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纬是类谋
作者:郑玄猜你喜欢的书
天方夜谭谋杀案
暗夜,陈列东方文物的博物馆外,两位不速之客先后造访。其中一位飞扑袭警并摔昏在地,随后突然不知所踪;另一位口袋中掉落的字条上写着:亲爱的G,得搞到一具尸体……苏格兰场巡官当即赶往博物馆,却看到守门人正绕着一方棺椁跳舞。而打开华美的旧式英伦马车,滚落的竟是一具东方男尸。 无异于天方夜谭的事件接连发生,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三位警方精英竭尽全力却逐一受挫,十一名嫌犯中,究竟谁是真凶? 大名鼎鼎的菲尔博士又能否揭开这博物馆之夜的神秘面纱?
京城古迹考
清励宗万撰。励宗万,字滋大、号衣园,直隶静海人。康熙六十年(1721) 进士。是书为他奉乾隆帝命,对北京古迹作了一番调查后写成的。书不分卷,是将北京划分为东西南北城四区加以介绍的。共列东城的东岳庙、碧霞元君庙、宋仁宗篆书针炙经石刻、于少保忠肃祠、泡子河、吕公祠、月河梵院,南城的万柳堂、三忠祠、鱼藻池、天庆寺、崇真宫、丰台、晋阳庵、报国寺、昆庐阁、三忠祠,西城的团殿、白塔寺、弘慈广济寺、元佑圣王灵应庙、护国寺、鹫峰寺、天宁寺塔、慈寿寺、土城、元福宫、万寿寺、高粱桥、卢沟桥、题应寺、圣感寺、元灵福寺、寿安寺、潭柘寺、戒坛寺,北城的石鼓、文丞相祠、彝伦堂古松、定武本《兰亭序》、延祐二年进士题名记、唐火神庙、莲花池、古墨斋、满井、古蓟门等46处,每处先引证前人记述,再叙当时目睹情形,记录了 “向时名迹,或升为禁地,或湮为荒野,或变迁于兵燹,或埋没于尘嚣” 的种种景况。有的则不但叙古迹的沿革,且辨史传的正误,如团殿条,参证多种史书,确认团殿是金章宗为李宸妃建的添妆之所,就是不但与北京史地有关,且与帝王和后妃生活有关的考证文字了。是书1964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标点本。1981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又重新排印此书。
素问吴注
全称《黄帝内经素问吴注》。医经类著作。明吴昆 (1551—1620)撰。二十四卷。昆字山甫,别号鹤皋,歙县 (今属安徽) 人。家富医书,认真研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曾到江浙等地求师,并在宣城一带行医,颇负盛名。撰有《医方考》、《脉语》、《十三科证治》 等。理论上遵崇《内经》,治疗上主张针药并用。他以王冰的二十四卷本为底本,对《素问》七十九篇 (原缺“刺法论”、“本病论”二篇) 逐篇分段注释,注文朴实简明,说理透彻,结合临床实际,补前人所未备。如注释《素问·灵兰秘典论篇》 中的 “三焦者,决渎之官” 说:“决,开也。渎,水道也。上焦不治,水滥高原; 中焦不治,水停中脘; 下焦不治,水蓄膀胱。故三焦气治,则为开决沟渎之官,水道无泛滥停蓄之患矣。”结合临床注释 “三焦决渎”的生理作用,便于读者理解经文,实为可取。但于经文颠倒不顺处有所改纂。故汪昂认为:“《素问吴注》,间有阐发,补前注所未备; 然多改经文,亦觉嫌于轻擅。”有万历二十二年 (1594)刻本、三十七年刻本,一九八四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冻苏秦衣锦还乡
简名《冻苏秦》、《张仪冻苏秦》、《苏秦还乡》、《衣锦还乡》。杂剧剧本。元明间无名氏作。四折一楔子,末本。《录鬼簿续编》《太和正音谱》见有著录,现今流传的版本只有一种,即《元曲选》丙集本。本剧演苏秦由穷困潦倒到发迹变泰的故事。共四折一楔子。 战国时期,苏秦、张仪本为结义兄弟。张仪先行求得功名,苏秦则因病回到家中。父母、 哥嫂、妻子对他都十分冷淡,这使他气愤地离家而去。苏秦前去投靠已为秦右丞相的的张仪,又一次受到冷遇。张仪让其住冰雪堂,冷酒、冷饭招待。苏秦伤心欲绝,张仪派下人陈用劝说,助以盘资,让他再求功名。苏秦游说各国,使六国连横抗秦,官封六国都元帅。苏秦衣锦还乡,陈用道出当初情由,他才认了原先冷待他的父母、哥嫂和妻子,和张仪也和好如初。
仪礼译注
儒家经典之一。简称《礼》,亦称《礼经》或《士礼》。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分礼制的汇编。十七篇。相传为周公制作,或谓孔子订定。实为战国初至中叶成书。《十三经注疏》中收东汉郑玄《仪礼注》、唐贾公彦《仪礼义疏》。
清净毗尼方广经
全一卷。后秦鸠摩罗什(或谓竺法护)译。又称清净毗奈耶方广经、清净毗尼经、毗尼方广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经叙述方广大乘之净戒,以寂调伏音天子与文殊之问答为其架构。就声闻及菩萨律行之不同,提出十七种对比。本经之异本有宋代法海所译之寂调音所问经一卷;西晋竺法护所译文殊师利净律经一卷,又称净律经、净经、文殊净律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