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篇章玄颂卷下

新授郢州防御判官将仕郎试大理司直兼监察御史宋鸾IsR中华典藏网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IsR中华典藏网

须知上德宁求报,求报还嫌量有涯。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上德之人施不求报,下德之人施必望报。IsR中华典藏网

应道持心常处厚,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应道之君有非常拯技生灵之功,功行圆备,感化潜通,是能处道德之淳厚,不处礼义之华薄。IsR中华典藏网

无为弘志不居华。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有为者,道之薄。礼义者,德之华。故圣人处无为之事,居其厚,不处其薄矣。退礼义之行,去其华,自居其实矣。IsR中华典藏网

三皇淳朴真堪慕,六国浇酿未足夸。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论礼於淳朴之代,非狂则勃。忘礼於浇醉之日,非愚则诬。若能解而更张者,当退礼而行义,退义而行仁,退仁而行德,忘德而合道。人返淳朴,则上德之无所为。IsR中华典藏网

治国阴功功最大,却胜金鼎炼丹砂。IsR中华典藏网

羲皇画卦以兴文,轩后悬镜以静乱。陶尧垂衣,虞舜舞羽,大禹治水,成汤开网,咸有治世大功,政生民於化寿之域。岂炼丹独善,可齐其道德乎。IsR中华典藏网

昔之得-章第三十九IsR中华典藏网

侯王得一抚寰瀛,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侯王得不为天下正也。IsR中华典藏网

法道精灵万物生。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万物法道精灵,故能生成而不灭。IsR中华典藏网

显谕无舆忘大号,因征不谷自为名。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舆者,车之别名。全而言之,即谓之舆,散谓数之,乃轮辕辖辐,其名各异,则无舆矣。亦如王侯自谓孤寡不谷,散其尊大之名,归於以贱为本。是谓深得谦冲之道。IsR中华典藏网

高天虚静群星朗,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天法道之清虚,故能尊高,不为万物污浊。IsR中华典藏网

厚地安宁九野平。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地法道之柔顺,故能安宁,久载万类而不倾动也。IsR中华典藏网

功想轩皇弘济活,维山轻举独修行。IsR中华典藏网

轩皇平蚩尤之难,济活万汇,苍生受福,永播盛美。王子晋虽吹笙感凤,度世乘龙,独善其身,顾尘埃而不染,垂恩及物,实拯技而无施。IsR中华典藏网

返者道之动章第四十IsR中华典藏网

君扣玄关莫倦劳,出尘灵迹显松乔。IsR中华典藏网

赤松子、王乔,并前古得道度世之人。IsR中华典藏网

安宁地轴生成广,运动天机气序调。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 注云:譬如天之刚健,昼夜运动日月,四气往返周行,常不休息。以谕修道之人,若能清心,运动身中之气,日夜往返,常不休息,亦同天长。又注云:天地之物,乃万物也。有即道也。道能生成万物,是知天地之物生於有也。言万物若得天地元和刚柔动用之道,则当长生速化。故云天地之物生於有,有生於无也。IsR中华典藏网

贤相谋猷方济治,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行权者贵返於实,用有者必资於无。若能两忘权实,双泯有无,即辅相济治之理也。IsR中华典藏网

至人修习正逍遥。IsR中华典藏网

修身之人黜去聪明,韬光修习,潜乐逍遥,固不知辅相匡济之道。IsR中华典藏网

治身治国阴功足,自有途程绛阙朝。IsR中华典藏网

若治身全气,治国成功,必继赤松王乔,同朝绛阙。IsR中华典藏网

上士闻道章第四十-IsR中华典藏网

上中下士皆闻道,取舍萌心即不同。IsR中华典藏网

刻志勤行分了悟,迷心大笑是愚蒙。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上士闻道,动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也。IsR中华典藏网

进如举步临深谷,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进道若退也。IsR中华典藏网

明似浮云映远空。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明於道者,蒙昧其迹,以养於正,乃圣功也。IsR中华典藏网

修德若偷功行足,姓名潜纪玉皇宫。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德行内修,外若偷窃,不欲人知,立功而不街也。IsR中华典藏网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IsR中华典藏网

教人柔弱贵身全,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人君所欲教人者,当以柔弱谦虚之义教之也。IsR中华典藏网

须信强梁失自然。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强梁者不得其死也。IsR中华典藏网

损志持谦高德岳,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王侯能以孤寡为名,卑以自牧,岂非损之而益乎?IsR中华典藏网

益情多欲乱心田。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愚者贵冒以求进,财复苟得,岂非益之而损乎?IsR中华典藏网

月悬秋色澄千里,江沸涛声动百川。IsR中华典藏网

越相芳尘轻世事,清风明月五湖船。IsR中华典藏网

范蠡辞荣遁越,遂性五湖,可谓道符先觉也。IsR中华典藏网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IsR中华典藏网

