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敏

赵学敏
  • 姓名:赵学敏
  • 别名:字恕轩,号依吉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 出生日期:约1719
  • 逝世日期:1805年
  • 民族族群:

赵学敏(约1719~1805年),清末医家。字恕轩,号依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父亲曾任福建永春、龙溪等地盐吏等职。幼读经书,尤嗜好医学,常夜读家藏医籍,除在自家药圃观察药物外,并曾到各地求访民间医药。撰有《医林集腋》、《养素园传便方》、《祝由录验》、《囊露集》、《本草话》、《串雅》(内、外篇)、《花药小名录》、《升降秘要》、《摄生闲览》、《药性元解》、《奇药备考》、《本草纲目拾遗》,合称《利济十二种》,其中除《串雅》和《本草纲目拾遗》外,均佚。《串雅》(1759年)分内、外两篇,为根据走方医赵柏云的医疗经验。结合个人多年搜集的民间医药资料所成,意在使民间医药步入“大雅之堂”把走方医(铃医)的经验概括为贱、验、便等特点,并包括多种民间药物和疗法,《内篇》中辑方427种,筛选认真,注重疗效,为我国少有的反映民间医药的专书。《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主在补《本草纲目》之遗阙,参考有关文献280余,经书340余,采访多人,结合实地采访观察所成,其中收《本草纲目》所未载或载而有阙误药物921种,包括外国传入的药物如金鸡纳、胖大海、各种药露“刀创水”(碘酒)、鼻冲水(氨水)等等,以及民间药物。对《本草纲目》的记述有不少纠正,为我国继《本草纲目》之后的一部有价值的本草著述。博览群书,广采众长,深入实践,注重观察,尤重民间经验,是赵学敏治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的书

嘉祐集[四库本]

嘉祐集[四库本]

诗文别集。北宋苏洵(1009—1066)撰。十五卷。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应试不第,归而焚所为文,闭户读书,遂通晓六经、百家之说。嘉祐时与二子轼、辙至京师,为欧阳修所称重,荐之于朝廷,授校书郎,与修《太常因草礼》。洵晚学而有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二子并称“三苏”。是集卷一为《几策》,卷二、三为《权书》,卷四、五为《衡论》,卷七为《太玄论》、《太玄论总列》,卷八为论,卷九至十二为书,卷十三为谱,卷十四为记、铭、赞、说、墓志、祭文、状,卷十五为杂诗。其文简劲质朴,善修辞,长于简论,有《心术》、《远虑》各一篇,《权书》、《衡论》各十篇,皆传世名作。另《六国论》、《送石昌言使北引》均论证严谨,简洁有致,颇受称道。有《四部备要》、《四部丛刊》本。另有《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作十六卷,又附录二卷。又《三苏全集》本作二十卷。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

文集。清初黄宗羲(1610—1675)撰。一卷。宗羲有《南雷文定》已著录。此书因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思想,乾隆间列为禁书。全书分为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等十三目,二十一篇。“明夷”取自《周易》卦名,象征火入地中,昏主在上,明臣在下,不敢显露其明智,智能之士处于患难之中。“待访”,期待明君来访,故自称:“吾虽老矣,如箕子之见访,或庶几焉。”(《明夷待访录题辞》)有自况殷末箕子向周武王陈《洪范》的意思。成书于清康熙二年(1663),100年后的清嘉庆年间,才有初刻本印行。清末有顾氏《小石山房丛书》本,民国初年有上海中华书局薛凤昌《黎洲遗著汇刊》本,现通行1955年古籍出版社标点本,1981年中华书局重印。

新笑史

新笑史

近代笑话作品集。吴沃尧(趼人)撰。共19篇。最初发表在梁启超主办的《新小说》第1卷第8号和第2卷第11号。1957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卢叔度汇注的《俏皮话》收有此书。作者写作这些笑话的目的在于,他认为历代的笑话、小说原本不少,但大多是陈陈相因,没有新意识、新趣味,尤其是《笑林广记》一类的书虽为妇女儿童所熟知,但内容俚鄙不文,对读者没有好处,只能将他们导入歧途,为改良故而写作了《新笑史》。这些笑话辛辣地嘲讽了腐败的清廷。《德寿笑话》揭露清代一方大员德寿的昏庸无知,《问官奇话》讽刺了清朝官吏的丧权辱国,《梁鼎芬被窘》嘲笑了官僚们的狼狈丑态,有很强烈的反帝反封建色彩,就是很好的例子。

还丹显妙通幽集

还丹显妙通幽集

还丹显妙通幽集,原题「少室山潜真子述」。约成书于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卷首有作者自序,称此书模仿元阳子《金液集》而作。内载「显妙通幽诗」三十首,以明金丹之道。其诗皆为七绝,所述丹法为外丹。谓龙虎、金水、铅汞、阴阳、坎离、夫妇、男女,皆同出而异名,实指真铅真汞,乃大丹之本。书后附《紫烟真人解大丹颂》七绝二十首,《沁园春解》词十首、《何仙姑颂吕纯阳沁园春词》十一首。此三种丹诀皆述内丹,与潜真子诗宗旨不符,疑为后人附加。据《宋史‧艺文志》医家类着录,潜真子另撰有「神仙金匮服食方二卷」。该书《通志‧艺文略》亦着录,但不题撰人。

道教义枢

道教义枢

道教论著。道士孟安排编集。凡10卷,《正统道藏》收入。孟安排约为唐初人,生平不详。全书分37门,广引众经,解释道教教义理论,“显至道之教方、标大义之枢要”。有道德、法身、三宝、位业、三洞、七部、二观、三乘、六通、福田、动寂、感应、有无等品目。每门起首有“义曰”一段,概述要旨,然后以“释曰”一段作诠释。所论教义以道家思想为本,又受佛教理论影响。内容广泛,为研究六朝及隋唐道教思想重要著作。

西潮

西潮

《西潮》是蒋梦麟的自传性作品,几乎囊括了中国1842年至1941年间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半段是作者“亲闻”的,后半段是作者“亲历”的。作者利用抗战期间躲空袭的“闲暇”,在没有灯光、没有桌椅的空洞里,用随身携带的铅笔和硬面笔记本,写成这样的一部“自传”。这部书被作者视为“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其中既有作者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透视,也反映了在中西文化碰撞下,整个社会的激烈动荡。 英文版出版后,受到广泛重视,被哈佛大学远东研究所定为重要参考书。之后,蒋梦麟将此书译成中文,在台湾出版时,台湾青年几乎人手一册,被奉为“人生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