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斋读易述
作者:潘士藻潘士藻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瘦吟医赘
清代薛福撰,医话,全书共二卷,成书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现存清道光十九年抄本,藏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载述了伤寒、温热、风、伏气、疟痢、暑热、杂证等各类病症的医论,还包含医林十四考、九流考等内容。从其书名“医赘”来看,可能是作者对医学方面一些多余、琐碎或补充性内容的阐述与记录,但具体含义可能还需结合原著进一步探究。现存清道光十九年抄本,藏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炮炙大法
本草著作。不分卷。明缪希雍(仲淳) 口授,其弟子庄继光录校,成书于天启二年 (1622年)。此书在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90余种炮制品基础上扩充而成。卷前列“雷公炮制十七法”,继列药物439味,分水、火、土、金、石、草、木、果、米谷、菜、人、兽、禽、虫鱼等部。
冯玉兰夜月泣江舟
元杂剧剧本。简名《冯玉兰》。旦本。撰人姓名不详。剧写太守冯鸾携家赴泉州上任,乘船夜泊黄芦荡,遇巡江官屠世雄杀冯鸾,抢走其妻,仅其女冯玉兰藏在舵底幸免于难,随空舟飘荡。时都御史金圭巡抚江南,听见哭泣声,将冯玉兰接到自己船上,并于冯家船上拾得一把刀。次日,金圭船泊清江浦,众巡官来参见。金圭见屠世雄可疑,令人清查其兵器,得一刀鞘,与冯玉兰船上所得杀人刀正好相合。屠世雄仍不服,金圭便令冯玉兰至屠世雄船侧呼其母,冯妻果出,与冯玉兰相抱而哭。人证确凿,屠世雄被定罪。剧本所叙与宋人《摭青杂说》所载徐倅事略同。今存主要版本有《元曲选》本。
汉唐史论集
《汉唐史论集》,傅乐成著,收录有关两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文章十八篇,系傅乐成教授二十五年间历史研究的精华结集。全书内容丰富,从汉唐时代的政治斗争、地域观念、文化形态、民族文化,到历史人物、社会生活等方面,都作了深入的探讨,是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与研究者的较佳参考读物。
词林典故
八卷。清乾隆时官修。乾隆九年(1744),重修翰林院落成,高宗案临赐宴赋诗,因命掌院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纂辑本书。十二年成书。专记翰林院建制、设官、职掌,以及有关制度。全书共分八门,依次为:“临幸盛典”,记乾隆九年燕饮诸礼,以为本书所缘起;“官制”,记翰林院所设各官之品级、员额,上起西汉,下至清朝,因待诏之选,写字之官,皆自汉代肇起端,故始于汉;“职掌”,记翰林院各官之职掌,亦始于西汉;“恩遇”,记唐朝至清朝,历代皇帝宠渥之典,下设“优眷”、“迁擢”、“侍宴”、“赉予”、“词科”、“考试”、“议叙”、“赠恤”八子目,分述历朝右文之举;“艺文”,收录唐朝以来御制及应制诸作,而词馆唱和之作不录;“仪式”,记述唐朝以来有关翰林之礼仪;“廨署”,记载唐朝以来官署规制;“题名”,只列有清一代翰林院官。本书对翰林院之设置、职掌、沿革,记述甚详,且追本溯源,颇便读者。自唐朝李肇撰《翰林志》,后有数种,然或属杂记之类,或专记一代之典。本书之撰,实有超逾前书之处,故颇具史料价值。有《四库全书》本传世。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莲华金刚藏圣者吴公润江上师讲述,1960年十二月上旬,美国旧金山大埠正善佛道研究会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