至柔驰骋至坚时,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天下至柔者,正性也。若驰骋世务,染杂尘境,情欲充塞,则为天下至坚,是时至柔驰骋至坚之问,即显彰至坚不及至柔之性。IsR中华典藏网

尘境难迷独守夷。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无有者不染尘境,令心中一无所有,独守希夷清静,妙体混成,一无间阻,不为可欲所乱也。IsR中华典藏网

须信不言非杜口,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所谓不言非关杜口,在理既即有即无,在教亦即言即默。亦如言满天下,无口过之教也。IsR中华典藏网

始明有益自元为。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吾是知元之有益。IsR中华典藏网

霜前唳鹤闻天韵,雪际贞松出俗姿。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吾身心清静,则能合道。IsR中华典藏网

身静心清忘嗜欲,玉京存想是前期。IsR中华典藏网

若能宗道,必见玉京之岐路也。IsR中华典藏网

名与身孰亲章第四十四IsR中华典藏网

最痛多藏必厚亡,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多藏必厚亡。IsR中华典藏网

若能知止即贤良。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知止不殆。IsR中华典藏网

贪名触患身如丧,润屋丰财事可伤。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徇货者将以求财,财得身亡,身货孰多?故令掷玉毁珠以全其和也。嗟乎,苟食财身丧,纵积玉于家,又何贵乎?IsR中华典藏网

风过未央摇茂草,IsR中华典藏网

未央官,萧何所修,千门万户,为天下壮丽。今则鞠为茂草,基址空存,睹此废兴,足诫贪欲。IsR中华典藏网

水流金谷带斜阳。IsR中华典藏网

金谷园,昔之贵盛,备载简书。今则野水穿流,倏为废坞,斜阳一照,能不悲乎?IsR中华典藏网

全真法道心无欲,应笑隋侯宝夜光。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名者实之宾,而代人徇名以亡身。欲令去功而全其真也。IsR中华典藏网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IsR中华典藏网

躁静不关怀抱者,须弘齐物出尘心。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躁胜寒,静胜热。又注云:唯有清静无为之人,心安志定,方能躁胜不寒,静胜不热,泯其躁静,乃为天下正。IsR中华典藏网

直思汲黯无人继,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大直若屈。汲黯,汉之真素亮直之臣,发论匡正,无避忌讳,孰能继之,IsR中华典藏网

辩想苏秦有患侵。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大辫若讷。苏秦,六国游说之士。兴智巧,尚浮伪,后至齐国遇刺客而顶,徒爱佩六国印,且不惧一朝祸,矜辫任智,可不畏乎?IsR中华典藏网

白玉洁身如玷缺,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学行大成,常如玷缺也。IsR中华典藏网

清江同志昧深沉。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冲虚其怀,乃持满之道。满而不溢,则长守富贵,用不穷矣。IsR中华典藏网

唐虞退让英风远,信史编芳好重寻。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人君政化大成,而更谦虚退让,若有亏缺。日新其德,用之不弊矣。IsR中华典藏网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IsR中华典藏网

梁冀无才恃禁闱,不能知足赞成规。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祸莫大於不知足。今以梁冀为论,且无才恃宠,可谓不知足矣。IsR中华典藏网

方当炎汉颠危日,独盛朱门跋扈时。IsR中华典藏网

后汉桓帝之时,国祚凌夷,人方浇薄。梁冀处贵极之位,而不能匡君以忠,律己以俭,乃更一门骄贵,成跋扈之臣,福过灾生,成灭身之祸。悲夫。IsR中华典藏网

孙寿正迷矜绮绣,IsR中华典藏网

孙寿,梁冀之妻。迷荡正性,耽惑美容。IsR中华典藏网

张纲徒耻问狐狸。IsR中华典藏网

汉发八使,以探天下风俗。张纲埋轮不发,云: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奏梁冀之罪。IsR中华典藏网

祸盈覆炼歼三族,事污青编万古悲。IsR中华典藏网

桓帝以粱冀奢借罪深,遂令单超等围其宅,诛之。IsR中华典藏网

不出户章第四十七IsR中华典藏网

不劳窥牖见天道,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不窥牖,见天道也。IsR中华典藏网

内鉴身明象外心。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圣人不出户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以己家知人家。IsR中华典藏网

秦汉战争矜妙略,唐虞清静朗宸襟。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 注云:人君清静,天气自正,多欲则烦浊。IsR中华典藏网

