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

- 姓名:郑玄
- 别名:字康成
- 性别:男
- 朝代:东汉
- 出生地: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人
- 出生日期:127年8月29日
- 逝世日期:200年
- 民族族群:
郑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人。中国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教育家。年轻时曾做过短期的管诉讼、收赋税的小官。但他无心于官场生活,而热心于研究学问。后郑玄到洛阳上了太学,学通了《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以后又跟着张恭祖学习《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但是郑玄仍不满足,又到扶风拜马融为师。此时他已是二十七八岁了。
在马融门下三年,只是由融的高足传授,没有见过老师的面。后马融听说他擅于算术始召见。郑玄借此机会提出许多疑难请求解答,尽得所授而归。郑玄走后,马融曾经很有感慨地对其他的学生说:“郑生东去,吾道东矣。”郑玄在外游学十几年回到家乡,由于家计贫寒,一面耕田,一面教书,“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后汉书·郑玄传》)。
郑玄较马融渊博,著作亦较丰富。东汉时期,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乃至百余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芜,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后汉书·郑玄传》),这是郑玄在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
郑玄从事教育工作约20余年,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一是重视训诂。他研究学问的方法,是先了解古人的文字,然后才能理解古人的思想和学说,将读古书的第一道难关打开,然后才去研究内容,这可以说是一种客观的方法。同时他注解儒家经学,兼取各家之长, 不偏执己见,他著书时注意“纲举目张”和上下左右的联系,与人辩论,也注重事实,以理服人。这种治学精神和方法,对后代的学者影响很大。二是在教学上采用答问的方法。他的学生将他平日答复所问五经,编为《郑志》八篇,可见他对学生是善于启发诱导的。第三,在学习上他还主张博稽(深入钻研),“粗览”(一般地泛读)和时睹(经常复习相结合),这些经验也是可以批判地吸收的。
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对郑玄的教学作了较高的评价:“自汉末郑康成的经学教授门下,著录者万人,流风所播,士皆以通经积学为业。而上之举孝廉,举秀才,亦多于其中取之,故曾经刘石诸朝之乱,而士习相承,未尽变坏”。可见,郑玄在从事封建教育、传授经学,培养封建士大夫方面是做出了一定贡献的。
猜你喜欢的书
哥伦布、大航海时代与地理大发现
共十三章,精准客观地将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独特性格与航海事业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哥伦布第一次至第四次远航为主线,讲述了15世纪地理大发现的宏大历史。哥伦布远航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哥伦布实现远航梦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挫折?卡斯蒂尔女王伊莎贝拉二世为什么决定资助哥伦布远航?哥伦布是如何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美洲新大陆与殖民时代来临、印第安人种族大灭绝存在怎样的现实逻辑及如何推动西班牙成为第一个全球性帝国的?本书将一一揭晓答案。
隧道
《隧道》讲的是一个荒诞的故事:某个对危险异常敏感的大学生,乘一列开往苏黎世的火车从家返回学校。这趟线他每周往返。列车途径一条隧道。四周的乘客们处之泰然,而这个小伙子却发现了异常,这个隧道似乎比记忆中的要长。他找列车员、列车长询问,并穿过客车来到行李车,尽管列车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冲出黑暗的隧道,驶入金色的阳光里,但这隧道却始终没有尽头。他和车长又爬到了车头,发现司机已跳车,而列车正以未有过的超高速往前狂奔,更确切地说,是沿着两条铁轨,向未知的深渊里掉。小伙子和列长则处在列车的最底层,身子压在机车的挡风玻璃上。“没有办法。上帝让我们跌落,我们只好往他那儿冲去”。小说在这里结束了,后事呢?不得而知。应该说,这篇作品中是不难理解的,虽然荒诞,并且缺少通常所谓的结局。因为它的情节异常简略,没有什么枝蔓,而人物则更单纯,除对危险的本能惧怕外,未见其它深层的情愫。翻开这篇小说,读者便很自然地被作者引上他的轨道,沿着“象征”这条隧道,如作品的主人公一般,跌入作者思想的深邃处。这掉进灾难深渊的列车,不难让人联想到人类社会,而渎职的司机、麻木的乘客,刻板的车长,也很容易使人看出他们所代表的各社会阶层。作者想揭示的、是人类社会的堕落,即人们双手创造的发达的科学和严密的社会组织、正将人们引入深渊,纵然有个别人省悟、竭力挽救,但这一切已纳入程序,任何努力都是徒然。
枕中记
枕中记,原不题撰人。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孙思邈枕中素书一卷;宋《崇文总目》作孙思邈枕中记一卷,即此书。又《云笈七签》卷三十三所收孙思邈《摄养枕中方》,其内容与《正统道藏》本略同,但篇章文字颇有歧异。全书分五章,言学道之士养生缮性之法:首为〈自慎〉章:论治身养性者须有所忧畏,衣食起居,举止言行皆自慎而有节制。 其次〈禁忌〉章:列举学仙养生者禁忌数十条。 其三〈导引〉章:言 *** 导引之法。 其四〈行气〉章:言保精、行气、服饵等三种养生方法。 其五〈守一〉章:言存守三丹田真一之法,并附存神炼气口诀。按此书《正统道藏》本首尾多有缺文错简,应据《云笈七签》校补。
本草图经
本草著作。一名《图经本草》。20卷,目录1卷。宋苏颂奉勅撰于嘉祐三年至六年(1058~1061年)。作者仿唐代编《新修本草》之法,征集全国各地药图及解说,调查外来药并索取标本,绘制本草图,别撰图经。本书无总论。1~18卷大致对应于《嘉祐本草》3~20卷,部类药品多同;19~20卷为《本经》外“草类”与“木蔓”类,收载新增植物类。今存此书药物780种(新增药103种),于635种药名下,附本草图933幅,为世界现存最早版刻药物图谱。
香宋杂记
诗话,一卷,民国赵熙撰。壬戌新春,举家嬉于灯事。馀独坐无憀,仿《汉书》下酒法,格上得诗钟小册,因依题刻晷,如当筵击钵者然。此体一名「折枝」,馀向盲焉,笔生而才尽,宜战北也。而册中多故人,心之所至,遂若群轰于坐者,随笔录之。刘子政云:亦可喜,多可观。赵熙记。
金刚经采微
金刚经采微,二卷,宋昙应述。