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阴符经讲义

作者:夏元鼎
黄帝阴符经讲义

道家著作。四卷。南宋夏元鼎 (生卒年不详)撰。夏元鼎,字宗禹,号云峰散人,南宋永嘉(今浙江省永嘉县) 人。撰有《悟真篇讲义》、《阴符经讲义》、《崔公入药镜笺》等。《阴符经讲义》,全称《黄帝阴符经讲义》。此书以夏元鼎 《阴符经讲义》三卷及《图说》一卷合编,书末附有《崔公入药镜笺序》等总共四卷。是书前有宋宝庆二年(1226)楼防序。《阴符经》384字,不言丹,自李筌以后诸经家也不以丹言。而此书专以丹法释阴符之旨,成一家之言。

夏元鼎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人有人的用处

人有人的用处

副标题《控制论和社会》,控制论著作。美国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著。本书初版于1950年,随后,作者又对本书进行了修订,修订本于1954年由英国伦敦艾尔一斯波蒂斯伍德(Eyre and Spottiswoode)出版公司出版。这是作者继《控制论》出版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共分11章,主要探讨如何运用控制论来看待与分析社会。书中,作者首先将社会看做是一个通讯和控制的系统,在这一基本思想指导下,分析了人类社会的通讯特征;分析了一些具有一般性的社会现象,如语言、法律等;分析了工业革命以及通讯机器和未来等问题。从而说明人类只有通过对消息及有关通讯设备的研究,才能了解社会;阐明在这些消息和通讯设备的未来发展中,人与机器之间、机器与人之间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消息,势必要在社会中占居日益重要的地位。

鲁迅讲演录

鲁迅讲演录

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演讲者。鲁迅毕生坚守启蒙主义立场,致力于使中国青年洞悉世相,少走弯路,完成有决断、有创造性的人生。 当年风云激荡的年代,他在各大高校的现场讲演,吸引了无数青年人热切的目光,颇鼓舞了无数人的心。虽然过去了百年,但是“永远的大先生”的饱含期望、精彩睿智的演说,对于当下的我们仍有不可替代的力量。 本书收入鲁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演讲文章16篇,均经先生生前审定,经典名篇《娜拉走后怎样》《老调子已经唱完》《无声的中国》悉数收入。

香莲品藻

香莲品藻

宋张功父著《梅品》一帙,疏梅花之宜称,憎疾,荣宠,屈辱凡五十八事。闲思莲足纤妍,花堪解语,更无凡卉得与追踪。至有历百折而不回,贯四时而不改,则唯寒梅、翠竹、苍松差堪接武。乃或遇人不淑,有女仳离,空谷幽兰,不知凡几,在女子以缠足为容,譬之君子修身俟命,岂有怨尤?然读“采封采菲,无遗下体”之诗,能无三叹?因仿其意,纂香莲宜称、憎疾、荣宠、屈辱,亦得五十八条。别疏香闺韵事,及步莲三昧所未及者,凡二十余类,总汇一卷,签曰《品藻》,愿因风寄语金屋主人,倘阿娇步步生莲,幸加意护持,万勿敝屣视之,庶几享香莲清福于无既也。

龚鼎孳诗集

龚鼎孳诗集

龚鼎孳诗集263首。龚鼎孳诗中很大一部分是表现对仕清的自责与悔恨,也就是失路之悲。“失路”一词在龚诗中运用最多,其出现频率之高都是他同时代的文人集中所少见的。再如著名的《初返居巢感怀》:“失路人悲故国秋,飘零不敢吊巢由。书因入洛传黄耳,乌为伤心改白头。明月可怜销画角,花枝莫遣近高楼。台城一片歌钟起,散入南云万点愁。”

清史讲义选录

清史讲义选录

本书不分卷,汪荣宝撰。作者江苏元和人;于清末执教译学馆时,撰有「本朝史讲义」,近由其哲嗣公纪先生易名「清史讲义」印行。本书选录其中第三章「辽东之战争」、第四章「辽西之战争」、第六章「本朝之定鼎及明室之偏安」、第七章「桂王之割据」、第八章「三藩之乱」、第九章「台湾之收服」、第十章「中西国际之由来」、第二十二章「鸦片战争」等八章之全部及第二十一章「嘉庆朝各省之叛乱」中「海贼之起源」、「李长庚与蔡牵之海上角逐」、「李长庚之战死」、「海贼之消灭」四节,略其章次编成,自「辽东之战争」至「中西国际之由来」顺序编成一至七目,以下为「八、嘉庆朝之叛乱」(摘录上述四节)及「九、鸦片战争」。

古乐书

古乐书

二卷。清应撝谦(1615—1683)撰。撝谦字嗣寅、潜斋,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是书上卷论律吕本原,大旨本蔡元定之《律吕新书》,而参以注疏及朱熹之说。下卷论乐器制度,则本陈祥道《礼书》及李之藻《頖宫礼乐疏》为多。议论醇正,考订简核,颇得要领。撝谦著书,于前人论著之不当之处一一批驳,建立己说,虽有未合之处,但瑕不掩瑜,其精审处往往足资考证。是书有清浙江巡抚采进本、《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宝彝室集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