九畴书出波澜辟,万岁声高洞壑深。IsR中华典藏网

人君若能法道清静,必至河出九畴,山呼万岁。IsR中华典藏网

六国浇酿徒敌血,漫为盟誓互相侵。IsR中华典藏网

嗟乎,六国之王不尚清静之化,但弘机智之风,徒成敌血之盟,互有相侵之志也。IsR中华典藏网

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IsR中华典藏网

负岌寻师贵艺成,词锋将淬敌青萍。IsR中华典藏网

格高自票江山秀,才赡何关笔砚灵。IsR中华典藏网

莫见爱昤矜白雪,岂知耽学聚飞萤。IsR中华典藏网

若能日损无情欲,方悟有为劳我形。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又注云:为学者日益见闻,为道者日损功行。益见闻为修学之渐,损功行为悟道之门。故因益积功,功忘而体道,可不休哉。IsR中华典藏网

圣人无常心章第四十九IsR中华典藏网

圣人出震无常心,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也。IsR中华典藏网

应物推恩煦妪深。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圣人之心,物感而应。应在於感,故无常心。IsR中华典藏网

存抚婴孩分帝德,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圣人念彼苍生,犹如慈母。故凡视百姓,皆如婴孩。IsR中华典藏网

指明善信显君临。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 注云:钦善信者,吾因善信之。不善信者,吾亦善信教之,令百姓感吾德而善信。IsR中华典藏网

喜闻药石还宗道,恶见笙竿恐嗜音。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圣人广大,包荒纳污,法道象天,自行善信,皆感德港化,暗合无为之功。人君若纳谏去惑,自成善信。IsR中华典藏网

万国悦随归洞鉴,静如明月朗宸襟。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百姓皆注耳目。又注云:缅被百姓,化圣德为善,故倾耳目观圣人也。IsR中华典藏网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IsR中华典藏网

达识迷根共一途,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了悟则出生,执迷则入死也。IsR中华典藏网

若论清浊理还殊。积功累德冲青汉,IsR中华典藏网

溺俗贪名叹白须。能想蓬瀛分了悟,IsR中华典藏网

不嫌情欲认凡愚。维山略住云头处,IsR中华典藏网

应笑红尘蔽九衢。IsR中华典藏网

王子晋得道维山,乘彼白云,举袂谢时人而去。IsR中华典藏网

道生之章第五十-IsR中华典藏网

万类皆因道始生,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道始生者,一也。一生阴与阳,阴阳生万类,是知众类非道不生也。IsR中华典藏网

圣人弘德法圆清。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 注云:天之於万物也,生则不有,为则不恃,长则不宰,任其自然,是谓天之德也。亦同人君治世矣。IsR中华典藏网

无为阐化寰区静,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道德本无为,岂有情於尊贵。但万物自当尊贵之,是明自然之爵命。IsR中华典藏网

不宰推功日月明。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长而不宰。IsR中华典藏网

雨露恩深苏草木,丝纶言出福黎陀。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道之於万物,非但生畜之而已。乃复长育成熟,养之覆之,全其性命。人君若能法此,治国治身,当符道尊德贵之位,亦同天然爵命,而自归之。IsR中华典藏网

直绿被物皇风远,四海倾心自太平。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道德之尊,非假爵命。但生成之功被物,而常自然贵尔。IsR中华典藏网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IsR中华典藏网

密用修行挫六根,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不纵六根,自无祸患。IsR中华典藏网

竟无危殆保终身。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若开张六根,矜其视听以济其爱悦之事,则常有祸患,故终身不救。若挫其六根,则终身必无危殆之事。IsR中华典藏网

能嫌口爽熊翻美,须怯心迷凤髻新。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江在人身,为患最大,是非生焉,滋味攻焉。又云:眼耳鼻之门,若不为嗜欲所牵,则终身无动劳之息。熊蹯,味之珍者,所宜戒之。IsR中华典藏网

炼气永应尘不染,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常守冲和妙气,不令离散,则修治其身,长无危殆之事。IsR中华典藏网

守柔长与道相亲。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守柔日强。IsR中华典藏网

问他温树无言对,IsR中华典藏网

汉孔光处之崇贵,有人问温室前树,终无言答之。盖慎密,不泄禁中事。IsR中华典藏网

方见韬光吉善人。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慎言节食,炼气韬光。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IsR中华典藏网

须信元为道甚夷,莫由邪径失宏规。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道甚夷,而人好径。注云:夷,平也。径,邪道也。言非无为之道不平,而自入有为之邪径。夫小径险而难,大道安而易也。IsR中华典藏网

闲思峻宇雕墙事,争似卑宫菲食时。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崇其宫殿,饰其廊宇,则百工并作,田亩焉得不荒?田既芜,仓库焉得不虚也?IsR中华典藏网

文德若修摇木铎,武功还偃外征旗。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文德不修尚武备,即失无为之化。IsR中华典藏网

如能治国常居大,似日高明照海涯。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圣人之道,其明如日,不在天则无以照六合。圣人不居大,则无以济天下。IsR中华典藏网

善建者不拔草第五十四IsR中华典藏网

鸿基不拔伺天在,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善以道德立身立国,不可引而拔之。IsR中华典藏网

匪辗蒸尝社稷延。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子孙祭祀不辍。盖社稷延洪不绝。IsR中华典藏网

