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望空四字数

作者:黄石公
黄石公望空四字数

《黄石公望空四字数》 校订者周履靖(明)明万历间刊本,占卜类书籍。此法相传自于战国时期的黄石公,算时不用筹度,只要望空信口起一时辰,即于此时下寻断,无弗应验。此法不用筹数,与诸葛孔明所传马前课相类,即以月、日、起子位,月上起日然后从日上逆数当下之时辰,落於何位即求对应出断语。

黄石公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满洲源流考

满洲源流考

又称《钦定满洲源流考》。区域志。清阿桂(1717—1797)等修,麟喜等纂。二十卷。桂字广廷、文成,号云岩,初为满洲正蓝旗人。后改隶正白旗,姓章佳氏。 乾隆举人。官武英殿大学士、副都统、礼部尚书。曾领修《盛京通志》。麟喜,满洲人,历任内阅侍读,官至知府。奉旨主纂,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成书。约十万字。书前冠有乾隆谕敕,从历史和地理两方面考察和说明满族发祥的历史源流。全书分部族、疆域、山川、国俗四门。书成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系根据清入关前东北地区的史地古籍,结合满族起源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写成。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反映了清代满族的社会状况。清代以来有殿版及多种坛刻本流传。1988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孙文良、陆玉华的标点本。内容分为部族、疆域、山川、国俗等类,考证了满族的源流发展。

文章作法

文章作法

夏丏尊、刘薰宇合著。6章。 1926年开明书店出版。对记事文、叙事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小品文的特点以及写作时的注意点,作了具体的说明。 记事文:将人和物的状态、性质、效用等,依照作者所目见、耳闻或想象的情形记述的文字,称为记事文。 叙事文:记述人和物的动作,变化,或事实的推移的现象的文字,称为叙事文。叙事文原和记事文一样,同是记述事物的文字,不过记事文以记述事物的状态、性质、效用为主;而叙事文以记述事物的动作、变化为主。所以记事文是静的, 空间的,叙事文是动的,时间的。 说明文:解说事物,剖释事理,阐明意象;以便使人得到关于事物、事理或意象的知识的文字,称为说明文。 议论文:发挥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意见,以使人承认为目的的文字,称为议论文。……说明文的目的是在使人有所知,议论文不但要使人有所知,还要有所信。 小品文:从外形的长短上说,二三百字乃至千字以内的短文称为小品文。……小品文的内容性质全然自由,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抒情,可以写景,毫不受何等的限制。

上洞心丹经诀

上洞心丹经诀

上洞心丹经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为唐宋间道士所作。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抄录《抱朴子内篇》及《黄帝九鼎神丹经诀》等六朝隋唐丹书,重新改编而成书。其内容主要论述内外丹法术要诀。上卷首先指出:神仙至要在宝精行气及服食药物。宝精、行气之要在还精补脑和服气胎息。二者皆须选择时辰入靖行功,使「内外贞白,专气致柔如婴儿」;然后在身中运转精气,上入脑部泥丸宫;或吐纳调息,使「息息入胎」。行此术可致小则无病,大则升仙。服药之大要则在金液还丹。只用丹砂为药材,九转炼之而成金液还丹,服之可飞升成仙。若服食草木药,则以黄精为上品。书中称丹砂、黄精皆禀太阳之精气而生,故服之能令人长生。中卷主要论述内外双修之法。内修指阴丹、内丹,可驻形延年;外修指阳丹、外丹,可飞升成仙。「三一九室(行气固精术)者,内修之要也;还丹金液者,外炼之极也。」内外丹缺一,「皆未能升举」。下卷主要叙述黄帝服丹飞升及传授丹经故事,以及择日入山合药之宜忌事项。

郑亦邹郑成功传

郑亦邹郑成功传

郑著《郑成功传》(分上下两卷)作者郑亦邹,字居仲;福建海澄人。清康熙丙戌(四十五年),成进士;旋授内阁中书。未几,乞假归;结庐于白云洞之麓,授徒着书。所著有《明季遂志录》等书,多散佚。《郑成功传》约成于康熙四十五年稍后任内阁中书期间,上距台湾郑氏之亡只二十余年。传系郑氏四世事,编年纪述;虽由清人口吻,但以闽人说闽事,极具史料价值。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仁王护国般若仪轨、仁王念诵仪轨。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解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奉持品之文句,并说明仁王经法曼荼罗建立之仪则及修法次第。分五科,即:(一)明五菩萨现威德,(二)建立曼荼罗轨仪,(三)入道场仪轨,(四)释陀罗尼文字观行法,(五)陀罗尼观想布字轮。在缩刷大藏经中,本仪轨分为二卷。又不空所译仁王般若念诵法系整理本仪轨第三入道场仪轨以下而成一卷,其文稍异,亦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

离睡经

离睡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为目连说离睡之法,即中阿含经之长老上尊睡眠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