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偽品門Rxu中华典藏网

假乳香Rxu中华典藏网

擇有癭松樹,鋸開癭,就上鑿一孔。以糯米一升做飯,鹽一斤拌勻,再杵成糍,入孔中。卻以原鋸鋸下癭封之,鹽泥固濟,百有二十日足,取出,即成乳香矣。Rxu中华典藏网

假象皮膏Rxu中华典藏网

治撲打及金刃傷,血出不止者,用之,並收口如神。Rxu中华典藏网

蠶豆炒去殼,取豆搗細和勻,蠟熔為膏,攤貼如神。Rxu中华典藏网

法制門Rxu中华典藏网

法制青皮Rxu中华典藏网

醒酒益胃消食如神。Rxu中华典藏网

青桔皮一斤(浸去苦味,瓤揀淨),白鹽花五兩,炙甘草六兩,茴香四兩。Rxu中华典藏网

以甜水一斗煮之,不住攪,勿令著底。候水盡,慢火焙乾,勿令焦。去甘、茴,只取青皮密收用。Rxu中华典藏网

烏龍膽Rxu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喉症、喉蛾、喉癰。Rxu中华典藏网

明礬末盛豬膽中,風乾研末,每吹一錢,取涎立效。Rxu中华典藏网

白豆蔻Rxu中华典藏网

白豆蔻一斤,檀香五錢。Rxu中华典藏网

為細末,甘草膏為衣,不拘時細嚼。內再加片腦一錢,亦為末共研。Rxu中华典藏网

法制桔紅Rxu中华典藏网

桔紅十二兩,檀香五錢,白豆蔻五錢,片腦一錢。Rxu中华典藏网

為細末,甘草為衣,不拘時細嚼。Rxu中华典藏网

法制檳榔Rxu中华典藏网

檳榔一斤,檀香五錢,白豆蔻五錢,木香三錢。Rxu中华典藏网

為細末,同甘草膏為衣,不拘時細嚼。Rxu中华典藏网

法制芽茶Rxu中华典藏网

清熱化痰,消食止渴。Rxu中华典藏网

芽茶一斤,檀香五錢,白豆蔻五錢,片腦一錢。Rxu中华典藏网

為細末,同甘草膏為衣,不拘時細嚼。Rxu中华典藏网

香茶Rxu中华典藏网

芽茶二兩,麝香一分,硼砂五分,兒茶末一兩,訶子肉二錢五分。Rxu中华典藏网

共研末,甘草湯為丸為片任意,並治痰火症及口臭、口乾、生瘡皆驗。Rxu中华典藏网

又方Rxu中华典藏网

孩兒茶、木樨花各一兩(曬乾焙研),薄荷葉(曬研)一兩,硼砂(去腳)五錢。Rxu中华典藏网

為末,用甘草膏和藥,作小片含咽。Rxu中华典藏网

法制枳實Rxu中华典藏网

治消脹滿逆氣,除胸脅痰癖。Rxu中华典藏网

枳實一斤,檀香五錢,片腦一錢。Rxu中华典藏网

為末,同甘草膏為衣,隨時細嚼。Rxu中华典藏网

法制人參Rxu中华典藏网

補益元氣,輕身延年。Rxu中华典藏网

人參、檀香、白豆蔻、片腦。Rxu中华典藏网

為末,甘草膏為衣,不拘時細嚼。Rxu中华典藏网

法制桃仁Rxu中华典藏网

闢瘴癘,山居尤宜服之。Rxu中华典藏网

桃仁一斤,吳茱萸、青鹽各四兩。Rxu中华典藏网

共炒熟,以新瓶密封,七日取出,揀去茱、鹽,將桃仁去皮尖,每嚼一、二十枚。Rxu中华典藏网

藥品門Rxu中华典藏网

三奇曲Rxu中华典藏网

白麵十斤,蒼耳草(自然汁)三升,野蓼(自然汁)四升,青蒿(自然汁)三升,杏仁四升(去皮尖),赤小豆三升(煮爛連汁研)。Rxu中华典藏网

三伏內,上寅日,將藥汁拌麵如造麴法,曬乾收用。甲寅、戊寅、庚寅乃三奇日也。此日修合,故名三奇神麯,大有神效。Rxu中华典藏网

靈砂Rxu中华典藏网

用新鍋安逍遙爐火,蜜揩鍋底,文武火下燒。入硫黃二兩溶化,投水銀半斤,以鐵匙急攪,作青砂頭,如有焰起,噴醋解之。待永不見星,取出細研,盛入水火鼎內,鹽泥固濟,下以自然火升之。乾水十二盞為度,取出如有針紋者成矣。Rxu中华典藏网