君信臣忠丰至德,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修道於国,则君信臣忠,七义自生。IsR中华典藏网

重尊矜幼显通贤。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修道於乡,尊重长老,爱养幼少,教诲愚鄙,其德最长,为不可及也。IsR中华典藏网

水还沧海垂衣日,琴引熏风煦物年。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修道之国,观不修道之国,故可以唐虞之德,鉴桀纣之罪,必能政理康时也。IsR中华典藏网

法道无为临大宝,碧空长有寿星悬。IsR中华典藏网

若能法道清静,以临大宝,必有寿星之瑞。IsR中华典藏网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IsR中华典藏网

含德全真同赤子,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至人含怀道德之厚者,其行比於赤子也。IsR中华典藏网

始教三毒溃淳和。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乌不搏。注云:含德淳厚之人,万应不干於心神,可以比赤子者,淳和全於外,至德怀於内。以毒虫喻咦,猛兽喻痴,攫乌喻食。绝此三毒,故不为其所伤。IsR中华典藏网

张良绝粒遗轩冕,许迈修身隐薜萝。IsR中华典藏网

汉张良绝粒,从赤松子道。晋许迈修道,周游山水之胜境,不远万里。IsR中华典藏网

了悟真常宗道少,萦贪爵禄益生多。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人能知和气柔弱有益於人,则为深知道德真常之用。又云:众人以争竞爵禄,荣达日增,不知守常而求道,益生过分,动之死地。IsR中华典藏网

莫矜物壮强粱志,衰老相随事若何。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物壮极则衰老,故戒之矜壮。恃强之人,是谓不合於道也。IsR中华典藏网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IsR中华典藏网

知者不言绿了悟,碧鸡强辩岂能知。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道无形象,盖非言说所及,唯证悟者知之。IsR中华典藏网

亲疏匪得垂蕾买鹤,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玄同无私,故不可得而亲。又注云:泛然和众,故不可得而疏。IsR中华典藏网

利害难侵曳尾龟。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也。IsR中华典藏网

箕岫坚辞神器处,桐江还应客星时。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体道自然,故不可得而贵。许由隐於箕山,尧让天下於由,坚辞不受。严陵与汉光武有旧,素不乐客星之贵,却还钓渚之时,盖不可得而贵。IsR中华典藏网

销除爱染清襟素,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既无爱染,则嗜欲之门闭矣。IsR中华典藏网

道德尊高出世姿。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既不可得亲疏,又不可得利害。不可得贵,不可得贱,是为天下贵,道德自更尊高也。IsR中华典藏网

以政理国章第五十七IsR中华典藏网

垂衣治国固元事,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以无事取天下。IsR中华典藏网

哲后忘情化自清。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圣人之道,嗜欲不干於心,则奢溢绮靡之物安所用之?以此化人,自朴淳矣。IsR中华典藏网

去盗不因刑网密,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法令滋章,盗贼多有也。IsR中华典藏网

安时须是赋舆轻。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注云:谓禁令多端,山泽所资有无,皆禁止之,悉加繁税,而焉得不至弥贫也。IsR中华典藏网

淳如尧酒皇风远,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政教无为宽大,则民应之淳朴也。IsR中华典藏网

静似昊江素月明。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我好静而民自正。IsR中华典藏网

何必使民成缺缺,万机宽大慰苍生。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其政察察,其民缺缺。IsR中华典藏网

又注云:若政宽大,则人淳然朴素也。IsR中华典藏网

其政闷闷章第五十八IsR中华典藏网

祸福同途分倚伏,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也。IsR中华典藏网

圣人明德内含光。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光而不耀。又注云:圣人虽有独见之明,常自晦昧,不以耀乱於人。IsR中华典藏网

山栖一旅翻强盛,台筑九层俄败亡。IsR中华典藏网

越王为吴王所败,势穷,以余兵栖於会稽山,用范蠡计释越而还。吴王既胜越,筑九层之台,悦西施之貌,况伍员之尸,会赵鞅之盟,仁德不修,寻为越报仇。一旦败亡,俄成丘墟也。IsR中华典藏网

谪去长沙甘退迹,IsR中华典藏网

汉贾谊,文帝叔用,为绛灌所不容,出为长沙王傅。IsR中华典藏网

诏归宣室出殊乡。IsR中华典藏网

后文帝征谊於长沙,对於宣室。IsR中华典藏网

因寻 赋深微理,天地为炉不可量。IsR中华典藏网

贾谊初谪长沙之时,以失志之际,湘IsR中华典藏网

中地多卑湿,方有疑惧,而有 集合。鹤乃南中怪乌,人皆深忌。谊以势穷道塞,遂制《 赋》,定以生死之分,达於穷通之理。赋中有天地为炉之句。盖欲明委心於天,莫测倚伏之理。后果出殊邦,却还丹阙也。IsR中华典藏网

