湿搏之,则凝滞而行迟为不及。热与火搏之,则沸腾而行速为太过。气得邪而郁,津液稠粘,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此阴滞于阳也。血得邪而郁,隧道阻滞,或溢或结。积久渗出脉外,气为之乱,此阳滞于阴也。百病皆由于此,不止痈疽为然。)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皂荚丸jKJ中华典藏网

  (金匮) 治肺痈,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眠。(肺者,五脏之华盖,处于胸中,主气,候在毛皮。劳伤血气,腠理虚,而风邪乘之。内感于肺,汗出恶风,咳嗽短气,鼻塞项强,胸膈胀满,久久不瘥,则成肺痿。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热相搏,气血稽留,蕴结于肺。则成肺痈。多吐涎沫,而无脓者,肺痿也。口干喘满,咽燥而渴,甚则四肢微肿,咳吐脓血,胸中隐痛者,肺痈也。痿为正气虚,痈为邪气实。)皂荚(刮去皮弦酥炙) 为末,蜜丸,以枣膏和汤服三丸。jKJ中华典藏网

  喻嘉言曰:火热之毒,结聚于肺,表之里之温之清之,曾不少应。坚而不可功者,令服此丸加蛤粉,等分为末,名皂蛤丸。每服二钱,酒下。治妇人风邪客于乳房,而成奶痈。(此药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桔梗杏仁煎jKJ中华典藏网

  治咳嗽吐脓,痰中带血。或胸膈隐痛,将成肺痈者,此方为第一。(此桔梗汤桔梗 杏仁 甘草(一钱) 阿胶 麦冬 百合 金银花 夏枯草 连翘(二钱) 贝母红藤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肠痈秘方jKJ中华典藏网

  凡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若毒瓦斯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急宜以此药治之。jKJ中华典藏网

  先以红藤一两许,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一时。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许,亦蝉蜕 僵蚕(一钱) 当归 天龙 大黄 石蝎 草(五钱) 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金银花酒jKJ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痈疽恶疮,不问发在何处,或肺痈肠痈。初起便服,奇效。(痈疽之生,怒忧思之不时,饮食居处之不节。或金石草药之发动,寒暑燥湿之不忧调。致阴阳不结,营卫凝涩而腐溃。轻者起于六腑,浮达而为痈。重者发于五脏,沉涩而为疽。大为痈,浅者为疖,深则为疽矣。发于外者为背疽脑疽眉鬓等疽,发于内者为肝痈肺痈痈。外症易识,内症难明。太阳经虚,从背而出。少阳经虚,从鬓而出。阳明经虚,出。督脉经虚,从脑而出。)金银花(五两干者不及生者力速) 甘草(一两) 水二碗,煎一碗,再入酒一碗,略煎。分三调敷毒四金银花寒能清热解毒,甘能养血补虚,为痈疮圣药。甘草亦扶胃解毒之上剂也。jKJ中华典藏网

  金银花(二两)甘草(一两)黄 (四两)酒一升。重汤煮服,名回毒金银花汤。治痛疡,色变紫已成即溃附长春药酒。黄 (十二两蜜炙煎膏) 大生地(六两铜刀切片) 金银花 当归(各四两) 甘草米二斗,做酒酿一埕再煮三炷香。将埕埋凡劳伤虚损服之,无附金银花膏(一名忍冬膏)四月采鲜花捣汁熬膏,茶酒任点服。养阴退阳,补虚疗风。jKJ中华典藏网

  尤宜于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真人活命饮jKJ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痈疽肿毒,初起未溃者。jKJ中华典藏网

  金银花(五钱) 陈皮(去白) 当归(酒洗钱半) 防风(七分) 白芷 甘草节 贝母天花粉片。蛤粉炒。去皆忌铁。)金银花散热解毒,痈疮圣药,故以为君。花粉清痰降火,白芷除湿祛风,并能排脓消肿。jKJ中华典藏网