紫雪Rxu中华典藏网

療傷寒溫瘧一切積熱、狂易叫走、瘴疫毒癘卒死、腳氣、五屍五疰、心腹諸痰疴刺切痛。解諸熱邪毒熱發黃、蠱毒、鬼魅野熱毒及小兒驚癇。Rxu中华典藏网

黃金一錢,石膏、寒水石、磁石各三斤(搗碎)。Rxu中华典藏网

以水一斛,煮四斗,去渣;入犀角屑、羚羊角、青木香、沉香各五兩,甘草(炒)一兩,丁香一兩,入前汁中,煮取一斗五升,去渣;入煉樸一斤,硝石二斤,於藥汁中,微火煎之。柳木不住攪,至水氣欲盡,傾木盆中。待欲凝,入麝香一兩二錢五分,硃砂二兩,攪勻收之。每服一、二錢,潦水服,臨時加減,甚者一兩。Rxu中华典藏网

紅雪Rxu中华典藏网

治風熱,消宿食,解酒毒,開三焦,利五臟,除熱破積滯。治傷寒狂躁、胃爛發斑、濕瘴腳氣、黃疸頭痛目昏、口鼻瘡、喉痹、重舌、腸癰等症。Rxu中华典藏网

川朴硝十斤(去渣),羚羊角屑、黃芩、升麻各三兩,人參、赤芍、檳榔、枳殼(麩炒)、生甘草、淡竹葉、木香各二兩,木通、梔子、葛根、桑皮、大青、藍葉各一兩五錢,蘇枋木六兩。Rxu中华典藏网

並銼片,水二斗五升,煎九升,去渣濾過,煎沸;下硝,不住手攪,待水氣將盡,傾入器內;欲凝,下硃砂一兩,麝香五錢,經宿成雪。每服一、二錢,新汲水下;欲速行,則熱湯化服一兩。Rxu中华典藏网

碧雪Rxu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積熱,天行時病,發狂昏憒;或咽喉腫塞,口舌生瘡,心煩,大小便不通,胃火諸病。Rxu中华典藏网

朴硝、芒硝、牙硝、硝石、石膏(水飛)、寒水石、水飛石各一斤。Rxu中华典藏网

以甘草一斤,煎水五升,諸藥同煎,不住手攪令消溶得所,入青黛一斤和勻,傾盆內,經宿結成雪。為末,每含咽或吹之,或水調服二、三錢;欲通利,熱水服一兩。Rxu中华典藏网

硝石Rxu中华典藏网

石脾、芒硝、朴硝各一斤。Rxu中华典藏网

為末,以苦參水二斗,銅鐺煎十沸,入三物,煮減半去渣,煎著器中,冷水漬一夜,即成硝石。可化諸石為水。Rxu中华典藏网

礬石Rxu中华典藏网

新桑合盤子一具,於密室掃淨,以燒地令熱,灑水於上,或灑苦酒於上,而布白礬於地上,以盤復之,四面以灰擁。一日夜,其石精皆飛於盤上,掃取收上。未盡者,更如前法,數遍乃止。可作飲食。Rxu中华典藏网

飛黃Rxu中华典藏网

治緩疽、惡瘡,蝕惡肉。Rxu中华典藏网

瓦盆一個,安雌黃於中,丹砂居南,磁石居北,曾青居東,白石英居西,礬居上,石膏次之,鍾乳居下,雄黃復之,雲母布於下,各二兩,為末。以一盆蓋之,羊毛泥固濟,作三隅灶,以陳葦燒一日,取其飛黃用之。Rxu中华典藏网

土黃Rxu中华典藏网

信石一兩,硇砂二錢,木鱉子肉、巴豆肉各五錢。Rxu中华典藏网

以信石、硇砂研末,以木鱉、巴豆搗成膏,入石腦油和作一塊,油紙數重包裹,埋於土坑內,四十九日取出,瓷器收貯待用。如無石腦油亦可。Rxu中华典藏网

元霜Rxu中华典藏网

治痰火神水。Rxu中华典藏网

黑鉛一斤,烊一薄餅,中穿一孔,以繩系之,將好米醋約寸許,甕口用皮紙、箬子紮緊,再以磚石壓之,勿泄氣,放屋下陰處,待數日取起,鉛餅上有白霜拭下,每鉛一斤,取霜二兩為止。治噎膈,每服五分,含口內,以白湯送下;治痰水咳嗽,每服三分,照前法服。Rxu中华典藏网