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IsR中华典藏网

治世莫如宗啬爱,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治人事天莫若啬。注云:音,爱也。人君将欲治人事天,莫若爱费,使仓康实,人知礼节,三时不害,则天降之嘉祥。IsR中华典藏网

德弘卑服保皇居。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圣主贤臣,常以卑服,悉从音爱之道也。IsR中华典藏网

惜狐裘处身元玷,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晏子狐裘三十年,此明贤臣音爱之道。IsR中华典藏网

罢露台时俭有余。IsR中华典藏网

汉文帝检德,闻筑露台,帝曰:可比十家之产。寻令罢之。IsR中华典藏网

损己敷恩人景附,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圣人损己有余,以奉人之不足也。IsR中华典藏网

穷奢黜武国空虚。IsR中华典藏网

恃四海一家,兵力强富,遂穷军势於云中,继访神仙於海上,帑藏空虚,生民疲疗也。IsR中华典藏网

探根固蒂长生理,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音爱克己之行,以成治人事天之德。帝王流而行之,非惟深根固蒂以有其国,亦乃长生久视,乘彼白云,至于帝乡。黄帝其人也。IsR中华典藏网

不假文成自献书。IsR中华典藏网

汉武之时,有李少黄自上书言有神仙之衍。遂拜文成将军。后以饰书於牛腹,诈令剖出,验其伪迹,因乃诛之矣。IsR中华典藏网

治大国章第六十IsR中华典藏网

道莅寰区绝妄求,鬼神无害服皇猷。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以道莅天下,不求无妄之福。故鬼元以见其神明。IsR中华典藏网

秦矜虎视厅三辅,禹凿龙门护九州。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周书》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所谓圣人至治之德,莫急於拯救生灵。明德之馨香感动神明天地,非惟富寿不极,抑亦景祚无疆。秦虎视关东,不修文德,终为刘项所灭。禹凿龙门,导百川归海,活九州生民,可谓契拯救之旨。IsR中华典藏网

月助呜琴调永夜,雨笼圆沼湛高秋。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此章立意,当以至治静正为宗。今以琴谕守正,秋谕澄静,取事证理。IsR中华典藏网

化成两不相伤后,自有卿云瑞气浮。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非其神不伤民,圣人亦不伤民也。IsR中华典藏网

大国者下流章第六十一IsR中华典藏网

东瞑善下百川归,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大海卑下,百川自归。大国谦下,万邦自附。IsR中华典藏网

柔静心持出世机。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工人君守於柔静,则天下交欢而归之。IsR中华典藏网

大国谦卑昌帝道,诸侯倾瞩向皇闱。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大国执谦德而下小国者,不过兼畜小国为臣妾。小国取大国,为势援也。IsR中华典藏网

晋文报楚终成霸,郑忽辞齐自失机。IsR中华典藏网

晋文公未入国,尝游於楚。楚礼之,楚王问文公,他日将何报不谷。文公曰:若遇楚师,请避三舍。后归国,遇楚师,不失其信,终为盟主。郑太子忽有功於齐,齐欲妻之。忽辞以小国不伴大国,拒而不受。后为蔡仲所逐,无诸侯之援,盖失机也。IsR中华典藏网

无怠无荒弘至德,纳隍心不忘宵衣。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大国者常戒满盈。IsR中华典藏网

道者万物之奥章第六十二IsR中华典藏网

能依玄域穷深奥,须认襟虚己出尘。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道者,万物之奥也。IsR中华典藏网

弘有道心分达士,佐无为主是贤臣。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若非至道大善之人,岂能重宝深奥,救人之志也。又经云:故立天子置三公,共教不善之人也。IsR中华典藏网

要均救物甘言教,曲诱迷根不善人。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圣人以甘美法味之言,尊高清静之行,以化不善之人。IsR中华典藏网

罪累永销港体悟,玉京丹鹤自相亲。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道在於悟,不在於求。既悟则自无罪累,必契冲虚也。IsR中华典藏网

为无为章第六十三IsR中华典藏网

至人因事自尘机,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众人因事以生事,道者因事以息事。IsR中华典藏网

道味无贪静所思。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道之味非俗问滋味,且道之味尚不可贪,何况俗间之味?IsR中华典藏网

但固谦心敦信诺,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轻诺又寡信也。IsR中华典藏网

未尝闲恨记瑕疵。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大小劣少,报怨以德也。IsR中华典藏网

要苏万汇调风处,永格三苗舞羽时。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圣人制作有为,而使无为。有虞虽调熏风,舞干羽,因有为成无为之化也。IsR中华典藏网

负宸凝旎弘大化,穆王何必会瑶池。IsR中华典藏网

虞舜凝蔬,自臻至道。何叉周穆王会於瑶池,车轮马迹将周四海,徒有虚妄之求,且非清静也。IsR中华典藏网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IsR中华典藏网