  当臣山故成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托里散jKJ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恶疮,发背疔疽便毒,始发脉弦洪实数,肿甚欲作脓者。(脉弦洪实数,乃坚满之症,故宜下之。)金银花 当归(一两) 大黄 朴硝 花粉 连翘 牡蛎 皂角刺(三钱) 黄芩 赤芍(一钱)金银花清热解毒,痈疮主药。当归赤芍调营血,大黄芒硝荡胃热。黄芩清肺火,牡蛎软坚痰赤,虽大风药可下不知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芍药蒺藜煎jKJ中华典藏网

  治通身湿热疮疹,及下部红肿热痛诸疮,神效。外以螵蛸粉敷之。jKJ中华典藏网

  龙胆草 栀子 黄芩 木通 泽泻(钱半) 芍药 生地(二钱) 白蒺藜(连刺捣碎。jKJ中华典藏网

  五钱。jKJ中华典藏网

  如火不甚者,宜去龙胆草栀子,加当归茯苓米仁之属。如湿毒盛者,加土茯苓五钱,或一二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当归蒺藜煎jKJ中华典藏网

  治痈疽疮疹,血气不行,邪毒不化,内无实热,而痛肿淋漓者,悉宜用之。此藜煎,相为奇正也,当酌其详。jKJ中华典藏网

  当归 熟地 芍药(酒炒) 何首乌(二钱) 甘草(炙) 防风 川芎 白芷 荆芥穗(一钱)服后饮酒数杯,化者,加人参黄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灸法jKJ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痈疽恶疮。jKJ中华典藏网

  凡人初觉发背,欲结未结,赤肿 痛。以湿纸覆其上,先干处,即痈头也。取独头大蒜切片觉早中间愈。jKJ中华典藏网

  气上至夜不按毒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百草煎jKJ中华典藏网

  治百般痈毒,诸疮损伤,疼痛,腐肉,肿胀。或风寒湿气,留聚走注疼痛等症,无效。jKJ中华典藏网

  百草(凡田野山间者,无论诸品,皆可取用。然以山草为胜,辛香者佳。冬月可用干者,不蘸可以除热。热者可以散寒,香者可以行气,毒者可以解毒,无所不用,亦无所不到。汤得药气,则汤气无害。药得汤气,则药力愈行。凡用百草以煎膏者,其义亦以此。此诚外科中最要最佳之法,亦传之方外人者也。(若洗水鼓肿胀,每次须用二三十斤,煎浓汤二三锅,用大盆盛贮,以席簟遮风,熏洗良久,每日一二次。内服廓清饮分利等剂,妙甚。)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蜡矾丸jKJ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疮痈恶毒。先服此丸,护膜托里,使毒不攻心。或为毒虫蛇犬所伤,并宜服黄蜡(二两) 白矾(一两)先将蜡溶化,候少冷,入矾和匀为丸。酒下,每服十丸,二十丸,心为君主,不易受邪。凡患痈疽,及蛇犬所伤,毒上攻心,则命立倾矣。黄蜡甘温,白矾酸黄明胶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托里十补散jKJ中华典藏网

  (局方) 即外科精要十宣散 治痈疮初发,或已发,邪高痛下,疮盛形羸,脉(痈疽不因膏粱丹毒火热,因虚劳气郁者。止宜补形气,调经脉,自当消散,不待也。)当归 黄 人参(二钱) 川芎 桂心 白芷 防风 浓朴 桔梗 甘草(一钱) 每服二钱参 补气,芎归活血,甘草解毒,桂心白芷桔梗排脓,浓朴泻实满,防风散风邪。为表里气之,不能热烦肿宣通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托里温中汤jKJ中华典藏网

  治疮疡为寒变而内陷,脓出清解。皮肤凉,心下痞满,肠鸣切痛,大便微溏,气短呃逆,不得安卧,时发昏愦。(此孙彦和治王伯禄臂疡方也。六脉沉微,色以呃逆,胃中虚寒极矣。遂于盛夏用此大辛热之剂,盖舍时从症之变法也。)附子(炮四钱) 干姜(炮) 羌活(三钱) 茴香 丁香 沉香 益智仁 甘草(炙)陈皮(一卫生宝鉴曰:经云,寒淫于内,治以辛热,佐以苦温。附子干姜大辛热,温中外发阳气,自下治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托里黄汤jKJ中华典藏网