取綠豆油Rxu中华典藏网

治天疱瘡。Rxu中华典藏网

綠豆裝入粗瓦瓶內,以毛竹箸一把,塞緊瓶口。再用瓦盆一個,底下鑿一孔,將瓶倒插於盆孔內,用礱糠炭屑燒之。其油即在箸頭滴出,以碗收之。俟出火毒,用油抹點瘡上,二、三次愈。Rxu中华典藏网

油胭脂Rxu中华典藏网

治手足開裂。Rxu中华典藏网

生豬油去筋膜一兩,入鍋熬淨,再入黃佔五錢,白佔三錢,同化清;入銀硃、黃丹各五分,攪勻,以軟能攤開為妙。敷之愈。Rxu中华典藏网

造海石Rxu中华典藏网

苦栝蔞去皮,搗碎連汁,用煅過黃口蛤蜊粉拌勻,作餅曬乾入藥用。有等庸醫以海浮石作海石,誤矣。此藥最能去痰。Rxu中华典藏网

取草汞Rxu中华典藏网

細葉馬齒莧干之,十斤,得水銀八兩或十兩。先以槐木棰之,向東作架曬之,二、三日即干。如經年久,燒存性,盛瓦甕內,封口埋土坑中四十九日,取出自成矣。Rxu中华典藏网

鼻菸Rxu中华典藏网

香白芷二分,細辛八分,豬牙皂角各二分(以上焙乾研)。薄荷二分(研),冰片三釐,干菸絲一錢(為君。干菸絲必須配福建煙六、七分許)。Rxu中华典藏网

各為末,酌量配合,不拘分量,色如棕者佳。Rxu中华典藏网

雞子雄黃Rxu中华典藏网

雄黃一斤研細,取新生雞子黃白和之,置銅銚中,以蓋復之,封固勿令出氣。微火蓋上,容得手,不用太熱,三日夜,勿令火絕。寒乃起之,掠去上渣,清者在下,當湧湧如水銀。寒則堅,得人氣復軟。煉一片得十兩,盛以竹筒,勿使見風。服丸如麻子大,使人肌膚潤澤,冬則能溫,夏則能涼,闢除寒氣。Rxu中华典藏网

水銀霜Rxu中华典藏网

水銀十兩,雄黃十兩,各以一鐺熬之,銀熟黃消,急傾為一鐺,少緩即不相入;仍急攪之。良久,硫成灰,銀不見,乃下伏龍肝末十兩,鹽末一兩攪之。別以鹽末鋪鐺底一分,入藥在內;又以鹽末蓋面一分,以瓦盆復之。鹽土和泥塗縫,炭火煅一伏時,先文後武,開盆拭下。凡一轉後舊土為四分,以一分和霜入鹽末二兩如前法飛之,又以土一分,鹽末二兩和飛如前。凡四轉,土盡,更用新土,如此七轉,乃成霜用之。按水銀霜即粉霜,本以汞粉轉升而成,故名。此方崔氏法,後人罕知者。Rxu中华典藏网