安静修身易守持,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治身治国,安静者易守持。IsR中华典藏网

始分情欲要崩瞋。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情欲祸患,未有形兆之时,则易谋止也。IsR中华典藏网

木成干雾萌芽处,台筑参云覆篑时。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又云:九层之台,起於累土。IsR中华典藏网

赵主不能轻国宝,董生须至重文辞。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不贵难得之货。又注云:众人乃学俗学,所谓攻乎异端。圣人法道元为,故学於不学。岂非备复众人异端之所过患欤?赵王令兰相如送璧於秦,求其连城之价,是贵於难得之货,昧於道旨。安可使董仲舒不下帷读书,以求世利,断可知矣。IsR中华典藏网

慎终如始还无败,爱惜精神忌有为。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又注云:有为於欲,废於精神。IsR中华典藏网

古之善为道章第六十五IsR中华典藏网

善诱时人尽守愚,总销情欲似枯株。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IsR中华典藏网

不环智水瞋三惑,唯荡真风静四隅。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上人贤君,善以元为之道化人,常任质朴。愚古之士,不使功智点慧之徒,惑人真性。又经云:民之难治,以多智。IsR中华典藏网

负宸有心宗大道,凝旎无事阐丕图。IsR中华典藏网

轩皇治国能如此,功就乘云出鼎湖。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轩皇宗道无事,济治四隅,后於鼎湖乘彼白云,至于帝乡。IsR中华典藏网

江海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IsR中华典藏网

江海尊为百谷王,下流无逆水茫茫。IsR中华典藏网

征帆乍展摇风势,杲日初升蘸晓光。IsR中华典藏网

搓犯星辰仙浪阔,路通昊越碧波扬。IsR中华典藏网

人君能法谦卑德,万国乐推兴运长。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后之。是以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无驮。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IsR中华典藏网

天下皆谓章第六十七IsR中华典藏网

非智非愚如不肖,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注云:不似於智,不似愚,与物不同,故言不肖也。IsR中华典藏网

常持三宝荡真风。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我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也。IsR中华典藏网

俭成济物无多费,慈救群生有大功。IsR中华典藏网

已在上注中。IsR中华典藏网

仁德既均中土洽,道情还与上玄同。 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夫慈仁者,百姓亲附。又注云:人君能行此三宝,则天地神祇固合为助护也。IsR中华典藏网

强秦舍此平区字,才筑兴基一旦空。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今拾其慈且勇,拾其俭且广,拾其后且先,死矣。秦始皇拾三宝,任智力,社稷不延永。悲夫。IsR中华典藏网

善为士者章第六十八IsR中华典藏网

弘道何尝恃武威,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贵其道德,不尚武力,但用虚柔化物,不以刚武伏人也。IsR中华典藏网

非因忿怒展征旗。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善战者不怒。IsR中华典藏网

羽干演化终无战,帷喔用贤方出师。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虞舜舞干羽於两阶,三苗自格。周武尊太公於帷惺,全师始行。IsR中华典藏网

项籍不虞奔去夜,IsR中华典藏网

项籍兵败垓下,闻楚声四合,知楚兵悉为汉有。遂别美人於帐中,夜遁而去。当恃强肆志之时,岂知奔败之夜乎?悲夫。IsR中华典藏网

符坚宁虑却来时。IsR中华典藏网

符坚以百万之众伐东晋,拒王猛之谏,忘水影之灾。及沥水之败,却来之时,闻风声鹤唳,以为晋军至矣。宁不慎欤?IsR中华典藏网

须知军旅难轻举,四善还能静九夷。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善为士者不武,善为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IsR中华典藏网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IsR中华典藏网

为客持谦常守退,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也。IsR中华典藏网

攘能无臂慎兵符。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攘臂所以表怒,善战不怒,故无臂。IsR中华典藏网

仁慈兴虑是全策,轻侮萌心失远图。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以慈为主。又注云:祸莫大於轻侮敌人。IsR中华典藏网

空仗貌琳凌越国,岂知麋鹿走姑苏。IsR中华典藏网

吴王自恃兵强,凭凌越国,不思势穷国破,姑苏台侧麋鹿空游。IsR中华典藏网

莫教丧宝违深理,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侮敌几丧五。宝。IsR中华典藏网

应物行机静四隅。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彼曲主兵而攻之,直不先,执兵以应之,虽则执持其兵,本无害物之意。IsR中华典藏网

吾言闷甚易知章第七十IsR中华典藏网

上圣玄言理甚明,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吾言甚易知,甚易行。IsR中华典藏网

不能知又不能行。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者。IsR中华典藏网

目盲倾国绮罗色,耳绩迷人郑卫声。IsR中华典藏网

躁欲未销形易浊,宠荣如缚志难清。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惑於躁欲,故莫能知也,迷於荣利,故莫能行也。IsR中华典藏网