  (总录) 治诸疮溃后,脓多内虚。(溃后脓血出多,阴阳两竭,宜大补气血。)黄 人参 当归 桂心 茯苓 远志 麦冬 五味子等分为末,每服五钱,食远服。jKJ中华典藏网

  人参黄 ,补气固卫。当归桂心,活血生肌。茯苓渗湿健脾,麦冬清热补肺。远志辛散,专理痈疽。五味酸温,善收肿大。(丹溪曰:痈疽溃后,补气血,理脾胃,实为至要。否则数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螵蛸散jKJ中华典藏网

  治湿热破烂,毒水淋漓等疮,或下部肾囊足股肿痛,下部诸疮。无不神效。jKJ中华典藏网

  海螵蛸(不必浸淡) 人中白(或人中黄。 砂亦可。等分。) 为细末,先以百草煎浓汤,乘甚者,加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槐花蕊jKJ中华典藏网

  治杨梅下疳神方。jKJ中华典藏网

  凡棉花毒,或下疳,初感或毒盛经久难愈。用新槐蕊拣净,不必炒。每食前,用清酒送下三脾之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棉花疮点药jKJ中华典藏网

  杏仁(取霜) 真轻粉(等分为末) 敷疮上,二三日即痂落。jKJ中华典藏网

  又武定侯方雄黄(钱半) 杏仁(三十粒去皮尖) 轻粉(一钱) 为末,以雄猪胆汁调敷之,二三日即愈,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当归补血汤加防风连翘方jKJ中华典藏网

  治疮疡有血无脓,瘙痒不止。(有血无脓,表气不足也。诸痒属当归 防风(二钱) 黄 (五钱) 连翘(二钱)当归黄 ,大补其气血,连翘解诸经之客热,防风引归 直达于表,二物得之而效愈速也。jKJ中华典藏网

  者,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十全大补汤jKJ中华典藏网

  治气血虚弱,颈面腹背皆疮者。(疮疥生于手足者为轻,生于颈腹面背者,乃之甚。小人道长之象,故宜大补。)方见卷一上治气门四君子汤附方四君同黄 以大补其气,四物同桂心以大补其血。气血得其补,则腹背之疮先愈。而君子道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连翘金贝煎jKJ中华典藏网

  治阳分痈毒,或在脏腑胸乳肺膈之间者,此方最佳。甚者速用数服,无有不愈金银花 土贝母 蒲公英 夏枯草(三钱) 红藤(七八钱) 连翘(一两或五七钱) 好酒二碗间者,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连翘归尾煎jKJ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无名肿毒,丹毒流注等,最宜用之。jKJ中华典藏网

  连翘(七八钱) 归尾(三钱) 甘草(一钱) 金银花 红藤(四五钱) 好酒煎,服如前。如邪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降痈散jKJ中华典藏网

  治痈疽诸毒,消肿,止痛,散毒。未成者即消,已成者敛毒速溃可愈。若阳毒炽盛疼痛势凶者,先宜用此方,其解毒散邪之功神效。若坚顽深固者,用后方。jKJ中华典藏网

  薄荷叶(新者) 茅根 野菊花(连根叶各一握) 土贝母(减半) 上薄荷野菊,干者可为末,仍留前剩汤宜换之,真后方 凡疽毒坚顽深固,及结核痰滞,宜用此方。jKJ中华典藏网

  生南星 土贝母 朴硝(等分) 薄荷(倍用) 锻石(风化者倍用。或再倍用之。) 上同为末摊绢上或冰片jKJ中华典藏网

  jKJ中华典藏网

  止痛当归汤jKJ中华典藏网

  (总录) 治脑疽背疽,穿溃疼痛。jKJ中华典藏网

  当归 生地黄 芍药 黄 人参 甘草(炙) 官桂当归生地,活血凉血。人参黄 ,益气补中。官桂解毒化脓。(毒化成脓。则痛自止。)芍药之药湿。jKJ中华典藏网

  不和jKJ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