石菖蒲酒Rxu中华典藏网

治三十六種瘋悉效。Rxu中华典藏网

菖蒲三斤薄切,日內曬乾,以絹囊盛之。好酒一罈,懸囊在內,封閉一百日,取視之,如綠菜色,以一升熟黍米納中,十四日開出飲酒。Rxu中华典藏网

代茶湯Rxu中华典藏网

夏月服之代茶,健脾止渴。Rxu中华典藏网

白朮一錢五分,麥冬(去心)一錢,煎作湯服。Rxu中华典藏网

食品門Rxu中华典藏网

香橙湯Rxu中华典藏网

寬中快氣消酒。Rxu中华典藏网

橙皮二斤(切片),生薑五兩(切焙爛),入炙甘草末一兩,檀香末半兩,和勻作小餅;沸湯入鹽送下。Rxu中华典藏网

栝蔞粉Rxu中华典藏网

治消渴飲水。Rxu中华典藏网

大栝蔞根去皮寸切,水浸五日,逐日易水,取出搗研濾過澄粉,曬乾。每服方寸匕,水化下,日三服,亦可入粥及乳酪中食之。Rxu中华典藏网

瓊玉膏Rxu中华典藏网

常服開心益智,發白返黑,齒落更生,辟穀延年。治癰疽癆瘵、咳嗽吐血等症。Rxu中华典藏网

生地黃十六斤(取汁),人參末一斤半,白茯苓末三斤,白沙蜜十斤。Rxu中华典藏网

濾淨拌勻,入瓶內,箬封,安砂鍋中,桑柴火煮三日夜;再換蠟紙重封,浸井底一夜,取起再煮一伏時,每以白湯或酒點服一匙。Rxu中华典藏网

糟川芎Rxu中华典藏网

大川芎一個,入舊糟內,藏一月,取焙,入細辛同研末,擦牙。Rxu中华典藏网

止瘧果Rxu中华典藏网

大荸薺將好燒酒自春浸至秋間,如瘧至不貪飲食,食則脹滿不下者,每日荸薺兩個,三日愈。Rxu中华典藏网

金棗仙方Rxu中华典藏网

治水蠱腫脹。Rxu中华典藏网

紅牙大戟一斤,紅棗三斤,水煮一日夜,去戟用棗,曬乾食之立消。Rxu中华典藏网

藥梅Rxu中华典藏网

治痢疾。Rxu中华典藏网

木香、木通、黃芩、紫蘇、砂仁、薄荷各一斤,青梅十斤,火酒十斤。Rxu中华典藏网

端午日入瓶內,封固,一月可用,只吃兩個即愈。Rxu中华典藏网

川芎茶Rxu中华典藏网

治大人小兒感冒風寒,頭痛鼻塞,遍身拘急,惡寒發熱等症。Rxu中华典藏网

鮮川芎(梗葉切碎,如無,乾者亦可)、生薑(切絲)、陳皮(切絲)、鮮紫蘇(梗葉切碎)各等分,細茶(與藥相對)。Rxu中华典藏网

五月五日午時拌勻,用盒蓋過宿,使氣透,次日取出焙乾,磁瓶收貯。用時以湯泡之,一鍾乘熱熏鼻,吸其氣,復乘熱飲之,汗出即愈。Rxu中华典藏网

蓮花肚Rxu中华典藏网

治脾寒而痛,痛在心之下左右也。Rxu中华典藏网

肚子一個,蓮肉一兩,紅棗一兩,肉桂一錢,小茴香三錢,白糯米一合。Rxu中华典藏网

未入藥之前,照常將豬肚子洗去穢氣,入藥煮爛,一氣頓食,蘸甜醬、醬油食之,如未飽,再用飯壓之而痛如失。肚子入藥之後,必須用麻線將口外紮緊,清水煮之。Rxu中华典藏网

香鰻Rxu中华典藏网

治癆蟲。Rxu中华典藏网

肥鰻二斤,白薇一兩,小茴香三錢,甘草一錢,苡仁五錢,榧子十個(去殼)。Rxu中华典藏网

同入砂鍋內,用水煮爛,加五味和之。乘肥飽食一頓,以食盡為度,半日不可用茶,凡有癆蟲盡皆死矣。Rxu中华典藏网

藥肺Rxu中华典藏网

治患疾病久不愈者。Rxu中华典藏网

豬肺一個,蘿蔔子五錢(研碎),白芥子一兩(研碎)。Rxu中华典藏网

五味調和,飯鍋蒸熟,飯後頓食之,一個即愈。Rxu中华典藏网

長壽粉Rxu中华典藏网

治癆瘵症。Rxu中华典藏网

芡實八兩,苡仁八兩,山藥三斤,糯米一斤,人參三兩,茯苓三兩,蓮子半斤,白糖。Rxu中华典藏网

各為末,每日調服一兩,如不欲調服,以水打成丸如元宵服,上下午服更妙。Rxu中华典藏网

九仙王道糕Rxu中华典藏网

養神扶元,健脾胃,進飲食,補虛損,生肌肉,除濕熱。Rxu中华典藏网

蓮肉四兩,麥芽(炒)、白扁豆(炒)、芡實各二錢,山藥(炒)、白茯苓、苡仁各四兩,Rxu中华典藏网

柿霜一兩,白糖二十兩。Rxu中华典藏网

為末,入粳米粉五升蒸糕,曬乾,任意食,米飲下。Rxu中华典藏网

雜品門Rxu中华典藏网

紫金錠Rxu中华典藏网

治小兒一切危症,各照引磨服。Rxu中华典藏网

辰砂、膽星各五錢,蟬殼、甘草各三錢,麝香一錢,蛇含石四兩(一方加殭蠶、白附子各四錢,白茯苓、白朮各四錢;一方加白蠶三錢,白附子五錢,減去甘草一錢)。為細末,飯搗丸,每錠重五分。Rxu中华典藏网