被褐怀玉沉潜者,内鉴真常徇世情。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被褐者昧其外,怀玉者明其内,故知我者希也。IsR中华典藏网

知不知上章第七十-IsR中华典藏网

知似不知分上德,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道者内知於道,外若不知,乃德之上也。IsR中华典藏网

不知知者病虚言。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不知道而妄言知,乃是妄言之病也。IsR中华典藏网

众人虽昧真常境,诸圣恒开利济门。IsR中华典藏网

守得恬和全浩气,悯方贪欲指迷根。IsR中华典藏网

随机救拔群生意,还比高天广覆恩。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圣人无此强知之病者,以其常悯众生皆有此病,是以自不能病也。IsR中华典藏网

人不畏威章第七十二IsR中华典藏网

人不畏威成宪网,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人不畏威即大威至。IsR中华典藏网

使心虚白即神居。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神所居者,心也。除情去欲,使虚而生白。IsR中华典藏网

是非自见身无咎,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圣人自知己之是非於内,不见其德美於外也。IsR中华典藏网

精气常全道有余。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自爱身中精神和气。IsR中华典藏网

安寝既翻庄叟蝶,忘情还乐惠施鱼。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自知其身,防可畏之事,自爱其身,无驮神之咎。夫如是,则庄蝶惠鱼,遂出尘之乐。IsR中华典藏网

能嫌骄贵韬藏者,三径雪深关弊庐。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不自骄贵荣名於世,袁安遇雪,闭户高外,不干於人。IsR中华典藏网

勇於敢章第七十三IsR中华典藏网

勇於敢杀逆神明,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勇於果敢,有所作为者,岂同自杀其身。何也?夫不仁之人,不惧神理应报之祸,始能贾勇果敢,以杀於物。既杀必报,故知当同自杀其身,明矣。IsR中华典藏网

常抑刚强是保身。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勇於不敢则活。IsR中华典藏网

畏害若能心去惑,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敢与不敢,自活其身为利,自害其身为害。IsR中华典藏网

不言还有善来亲。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不言而善应。IsR中华典藏网

世情尚惜持谦士,天网宁矜用壮人。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天之网罗虽恢恢疏远,刑淫福善,毫分不失。IsR中华典藏网

看取乌江临岸处,拔山威力谢埃尘。IsR中华典藏网

项籍有技山之势,尽刎颈於乌江。IsR中华典藏网

人常不畏章第七十四IsR中华典藏网

恩深祝网独殷汤,好杀终难定纪纲。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人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注云:纵於情欲,动之死地,习以为常,尝无畏者。人君当以清静化之。奈何更立刑法,以诛杀常恐惧也。IsR中华典藏网

文帝恶刑循五听,IsR中华典藏网

汉文帝之时,以黄老治国,几至刑措,可谓循於五听。IsR中华典藏网

高皇宽法约三章。IsR中华典藏网

汉高祖先入关,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史民皆安堵。IsR中华典藏网

顺天治物人从化,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若人君导以寡欲,静 以无为,则人怀其生,咸皆畏死。IsR中华典藏网

代匠抡材手自伤。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人君代天理物,若行刑罪不中,亦犹拙夫代匠新木,岂唯方圆不得其法,希有不伤其手矣,可不慎之?IsR中华典藏网

铸鼎成功分道德,攀龙髯去白云乡。IsR中华典藏网

轩皇治世,弘济活之心,非惟四方清静从化,抑以鼎成功就,天垂龙髯,乘彼白云,至于帝乡。IsR中华典藏网

民之饥章第七十五IsR中华典藏网

人君奢侈即民饥,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天下之人所以饥乏不足,以其君上食用,赋之太多。IsR中华典藏网

难治还绿政有为。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人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也。IsR中华典藏网

居位厚生求富盛,穷途轻死转疲羸。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居位者不能抑损有为,因之损下益上,百姓穷竭,无以供输,既不重生,使成轻死。IsR中华典藏网

逼身爵禄无心后,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夫独无以生为务者,爵禄不在意,财利不入心,任运虚怀。IsR中华典藏网

满院蓬蒿养性时。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虽贫贱,不可以利害生。张仲蔚所居,蓬蒿满院。IsR中华典藏网

直到垂衣分至化,自然难拔太平基。IsR中华典藏网

若人君垂衣阐化,需民自足,铃固太 平之基矣。IsR中华典藏网

人之生章第七十六IsR中华典藏网

草木敷荣展厚阴,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万物草木生也柔脆,和 气存。IsR中华典藏网

因知枯槁雪霜侵。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其死也枯槁,和气去。IsR中华典藏网

直如合抱藏幽涧,却被纤枝出众林。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根本强盛,故处於下;枝条柔弱,故生於上。盖取其柔弱在上,强梁在下。IsR中华典藏网

