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新经注解
作者:吕洞宾
《九皇新经注解》,一名《吕注北斗九皇丹经》,全称《太清紫微中天北斗九皇七元救生济死至真妙道尊经》,三卷,孚佑上帝纯阳吕祖天师注。全书大旨在发本命斗诀之理。书前有《泰玄上相降魔护道天尊张大真人序》、《天机内相度人无量天尊葛大真人序》、《天枢上相净明普化天尊许大真人序》、《都雷上相清虚妙道天尊萨大真人序》、《玉清左相丹阳抱一马真君序》、《玉清内相纯阳演正警化孚佑上帝自序》,《玉皇赦罪大天尊开经宝偈》。盖自斗姆从西竺国静怡以来,修元始大道,以金莲九苞,化生九子,主持造化,掌握阴阳,而为天之枢纽,人之司命。其后斗姆化身开方便门,说北元统章,后世方知七元各有所掌,九皇各有所拜,因从斗中精微之理,阐出拜斗之法。吕祖纯阳为度尽众生,设法阐教,降笔临乩,于己酉年四月,演《九皇新经》,内寓本命斗诀,仅以引证,未曾讲明,乃又于己未岁九月,复演《注解》,以本命斗诀,阐出所以然之理,功夫效验,无不指点,使门下各认本命,依诀而行。
猜你喜欢的书
老母塔之夜
风雨交加的老母塔之夜,一场恶战将上演。强盗穆巴拉克与贪官、野蛮人、烧炭工相互勾结,可以说是无恶不作。敌人不但狡猾而且邪恶,在埋伏杀手的密林中、在野蛮山民的飞斧前、在峡谷茅房的敌窟中,本尼西与当地百姓联合共同与顽敌斗智斗勇,终于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在老母塔前面……终极较量,邪恶的面孔展露无疑。悬念迭起、情节生动、迷人的风情文化、悠远的历史感,这些构成了卡尔·麦小说的永恒魅力。
奇特旅行记
移民美国的法国人卡斯卡贝尔先生决定带领一家人从美国回到法国,他们做好了准备,以巡回演出的方式乘坐一辆大篷车出发了。但是他们却选择了一条不可思议的旅行路线,并且戏剧般返回家乡。卡斯卡贝尔一家的奇特旅行都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故事呢?
顺治清源县志
清和羹修,王灏儒纂。羹,字鼎实,号涵庵。直隶内丘(今属河北)人。副贡生,顺治十五年(1658)任清源知县。考邑志《文渊阁书目》卷二十“新志”著录,后嘉靖、隆庆间又有抄本,羹上任,即嘱灏儒据嘉隆间之抄本补缺增订校正,于顺治十八年成书并付梓。康熙时知县储方庆,江南宜兴人,在任职期间,又补刻重印,故记事最晚止康熙十七年(1678)。储增入艺文,其所作《梗阳宫余》、《九日清泉寺登高》、《八景》诗及《东湖记》、《白龙神庙记》文。是志凡沿革、星野、疆域、形势、山川、风俗、景致、古迹、陵墓、城池、公署、学校、坛壝、铺堠、祠庙、寺观、屯镇、楯樾、街市、桥梁、渠堰、户口、丁役、田赋、物产、灾异、职官、宦绩、选举、褒崇、人物、艺文三十二目,附目二。沿革云,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县,以西北有清源水云。风俗云,成化弘治间轻生好讼,近年民知务本,士知勤学。古迹载梗阳、陶唐、涂阳、鹅诸城、屠岸贾故里。寺观载宋金元建二十三座。户口目载洪武三千八百三十三户,而顺治则剩二百四十一户。艺文皆明清人之作。有顺治十八年刻康熙年间补刻重版本。省图、北图藏。
破迷正道歌
破迷正道歌,原题「正阳真人钟离权述」,约成书于唐宋间。钟离权相传为唐末五代隐士,后以丹法传吕洞宾,为全真道所谓北五祖之一。此书北宋时已有流传,其成书不会晚于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本篇为七言歌诗,凡一千七百余字;歌咏内丹,斥责服饵、胎息、行炁、采补、辟谷、存思、符咒、科仪、缩龟炼乳、识心见性、瞻星礼斗等皆为旁门小道,唯以修炼金液还丹(内丹)为正道。其道以先天一炁为本,使金木交并,铅汞交结,龙虎交合,子母相会,神炁归根,合于混沌未分之本真,则成金丹。歌中对内丹药物、采取、煅炼、火候之要及景象效用,皆有所述。全篇以七言歌诀体颂扬内丹之道,认为内丹以先天一气为本,「如能采得先天气,日月擒来两手中;达人采得先天气,一夜雷声不暂停。」又叙述了内丹的药物、采取、火候等,如说:「雷电风雨一齐生,颠倒颠时交换位。龙蹯金鼎要飞腾,四象五行归戊己。烹炼金液混元晶,加减自然分进退。前弦后弦定其真,丹头老嫩须辨认。抽添运用片时中,结胎火候有时刻。真火炎炎烧宇宙,乾坤上下尽通红。一火一水分爻象,一升一降自浮沉。一来一去分宾主,一前一后有君臣。一阴一阳为天地,一刚一柔自均匀。冬夏二至为节候,春秋二分定寒温。往来上下无形象,循环昼夜有时辰」等等。又强调了拜师在学丹中的重要性,指出:「这些金液还丹诀,不遇仙师莫强攻」;「有缘遭遇明师指,顷刻之间造化生」。宋元内丹家颇受本篇影响。
辨疑志
陆长源,字泳之,吴人。曾任汝州刺史,徙宣武节度使行军司马。能诗,曾和孟郊唱和。是书在《中兴馆阁书目》有著录,该书概括其内容为“辨世俗流传之谬”。从仅存的十条佚文来看,它与《冥报记》、《纪闻》等书正好相反,是破除迷信的。它批评僧道犯戒,揭露僧道的欺诈骗人行径,这在当时宗教盛行、志怪蜂起的时代,难能可贵。故是书在唐代小说中可谓异军突起,别树一帜了。中唐陆长源的小说集《辨疑志》,批驳怪诞虚妄之说,是对当时流行的小说志怪主题的否定,但其写作意图又是来源于小说实录"阙史"的传统。是书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太平广记》,今据《太平广记》整理。
仪礼要义
五十卷。宋魏了翁(1178-1237)撰。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大学生,佥书枢密院事。治学反对佛老学,推崇朱熹理学,独穷经古学,自为一家,为南宋名儒。开门授徒,学生争相报名。曾在靖州建鹤山书院。着有《九经要义》、《经外杂钞》、《师友雅言》、《鹤山全集》。《仪礼要义》是《九经要义》之一篇。《仪礼要义》每篇名物条目,以西汉郑玄、唐贾公彦《仪礼注疏》为主,并以保持《注疏》之原为宗,进行删繁取精,录于下方,体例与《周易要义》略同。《仪礼要义》可视为郑贾注疏之提要,为读郑贾注疏之门经,于初学者最为有功。版本有宋淳祐十二年(1252)魏克愚徽州刊本;清补罗书屋抄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振绮堂景宋钞本;江苏局本;清初汲古阁钞本;《五经要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