十香丸Rxu中华典藏网

乳香、沒藥、花椒、硫黃各一錢,水銀三錢(用唾研如泥),麝香三分,蛇床子(炒)五錢,大楓子(去殼)二兩。Rxu中华典藏网

共研碎,舊臼油燭或油胡桃作丸,擦疥瘡神效。Rxu中华典藏网

神妙痧藥Rxu中华典藏网

北細辛三兩,荊芥六錢,降香末三錢,鬱金一錢。Rxu中华典藏网

共為末,每用一茶匙放舌,冷茶送下,或津嚥下。Rxu中华典藏网

又方Rxu中华典藏网

白胡椒一兩,牙皂一錢,火硝、檀香末、明礬、丁香、蟾酥各三錢,北細辛二錢,冰片、麝香各五分,金箔量加。Rxu中华典藏网

蟾酥丸Rxu中华典藏网

雄磺三錢,麝香三分,木香一錢(俱不可見火)。加蒼朮三錢,蟾酥為丸,如小米大,硃砂為衣;如難丸,少加米飲。每用二、三丸放舌尖上化下。加入西牛黃、金箔,端午午時合尤妙。Rxu中华典藏网

又方Rxu中华典藏网

沉香(銼細)、母丁香、硃砂(水飛)、雄磺各五錢,麝香三錢,廣木香一兩,蒼朮(茅山者,米泔浸去毛)淨末二兩,蟾酥三錢。Rxu中华典藏网

藥俱忌見火,為細末,將火酒化蟾酥為丸;不就,加米飲,丸如米大,每服二、三丸,放舌尖上化下。Rxu中华典藏网

望梅丸Rxu中华典藏网

能生津止渴,旅行帶之,每含一丸,可代茶。Rxu中华典藏网

鹽梅四兩,麥冬(去心)、薄荷(去梗)、柿霜、細茶各一兩,蘇葉(去梗)五錢。Rxu中华典藏网

為細末,白霜糖四兩,共搗為丸,如雞豆大。加參一兩更妙。Rxu中华典藏网

龍腦雞酥丸Rxu中华典藏网

消渴,涼上膈,除邪熱,止咳嗽、吐血、鼻血、胃熱、口舌痛;肺虛氣損失聲並治之。Rxu中华典藏网

銀柴胡、阿膠(炒成珠)、蒲黃(炒)、人參、木通各二兩,生地六兩,麥冬四兩,炙甘草一兩半,黃耆一兩,薄荷葉一斤。Rxu中华典藏网

為末,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食後噙化。Rxu中华典藏网

參杏丸Rxu中华典藏网

止咳嗽,化痰。Rxu中华典藏网

人參、款冬花、訶子、貝母、五味子、桑白皮、紫菀、杏仁、阿膠、茯苓、甘草各五錢。Rxu中华典藏网

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不拘時含化。Rxu中华典藏网

上清丸Rxu中华典藏网

利咽膈,清上焦熱、口生瘡。Rxu中华典藏网

薄荷、防風、桔梗各二兩,川芎、砂仁、甘草各一兩,片腦一錢。Rxu中华典藏网

為末,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含化。Rxu中华典藏网

玉泉丸Rxu中华典藏网

鹽霜梅肉一兩,乾葛、桔梗、薄荷各二兩,訶子、烏迭泥、元參各五錢,天花粉三錢。Rxu中华典藏网

為細末,蜜丸黃豆大。每服一丸,不拘時含化。Rxu中华典藏网

太倉丸Rxu中华典藏网

治脾胃飢飽,不時生病,及諸般積聚,百物所傷。Rxu中华典藏网

陳倉米四兩,巴豆二十一粒(去皮),同炒至米香,至豆黑,勿令米焦,去豆。入桔皮(去白)四兩為末,糊丸梧子大,每薑湯服五丸,日二服。Rxu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