柔弱全生堪用意,强梁失性可惊心。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生之柔弱和气全,死之坚强和气散。欲明守柔弱者全生保年,为强梁者亡身失性也。IsR中华典藏网

符坚轻敌亡师旅,泛水不流冤气深。IsR中华典藏网

符坚恃富盛之势,恣强梁之性,败於淝水,沥水为之不流,终丧其身。IsR中华典藏网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IsR中华典藏网

须知天道谕张弓,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天之道,其犹张弓乎?IsR中华典藏网

举下抑高分至公。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高者抑之,下者举之也。IsR中华典藏网

自损有余嫌屋润,常嗟不足见途穷。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损有余而补不足。IsR中华典藏网

虽恢皇业犹藏德,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圣人不欲天下知己之贤,是匿其功德之名,畏天之道,以损有余。IsR中华典藏网

广福苍生匪恃功。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功成而不处。IsR中华典藏网

涿鹿罢兵真气在,便回銮辖访崆峒。IsR中华典藏网

黄帝罢战泳鹿,访道崆峒,见广成子也。IsR中华典藏网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IsR中华典藏网

方圆似水分柔弱,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柔弱莫过於水也。IsR中华典藏网

能胜刚强理甚明。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柔胜刚。IsR中华典藏网

受垢推恩同渤懈,责躬成化服寰瀛。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人君若能象水之德,纳污受垢,无所忌讳,置诽谤之木、敢练之鼓,是谓社稷明主,得道贤君也。IsR中华典藏网

纵知深旨谁宗信,各蔽常情孰肯行。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柔弱之道胜於刚强,天下之人莫不知者,知有此道而不能行。IsR中华典藏网

干木德风难继踵,杜门高卧息秦兵。IsR中华典藏网

段干木居魏高外,秦不敢加兵於魏也。IsR中华典藏网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IsR中华典藏网

天道无亲福善人,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也。IsR中华典藏网

若持左契即全真。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IsR中华典藏网

既无公正徒施惠,不虑仇伟欲害身。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居位者不能持执契信,致令过有所生,且奢侈在己,常检於人,邪枉在内,求正於外,患祸生我,要福於天,过不责躬,施刑於物。是与人子居而杀其父,与人兄居而戮其弟,方欲厚与玉帛,广酬爵位,拟求解释,其可得乎?IsR中华典藏网

忍见陈君忘大宝,信知江总匪忠臣。IsR中华典藏网

后庭基迹分明在,玉树翻生野草春。IsR中华典藏网

陈后主不能执信临人,唯恣奢侈,植后庭玉树,为天下胜游。江总乃最奉恩荣,不能匡救,复於三阁以预狎客。飞栈走笔,搜物象於八弦,铁翁金瓯,恃坚牢於一水。殊不知隋君演德,陈主迷心,俄至败亡,为千古悲欺。岂非江总负於平昔恩宠?悲夫。IsR中华典藏网

小国寡民章第八十IsR中华典藏网

舟车虽有未尝乘,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虽有舟车,无所乘之。IsR中华典藏网

颜子箪瓢道德弘。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道在身,虽颜子草瓢,适足为甘也。IsR中华典藏网

喜见生民归寿域,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寰宇廓清之朝,致苍生於仁寿之域也。IsR中华典藏网

笑将兵甲护金陵。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江南六朝皆都金陵,但将兵甲以固江滨,且非荡荡巍巍之德。IsR中华典藏网

无心固是安殊俗,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道在身,虽子欲居九夷,亦足为乐也。IsR中华典藏网

返朴终还用结绳。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注云:国政还淳,人皆返朴,结绳而用之,固合元为。IsR中华典藏网

知有永嘉怀愍祸,不询良策向何曾。IsR中华典藏网

西晋武帝初以勤检之德,平定寰区。灭蜀之后,唯余吴国。允羊佑、张华、杜预之策,寻灭於吴。六合既清,万邦倾向,固可弘清静之化,复淳朴之风。而乃惑孙皓之美人,爱惠帝之弱质,迷於目前,不思远大。何曾谓其子曰:吾荷国重恩,常思献替,每见帝不询经久远图,但说平生常语。指其孙曰:汝后必罹其祸。及永嘉之际,刘聪、刘曜为逆, 并陷怀愍二帝。悲夫。IsR中华典藏网

信一实不美章第八十一IsR中华典藏网

莫爱美言终不信,信言不美益人多。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IsR中华典藏网

善心匿耀真修习,辩口矜能诈唯阿。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善者不辫,辫者不善。唯阿者,谄徇之辞。IsR中华典藏网

朴质忘机齐抱瓷,纵横违性薄悬河。IsR中华典藏网

抱翁无机胜悬河有辫。IsR中华典藏网

圣人利济民归德,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云:圣人之道,为而不争。IsR中华典藏网

玉烛须调物象和。IsR中华典藏网

德经篇章玄颂卷下竟IsR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